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来,广陵渐有萧瑟之景。
经霍峻广招淮民,管承渡海掠民,刘备东巡江淮,糜氏献民迁居等种种事务,复兴江淮略有所成。
都督府内,霍峻坐在榻上,正与侄子步协会面。
步协起身离席,恭敬地将书信奉上,说道:“此乃父亲书信,请姑父浏阅。”
在霍峻书信下,步骘遣长子步协举族人归淮,以为配合大汉兴淮政策。因淮阴处于汉魏交界,步协则举族人迁至距离淮阴的两百多里外的射阳安家。
在射阳安家之后,步协在步骘的示意下,前来拜见姑父霍峻。
步骘在信中问候霍峻的近况,而后谈了下步协,言其才干平庸,无兵略大才,让霍峻自行安排工作,不必看在他的面子上照顾步协。
霍峻望着信上的内容,暗叹了口气。
步骘让长子率族人归淮,除了归乡外,更多是看在霍峻的面子上。自己若真以普通人的态度对待步协,自己反而落了下层。
有了想法,霍峻放下书信,笑道:“我素闻子和性情稳重,颇有才干,却不知政、法、经三者可有一长乎?”
统军是不能让步协统兵,他也没这才能。历史上步协领步骘兵马,镇守夷陵,被王基打得自闭;攻略永安,被罗宪爆锤。
步协或许是知道自己才能,拜道:“禀姑父,协随父亲治经学进读,兼任书佐,持笔撰令,略通政事。”
“善!”
霍峻沉吟少许,看向蒋济问道:“长史,今江淮六郡中可有县长空缺?”
蒋济领悟霍峻意思,拱手道:“启禀都督,因舒县人口激增,历阳县长卫浩迁之,今历阳尚缺县长。”
霍峻微微颔首,说道:“历阳为久置之县,南与牛渚相连,为江淮与江左联系之要地,多有商贾至历阳集市。子和既通政事,不知愿任历阳长否?”
步协略有喜色,说道:“姑父表协为县长,侄愿担此任!”
“好!”
霍峻笑了笑,勉励说道:“昔步扬州被陛下拜任县长,而后历任诸郡郡守,今任扬州刺史。望子和以此为例,勤于政事,不坠你父之名。”
顿了顿,霍峻脸色佯装板了下来,说道:“今日之后,除私事之外,你我相见,当以官职相称。”
“协谨记都督教诲!”步协恭敬道。
待步协退下,霍峻望着其背影,问道:“子通以为此子何如?”
蒋济微微摇头,说道:“步子山手不释书,性宽弘得众,治扬州以来,下畏其威,民多安生。喜怒不形于神色,吏民肃然,无事敢以欺之。今长子行事规矩,才干不显,怕远逊子山。”
说着,蒋济反问道:“都督以为步扬州何如?”
“子山?”
霍峻摸着小胡子,笑道:“子山虽不以兵略显,但论治世树德而言,国中能与齐比肩者,少之又少。仅是爱惜羽毛,德行较之元直,则有所不如。”
步骘爱惜羽毛,在大汉朝中可以说是出了名。他通常穿儒服见人,表示自己十分简朴。但妻妾在武汉的贵妇圈里可是出了名的衣饰奢华,对比之下,让不少知情人难绷。
至于霍峻,从来不遮掩自己的癖好,喜欢锦衣玉服,喜欢住奢华大院,妻妾无一不美艳。相较之下,步骘被外人所笑,霍峻则就让人所羡慕嫉妒。
至于步骘为何这般内外不一,核心在于是被名声所累。在南汉当官不容易,陛下刘备带头不修宫殿,诸葛亮更不用说,徐庶、潘濬、诸葛瑾在外树立的品德甚是出众。
作为上卿的步骘需要以身作则,不能不树德行。行事若过于放肆,就被会被人说闲话。
当然步骘、霍峻这些都是属于小问题,不让千里马吃精粮,而是逼吃驽马的粗粮,怎能要求千里马而日行千里呢?
