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微微点头:“明白就好,明白就好啊!”

  说罢,赵匡胤看着几人面色潮红的模样顿时发出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想来你们现在也没心思陪朕吃饭了,回去吧,都回去吧!”

  石守信等人对视一眼,纷纷告谢,离开了宫殿。

  办完了事情,赵匡胤心满意足的搂着美姬回寝宫休息去了。

  离开皇宫的几人此时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尤其是没有喝完碗中酒的人,更是有些失魂落魄。

  眼看着自己的好友年轻了十好几岁,自己却没有好友那般爽快,谁心中滋味能好受?

  现在好了,兵权要交出去,现在好处也少了,可真是亏本亏到姥姥家了。

  但眼下这种场景,一行几人也没了交流的心思,都在急着回家造孩子呢,谁还有心思交流这些东西。

  因此一行四人根本连交流都没有,顿时散开了。

  再次露面之时,已经是第三天的朝会了。

  在这朝会之上,四人竟是一起请辞,卸甲归田,告老还乡。

  这还不是令众人最为惊讶的。

  最让人惊讶的是这四人身上的变化,一个个的年轻了十好几岁。

  如果不是他们开口,几乎没有人敢相信这就是原本那四个年迈的老将军!

  如此变化让朝中流言四起。

  最终所有的流言都指向了一个人,那便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国师,秦仙人!

  秦天在宫中授课,时间久了,难免会有下人见到秦天授课的场景。

  清风清水修行之时的奇异景象,还有那可以御风飞行,能口吐人言的大黑狗,都随着宫人的谈论悄无声息的传播了出去。

  这一下,再也没有人敢怀疑秦天国师的身份了。

  口吐人言御风飞行也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许多人大概是不会相信这些东西的。

  可那四位将军返老还童的模样可是丝毫做不得假的。

  谁不渴望年轻的身体,健壮的身体?

  尤其是那本就年迈的老人。

  这四个人的出现可比什么口号什么宣传效果都好。

  大家这一看顿时明白过来,原来跟着皇帝陛下混是真的能够混到实打实的好处的!

  不仅如此,接下来赵匡胤的所作所为也的确堪称仁义。

  之前说好了结为姻亲那就结为姻亲。

  赵匡胤的妹妹,女儿,儿子或是嫁给了他们,或是取了他们的女儿,或是嫁给了他们的儿子。

  这下这四个人的确是皇亲国戚了。

  赵匡胤的所作所为完全挑不出来半分毛病!

  而由于这四个人返老还童一般的奇迹情况,更是让赵匡胤接下来的所作所为少了许多阻力。

  毕竟改革可是事关每个人的大事,这其中少不了夺权和扯皮。

  现在好了,反对的人大大的减少,大家都想要从赵匡胤那里得到更多的好处。

  争权夺利有什么用?你能争得过圣人?

  可那返老还童可是实打实的好处,谁都拿不走的!

  而且赵匡胤的所作所为也完全证明了他绝对不会亏待功臣,只要好好配合,说不定自己也能返老还童不是?

  只可惜他们的期望注定落空了。

  因为这返老还童的泉水只此一份,再也没有其他的了。

  就算是有,也不是他们这些人能够享受得了的了。

  这个口子一开,集权顿时再也止不住了。

  大势所趋之下,赵匡胤的一切措施都顺风顺水,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阻拦!

