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熞的讲话,不仅是说给在场的学子听。
更是通过有心人的口,传播给整个大明的学子听。
他就是要大明所有的学子知道,成才的道路并不只有一条!
儒学也并非正统!
天下间,唯有实用的学问,才值得朝廷重视!才值得他朱允熞重视!
这番话传播出去之后,让不知道多少不得志的学子振奋不已,纷纷准备投身实用的学问当中去。
为大明之崛起而读书!
但,却又不知道招惹了多少儒生的反感!
他们拼命学了一辈子的东西,好不容易现在他们将其融会贯通,更是得到了真传。
明白了何为天理,何为天道。
四书五经背了一大箩筐。
现在却告诉他们儒家已经不合时宜,要被朝廷所抛弃?要在科举之中与其他不入门的学派并列?
这让对做官痴迷的儒生如何能够接受?!
无数的儒家弟子聚集在方孝孺门外,希望方孝孺能为他们做主。
劝谏太孙,重归正道!
尊崇天理!
而在门内,方孝孺同一干程朱理学的大儒汇聚在一块,神情严肃,眉头紧皱。
“殿下竟然想要削弱咱们儒家,这该如何是好?”
“是啊,殿下简直是疯了!竟然说要在科举中增加其他的科目!这绝不可能!”
“自古以来,科举皆以我儒家之道为考试内容!”
“太孙如此离经叛道,实乃自取灭亡之路!天理不容!”
尽管他们自己也说不清到底什么是天理,什么是天道。
但却并不妨碍这些大儒,用他们所臆想和杜撰的天理去约束别人。
因为只要有这天理在一天,他们就掌握着世间最大的话语权!在道德层面,永远无人可以质疑!
“肃静!”
方孝孺站了出来,制止众人纷乱不堪的争吵。
说道:“殿下此举着实是不将我儒家放在眼中!已经得罪了天下所有士子!”
“迟早是四面楚歌,不得不向我儒家低头。”
方孝孺冷静的判断道:“自古以来,我儒家便为天下正道,这绝非殿下一人能够左右。”
“我儒家离不开皇帝的支持,但皇帝也离不开我儒家的支持!两者早已经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既然大孙殿下不愿奉我儒家为正统,那我儒家便与太孙殿下斗上一斗!太孙殿下迟早会后悔他做出的这个决定!”
“吾等真正要思考的,并非是如何让太孙悔过。”
“而是如何在太孙败下阵来之后,为我儒家争取最大的利益!”
说到此处,方孝孺突然神情激动。
攥紧了拳头,大手一挥,道:“昔日宋朝时,这天下,既是皇室的天下,亦是吾等儒生的天下!”
“皇室与士大夫同天下!”
“何其辉煌?吾等所信奉的程朱理学,更是一门能够限制君权的学问!”
“便是皇帝想要做出任何决定,也得问询我儒家的意见!看看是否符合天理!”
“但现在呢?”
方孝孺满眼失落,不甘道:“吾等儒生不仅没了以往之辉煌。”
“失去了诸多特权,土改之后,甚至连不纳税的权力都没了!陛下废除丞相之位,太孙设咨政处,分摊权力,士大夫的话语权越来越弱!”
“皇室的权威越来越强!”
“吾等却无从反抗!”
在以前,士大夫的特权不仅多,在朝堂之上的话语权也极重。
朝廷必须重视每一个读书人。
但现在呢?老朱先是费尽心思,把丞相给罢免然后废除了,让文臣自此以后少了一个文官之首,少了一个权势堪比皇帝的文臣。
而朱允熞就更狠了。
设立咨政处,看似得了权势,实际上却把权势给分摊了。
每一个咨政大臣都成了专门给朱允熞干苦力,分担政务的工具人!
根本没有实际上的自主权!
如此以来,他们文官的话语权也就越来越弱,士大夫的特权也就越来越少。
这样的局面,让一众士大夫无比焦急,但却又没有机会逆转。
但现在,太孙朱允熞却给他们送上来了一个机会!
儒家自出现以来,足足千百年的时光,从汉朝以来,一直都是官方的正统学说。
现在朱允熞竟然敢挑战儒家的权威。
哪怕他是太孙,也绝对要给他一个教训!甚至……因此废了他的太孙之位,也不是不可能!
要知道,元朝之所以只存在了极为短暂的时间。
其中就是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元朝虽然尊崇儒家,推行程朱理学,但元朝却又不肯和中原的文化融为一体。
程朱理学的大儒往往游离在政权之外。
如此以来,才让元朝的统治流于表面,得不到士大夫真正的支持。
而现在朱允熞不仅犯了元朝一样的错误,甚至还更进一步,挑战儒家作为无数年来华夏官方正统学说的地位。
这不是自己找死,又是什么?!