蒋济自我开玩笑,说道:“幸好酒徒蒋济之名,朝中官吏皆知。”
“哈哈!”二人相视而笑。
刘备深知蒋济贤名,东巡江淮时,曾见蒋济喝酒大醉,有损仪表,故而言语责之。蒋济则以高阳酒徒而喻自己,将刘备喻为高祖刘邦,引得刘备与左右众人大笑。
刘备与蒋济相谈多时,深感其才华过人,追计蒋济过往功绩,拜为佐军将军。
霍峻抿着茶盏,说道:“今后如有任官淮人子弟归乡置业,如有德行,尽量征辟之,或举其为孝廉。”
这些子弟因长辈们的指使归乡,随着年龄的长大,如果在江淮找不到出路,则就容易背井离乡,重新南下吴楚。子弟在江淮任官,不仅是小小的交换,同时也是有助于江淮复兴。
“诺”
蒋济应了声,说道:“张公子布遣侄张奋率族人归淮,其与张公不同,喜研攻城器械。昨日谒都督,然都督出游,由济询问。今济以为可征其入军,以为从吏偏将。”
“张公习文弄经,今子侄能有不同,甚是善哉!”
霍峻摸着小胡子,笑道:“如子通所言,征辟其入军。若才干了然,善晓攻城器械,而后可令其专领攻城营部。”
世上读经书的人多,但是喜欢钻研攻城器械的人少。霍峻治下兵马,水战、野战各有人才负责,但就是攻城战少有将领擅长。如果张奋真擅长营造攻城器械,加以调教培养,可以让他负责工兵。
霍峻抿着茶水,问道:“自岁初以来,令淮民归乡安业。今将至冬时,不知增有多少民户?”
蒋济整理了下案牍,呈上说道:“禀都督,据九江、庐江、广陵等六郡上报,半年以来,江淮合增百姓万余户。从青州南下者,一千两百三十五户;江左淮民复归者,当有九千九百六十八户;江淮流民出山泽者,两百一百三十六户。”
“淮民复归者,七千多户安置于舒城,二千余户迁至广陵海陵。流民出山泽者,各郡齐迁至下邳高山,此地虽偏远,但水田肥沃,宜当耕作,不被兵贼所袭。青州百姓则居广陵盐渎,或迁至郁洲。”
霍峻赞赏之色,说道:“淮民渐渐归附,江淮不日则可大兴。及待淮地兴盛,再破寿春,中原当可图之。我料今岁冬,或再有淮民归附,子通当与各郡好生安民接待,不得有百姓受寒挨饿者。”
“诺!”
迟疑少许,蒋济问道:“济闻陛下令子华于武汉检索人口,不知今下情形何如?我江淮六郡是否当遵循政令,广索隐户?”
“子华得逢明主,正于武汉大展拳脚。诸卿各族不敢隐瞒,纷报所隐人口。”
霍峻放下茶盏,说道:“江淮六郡是否检索隐匿人口,料陛下昔之旧语,应无此念。且江淮民寡,又如何检之!”
司马芝在霍峻的举荐下,从外郡郡守跃迁为武汉尹守。得到刘备重用之后,司马芝感激不已。自上任开始,开始向各大族严检人口。
有旧从找刘备哭诉,反而被刘备一顿臭骂。有了刘备的臭骂,旧从算是渐渐安分下来,但还有想隐藏不报者。
如夏侯兰少向司马芝报了两户,被司马芝知晓后,当即派人拷问夏侯兰,欲治其死罪。夏侯兰找赵云相救,赵云虽舍不得老乡,但在法制下,唯有痛拒夏侯兰的求情。
后来刘备得知,找到司马芝,想论旧功赦免夏侯兰。司马芝当即脱下官帽,请求辞职走了。见司马芝这么刚烈,刘备唯有顺从。
从宫中出来之后,司马芝恐刘备再改其意,派人上报诸葛亮,直接将夏侯兰绞死。
刘备知晓此事,不怒反喜,在朝堂上赞扬司马芝,赐予大量钱粮。
有了杀鸡儆猴,加上刘备言语相劝,武汉诸族如实上报所隐匿的人口。除如实上报的霍、赵、葛三氏外,关氏、张氏合报五百多人。糜氏、薛氏紧跟其后,合计上报出七千多人。
三个月内,司马芝在刘备的支持下,持行严法,武汉高官诸族一共上报两万五千多人。
(本章完)
经霍峻广招淮民,管承渡海掠民,刘备东巡江淮,糜氏献民迁居等种种事务,复兴江淮略有所成。
都督府内,霍峻坐在榻上,正与侄子步协会面。
步协起身离席,恭敬地将书信奉上,说道:“此乃父亲书信,请姑父浏阅。”
在霍峻书信下,步骘遣长子步协举族人归淮,以为配合大汉兴淮政策。因淮阴处于汉魏交界,步协则举族人迁至距离淮阴的两百多里外的射阳安家。
在射阳安家之后,步协在步骘的示意下,前来拜见姑父霍峻。
步骘在信中问候霍峻的近况,而后谈了下步协,言其才干平庸,无兵略大才,让霍峻自行安排工作,不必看在他的面子上照顾步协。
霍峻望着信上的内容,暗叹了口气。
步骘让长子率族人归淮,除了归乡外,更多是看在霍峻的面子上。自己若真以普通人的态度对待步协,自己反而落了下层。
有了想法,霍峻放下书信,笑道:“我素闻子和性情稳重,颇有才干,却不知政、法、经三者可有一长乎?”
