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看起来,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不过和之前那种纸醉金迷比起来,这个时候的南京城随着朱元璋的到来,已经没了这种情况。

  整体而言,要显得威严了不少。

  南京城这边的守卫,也远比之前的更加精良。

  原本守卫南京城这边的众多兵马,很多都是样子货。

  平日里吓唬吓唬人还可以。

  真的动起手来,遇到狠角色,根本不成。

  如今南京城这边的守军,已经是脱胎换骨了一样。

  不仅军纪严明,战斗力也变得强了很多。

  到了一定的位置上后,一个人,是真的能够影响无数的人。

  朱元璋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

  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多尔衮寄与厚望的刺客,进入到了南京城里。

  他们是分批而来,并且又在前来的途中,调转了方向。

  不再是从北方而来,而是变成了从西方,或者是东面,甚至于还有两位,兜了一个大圈子,绕到了南面。

  再从南面往南京城这边来。

  可见多尔衮对于这些人寄予厚望,觉得他们能成事,是有原因的。

  这些人,多尔衮还真没有吹牛。

  确实是挺专业的。

  这些人进入到南京城后,很快就隐匿在人群当中,不见了踪影。

  像是一滴水,融入到了大湖里,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没有泛起什么涟漪……

  朱元璋,韩成这边也都是在忙碌着各自的事情……

  “父皇,我觉得咱们这边,应该可以把海禁给废了,把市舶司给开了。”

  武英殿内,韩成望着朱元璋出声说道。

  到了这个时候,江南这边已经安定下来了一大半。

  剩下的人,也跳不了太长时间,将会被朱元璋这里,以雷霆手段将其给平掉。

  让江南这里脱胎换骨。

  把众多的士绅阶层给弄掉,权力重新收归朝廷所有。

  虽然现在江南这里,还没有彻底的平定。

  但是韩成相信,凭借着现在打下来的大好局面,以及朱元璋的能力。

  在今后,江南这里会平定下来,没有任何的疑问。

  而且,他的宣传司现在各项工作,都已经走上了正轨。

  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这些骨干,也都已经培养起来。

  这些人是真的很能干。

  况且现在江南,这里最危险的时刻已经度过。

  所以韩成这边,倒也一下子清闲了不少。

  一番思索之后,他便在今日,来到了武英殿里见朱元璋,与朱元璋说起了设立市舶司之事。

  边上的朱慈烺闻言,眼中闪过了一丝兴奋之色。

  同时还有着很多的担忧,与一些不解。

  虽然来到了南京这边,登基成了皇帝。

  朱慈烺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对这个天下,有了很多新的认识。

  也知道海上挺有钱。

  比如那被太祖爷所收服的郑家,就是依靠着海外发的家,很有钱。

  但是,他却还是觉得,海外就算是再有钱,也终究有限。

  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上不了台面。

  真正有钱的,还得是华夏!

  这片大地有着丰富的物产,还生活着诸多的人。

  朝廷最大的收入来源,还是从田地上面收取税收。

  这才是重中之重。

  没看如今随着太祖爷,施展雷霆手段,清丈田亩,并将很多的土地收为国家所有。

  并分下去让百姓们耕种,并建立新的税收制度、一系列的行动下来后。

  朝廷的手里,已经有了很多的钱财,国库充盈了吗?

  怎么现在……韩驸马居然忽然找到太祖爷,说出了这样的话?

  要在这等时刻节外生枝?

  要废除海禁,设立市舶司?

  记得好像不论是海禁,还是废除市舶司,都是太祖爷当年所施行的吧?

  现在做这些,岂不是让太祖爷食言而肥,打了他自己的脸?!

  当然,朱慈烺心中虽然有疑惑,但是却并没有在这个时候,把这些话问出来。

  他知道,和韩驸马以及太祖爷等人比起来,自己实在是太过于稚嫩。

  面对这些事儿,还是多听多学,少问为好。

  现在正是自己抓紧时间长见识的好时候。

  这件事儿,既然能让神奇无比,宛若仙人一般的韩驸马,专门拿出来和太祖爷说,那这事儿肯定不太简单。

  朱元璋在听了韩成的话后,也点了点头道:“这事儿,咱这几天也在琢磨。

  觉得确实可以趁此机会,把这海禁废了,重新设立市舶司。

  把这些事儿,都给梳理一番。”

  朱元璋知道,这件事只要一做,肯定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

  会让不少人急眼跳脚。

  但那又能如何?

  正好现在蓝玉他们,正带兵清扫江南,打扫屋子。

  不妨一并将这事做了。

  让那些人最好都跳出来,一并给清扫了!