  ……

  与此同时,秦天的学校也迎来了一批新生。

  新生不多,只有五人,其中还有一人是赵匡胤刚刚六岁的小儿子。

  虽然才六岁,但由于营养充足,教育良好,赵德芳现在看上去已经仿佛一个小大人了。

  就连刚满十一岁的清水看上去都没赵德芳成熟。

  而经过了一年多的磨合,秦天的修士学校也已经走上了正规。

  上午和傍晚是学生跟着秦天学习修炼的时间,而剩下的时间则是留给他们接受正统教育的时候。

  经过大半年的修炼,清风清水二人也相继正式踏入了炼气期。

  哪怕他们体内现在的法力也仅仅只支持他们释放出一个不大的小火苗,但他们也的确是正经修士无疑了。

  顺利的话,他们会在炼气初期磨合个两三年的时间,然后就可以准备突破到炼气中期了。

  如果不顺利,那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去了。

  作为最早入学的两个学生,清风清水毫无意外的承担了照顾学弟学妹的任务。

  他们不仅需要在必要的时候帮助学弟学妹们指导修炼,有时候甚至还需要照顾他们的起居。

  不过清风清水二人丝毫没有学长的架子,对待学弟学妹们依旧十分温和。

  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受到了秦天的影响。

  新送来的学生天赋高低不一,但基本上也都和清风清水相差无几。

  秦天也有意将他们往学者的方向上培养。

  现在学校里面人数还少,秦天和沐春倒也顾得过来。

  若是等到以后人多了,仅凭秦天一人自然是不足以支撑起这么大的学校的。

  所以未来学校内必然要多出来许多修士作为教师。

  当然,秦天也不强迫。

  到了时间,不管他们是愿意留在学校继续跟着自己修行,还是愿意外出做事,都是他们的自由。

  只是秦天这里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留下来的。

  日后若是人数多了,想要一直留在学校,那自然是需要申请的。

  不过修炼者的特殊性就注定了这个学校的人数始终不会太多。

  因此学校内需要的修行者教师的人数也不会太多。

  秦天估计未来在学校里面留下来五到十个人作为教师,再加上大概二三十人做辅助工作,就完全可以支撑得起这个学校运营下去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而教导修士给这片天地带来的变化其实是相当微小的,至少这两年的时间还不足以凸显出来。

  但秦天和天道联系紧密,此时他已经察觉到天道之中的气运明显开始变得活跃了起来。

  而有了天道气运的相助,想来最开始的这一批修行者的成就定然不会低。

  也是他们运气好,赶上了好时代,再往后几十年,几百年的修士就肯定没这么好的待遇了。

  如果仅仅只是几个炼气期的还有甚至还没正式开始修炼的修士自然是无法引起天道的注意的。

  但谁让这些人是秦天的学生呢?

  有秦天在,这些人自然而然的会得到天道的深刻的关注。

  在观测到天道的变化之后,秦天提着的心也放松了下来。

  这说明他的确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之上,前路也逐渐明朗了起来。

  ……

  宋国的前景现在也十分不错。

  自从中央集权开始之后,整个宋国仿佛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就连天气似乎也变得风调雨顺了起来。

  在秦天接受第三批学生的时候,赵匡胤已经准备挥师南下了。

  经过这两年的发展,最终赵匡胤和赵普确立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决策。

  他们决定从南方开始开刀,先尽可能的统治更多的土地,整合国内的力量,最终再一鼓作气,打到北方,收复燕云十六州!

  至于后续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的问题,那就留到日后再解决。

  赵匡胤做的第一件事情部署兵力守卫西北边境,防止契丹人趁着自己南下的时候攻打宋国。

  其次赵匡胤准备拿荆湖开刀,作为自己一统天下的第一步。

  而他所等待的机会很快便来到了。

  正如同赵匡胤兵变时候一般,这乱世最容易出现的情况便是主弱臣强。

  南方此时真好碰到了这种情况。

  面对外人的求援,赵匡胤决定假道灭虢。

  以借路的名义,攻伐其他国家,最后再将这两个地方一举拿下。

  赵匡胤的计划进行的十分顺利。

  当然,南方真正能打的军队也不多。

  而在这场统一战争之中,秦天此前赐与赵匡胤的五名修士大放光彩。

  说到带兵打仗,他们五人能力平平,但刺杀潜伏,他们可是一把好手。

  由于有术法的存在,他们甚至可以做到日行千里之后取敌首级,再于当日返还,将首级摆在赵匡胤的桌子上。

  有这五人的帮助,敌军将领几乎是听闻赵匡胤的军队便立马闻风丧胆。

  谁都不想不明不白的死在自己家中。

  前期的战争还有些艰难,但到了后期,敌人基本上就是望风而逃。

  那些守军也十分无奈,战争还没开始,自家的守将就先被人噶了,人头都挂城墙上了,这谁顶得住啊?

