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六百四十四章 跑官

小说:我在现代留过学 作者:要离刺荆轲 更新时间:2024-06-14 23:48:20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接下来两天,整个大内,都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中。

  各家外戚和命妇们,纷纷入宫道贺。

  庆寿宫里,从早到晚都沉寂在喜庆之中。

  也就是因为高遵裕的缘故,向家、高家在尘埃落地前,还不敢半场开香槟,不然她们指定能搞出更大的排场。

  而在这些喧闹中,石得一的探事司,向赵煦上报了一个消息。

  驸马都尉、晋州观察使王师约的孙女与孙家正店的孙赐的长孙,定下了婚约。

  赵煦听完,抿了抿嘴唇,问道:“驸马都尉的那位孙女,今年几岁了?”

  “回禀大家,似乎是三岁……”

  “这么急啊!”赵煦轻声道。

  石得一低下头去,不敢接这个话了。

  赵煦也不再说什么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权贵和商贾的联姻,是没有人能拦得住的。

  现代如此,在大宋同样如此。

  而且,大宋的情况比之现代要特殊一些。

  因为在大宋,嫁女对贵族来说,是个很花钱的事情。

  级别越高的贵族,嫁女要给的嫁妆就越多!

  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

  一位公主出嫁,仅仅是嫁妆,就要准备至少价值七十万贯的嫁妆!

  若算上昏礼、建宅费用,起码奔着百万贯去了。

  赵煦的父皇,当年就曾与大臣们吐槽:“嫁一公主,至费七十万缗!”

  便是普通百姓、平民,想要顺利的把女儿嫁出去。

  也不是個容易的事情。

  数十年前的庆历时代,范仲淹创办义庄,在其义庄中规定,范氏宗族的女儿出嫁,可从义庄支三十贯助嫁!

  民风如此,以至于民间有谚语:盗不过五女之门。

  谁家要有五个女儿,连盗贼都会绕着他家走。

  因为傻子都知道,这家肯定没有钱财可被盗的。

  于是——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

  所以,权贵家族,为了避免嫁女儿嫁个家道中落的结局。

  常常会将庶出的女儿下嫁给商贾,如此不仅可以避免嫁妆支出,顺便还可以赚一笔彩礼。

  而商贾们,也乐意娶一个权贵家的女儿,以此攀龙附凤,并获得来自权力的保护。

  于是,这种婚姻,在事实上成为了一种交易。

  所谓的女儿,更像是这场交易的添头。

  与之相反的,则是每次科举发榜后的榜下捉婿。

  商贾、权贵们,为了抢一个进士女婿。

  直接砸钱!在榜下,用丰厚到难以想象的嫁妆来招婿。

  这其实,同样是一种钱权结合。

  王师约不是第一个做这种事情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还有什么事情吗?”赵煦看向依然站在自己身边,没有离开的石得一。

  “回禀大家,确实还有个事情……”

  “嗯?”

  “权京西路转运使向宗旦,前些时日入京时,据说曾在秦赵国太夫人面前,说了许多曾学士的好话……”

  “其由携厚礼,去见了高家的高公绘、高士充等人……”

  向宗旦,是向宗回、向宗良的堂兄。

  赵煦听着,眯起眼睛来,道:“难怪太母昨日,问我是否还记得出知扬州的曾学士。”

  “看样子曾布是想回朝了!”

  “向宗旦怎么和曾布攀上关系了?”赵煦明知故问的问道。

  “奏知大家,向宗旦的长子向子莘,乃是曾学士的东床。”

  “原来如此!”赵煦点点头。

  这个事情,他当然知道,因为上上辈子,曾布对赵煦自爆过朝中大臣的姻亲关系——向子莘是臣婿,李夔是黄履甥,章延是惇(章惇)侄……

  而向子莘和曾布女儿生了个儿子叫向汮,此人在南宋时,曾在舒州为官。

  在舒州为官期间,向汮通过自己的关系,整理、珍藏了王安石曾孙王钰的《临川先生集》一百卷。

  而王安石的《临川先生文集》在现代,被称作《王文公集》。

  因为王安石长期受到攻击,所以其文集不受重视,缺乏保护和传承。

  所以到现代只流传下来了明代刻本,王钰所编的那一百卷《临川先生文集》,只流传下了两套残缺的孤本。

  一套被小日子的宫内厅馆藏。

  另外一套,则在上海博物馆内。

  这两套都是残缺的,小日子的只有七十卷,上海博物馆内只有七十二卷。

  但是,在2020年,一个石破天惊的事情出现了。

  从民间发现了,有着‘向氏珍藏’藏印的三卷残本。

  而且,这三卷残本,刚好是上博所缺失的二十七卷中的三卷。

  当时,赵煦跟着自己的老师,参加了好几场‘向氏珍藏龙舒本临川先生文集研讨会’。

  对这个事情,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所以啊,知道赵煦为什么对向宗回、向宗良兄弟会另眼相看了吧。