“所以!”方孝孺大声道:“我们儒士必须要重新掌权!恢复宋朝时,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盛况!”
“真正做到,理高于势!”
所谓理高于势,便是指道统大于政治,也就是天理的存在,要大于朝廷!大于官府!大于皇帝!
便是皇帝,也必须听从天道!要顺应天理!
否则,程朱理学的大儒们,就有资格把你从皇帝的位置上扯下来。
换一个人上去!
从而抑制君权!
只不过,这一段话,方孝孺不敢明说而已。
但在心底,方孝孺对于朱允熞那番话完全嗤之以鼻,甚至可以说很是不爽!
区区算学而已!
拿什么和程朱理学相提并论?!
…………
御书房。
朱允熞知道自己那番话会产生多严重的后果,但却也没想到,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
才不过半天的时间而已。
劝谏的奏疏便已经是一封接着一封送了上来。
几乎可以说是堆积如山。
而这才只不过是开始而已,若是再过一段时间,怕是朱允熞光翻看这些奏疏,就得耗去两三天的时间。
“把这些都统统捡到一边去。”
朱允熞吩咐道。
很快,便有宫人将这些无用的奏疏全部整理到一旁,只留下了有实际意义的奏折。
方便朱允熞处理政务。
比耐心,比谁更能沉得住气,朱允熞绝不输任何人!
反正信号已经释放出去了。
天下风气自然而然会出现变化,朱允熞没道理着急。
先让风吹上一阵!
拿起奏折,朱允熞开始看了起来,前段时间,大明各处已经完成了秋收。
今年还算是风调雨顺,大部分地区都顺利收获了足额的粮食,没有出现歉收的情况。
但却仍是有部分地区因为旱灾又或是涝灾,导致粮食歉收。
甚至有极端地区,因为过于干旱,而导致颗粒无收!这个地区的百姓,甚至没有米可以下锅!
朱允熞看着这些地方传来的奏折。
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年头,农民完全就是看天吃饭,只要老天爷不给面子,那农户就没有好日子过。
甚至可以说整个大明都没有好日子过。
一旦出现大的灾害,就只能靠着过去的陈粮勉强度日。
虽说陈粮难吃些,朱允熞前世的时候,根本就没人愿意吃陈粮了。
但在大明,百姓们没有粮食的时候,能有一口陈粮吃就算不错了。
更别说,如果连续几年颗粒无收,甚至连一口陈粮都吃不上!
而这样的情况也并非不可能出现,反而……出现的可能极大!因为整个明朝都是在小冰河期,气候反复无常,异常极端!
出现大的旱灾、冰灾、涝灾,都是可能的!
整个明朝,光是记载的自然灾害,便有足足一千多次!
所以必须得想法子,保证粮食收成稳定才行。
且不说这对于百姓的作用,单单是考虑到稳定的粮食收成,有助于解放更多劳动力这一点,朱允熞就必须解决。
而想要让粮食旱涝保收,最有用的办法,莫过于修建水库!
在干旱的时候,可以开闸放水,而在雨水过多的时候,则可以积蓄降水,让洪水不至于泛滥成灾。
而且水库除了这些作用之外。
更还有制造高低差,在放水时利用这高低差,获取充足水力的优势。
虽然现在大明对于水力的利用尚显粗浅。
可水力却也是大明现在最能利用的动力!大明现在新开办的许多工厂,都离不开水力的支持!
但想要修建水库,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且不说修建大型水库的难度,就单单是水库配套的水渠,就已经是难度不小。
毕竟,没有水渠,就算开闸防水,又能放给谁?
农户怎么将水库的水利用上?
若是干旱的时候水库里的水没法放到农田里,这水库修了和没修有什么区别?
而且水库当真是那么好修的吗?
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皆是一个天文数字,绝不比修路要来的低!
“可不管怎样,还是得修啊……”
水库之重要,对于大明来说,基本不需要说明,因为大明灭亡的原因之一,便是小冰河期导致的自然灾害。
而想要应对自然灾害,就需要水库!
唯有修建水库,才能保证大明粮食的收成变得稳定,而不是一旦遭遇旱灾或者涝灾,就直接颗粒无收。
百姓收入没有保障,这样的国家不动荡才怪!
朱允熞盘算了一下修建水库所需要的钱财和人力,不由感叹,在改变大明这条路上,自己仍然是任重道远啊。
如今的大明,几乎已经挤不出更多的人力!
地里田间需要劳动力,新开办的工厂需要劳动力,京师扩建、魔都建设需要劳动力,国道修建更需要劳动力!
大明的人力资源,已经告急!
