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牢之内,朱棣在从礼部员外郎王祥的口中,听到了他所说出来的人之后。

  心中一振,目光不由的为之缩了缩。

  虽然在此之前,他早就知道,这一次的事情背后绝对有大鱼!

  不是王祥这样一个小小的,礼部员外郎就能够去做的。

  他这个礼部员外郎,没有资格,也没有这个能力去做。

  可此时,得知了这背后的真正指使之人后,哪怕是朱棣这样的人,都忍不住吃了一惊。

  指使之人,着实令他有些意外,身份也显得特殊。

  从王祥的口中,他得到了两个人的名字。

  这两人,一个比一个身份重要。

  一人名为赵瑁,也就是现在的礼部尚书。

  自己父皇,在胡惟庸谋反案后,废除丞相,废除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父皇负责。

  六部尚书的地位,也一下子就凸显了出来。

  很不一般。

  结果现在,竟然牵扯出来了一个礼部尚书!

  其实,礼部尚书赵瑁被弄出来,他倒没有太多心情波动,

  真正令他反应极大的,乃是另外一人。

  这人名叫苏伯衡。

  苏伯衡此人,并不并非是六部尚书之一。

  但在朱棣看来,苏伯衡比此时的礼部尚书赵瑁,都要更加重要。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苏伯衡身上更为特殊。

  此人为浙东人,和宋濂是同乡。

  宋濂是自己大哥的老师。

  洪武十年,宋濂致仕归乡,临走时父皇曾问他,谁可接替他。

  宋濂就向自己父皇举荐了苏伯衡。

  说他的同乡苏伯衡可以接替他。

  听了宋濂的话后,自己父皇就下召让苏伯衡前来。

  想要让他来接替宋濂的位置。

  结果苏伯衡此人,却说他身体有恙不能胜任,没有同意。

  不过这件事,持续到宋濂的孙子等人,牵扯到了胡惟庸案被惩处,而宋濂也被发配偏远之处,死在了路上后,发生了改变。

  也不知道是被宋濂的结局给吓到了,还是忽然间开了窍,亦或者有着一些其余的谋划。

  这苏伯衡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巴巴的就跑来了。

  他本身就和自己大哥关系很不错,为东宫之属官。

  又有宋濂这层关系在,所以在大哥东宫属官中地位很高。

  尤其是宋濂死了之后,地位就更高了。

  那吴伯宗吴状元虽然人比较狂妄,但真的说起来,论起在大哥东宫属官里面的重要程度,分量大小。

  还是比不苏伯衡。

  朱棣所在意的,并不是苏伯衡这个人。

  说实话,按照他此时的想法,这苏伯衡砍了也就砍了。

  一个腐儒而已,算什么?

  可关键是这家伙,是自己大哥的东宫属官,还是地位很高的那种。

  一个处理不当,就会令大哥威严受损,影响很大。

  这等事是朱棣所不愿意看到的。

  朱棣也相信,自己父皇也肯定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一幕。

  说出了这两个人之后,王祥便说其余的人,他也不知道了。

  只知道这两个。

  直接让他去办事的,就是礼部尚书赵瑁。

  当时苏伯衡也也在场,他们两人联合向他做了保证。

  说只要他把这事做好,他们保证他今后仕途顺畅。

  顺风顺水,前途无量……

  “真的没有了?”

  朱棣望着王祥询问。

  王祥用力点头,湿漉漉的头发,甩出水珠。

  “回禀殿下,我就知道这两个,别的真不知道。

  这可是杀头的罪过,肯定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是吗?我怎么不相信?

  看来你不老实啊,让我再帮你好好的回忆回忆!”

  说着,朱棣就不顾他的呼喊,按着他的脑袋,又一次把给按到了水桶里。

  窒息感又一次袭来,死亡的恐惧萦绕在心头。

  朱棣连着淹了王祥超过十次,把王祥给折腾的奄奄一息了,王祥也没有说出别的人来。

  朱棣这才相信,王祥确实不知道别的人。

  能挖出这两个来也很不错。

  但他并没有掉以轻心,让人把这王祥给看好,接着进行询问一番。

  而他则快速前去武英殿见自己父皇,把这消息告知父皇……

  ……

  “赵瑁,还有苏伯衡?”

  “他娘的!这两个狗屁玩意儿!咱就知道,读书人的心眼脏的很!