  因为这些向家人啊!

  表面上天天骂王安石但屁股却不由自主的跟着王安石跑了。

  看看向宗回在熙河干的那些事情!

  就连王安石看到了,恐怕也要说一句:太激进了!

  但,向宗回的所作所为,却是标准的新党做派。

  新党什么做派?

  只要能赚到钱,就可以不讲规矩,就可以去骗,去偷袭!

  市易法如此,均输法也是如此,保马保甲法还是如此。

  只是……

  赵煦眯起眼睛,问道:“向子莘所娶的妻子可是曾学士嫡女?”

  石得一点点头。

  赵煦呵呵一笑,不再管这个事情了。

  曾布回不回来,他才不关心呢!

  但,曾布若想要拿到清凉伞?

  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不忠之人,赵煦不可能信任。

  “叫汝诽谤朕!”他在心中吐槽着。

  说话间,冯景就来到殿上,禀报道:“大家,两位国亲方才在内东门递了劄子,请求陛见。”

  “可是向、高两位国舅?”赵煦问道。

  “是!”

  赵煦笑了,这说曹操曹操就来了!

  于是吩咐道:“且去将两位国舅,请到殿中说话。”

  然后,他看向石得一:“都知辛苦了,且先退下去休息吧。”

  “诺。”

  ……

  内东门下。

  向宗良和高公绘,相对无言。

  但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些疲惫、无奈与痛苦的神色。

  没办法啊!

  虽然说,他们两个和向宗回、高公纪感情都很好。

  但……

  现在,眼看着向宗回、高公纪要起高楼了。

  但他们两个,却还是在汴京城里混吃等死的外戚。

  这汴京的其他外戚勋贵们,看到了他们,表面笑呵呵,背地里指不定在怎么嘲笑、取笑他们两个!

  所以,他们两个现在的心态,是真的有些急。

  是真的怕兄弟开路虎,而自己只能踩单车。

  于是,左思右想,只能硬着头皮入宫,请官家也注意一下他们。

  他们也是忠臣!

  也可以忠君!

  也可以为朝廷做贡献!

  总不能说,都是一个娘胎出来的,他向宗回(高公纪)能做的事情,他们就做不到了吧?

  “大家有旨,请两位国亲福宁殿相见。”

  随着官家身边的邸候冯景出现在内东门下。

  向宗良、高公纪这对难兄难弟,赶忙再拜:“臣等谨遵德音!”

  然后就跟着这位如今已经崛起的大貂铛,进了内东门。

  等走到福宁殿前的时候,向宗良忽然开口了。

  “冯邸候……”

  冯景立刻回头,微笑着问道:“国亲有何吩咐?”

  “不知官家近日可曾提起过某?”向宗回小心翼翼的问道。

  高公绘也眼巴巴的看着冯景。

  冯景笑道:“两位国亲,皆是大家至亲至爱之人。”

  “大家常与我言:将来定要给两位舅父,寻一个美差安置。”

  冯景现在已经学会了这天子近臣必须学会的技能——张口就来。

  但向宗良和高公绘无疑非常喜欢这个回答,当即心中就美滋滋的乐起来。

  “哎呀,只怕才德浅薄,给官家丢脸。”

  “是啊,是啊……”

  冯景微笑着,道:“两位国亲,乃将门之后,宰相子孙,天潢贵胄,建功立业,是迟早的事情。”

  这就让向宗良、高公绘非常舒服了。

  “请吧!”说话间,冯景就领着两人,到了福宁殿东上閤门前。

  “大家已在殿中候着两位国亲了。”

  向宗良、高公绘对视一眼,各自从怀中摸出一块金子,塞到冯景手中。

  冯景掂量了一下手中的金子重量,估摸着有个十两左右,不由得咋舌:“真是奢遮啊!”