(本章完)
更是通过有心人的口,传播给整个大明的学子听。
他就是要大明所有的学子知道,成才的道路并不只有一条!
儒学也并非正统!
天下间,唯有实用的学问,才值得朝廷重视!才值得他朱允熞重视!
这番话传播出去之后,让不知道多少不得志的学子振奋不已,纷纷准备投身实用的学问当中去。
为大明之崛起而读书!
但,却又不知道招惹了多少儒生的反感!
他们拼命学了一辈子的东西,好不容易现在他们将其融会贯通,更是得到了真传。
明白了何为天理,何为天道。
四书五经背了一大箩筐。
现在却告诉他们儒家已经不合时宜,要被朝廷所抛弃?要在科举之中与其他不入门的学派并列?
这让对做官痴迷的儒生如何能够接受?!
无数的儒家弟子聚集在方孝孺门外,希望方孝孺能为他们做主。
劝谏太孙,重归正道!
尊崇天理!
而在门内,方孝孺同一干程朱理学的大儒汇聚在一块,神情严肃,眉头紧皱。
“殿下竟然想要削弱咱们儒家,这该如何是好?”
“是啊,殿下简直是疯了!竟然说要在科举中增加其他的科目!这绝不可能!”
“自古以来,科举皆以我儒家之道为考试内容!”
“太孙如此离经叛道,实乃自取灭亡之路!天理不容!”
尽管他们自己也说不清到底什么是天理,什么是天道。
但却并不妨碍这些大儒,用他们所臆想和杜撰的天理去约束别人。
因为只要有这天理在一天,他们就掌握着世间最大的话语权!在道德层面,永远无人可以质疑!
“肃静!”
方孝孺站了出来,制止众人纷乱不堪的争吵。
说道:“殿下此举着实是不将我儒家放在眼中!已经得罪了天下所有士子!”
“迟早是四面楚歌,不得不向我儒家低头。”
方孝孺冷静的判断道:“自古以来,我儒家便为天下正道,这绝非殿下一人能够左右。”
“我儒家离不开皇帝的支持,但皇帝也离不开我儒家的支持!两者早已经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既然大孙殿下不愿奉我儒家为正统,那我儒家便与太孙殿下斗上一斗!太孙殿下迟早会后悔他做出的这个决定!”
“吾等真正要思考的,并非是如何让太孙悔过。”
“而是如何在太孙败下阵来之后,为我儒家争取最大的利益!”
说到此处,方孝孺突然神情激动。
攥紧了拳头,大手一挥,道:“昔日宋朝时,这天下,既是皇室的天下,亦是吾等儒生的天下!”
“皇室与士大夫同天下!”
“何其辉煌?吾等所信奉的程朱理学,更是一门能够限制君权的学问!”
“便是皇帝想要做出任何决定,也得问询我儒家的意见!看看是否符合天理!”
“但现在呢?”
方孝孺满眼失落,不甘道:“吾等儒生不仅没了以往之辉煌。”
“失去了诸多特权,土改之后,甚至连不纳税的权力都没了!陛下废除丞相之位,太孙设咨政处,分摊权力,士大夫的话语权越来越弱!”
“皇室的权威越来越强!”
“吾等却无从反抗!”
在以前,士大夫的特权不仅多,在朝堂之上的话语权也极重。
朝廷必须重视每一个读书人。
但现在呢?老朱先是费尽心思,把丞相给罢免然后废除了,让文臣自此以后少了一个文官之首,少了一个权势堪比皇帝的文臣。
而朱允熞就更狠了。
设立咨政处,看似得了权势,实际上却把权势给分摊了。
每一个咨政大臣都成了专门给朱允熞干苦力,分担政务的工具人!
根本没有实际上的自主权!
如此以来,他们文官的话语权也就越来越弱,士大夫的特权也就越来越少。
这样的局面,让一众士大夫无比焦急,但却又没有机会逆转。
但现在,太孙朱允熞却给他们送上来了一个机会!
儒家自出现以来,足足千百年的时光,从汉朝以来,一直都是官方的正统学说。
现在朱允熞竟然敢挑战儒家的权威。
哪怕他是太孙,也绝对要给他一个教训!甚至……因此废了他的太孙之位,也不是不可能!
要知道,元朝之所以只存在了极为短暂的时间。
其中就是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元朝虽然尊崇儒家,推行程朱理学,但元朝却又不肯和中原的文化融为一体。
程朱理学的大儒往往游离在政权之外。
如此以来,才让元朝的统治流于表面,得不到士大夫真正的支持。
而现在朱允熞不仅犯了元朝一样的错误,甚至还更进一步,挑战儒家作为无数年来华夏官方正统学说的地位。
这不是自己找死,又是什么?!