  免得今后还要再做一次,十分麻烦。

  朱元璋听了韩成的话后,直接就一口将之给答应了下来。

  没有半分的犹豫。

  听了朱元璋的话后,韩成也是点了点头。

  觉得对于朱元璋听到自己的提议后,会一口将之答应下来,并不意外。

  一方面他知道,自己在老朱这个老丈人心里面的分量,是越来越重。

  自己说出来的很多建议,朱元璋都会郑重的考虑。

  并施行。

  而且韩成也觉得,这个时候是废除海禁,重设市舶司的大好时机。

  毕竟现在,朱元璋这边正在清扫江南。

  而废除海禁,重设市舶司的阻力,也在江南这边。

  这种事情一做,必然就会领的很多人为之肉疼。

  甚至于会闹出各种各样的手段来。

  别管什么时候处置,都会引起不小的反应。

  闹出不小的乱子。

  毕竟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江南这边依靠对外走私而生活,并吃得脑满肠肥的人不在少数。

  既然别管什么时候做这件事,这些人都会跳脚,都会乱。

  那么还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把这事一并给做了。

  反正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

  一只羊也是放,两只羊也是赶。

  这个时候朱元璋本就志在清扫江南,今后若还要二次动手,那实在是过于麻烦。

  在这件事情上,韩成和朱元璋二人,可谓是一拍即合!

  当然,朱元璋如此痛快的要废除海禁,重设市舶司,还有另外一个方面。

  那就是如今在洪武时空,他也准备推行这个事儿。

  现在在这边先推行一遍,也能够增加不少的相关经验。

  等到今后,返回洪武时期,可以更好的来做这件事儿。

  还有一部分的想法则是,想要先在明末这里试试水。

  看看通过市舶司到底能赚多少钱。

  是不是真的如同韩成所说的那般大赚特赚。

  虽然朱元璋当初,在听了韩成的一番诉说,尤其是又看了元朝前中期时,市舶司每年盈利的账目。

  对于韩成所说的,对外贸易能够获得巨大财富的事儿,是深信不疑。

  但是,这件事情事关重大,朱元璋还是觉得,需要好好的谋划一下。

  先在这边做上一做,眼见为实。

  这件对于如今的大明而言,极为重要,在今后意义更加深远的事儿,就这般被韩成和朱元璋二人,三言两语的敲定,并准备实施。

  二人把这事给确定下来后,方才转头看向了朱慈烺。

  虽然朱慈烺并没有问,但朱元璋还是从朱慈烺眼里面,看出来了他的疑惑。

  当下便望着朱慈烺道:“慈烺,这件事儿,咱倒是与你说上一说。

  可永远不要小瞧海外,更不要小瞧海上。

  这些地方,是真挣钱!

  海外有着无穷的财富。

  没看江南这边,有很多人都是依靠着海上走私,赚了一个盆满钵满,富得流油?

  就比如这郑芝龙,郑成功他们家。

  绝对是一个超级大富商,手里面的财富多的惊人。

  他们只是一个缩影。

  除了他们之外,这江南这边,还有很多人。

  也都或多或少的靠着走私吃饭。

  这块巨大的利益,被这些人从咱们手里面,拿走太久了!

  两百多年来,都它娘的不知道损失了多少钱财!

  这巨额的钱财,都被这些家伙们,给拿去瓜分了!

  现在咱来了,这些东西都该收回来了。

  不能再让这些虫豸们窃取!

  不瞒你说,在咱的洪武朝,咱也准备要推行这个事儿。

  并且已经有了章程。

  等到这边结束回去后,咱就会立刻着手推行此事。

  在咱的洪武朝,也废除海禁,重开市舶司……”

  “太祖爷,这海上贸易,真的这么重要?”

  朱慈郎显得有些惊疑的望着朱元璋询问。

  这事,竟然能得到太祖爷如此高度的评价。

  朱元璋道:“海外,你永远不要轻视。

  好多地方都富的流油……”

  他说着,就将从韩成那里所得到的一些,关于海外的事情说给了朱慈烺听。

  并且,还将他在洪武时期,经过韩成的提醒,去查了元朝留下来的市舶司账目,所看到的最高年入三千万贯的收入也说给了朱慈烺知道。

  朱慈烺在听到了自己家太祖爷所说的这话后,顿时目瞪口呆。

  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震撼!

  居然……居然这么有钱?!

  设立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一年下来居然能挣这么多?!