  即使,最近一年多,因为登莱金矿大发的原因,市面上的黄金增多。

  但,平日里他这个天子近臣,也是很少能拿到黄金的。一般,只能拿到到百十交子的好处费。

  说起这交子,近来却是个奇闻。

  市面上的交子,竟不够用了!

  原因是,现在官场上送礼,都开始流行送交子了。

  轻飘飘的一张交子,揣在身上就可以带走。

  想要换钱,随时可以去交子务那边兑换成黄金、白银、铜钱。

  虽然交子务每次兑换,都需要抽一笔手续费。

  但谁在乎?

  于是,市面上的交子竟变得紧缺起来。

  尤其是一百贯、五十贯面值的交子,尤其紧缺。

  想着这些事情,冯景将金子踹进兜里。

  大家对他这样的身边人,收别人好处,一般是不干涉的。

  只要事后,能够老实上报,自己拿了谁谁谁多少好处。

  同时能够主动的报告,与行贿人之间的谈话内容。

  那么大家就不会管。

  当然与之相对,一旦有人被发现,没有老实交代。

  那么,立刻就会被从福宁殿逐出,发配偏远军州!

  ……

  向宗良、高公绘,跟着冯景的脚步,穿过熟悉的回廊,来到戒备森严的福宁殿。

  殿中两侧,矗立着沉默的御龙直。

  而且是从广西回来,在战场上见过血的御龙直。

  而小官家,已起身相迎。

  “两位舅父来了……”他笑着走下台阶。

  向宗良、高公绘受宠若惊,当今跪下来行礼:“臣宗良(公绘),恭问陛下圣躬万福。”

  “两位舅父快快请起!”赵煦微笑着,让左右扶起两人。

  “来人,快快给两位舅父赐座、备茶。”

  而他自己,则让人搬来一条小椅子,坐到了向宗良、高公绘面前。

  向宗良、高公绘感动不已的坐下来。

  赵煦则已经亲热的伸手,拉上了这两位国舅爷的手。

  “宗良舅父、公绘舅父久未入宫,实在叫我想念的紧啊!”

  “我曾与太母、母后相求,想让两位常常入宫,一家人经常聚一聚……”

  “奈何太母、母后都言我乃天子,天子无私情,当以身作则……”

  “话虽如此,但我这心里面,却实在挂记两位舅父啊!”

  向宗良、高公绘更加感动。

  “官家如此垂爱微臣,微臣当粉身碎骨以报!”向宗良低着头道。

  高公绘更是眼眶发红:“得官家如此爱幸,微臣实在不知道如何报答!”

  赵煦听着,更加热情起来:“都是一家人,如今也不是在朝堂上,两位舅父不必如此拘谨。”

  “唤我六郎或者六哥便是!”

  赵官家们私下里,确实很温情的。

  赵煦的父皇,常与亲戚们以排行相称,对两个弟弟,更是经常以二弟、四弟相呼。

  不过呢,皇帝可以平易近人。

  但谁要真把皇帝客套的话当真了,那这个人就等着吃弹劾吧。

  搞不好,一辈子都得被圈禁起来了!

  向宗良、高公绘,自然懂这个道理,连忙跪下来口称不敢、折煞云云。

  赵煦叹息一声,命人扶起两人,然后问道:“两位舅父,今日难得进宫来见我,不知道可是有什么要事?”

  这就让向宗良、高公绘都支支吾吾起来。

  两人虽然很想说:官家,我们也想要一个美官,和向宗回、高公纪一样的美官。

  可话到嘴边,却咽了回去。

  只能是迂回着,与赵煦拉起家常,说起自己家中妻妾子女云云。

  又提及自己子女众多,但自己能力有限,虽然俸禄不少,可现在嫁妆的行情,却一年比一年多了。

  他们举了好几个例子。

  赵煦听着,顿时笑起来:“我道何事?两位舅父不必烦恼!”

  “待两位舅父的女儿出嫁时,我会命户部出钱,给她们备足嫁妆,绝不会让诸位表姐表妹嫁的寒酸,甚至只能下嫁商贾!”

  向宗良、高公绘一听,顿时急了。

  他们来要政策的吗?

  他们是来跑官的啊!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我在现代留过学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