统军是不能让步协统兵,他也没这才能。历史上步协领步骘兵马,镇守夷陵,被王基打得自闭;攻略永安,被罗宪爆锤。
步协或许是知道自己才能,拜道:“禀姑父,协随父亲治经学进读,兼任书佐,持笔撰令,略通政事。”
“善!”
霍峻沉吟少许,看向蒋济问道:“长史,今江淮六郡中可有县长空缺?”
蒋济领悟霍峻意思,拱手道:“启禀都督,因舒县人口激增,历阳县长卫浩迁之,今历阳尚缺县长。”
霍峻微微颔首,说道:“历阳为久置之县,南与牛渚相连,为江淮与江左联系之要地,多有商贾至历阳集市。子和既通政事,不知愿任历阳长否?”
步协略有喜色,说道:“姑父表协为县长,侄愿担此任!”
“好!”
霍峻笑了笑,勉励说道:“昔步扬州被陛下拜任县长,而后历任诸郡郡守,今任扬州刺史。望子和以此为例,勤于政事,不坠你父之名。”
顿了顿,霍峻脸色佯装板了下来,说道:“今日之后,除私事之外,你我相见,当以官职相称。”
“协谨记都督教诲!”步协恭敬道。
待步协退下,霍峻望着其背影,问道:“子通以为此子何如?”
蒋济微微摇头,说道:“步子山手不释书,性宽弘得众,治扬州以来,下畏其威,民多安生。喜怒不形于神色,吏民肃然,无事敢以欺之。今长子行事规矩,才干不显,怕远逊子山。”
说着,蒋济反问道:“都督以为步扬州何如?”
“子山?”
霍峻摸着小胡子,笑道:“子山虽不以兵略显,但论治世树德而言,国中能与齐比肩者,少之又少。仅是爱惜羽毛,德行较之元直,则有所不如。”
步骘爱惜羽毛,在大汉朝中可以说是出了名。他通常穿儒服见人,表示自己十分简朴。但妻妾在武汉的贵妇圈里可是出了名的衣饰奢华,对比之下,让不少知情人难绷。
至于霍峻,从来不遮掩自己的癖好,喜欢锦衣玉服,喜欢住奢华大院,妻妾无一不美艳。相较之下,步骘被外人所笑,霍峻则就让人所羡慕嫉妒。
至于步骘为何这般内外不一,核心在于是被名声所累。在南汉当官不容易,陛下刘备带头不修宫殿,诸葛亮更不用说,徐庶、潘濬、诸葛瑾在外树立的品德甚是出众。
作为上卿的步骘需要以身作则,不能不树德行。行事若过于放肆,就被会被人说闲话。
当然步骘、霍峻这些都是属于小问题,不让千里马吃精粮,而是逼吃驽马的粗粮,怎能要求千里马而日行千里呢?