  一个礼部尚书,一个有名的大儒,你看看现在都做出了什么事?!

  当真该死!”

  朱元璋在得到朱棣的禀告后,当场就开始了破口大骂,声音显得冰寒。

  朱元璋本身就对这些人嫌弃的很,现在发生了这种事,就更加的看不上了。

  “老四,伱立刻去审这两人,一定要审的仔仔细细!

  看看他们还有没有什么同党!

  这事在咱看来没有那么简单!

  不可能只是他们两个!

  肯定还有别的!”

  朱元璋马上就给朱棣说出了他的指示。

  在说这话时,显得杀气腾腾的。

  龙有逆鳞,触之则怒,这一次韩成遇刺的事,朱元璋是真的怒了!

  “父皇,这……苏伯衡是大哥东宫的属官,是不是……”

  朱棣迟疑了一下,望着朱元璋出声询问。

  朱元璋自然明白朱棣的意思。

  他摇头道:“不能有任何的姑息!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这次,不把这股的歪风邪气给杀下去,咱绝不罢休!”

  若是一般的事情,牵扯到了朱标的属官,又牵扯到了朱标的名声,威望这些,朱元璋肯定会酌情考虑。

  但这一次事情不同。

  这一次关系到了韩成的生死问题。

  一直到现在,韩成都还没有醒,这让朱元璋彻底的炸毛了。

  这还是韩成第一次外出,就遭遇了这种事。

  那今后他还要不要到宫外去生活了?

  这一次,必须大开杀戒,!

  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天威不可犯!

  只要牵扯到这件事情里,任何人都不能有丝毫的幸免!

  苏伯衡也一样如此!

  他的脸还没有这么大!

  听了朱元璋的话后,朱棣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领下命令,便迅速的前去大牢找苏伯衡,以及那礼部尚书赵瑁。

  “去将太子给咱叫来。”

  朱棣离开后,朱元璋对身边之人出声吩咐……

  很快,朱标就从文华殿来到了朱元璋这里。

  朱标的脸色显得很难看。

  一方面是因为,韩成遇刺的事儿,牵扯到了他的心神。

  另外一方面,则是担忧之余,也一直没有闲着,在处理各种奏章。

  废了丞相,以及中书省后,朱标和他爹朱元璋就忙到飞起,

  现在又一举一把朝臣,都给弄到了大牢里。

  六部之中,只剩下了一些吏员在维持运转。

  在这种情况下,事无巨细,都要送到他和父皇这里来。

  等于现在是他和父皇两人,直接把六部的工作都给做了!

  工作量一下子多到爆炸!

  他父子二人忙的,连驴看见都摇头。

  “标儿,老四那里已经审问出结果了。”

  朱元璋看着朱标说道。

  “父皇,都有谁?可有我东宫之人?”

  朱标的反应很快,来到这里之后,朱元璋还没有和他说具体是什么人。

  他却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猜测。

  朱元璋把朱标喊来,就是说这事儿的,自然不会瞒着他。

  朱元璋点了点头:“那王祥供出来了两个人。

  一个是赵瑁,另外一个就是苏伯衡。”

  “苏伯衡?竟然是他?!”

  朱标闻听朱元璋之言,眼睛都竖了起来。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这件事苏伯衡竟然有参与!

  这苏伯衡为人处事都很不错。名声在外,也是真的有学问。

  在学识上面虽然比不上宋濂,可确实是宋濂没了之后,他这边学问最高的人。

  此人不仅有学问,在处理不少事情时,也显得有手段。

  可以说是朱标的一个得力助手。

  更为重要的是,这人品行高洁,一直以来都很守规矩。

  从不结党营私。

  就连各种宴会,基本上都不参。

  朱标对他的评价很是不错。

  可哪能想到,现在竟然查出来,苏伯衡这家伙也是谋害二妹夫的主谋之一!

  这个冲击,对于朱标来说有些大!

  “王八蛋!”

  朱标当着朱元璋的面,爆了粗口。

  “看着这人挺老实,哪能想竟是这等居心叵测之辈!

  这等人死有余辜!

  枉我对他如此信任!

  我让人给老四传消息,让老四好好的审一审,挖一挖。

  争取把更多的厚颜无耻之徒,狼心狗肺之辈,都给挖出来!”

