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难情缘 第145章 佛门圣地

小说: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更新时间:2023-08-30 12:53:17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话说张少飞与慧远禅师依依惜别,离开石门寺,一路上晓行夜宿。饿了,摘山间的野果充饥;渴了,到溪边捧一把清水饮下。就这样,张少飞好不容易才来到了蕲州(今湖北)黄梅地界。

  此时,已是唐高宗李治仪凤元年(公元676年)。

  从黄梅县城往北行走了约莫五十多里,一条宽阔的大江流淌着清波,横在面前。江对岸有一座与众不同的山峰——两座耸起的山峰直插云霄,凭险对峙。

  “啊,佛门圣地——东山黄梅东禅寺终于到了!”张少飞离江发自内心地呼喊。这正与新州禅慧寺的慧明禅师向他讲述蕲州东山的地形地貌相符。

  东山因有双峰并峙,因此亦名双峰山。在云雾缭绕的两座峰颠上,有一座座殿堂寺院隐隐约约地掩映在白云绿树之中。朝圣之地就在不远处,夙夜想见的五祖即将出现在眼前。张少飞感到莫名的兴奋,一路走来的疲累一扫而光。

  张少飞乘摆渡之船过了江。上岸后,他沿着石阶拾级而上,攀爬了不久,“一天门”跃入眼帘。

  这“一天门”花岗岩石块砌就,横跨山路,上面镌刻着篆书“慧禅寺”三个大字。

  “慧禅寺?不是东禅寺吗?难道?”张少飞心内不由一惊,眨着眼,驻足细看。

  此时的张少飞,伫立在一天门,已是衣衫褴褛,鞋破袜烂,一如行乞之人了。

  他的裤腿上沾满了各种颜色的泥巴,说明他已经走过了许多地方,赶了很远很远的路程,可他依旧健步如飞。

  苍翠的群山映入眼帘,秀丽幽静、苍翠肃穆、充满灵气,两座挺拔的山峰,从群山中秀出,直插云端。

  置身于此,张少飞完全忘记了一路的风尘,虔诚、庄严之感油然而生,如同激情满怀地投入亲人温暖的怀抱。

  双峰山下,林木葱幽,泉清石白。张少飞精神为之振奋,把心中的疑虑丢到一边加快脚步,登上一个小山包,驻足眺望。

  远方,冯茂山下,一座古朴、气势恢宏的寺庙,掩映在群山之中。一片片洁白的浮云,时而簇拥在寺庙下方——山寺无门云遮路;时而只露一角殿檐——天上宫睹似幻;时而像轻纱曼舞——寺在虚无缥缈间……张少飞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若大的寺庙显得素雅古朴又悠远孤傲,仿佛在静静地向他诉说虚幻飘渺灵动的禅宗神话与幻变——

  自从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于梁武帝大通元年(公元527年)从遥远的天竺乘芦苇渡江而来,九年面壁,历经几许曲折;神光为求得无上大道,效法佛祖释迦牟尼(敲骨取髓,不惜身命),为法忘身,自行断臂,血染红雪,惊天地而泣鬼神,慧可之名,由此而得,接续佛之慧命,成为二祖;三祖僧璨.慧眼识珠,收了一个从北方行脚而来的小沙弥道信为徒。一言契机,心心相印,23岁的道信便承担起禅宗血脉传承的大任。

  原在风景秀丽的庐山大林寺当住持的道信,一天,他登上庐山绝顶五老峰举目四眺,发现长江北岸群山之中紫气升腾,祥云笼罩。于是,他渡江来到与庐山一江之隔的蕲州黄梅考察。

  黄梅石奇松伟,林木清幽,放眼远望,更加郁郁葱葱。山风掠过来了,松涛阵阵,绿浪翻滚,恰如海上无穷的连天碧波。

  而更为神奇的是,万山丛中两座峻峭的高峰拔地而起,秀出群伦,就像两位顶天立地、比肩而立的巨人,仰观九天日月星辰,俯瞰大地滚滚红尘,谛听风云变幻,笑看朝代更迭……

  如此神奇秀美的山川,如果没有贤圣聚居于此,岂不辜负了天地造化?

  道信遥望着两座并肩而立的山峰,嘴角露出了一丝会心的微笑。

  恰当这时,一位老汉扛着镢头从山上下来。

  道信趋步上前,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请问施主,对面那两座直插云霄的大山叫什么山?”

  老汉打量着道信,说:“这座山叫破头山。”

  道信一听,即说:“破头山,这个名字不好。这东西二峰秀出群峦,应该叫双峰山。”

  “谢谢大师赐名。”老汉双手合十,深深鞠了一躬。原来,他是山里的栽松道人,这漫山遍野的松树,都是他几十年的杰作。

  老汉看到道信身披大红袈裟,显得十分庄严神圣,心中好生羡慕,突发奇想,趋步上前,“大师,你一定是位得道高僧,我要拜你为师。”

  道信见他须发皆白,问道:“老人家,您今年高寿?”

