对李世民的要求,通玄道人自无不可,甚至可以说相当的尽心尽力。

  一来如今道观改署,有了官身之后心态自然不同。

  二嘛陛下虽不常来,但对五雷署的上心是看得到的。

  伐禁苑,遣禁军,物资所求无不应也,可称用心。

  虽然署内的物资调度皆需禁军首领李君羡首肯,并且每次火药军械试作皆有禁军相随以确认火药消耗情况,通玄能掌握的五雷署仅仅是一部分。

  但实际上他也相当满足了,毕竟这般巧夺天威之物,若是陛下毫无保留尽归他掌管的话,通玄可能反而还要担心自己能否睡得安稳了。

  不需通禀,很快李君羡也来此请见,随着两人的议定,五雷署也在褚遂良面前徐徐揭开神秘的面纱。

  威火炮的声势震天,一炮使得夯土墙摇摇欲坠让褚遂良大惧。

  抛雷陶壶简单易用,碎陶片作刃如暴雨激射,甲革如纸俱被贯穿,让褚遂良惊呼。

  随后展示的则是五雷署试制的一些东西。

  “此物,臣名其为箍竹细炮。”

  通玄捧着一截细竹筒给两人展示,一眼看去此物称得上平平,就是一个竹筒外面箍了皮绳。

  内部贯通,底部如火炮一般封死,通玄用细颈瓶将火药小心倒入,随后又将几颗石丸塞了进去。

  理顺之后平托而起,然后一名禁军上前慎重的点燃了尾端的引线。

  随着一声沉闷的爆鸣声,浓烟和明火从竹筒口冲出近二十步,气势十足。

  不过李世民看的更清楚,竹筒口所指方向的皮革甲上多了几个石丸撞出来的明显凹坑,只是这些凹坑分布极散,若是能集中于一处,恐怕声势会愈强。

  “此物……恐怕于精骑有大用。”

  李世民敏锐的察觉出了这东西更适宜用的地方。

  单手即可操作,比弓方便;火烟齐发声势骇人,更逾强弩。

  若是这竹筒难以复用,那在马匹上多备几支便是,这样骑兵遇敌时,便可依次欺身放此细炮,单论声威恐怕便已足够令敌军溃乱。

  但若是如此,还需训练出一批不惧火烟和震声的良马出来。

  细细想了一下,李世民只能将这个念头告知李君羡,让这五雷署尝试一番。

  在这箍竹细炮之后,五雷署的演示可称繁多。

  比如为了使火炮更轻,干脆尝试以松木制炮身,外箍皮铁,好处是极为轻便不需马拉,两个健儿便可扛在肩上健步如飞,缺点便是即箍铁,也最多只能开上五六炮便不能用。

  比如为了使火炮威力更大,五雷署的匠人有绘草图,欲取两万斤铜制三丈巨炮,只不过这個设计还处于争论阶段,毕竟这般巨炮怎么移动怎么装填都是个问题,而且太过巨大威力也难以推测,若是造出不尽人意或是直接炸膛,岂不是空耗民力?

  而李世民直接否了这个还处于草案的设计——花钱多少暂且不说,遍数这地球上如今四夷之敌,实在难以想出来什么样的敌人才需要这般巨炮制服。

  相较这些乱七八糟模样的火炮之外,李世民还是对抛雷的各种改进愈加满意。

  比如陶壶内藏铁蒺藜增加威力,或是以黄泥混合木头制作的成本更加低廉的泥抛雷等等。

  李世民来的突然,走的也相当果断,带着褚遂良看完并追加了一些对五雷署的封赏之后便重新上路返回皇宫。

  眼见着还晕晕乎乎的褚遂良,李世民笑道:

  “登善心神可是被火药所夺?”

  褚遂良骑在马上,脑内想着方才所见的各种浓烟火光震声,以及那些被击垮的土墙,被打穿的皮甲,以及面对火炮不堪一击的铁甲,不由得苦笑道:

  “通玄道人所说无差,此物真乃巧夺天威,陛下有此物相助,定可铸我唐万世基业。”

  这次的恭维真心实意,褚遂良并不懂兵法之类,但直观也能直观看出来此物乃军阵无匹之利器。

  “万世……嘿,哪有什么万世之朝。”

  李世民哂笑道:

  “朕惟愿后辈少些手足相残,多些兄友弟恭……”

  这个词儿让他沉默了一下,随即摇摇头道:

  “能使唐兴五百年逾汉祚,则可称无憾也。”

  褚遂良沉吟了一下,还是秉着职责将方才所见所闻皆记下。

  而陛下这般言语也忽然让褚遂良想起来了曹丕。

  这位魏文帝曾称:“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

  此言与陛下所说有几分相通,但细细想来又多有不同。

  曹丕工诗骚杂文,喜高谈而无危惧之心,此言有失气度之嫌。

  陛下马背取天下,好冲阵领军而少嗟叹,此番叹息满怀心忧,更似担心唐之将来。

  于是褚遂良便也只能劝道:

  “先贤有云,道出于天,事在于人,如今陛下勤勉图治,民不加赋而连败两贼寇以解边患。”

  “我唐声威益隆,四夷尊陛下为天可汗可见威望,若能持身行正道,则圣王之名犹可期也。”

  李世民笑的乐不可支,扬起马鞭指着前方的玄武门道:

  “戮兄弟逼父亲之人,也可称圣王乎?”

  褚遂良顿时卡壳,脸有点发红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接了。

  心中也难免所有埋怨:陛下怎么就跟这玄武门绕不开了?

  两人返程时摒退了左右,因此倒也不必担心此言惊世骇俗。

  李世民也不忍为难褚遂良,骑马在前返程不停,同时头也不回徐徐道:

  “登善既有尽责之心思,便勿要微言,当秉笔直记玄武门朕亲戮兄弟之事。”

  褚遂良顿时手一抖,硬笔在手中书本上划开一团墨迹,虽手忙脚乱,但仍旧支起耳朵力求不错过一字:

  “登善亦当伴朕左右,记朕贞观功绩,见后世奇观,秉实成注录,让后世看看何谓帝王之上限!”

  若不知后世之名,他或许会比周公杀管蔡季友鸠叔牙等事为自己遮掩一二。

  但如今既知见后世不夜长安,听后世赞誉千古一帝,那玄武门之事便再难介怀。

  褚遂良不由得心神激荡,这般言语其中流露出的自信冲击着他的心神,也逐渐明白过来为何父亲称陛下有汉文之胸怀兼汉武之气魄了。

  只是,这帝王之上限听起来好生生僻,不似大唐雅言也。

  悠然跨过了玄武门,李世民回头笑道:

  “再有半月,登善便可与朕及公卿同观光幕。”

  “爱卿既有速记之能,等彼时便携顺手纸笔过来,秉笔直记便是。”

  褚遂良顿时满头问号。

  李世民呵呵一笑,既然这起居郎记字如此之快,不物尽其用可惜了,毕竟光幕也不能每次都劳房杜二人抄录不是?

  这绝不是对褚遂良扰他清梦的报复,绝对不是。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