  朱标直接就拍了桌子,火冒三丈。

  人往往都是如此,对一个人越是亲近,在后来发现他对你进行背叛之时,就越是难受。

  这苏伯衡在此之前,有多被朱标信任,这个时候朱标就有多想要动手将其给解决了!

  “嗯,标儿你做的对,对于这些人就该如此!

  不过标儿你也别太往心里面去。

  这些人大多都是这个样子。

  话说得非常好,演的也非常好,可实际上大多都是自私自利!

  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啥事都能干!

  你也别太生气,为这样的王八蛋气坏了身子可不值得。

  他有问题,把他九族都解决了就是了。

  今后你我父子只把他们当成工具,不投入太多的情感和信任,也就没有那么大的问题了。

  再等等,等上几年让韩成把新式官员培养起来,这情况或许就能得到一个很大的缓解。”

  脾气一向暴躁的朱元璋,在这个时候竟是开口安慰起了朱标。

  “父皇,你说……等到韩成真的把那新式官员给培养出来,这些情况就能杜绝吗?”

  朱标望着朱元璋出声询问,显得有些疲惫。

  包括他最信任的老师宋濂在内,最近一段时间,都被接连证明藏有私心。

  就连他的老师宋濂,这个一直被他很敬重的人,实际上也是一直想要用儒家的那套,来禁锢自己的思想。

  为了他们儒家的利益,把自己培养成他们儒家理想中的君主。

  从韩成的口中,又得知了后来的文人,为了一己私利,把自己的傻儿子朱允炆给弄成了什么样子,都做出了什么事后。

  朱标对这些道德之士,是越来越厌恶。

  随之而来的,也对越来越多的官员产生了不信任。

  这些儒家的人,以儒家利益与他们个人利益为上。

  那其余人就不想着谋取私利吗?

  就算今后韩成能通过一些办法,培养出一些新式的官员来,那也真的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个问题吗?

  朱标并不看好。

  最令他苦恼的就在这里。

  他虽然不看好这些,却也没有丝毫的办法,对其加以解决。

  朱元璋道:“标儿,这事情你想多了。

  根本不可能杜绝。

  这事情关乎到人的本性。

  你看看咱上位之后,杀贪官如同割草一样,可不还是不能全部杜绝吗?

  韩成今后采用一些办法,培养出新式官员,更多的只是能把那些官员们,变得不那么眼高手低。

  能让他们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不让一些空谈之人去占据要职。

  做他们根本不知道的事,仅此而已。

  至于说其余的,那肯定不能杜绝。

  咱不能指望着那些新式官员自己变好,咱可以通过一些别的办法,来对他们进行管教和防范。

  只要能将这个事情,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就是好的。

  和现在相比能进步一点点,那都是好的,终究还是进步了。”

  相对于朱标而言,朱元璋要显得乐观的多。

  “标儿,你不要想太多,也不要有太大的思想压力,这等事儿,我们一步步来也就是了。

  虽然最终还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把事情做的完美。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我们努力下去,必然能让大明变得更好。

  只这点儿就足够了!

  说明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没有把日子过到狗身上去!”

  听到朱元璋如此说,朱标冲着朱元璋笑了笑:“父皇说的对,是儿臣有些钻牛角尖了。”

  说罢之后,朱标望着朱元璋道:“父皇,这次的事儿,您其实可以不让老四去做的。

  老四他不是那样的人。

  原来的历史上做出那种事儿,也非是他的本意。

  实在是朱允炆那个蠢蛋被人忽悠傻了,不给他们这些当叔叔的活路。

  他才会迫不得已之下起兵谋反。

  如今事情已经变得不同,父皇倒是没有必要逼迫老四。”

  朱标一开始时也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父皇让老四去拿下众朝臣,对他们进行审问的更深层次用意。

  也是不久之前才想起来的。

  依照朱标对自己这些弟弟们的关心,在觉察到了父皇如此做后,终究还是有些忍不住。

  望着朱元璋说出了这样的话,

  朱元璋闻言苦笑道:“咱就知道,这些事儿瞒不过你。

  不过标儿你想的也有些多。

  这事儿,我固然有这一层的意思,但你以为老四就没有这方面的意思吗?