  老汉笑着说:“五十有九,还小呢。”

  道信也笑了,说:“是不算太老。不过,给我当徒弟嘛,还是太晚了一些。你若是投胎再来还差不多。”

  谁知这道信,说话一出,真个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老汉听后,便向山外走去。

  离开几步之后,老汉竟意味深长地回眸一笑。

  不久,一位居士将双峰山下的一块山场捐献出来,供道信开办道场。

  经过数年苦心经营,道信声名远播,四方禅僧慕名而来。渐渐地,这里云集了五百多位参禅的僧人。

  这是中国历史上形成的最早禅僧僧团,开辟了禅宗道场脱离律宗寺庙而独立的先河。

  四祖道信启建丛林、组建禅僧教团的创举,对后世禅宗的发展,对禅宗农禅并重的宗风养成,影响颇为深远。

  ……

  一个风和日丽的夏天,道信在回山的路上,遇到了一群正在玩耍的小孩。其中有一个骨相奇秀的小男孩,道神好生奇怪,忍不住打量了他一眼。

  那孩子似乎早就知道道信在打量他,便停止玩耍,回眸一笑……

  啊!他这回眸一笑,犹如从遥远的宇宙深处奔来,恰似一道照彻灵魂的闪电;又像大海沐浴出的霞光灿烂明丽,世界因了他而纯净……

  天哪,这眼神、这神态,竟然似曾相识!可是,他仅仅是一个七岁的小孩呀!

  道信弯下腰,抚摸着他的头,问:“小孩,你是哪位居士家的孩子?我看着你很眼熟,一定与你的父亲相识。你姓什么?”

  小男孩一歪头,奇人奇语:“要问我的姓,可不一般呢!”

  道信好奇地追问:“是什么姓?”

  小男孩道:“是佛性。”

  “什么?佛性?”道信不由一惊。

  这时,与小孩一同玩耍的那几个小孩,七嘴八舌地说:“他没有姓,是无姓儿。”

  道信就问他:“你真的没有姓?人人都有,你为什么没有姓?”

  “性(姓)空,所以没有姓。”小男孩说完,对着道信又是那么灿若朝霞、亮似闪电的一笑。

  人人都有佛性,自性空寂,这些深奥的佛学道理,竟然能从一个稚童口中说出来,道信怎能不为之动容呢!

  要知道,他为了找到一个大法器的接班人,已经寻觅了许多年。

  道信对那男孩说:“贫道收你为徒,好不好?”

  男孩说:“这得去问他的娘亲。”

  道信摸着男孩那圆圆的头,微笑着说:“那你就带我去见你娘亲吧。”

  “好。”男孩高兴地说,带着道信来到村边一间茅屋里。

  一般来说,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作为母亲,又怎会舍得让自己的儿子离她而去呢?

  岂料,这孩子的母亲,冥冥中却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驱使,竟爽快地答应了。

  她对道信说:“他在我的翼下长大,只能成为农夫樵人。既是大师之请,当应有鲲鹏之势。况且,他本来就是一个莫名其妙而来的孩子,大师,你就带他走吧。”

  原来,在八年前,她正在河边洗衣,山里那个栽松老汉走了过来,对着她作揖说:“姑娘,我能在你这里借宿吗?”

  她说:“俺是周家的小女儿,上有爹娘和兄长,家中之事都由他们做主。”

  老汉说:“老朽首先要征得你的同意。”

  她点了点头。

  栽松老汉瞬间就没了踪影。

  她回到家中,就莫名其妙地怀了孕。

  俗话云:姑娘大了人人喜欢,姑娘的肚子大了人人耻笑。未婚先孕,是乡村最为丢人现眼的事情。

  于是,她爹娘和兄长就将她赶出了家门。

  姑娘自己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所以她忍辱偷生,决心将肚子里的东西生出来,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孽种怪胎!

  然而生出来的,不是怪胎,而是一个聪明伶俐的男孩。因为没有父亲,也就没有姓,村里人都叫他“无姓儿”。

  道信屈指算来,八年前栽松老汉的回眸一笑清晰浮现。

  道信留下一些钱财,将孩子的娘亲安顿好,领着“无姓儿”回蕲州东山,为这小孩剃度,取法名“弘忍”,开始修行。

  弘忍在东禅寺勤修苦练,道行渐高,常侍道信身边三十多年。

  弘忍在四祖道信的指导下,禅悟到了“行、住、坐、卧”这“四仪”皆道场,“身、口、意”这“三业”皆成佛事的新境界。

  他认为“动静不二”,坐禅中的“静”、“默”与生活中的“乱”、“语”已无什么区别。“禅”,不仅仅局限于静坐冥想这唯一途径。

  唐永徽二年(651年),道信圆寂,时年51岁。

  弘忍得道信将禅宗的袈裟与金钵相传,承继师位,接掌法灯,成为禅宗第五代宗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落难情缘,落难情缘最新章节,落难情缘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