  朱慈烺记事以来,局势就艰难。

  知道他爹是天天都在为钱财发愁。

  国库里面干净的很。

  朝廷手里收不上税,偏偏各处还都要花钱。

  尤其是到了后来,每年收的税,都是少的可怜。

  结果现在,只是对外贸易的市舶司,在巅峰时期,一年竟能收入三千万贯,这是什么概念啊!!

  朱慈烺被冲击傻了。

  然后双目就放出光芒来!

  不久的刚刚,他还在想着,有了江南这边的税收,市舶司所弄的那些钱财,不过是蝇头小利罢了。

  要不要都无妨。

  可是现在,在从朱元璋这里听到了这样的话后,他的这些念头瞬间就发生了改变。

  再不这么想了!

  在这件事情上,自己也是真的过于鲁莽,也过于见识短浅了。

  若不是太祖爷所说,任他怎么想,都绝对想不到,这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小市舶司,居然这么能挣钱!

  这样的一个好东西,那肯定要设立起来!

  必须要废除海禁,设立市舶司!

  谁敢阻拦,就砍谁的头!

  朱慈烺这个时候,一下子就变成了废除海禁,重设市舶司的最为坚定的拥护者。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当了皇帝之后。

  朱慈烺才知道,想要治理好一个国家,需要多少钱。

  如今是有太祖爷在这里顶着,每日都有很多的进项。

  若不是太祖爷有这样有手段,是个赚钱的大能手。

  只是看着每天国库里、如同流水一般花出的钱财,就足够令他头大了。

  现在听了太祖爷说了这市舶司有多大的收入后,朱慈烺一下子就变得兴奋起来了。

  这个好东西,必须要弄出来!

  此时正好太祖爷他们都在,可以让太祖爷他们帮着推行。

  事情将会变得更加的稳妥。

  这就是有祖宗保佑的好处。

  很多事情都顺风顺水,做起来简直不要太舒服。

  若不是太祖爷他们坐镇,朱慈烺很确信,哪怕是把他给弄到现在的这个局面上,很多事情他都干不下来。

  “要设立市舶司,自然要有一些相关的人员才行。

  咱觉得,那郑成功就很不错。

  正好他们郑家在海上势力很大,本身就有着很多的渠道。

  这个事儿可以把他给拉进来,让他帮着做。”

  朱元璋望着韩成说道。

  带着一些询问。

  韩成闻言点点头道:“父皇,您这么想是很对的。

  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

  这郑成功怎么说呢……他是老早就跟着他爹做这一行的人,对此很是清楚。

  而且他也擅长海战,不擅长陆战。

  在海战之时打的是真精彩,可若是遇到陆战,那多半容易拉稀。

  用人时,最好把他弄到合适的位置上。

  现在把他用在这方面,是再好不过。

  属于人尽其才……”

  朱元璋听到韩成这话,当下便彻底放下心来。

  不再犹豫,让人喊来了郑成功……

  “微臣拜见太祖高皇帝,拜见陛下,拜见驸马。”

  郑成功来到武英殿后,非常恭敬的对着朱元璋韩成几人行礼。

  朱元璋令他起来,而后望着郑成功道:“你家里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你爹把大权都交给你了吧?”

  郑成功闻言忙道:“回禀太祖高皇帝,自从那日之后,我父亲就立刻写了书信,把微臣成为我们郑家新任家主的事情,告知了郑家的所有人。

  郑家所掌握的力量,也都交给了微臣。

  令所有人,都听命于微臣。

  如今臣便是郑家的掌舵人……”

  “好好好!”

  朱元璋闻言,露笑容出声夸赞。

  “既如此,那事情就好办了,咱这里倒是有件事儿,可以让你去做。

  今日将你唤来,便是要与你商量一下。”

  郑成功闻言,忙道:“太祖高皇帝您请说。

  但有吩咐,微臣万死不辞!”

  朱元璋道:“倒不是那么危险的事儿,咱是准备废除海禁,重设市舶司……”

  朱元璋说着,就将他的一些具体的规划,说给了郑成功知道。

  “咱知道,你们郑家本身就精通此道。

  咱在这上面,又没有太过于可靠的人选。

  这事儿还得让你多费心。”

  听到了朱元璋所说的话后,郑成功先是一愣,继而心中为之大喜。

  他太清楚这份差事,到底有多诱人。

  他们郑家本身就是靠着在海外做生意,发的家。

  太清楚海外到底有多富有。

  原本他们只是做私商,尚且能够赚这么多的钱财,把生意做这么大。

  如今太祖高皇帝,准备重开市舶司,并把自己给喊了过来做这事。

  那今后,很多事情都可以光明正大的来。

  生意将会做得更大。

  但是在开怀之后,郑成功心里又变得有些难受起来。

  他望着朱元璋道:“回禀太祖高皇帝,这些事儿……若是让微臣来做,微臣会尽力的将其做好。

  但是……但是值此国家危难之际,鞑子入寇,微臣更想要做的,是带领我郑家的大好儿郎,北上抗击鞑子!上阵厮杀!