  老四这家伙,看起来表面粗,实际上心里却很细。

  在知道了历史上发都发生了什么事后,对他的影响也非常的大。

  就算是咱们什么事都不做,他心里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猜测,不安。

  并想要主动做出一些事情来。

  这事儿,不光是我的意思,同样也是老四自己的意思。

  况且,抛除掉这一层,依照老四对韩成的关心,这刺杀韩成的事就当着他的面发生,你觉得让他什么都不做,他能忍得下去?”

  听了朱元璋这话,朱标忍不住叹了口气。

  心中既是复杂,又觉得非常庆幸和温暖。

  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从这件事情里,他能看出来父皇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也能看出老四对自己这个大哥的关心。

  和别的皇家那样勾心斗角不同。

  自己能够拥有这样的父皇,这样的弟弟们,当真是的三生有幸!

  只可惜,出了吕氏这样一个毒妇,又出来了朱允炆这样一个蠢货!

  若没有他们两个,那事情就变的更加完美了!

  没有了那样多的遗憾……

  朱标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只能是叹了口气,并决定今后老四要是到被分封到海外就藩之时,自己要尽可能多的支持他。

  可一想到老四真的被分封到海外,来到万里之外。

  说不得下半辈子,都不一定能再见到几次,心里就又变得难受起来……

  “标儿,这事你不要想太多,你的弟弟们都很有分寸。

  你这个当大哥的心里面也有他们,这就是让咱最欣慰的地方。

  还有,那些奏章你回去后少处理一些就好了。

  还和平常那样做就行,没必要那样拼命,想着将其处理完。

  别把身子给累垮了。

  咱们爷俩需要处理的事儿太多太多了,不急于这一时。

  宁可慢一点,也不能累到你了。”

  在别的皇子面前,一向以严肃著称的朱元璋,面对朱标时,那叫一个贴心!

  把父爱展现的淋漓尽致,一点儿都不含蓄。

  能让一向急性子,只要有政务不处理完,心里就难受到不行的朱元璋说出这话来。

  由此可见,朱元璋对朱标是真的关心。

  朱标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

  当然,接下来他到底会不会如此做,那就是两说了。

  “看来,咱需要尽快的把内阁给弄出来了……”

  朱元璋早就已经从韩成这里,得知了内阁的事儿,并且也认同了韩成所说的内阁。

  但是一直到现在为止,他都不曾真的组建内阁。

  一方面是因为,韩成来的时间不算太长。

  短时间之内又出现了诸多的事儿需要处理。

  没有时间来设立内阁。

  另外一方面,主要还是因为朱元璋觉的,自己的精力够用。

  有标儿和自己进行配合着,完全能把原本由中书省,还有丞相所做的工作都给接下来。

  每一天虽然很累,但是过得却很充实。

  每天看超多奏章,处理超多政务。

  看起来枯燥乏味,但朱元璋却乐在其中。

  因为正是通过这一过程,他把权力牢牢的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皇权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

  他为了废除丞相,中书省,最终做到真正的大权在握。

  前前后后不知道花费了多少的心血。

  无人能对自己进行掣肘的感觉,是真的爽快。

  他自然不想这么快的,就把权利给分出去。

  虽然按照韩成所言,设立出来的内阁,不过是帮着自己处理一些政务而已。

  真正的决策权还在自己手中。

  但朱元璋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抵触。

  不想那么快就将内阁给弄出来。

  对于他这种掌控欲极强的天子而言,做出这样的选择,才正常。

  不过现在朱元璋却不这么想了。

  尤其是看到自己儿子如此疲倦之后,就越发坚定了,要把内阁尽可能快设立出来的想法。

  这些都没有自己标的身体重要!

  若是自己的标,已经得到了韩成的提醒,还不能避免历史上的命运,那对于自己来说才是最难受的!

  想想韩成与自己所说的,自己中年丧孙,丧妻,晚年丧子,后面又传位给了朱允炆这样一个不孝子孙的事儿后。

  朱元璋心里,就越发的很难受。

  那等命运,不是他想要的!

  他必须要改变!

  “父皇,内阁的事不着急,你慢慢来就行。”

  朱标哪里能不知道自己父皇心里面是什么想法?

  朱元璋摇头道:“标儿,这点你不必多言,咱有分寸。

  内阁确实需要设立了。

  等到把这一次的事情给处理完毕后,咱就着手组建内阁!”