蒋济自我开玩笑,说道:“幸好酒徒蒋济之名,朝中官吏皆知。”
“哈哈!”二人相视而笑。
刘备深知蒋济贤名,东巡江淮时,曾见蒋济喝酒大醉,有损仪表,故而言语责之。蒋济则以高阳酒徒而喻自己,将刘备喻为高祖刘邦,引得刘备与左右众人大笑。
刘备与蒋济相谈多时,深感其才华过人,追计蒋济过往功绩,拜为佐军将军。
霍峻抿着茶盏,说道:“今后如有任官淮人子弟归乡置业,如有德行,尽量征辟之,或举其为孝廉。”
这些子弟因长辈们的指使归乡,随着年龄的长大,如果在江淮找不到出路,则就容易背井离乡,重新南下吴楚。子弟在江淮任官,不仅是小小的交换,同时也是有助于江淮复兴。
“诺”
蒋济应了声,说道:“张公子布遣侄张奋率族人归淮,其与张公不同,喜研攻城器械。昨日谒都督,然都督出游,由济询问。今济以为可征其入军,以为从吏偏将。”
“张公习文弄经,今子侄能有不同,甚是善哉!”
霍峻摸着小胡子,笑道:“如子通所言,征辟其入军。若才干了然,善晓攻城器械,而后可令其专领攻城营部。”
世上读经书的人多,但是喜欢钻研攻城器械的人少。霍峻治下兵马,水战、野战各有人才负责,但就是攻城战少有将领擅长。如果张奋真擅长营造攻城器械,加以调教培养,可以让他负责工兵。
霍峻抿着茶水,问道:“自岁初以来,令淮民归乡安业。今将至冬时,不知增有多少民户?”
蒋济整理了下案牍,呈上说道:“禀都督,据九江、庐江、广陵等六郡上报,半年以来,江淮合增百姓万余户。从青州南下者,一千两百三十五户;江左淮民复归者,当有九千九百六十八户;江淮流民出山泽者,两百一百三十六户。”
“淮民复归者,七千多户安置于舒城,二千余户迁至广陵海陵。流民出山泽者,各郡齐迁至下邳高山,此地虽偏远,但水田肥沃,宜当耕作,不被兵贼所袭。青州百姓则居广陵盐渎,或迁至郁洲。”
霍峻赞赏之色,说道:“淮民渐渐归附,江淮不日则可大兴。及待淮地兴盛,再破寿春,中原当可图之。我料今岁冬,或再有淮民归附,子通当与各郡好生安民接待,不得有百姓受寒挨饿者。”
“诺!”
迟疑少许,蒋济问道:“济闻陛下令子华于武汉检索人口,不知今下情形何如?我江淮六郡是否当遵循政令,广索隐户?”
“子华得逢明主,正于武汉大展拳脚。诸卿各族不敢隐瞒,纷报所隐人口。”
霍峻放下茶盏,说道:“江淮六郡是否检索隐匿人口,料陛下昔之旧语,应无此念。且江淮民寡,又如何检之!”
司马芝在霍峻的举荐下,从外郡郡守跃迁为武汉尹守。得到刘备重用之后,司马芝感激不已。自上任开始,开始向各大族严检人口。
有旧从找刘备哭诉,反而被刘备一顿臭骂。有了刘备的臭骂,旧从算是渐渐安分下来,但还有想隐藏不报者。
如夏侯兰少向司马芝报了两户,被司马芝知晓后,当即派人拷问夏侯兰,欲治其死罪。夏侯兰找赵云相救,赵云虽舍不得老乡,但在法制下,唯有痛拒夏侯兰的求情。
后来刘备得知,找到司马芝,想论旧功赦免夏侯兰。司马芝当即脱下官帽,请求辞职走了。见司马芝这么刚烈,刘备唯有顺从。
从宫中出来之后,司马芝恐刘备再改其意,派人上报诸葛亮,直接将夏侯兰绞死。
刘备知晓此事,不怒反喜,在朝堂上赞扬司马芝,赐予大量钱粮。
有了杀鸡儆猴,加上刘备言语相劝,武汉诸族如实上报所隐匿的人口。除如实上报的霍、赵、葛三氏外,关氏、张氏合报五百多人。糜氏、薛氏紧跟其后,合计上报出七千多人。
三个月内,司马芝在刘备的支持下,持行严法,武汉高官诸族一共上报两万五千多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