“所以!”方孝孺大声道:“我们儒士必须要重新掌权!恢复宋朝时,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盛况!”
“真正做到,理高于势!”
所谓理高于势,便是指道统大于政治,也就是天理的存在,要大于朝廷!大于官府!大于皇帝!
便是皇帝,也必须听从天道!要顺应天理!
否则,程朱理学的大儒们,就有资格把你从皇帝的位置上扯下来。
换一个人上去!
从而抑制君权!
只不过,这一段话,方孝孺不敢明说而已。
但在心底,方孝孺对于朱允熞那番话完全嗤之以鼻,甚至可以说很是不爽!
区区算学而已!
拿什么和程朱理学相提并论?!
…………
御书房。
朱允熞知道自己那番话会产生多严重的后果,但却也没想到,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
才不过半天的时间而已。
劝谏的奏疏便已经是一封接着一封送了上来。
几乎可以说是堆积如山。
而这才只不过是开始而已,若是再过一段时间,怕是朱允熞光翻看这些奏疏,就得耗去两三天的时间。
“把这些都统统捡到一边去。”
朱允熞吩咐道。
很快,便有宫人将这些无用的奏疏全部整理到一旁,只留下了有实际意义的奏折。
方便朱允熞处理政务。
比耐心,比谁更能沉得住气,朱允熞绝不输任何人!
反正信号已经释放出去了。
天下风气自然而然会出现变化,朱允熞没道理着急。
先让风吹上一阵!
拿起奏折,朱允熞开始看了起来,前段时间,大明各处已经完成了秋收。
今年还算是风调雨顺,大部分地区都顺利收获了足额的粮食,没有出现歉收的情况。
但却仍是有部分地区因为旱灾又或是涝灾,导致粮食歉收。
甚至有极端地区,因为过于干旱,而导致颗粒无收!这个地区的百姓,甚至没有米可以下锅!
朱允熞看着这些地方传来的奏折。
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年头,农民完全就是看天吃饭,只要老天爷不给面子,那农户就没有好日子过。
甚至可以说整个大明都没有好日子过。
一旦出现大的灾害,就只能靠着过去的陈粮勉强度日。
虽说陈粮难吃些,朱允熞前世的时候,根本就没人愿意吃陈粮了。
但在大明,百姓们没有粮食的时候,能有一口陈粮吃就算不错了。
更别说,如果连续几年颗粒无收,甚至连一口陈粮都吃不上!
而这样的情况也并非不可能出现,反而……出现的可能极大!因为整个明朝都是在小冰河期,气候反复无常,异常极端!
出现大的旱灾、冰灾、涝灾,都是可能的!
整个明朝,光是记载的自然灾害,便有足足一千多次!
所以必须得想法子,保证粮食收成稳定才行。
且不说这对于百姓的作用,单单是考虑到稳定的粮食收成,有助于解放更多劳动力这一点,朱允熞就必须解决。
而想要让粮食旱涝保收,最有用的办法,莫过于修建水库!
在干旱的时候,可以开闸放水,而在雨水过多的时候,则可以积蓄降水,让洪水不至于泛滥成灾。
而且水库除了这些作用之外。
更还有制造高低差,在放水时利用这高低差,获取充足水力的优势。
虽然现在大明对于水力的利用尚显粗浅。
可水力却也是大明现在最能利用的动力!大明现在新开办的许多工厂,都离不开水力的支持!
但想要修建水库,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且不说修建大型水库的难度,就单单是水库配套的水渠,就已经是难度不小。
毕竟,没有水渠,就算开闸防水,又能放给谁?
农户怎么将水库的水利用上?
若是干旱的时候水库里的水没法放到农田里,这水库修了和没修有什么区别?
而且水库当真是那么好修的吗?
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皆是一个天文数字,绝不比修路要来的低!
“可不管怎样,还是得修啊……”
水库之重要,对于大明来说,基本不需要说明,因为大明灭亡的原因之一,便是小冰河期导致的自然灾害。
而想要应对自然灾害,就需要水库!
唯有修建水库,才能保证大明粮食的收成变得稳定,而不是一旦遭遇旱灾或者涝灾,就直接颗粒无收。
百姓收入没有保障,这样的国家不动荡才怪!
朱允熞盘算了一下修建水库所需要的钱财和人力,不由感叹,在改变大明这条路上,自己仍然是任重道远啊。
如今的大明,几乎已经挤不出更多的人力!
地里田间需要劳动力,新开办的工厂需要劳动力,京师扩建、魔都建设需要劳动力,国道修建更需要劳动力!
大明的人力资源,已经告急!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最新章节,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最新章节,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