  见自己父皇主意已定,朱标儿自然不会再多说。

  不过却也知道,在父皇要设立内阁的消息传出之后,肯定还会出现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

  别管出现什么问题,他们这边只需要一一解决,也就是了!

  朱标挺直了身子,倒是显得豪气。

  又在这里和朱元璋说了一些话,朱标便告别朱元璋,返回到文华殿里,接着去批阅奏章。

  朱元璋也接着处理奏章。

  不时会有人前来武英殿,或者是文华殿汇报一些消息。

  所汇报的,大多都是来自于寿宁宫宫那边的消息。

  所汇报来的消息,倒是让朱标还有朱元璋都感到欣喜。

  韩成的状态越来越好。

  可有一点,还是让他们为之担忧,那就是韩成一直都不曾醒来……

  ……

  寿宁宫里,草药味弥漫。

  御医门一个个都还在寿宁宫守着……

  宁国公主寝宫,朱有容坐在自己的床前看着韩成。

  眼里面带着些担忧。

  时间都已经过去了这么久,都快十二个时辰了,怎么到现在韩公子还没有醒来?

  宁国公主这个时候的状态,并不怎么好,显得憔悴。

  从昨天韩成出事一直到现在,她总共睡的都不足一个时辰。

  虽然韩成的各项状态,看起来一直都在好转。

  但是在没有清醒之前,她心里总是放不下。

  生怕自己的韩公子会出事儿。

  又在这里等待了一阵儿,小荷端着一碗药进来。

  又到了韩成喝药时间。

  把药端给了宁国公主之后,小荷就从房间里退了出去。

  她很清楚,接下来自己家公主将会用何等方式,来喂韩公子吃药。

  也知道公主面皮薄,不想让自己见到这样的一幕。

  宁国公主把那药碗接过,尝试了一下温度,等到温度合适后。

  就非常熟练的端着碗,来到韩成身边。

  自己喝了一口便俯下身子,凑到韩成身前喂韩成喝药。

  一切都是那样的轻车熟路。

  喂了一口药后,宁国公主又喝了一口接着喂。

  但这一次,她却觉得似乎有些不太一样了。

  之前韩公子只会下意识的喝药,别的并不会。

  怎么现在,却觉得韩公子在主动吸了?

  宁国公主正如此疑惑的想着,却忽然觉得,有什么东西钻了进来!

  而韩成也在这个时候睁开了眼。

  她顿时满满都是惊喜!

  一双美目都瞪大了!

  韩成伸出手抱着她,不让她离开。

  深深的一吻后,才放开宁国公主。

  “媳妇儿,你流氓,你趁着我昏迷都对我做了些什么?

  我……我不干净了。

  你要对我负责……”

  韩成望着宁国公主,声音显得虚弱的出声打趣。

  “对你负责!对你负责!

  今生今世我都会对你负责!”

  宁国公主惊喜交加,一连声的说道。

  “你已经被我盖了章,就是我的人了!

  想要赖都赖不了!

  你必须活到一百岁!”

  如此说着,宁国公主忽然红了眼眶,泪水宛若大雨,滂沱而下!

  “呜呜……”

  “夫君!你终于醒了!你终于醒了!你吓死我了,你知道吗?

  我还以为,今后再也见不着你了。

  还以为你……你不要我了!”

  宁国公主将头埋在韩成的怀里,呜呜的哭了起来。

  越哭声音越大。

  这些时间里所受的担忧,全都化成了眼泪流了出来。

  韩成看着哭成这样的小媳妇儿,心中也是疼的厉害。

  他就知道,自己昏迷这样长时间,小媳妇儿肯定担心的要死。

  “你夫君我命硬着呢,才不会有事。

  我有这样的一个小媳妇在,那我要不能长命百岁,我自己都觉得亏的慌。”

  韩成轻声安慰。

  而这个时候,房间外面守着的小荷,还有那些御医,听到了宁国房间之内,突然响起了宁国公主的哭声,顿时一个个都炸了毛!

  只觉得头发都竖了起来!

  出了一身的白毛汗!

  什么情况?怎么这公主殿下突然间就哭了?

  还哭的那么伤心?!

  这……该不会是突然间,韩成的病情恶化到了一个不受控制的地步就了吧?!

  不怪他们会如此想,实在是这事,关系到他们众多人的身家性命,不由他们不多想!