  而正是因为在征伐的过程之中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所以赵匡胤的军队在接受城池的时候虽不能做到任何时候都秋毫无犯。

  但至少也将对百姓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这给宋国未来的恢复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战场上的威名传播出来之后,赵匡胤却是没想到竟然还有意外收获。

  试想一下,连在重重大军保护之中的敌军守将那修士都能轻松取其项上人头。

  赵匡胤甚至能知道他几时几刻何时何地做了什么,事无巨细,甚至连那将领吃了几口饭,嚼了几下食物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这天底下难道还有他不能知道的事情?

  若是他有心对付这些文官,那他们之前做的那些事情不就全都暴露了?

  这五个修士存在反倒是成了达摩克利斯之剑,悬挂在每个人的头顶之上。

  即便是有侥幸心理,他们也不敢做的太过分。

  不然被赵匡胤发现了,那可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一时间,整个宋国竟然是变得几乎政通人和,上下一片清明了!

  但赵匡胤心里却是十分清楚,这一切都不是因为自己有多么英明神武,而是因为有秦天的存在。

  是秦天给了他这一切。

  赵匡胤甚至公开表示,在认识国师,得到国师的赏赐之前,他从未想过打仗居然可以如此容易。

  敌人只听到宋国的名声,听到那五个修士随军出战便立马闻风而逃。

  自从那五个修士打出属于自己的名声之后,就几乎没有人敢和宋国作对了。

  宋国的军事力量本就强大,加上这些令人闻风丧胆的死神,谁能是他们的对手?

  不如早早投降,回家享受那荣华富贵去得了!

  大军开拨前后不过八个月的时间,大军便已经彻底完成了赵匡胤既定的战略目标。

  自此,宋国直逼后蜀,往东则是可以威胁南唐,往南更是可以直取南汉。

  和战略上上处于极大的优势比起来更让赵匡胤高兴的是,宋国的威名已经传遍整个华夏大地了。

  甚至有传言说那南唐国主李煜已经开始惧怕宋国的威势,准备奉表投降了。

  这种流言只是让赵匡胤短暂的高兴了少许时刻,并未真正影响到赵匡胤的决策。

  因为在解决后蜀之前,赵匡胤是不会去考虑南唐的问题的。

  更何况,赵匡胤对那李煜多少也有所耳闻,他知道此人绝对不会是那种愿意轻易投降之人。

  所以赵匡胤对李煜十分防备。

  但事情的变化却是大大出乎了赵匡胤的预料。

  在解决荆湖的三个月之后,正当赵匡胤积极的准备解决掉后蜀的时候,李煜却是让人送来了请降书,表示自己愿意臣服。

  对此,赵匡胤心中有不少疑惑。

  赵匡胤的决定是先易后难,经过谨慎的评估之后,赵匡胤发现后蜀完全是不堪一击。

  但相比较之下,南唐就没那么容易解决了。

  不堪一击的后蜀坚持抵抗,反倒是强大许多的南唐表示愿意臣服。

  这下事情倒是奇怪了起来。

  但眼下大军都已经准备好了,而且送到嘴边的肉不吃白不吃,于是赵匡胤便欣然接受了南唐的投降。

  同时,赵匡胤则是制定了速战速决的方针。

  以往赵匡胤身边的修士他只会最多同时派出去三个,身边至少要溜两个人保护自己。

  大部分时候,五个修士其实只需要出动一个或者两个就够了!

  但这一次,赵匡胤竟是一次性派出去了四人,要的就是速战速决!

  事实证明,赵匡胤的战略眼光十分不错。

  后蜀比赵匡胤想象中的还要不堪一击。

  大军开拨前后不过三十二天,满打满算不过一个月出头的时间,竟是便轻松把整个后蜀拿下。

  后蜀国主更是早早的开城投降,至此,后蜀彻底宣告灭亡!(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最新章节,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