  斩下鞑子首级,将鞑子的驱除出我华夏!”

  这是郑成功心里面,最真实的想法。

  若是他爹郑芝龙,在这里,听到了这样一个好差事,落到他头上,绝对会异常兴奋的将之给应下来。

  生怕答应的慢了,太祖高皇帝会反悔。

  但郑成功却和他爹,有着很大的不同。

  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

  忠君爱国还是很可以的,心中有了大义。

  这个时候最想做的,不是在后面经商,而是杀敌!

  朱元璋对于郑成功的反应,很是满意。

  越是如此,越能说明郑成功确实是一个值得托付重任的人。

  当下便道:“这件事,一样重要。

  在咱看来,要比你去前面杀鞑子还重要。

  自古以来,一个国家想要治理好,朝廷手里面缺了钱都不行。

  如今我大明百废待兴,做什么事都要钱。

  尤其是和鞑子对战,那所需要花的钱财,就更多了。

  如今依靠着除掉这些蛀虫,并开始调整税收等事情,获得了不少的钱财。

  现在可以支撑着朝廷,做出很多的事情来。

  可是蛀虫的数量是有限的,不可能一直的打下去。

  所以还需要寻找更宽广的财源,来进行补充。

  海外是最合适的。

  今后不论是打鞑子,还是平叛,都需要有众多的钱财粮食做支撑。

  而你负责的市舶司,在今后将会为我大明赚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有了市舶司所赚来的诸多财富和物资,才能更好的支撑众多将士们奋勇杀敌。

  完全不用担忧补给等问题。

  这岂不是同样无比的重要?

  这也是参与到了杀鞑子里,并且立下的功劳,是一点儿都不小。

  历来打仗,打的都是后勤补给。

  汉高祖为什么能够屡败屡战,并最终一次胜利就获得了天下?

  项羽则恰恰相反?

  就是因为其背后,有着萧何!

  而你,郑成功,便是咱的萧何!

  也是慈烺的萧何!”

  朱元璋这话一说出来后,郑成功肉眼可见的便热血沸腾起来。

  诸多的东西填满胸膛。

  他听到了什么?

  太祖高皇帝,居然将自己称为他的萧何?!

  这是何等高的荣耀啊!

  郑成功本身就忠君爱国,这个时候,又被身份如此特殊的朱元璋说了这样的一番话。

  并直接将其与萧何相提并论。

  那对他的刺激简直,不要太强!

  其效果绝对不亚于朱棣在靖难之役时,拍着他家老二的肩膀对朱高煦说,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

  郑成功什么话都不说了,直接就对朱元璋跪了!

  一口将这个差事给应下。

  并说他必将倾尽全力,将市舶司建立并运转起来,哪怕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朱元璋闻言,上前亲自将郑成功给扶了起来,让他不必多礼。

  他握着郑成功的手道:“肝脑涂地,这个倒不必。

  咱要你好好的活着,活个大年纪,好为咱大明多做一些事情。

  我大明百废待兴,有着太多的虫豸。

  而你,却是咱发现的一个亮点!

  咱可不想你出什么意外,今后在做事情的时候,也不能那么拼命。

  需要考虑着自己的安危……”

  朱元璋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郑成功更是下定了决心。

  在今后,一定要好好的报效朝廷。

  绝对不辜负太祖高皇帝,对自己的这份认可,这份知遇之恩!

  韩成在边上,将这些全部都给收入眼中。

  不由的暗自感慨,这老朱果然不愧是老朱。

  一路征伐,取得天下的人。

  这御下之道,简直是炉火纯青。

  不需要多做出别的,只需要说上一些话,就能将郑成功这样的一个存在,给刺激的嗷嗷直叫。

  只恨不得,立刻就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拼死为大明效忠!

  这份能力,可真不是一般人所能学会的。

  朱慈烺也在边上,仔细的看着这些。

  眼中露出了灿烂的光芒。

  看得出来,他正在如饥似渴的学习着,自己家太祖爷的本事……

  一番商谈之后,这件事就此被敲定下来。

  毫无疑问,接下来江南这边,又将再起一些波澜了……

  商谈之后,韩成返回居住的地方。

  而也是在此时,韩成所居住之地的门口,多出来了一个人,这是个刺客……(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最新章节,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