  当下也都顾不得什么了,忙一个个跟在小荷后面冲了过去。

  进去后才发现,原来是韩成已经醒了。

  宁国公主是激动的在哭。

  见到这一幕后,众人齐齐松了一口气。

  只觉到了飞到天上的魂儿,又回来了!

  还好!还好!

  韩成醒了!

  韩成醒了!!

  是最好的事情发生,不是最坏的事情发生!

  一个个忙对宁国公主告了罪,便,急忙出去,不去打扰他们两个人。

  被这些人这样一冲,宁国公主倒也收住了哭声。

  擦擦脸上的泪痕,忙让小荷把那刚出去没多久的太医们,都给请进来。

  让他们接着为韩成诊治。

  看看接下来,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那守在这里的,从马皇后,朱元璋,朱标等处而来的宫女宦官,则一路飞奔的从这里离开。

  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知朱元璋,马皇后和朱标,不敢有片刻的耽搁……

  ……

  大牢之内,朱棣面色阴沉似水。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双目中的血丝变得越来越多。

  整个人的气势,也变得更加的可怕。

  “赵瑁,你当真好大的胆子!竟敢做出此等事情来!”

  朱棣握着腰间的剑,双目冰冷的望着礼部尚书赵瑁。

  赵瑁浑身一颤,直接就跪了。

  但嘴上说的话,却和他的行为不一样。

  “殿下!冤枉啊殿下!臣忠心耿耿,一心为大明。

  又岂能做出这等事情来?”

  朱棣闻言冷笑:“好一个忠心耿耿!你忠心耿耿的结果,就是让人直接对坐在鹤驾上的二妹夫,进行行刺是吧?”

  赵茂连连摇头,表示这事绝对不是他干的。

  他愿意以至圣先师的名义来发誓,如果这些是他做的,让他不得好死!九族被诛!

  赵瑁此时,心里面是很慌的。

  可还强迫自己保持冷静。

  他有着自己底气之所在。

  就算是锦衣卫的人,真的手眼通天,能查到那李祺的身上。

  李祺又把王祥给供出来。

  事情也牵扯不到自己的头上来!

  王祥这个时候,早就已经死掉了!

  这本就是之前安排好的。

  他相信王祥肯定会死!

  所以此时,只是朱棣在吓唬他的。

  “你马上就会如愿的,诛九族,死全家!”

  朱棣静静的看着他的表演,冷声说道。

  “我帮你回忆回忆,九月二十八,你找到了王祥,与他说了,要让他前去找李祺的事……”

  朱棣望着他,冷冷的说道。

  这一句话说出,就令赵瑁的身形为之一震。

  这事儿……朱棣是怎么知道的?!

  朱棣却不理会他,接着开口说出了更多从王祥那里得到的消息。

  赵瑁心里越来越绝望,同时也充满了极度的不可置信。

  不对!

  不对!

  王祥不是已经死了吗?

  这些事儿是怎么透露出去的?!

  “怎么很意外是吧?

  觉得王祥死了是吧?

  很可惜,你们文人的通病犯了,他没有死,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还把所有的事情都给撂了。”

  朱棣的话,让赵瑁心惊胆战。

  但他还死撑着不承认,依旧存在一些幻想。

  觉得这是朱棣在诈他。

  朱棣见此也不废话,直接让人将王祥给带了过来。

  在见到王祥之后,赵瑁最后的一丝侥幸也没了。

  彻底的崩溃了。

  他瘫坐的在了地上,尿了一裤裆……

  “狗贼!

  你个狗贼!

  你怎么不去死?

  你怎么不去死?!!

  你说好的只要一出事,你就会在第一时间里自杀。

  你怎么没有死?!”

  瘫坐了一会儿后,赵瑁望着那被带来的王祥,歇斯底里的骂了起来。

  整个人像是疯了一样。

  面对赵瑁的呵骂,王祥是一句话都没有说。

  这事儿真的说起来,确实是他过于懦弱,过于贪生怕死了……

  朱棣站在边上,看着这家伙心态崩溃的样子,心情还是很爽的。

  对于这种人,就该如此,来个杀人诛心!

  不然若是轻易死去,实在太便宜他了!

  “好了,别骂了!”

  朱棣给了赵瑁一脚,把他的呵骂打断。

  “现在给我说说,你们的同伙都有谁吧!”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最新章节,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