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514章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小说:满唐华彩 作者:怪诞的表哥 更新时间:2024-06-16 00:23:11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其实,仆固怀恩只需要像辛云京一样刚来时就认个错,表示了恭敬的态度,事情也许就过去了。

  可他性格犟得厉害,又自恃功劳高、付出得多,一定要把这些事情掰扯清楚,浑不知世上有很多事其实是掰扯不清楚的。

  在辛云京看来,仆固怀恩太过跋扈了。若要放任这样一个忠奸难辨之人引来其回纥女婿入关中,甚至不如与李琮谈出一个对彼此都好、对社稷有利的条件来。

  “陛下,仆固怀恩御前咆哮,臣请治其不敬之罪。”辛云京再拜道:“叶护之败,仆固怀恩亦难辞其咎。为防万一,臣请暂解其军职,直到查明真相。”

  因担心李亨不答应,辛云京还贴心地把接替仆固怀恩的人选都选好了。

  “京畿招讨兵马使马璘,忠勇可嘉,兼救驾有功,可替代仆固怀恩。”

  李亨若是果断,当场就解了仆固怀恩的职,以仆固怀恩之忠心,绝不可能当场抗拒。偏李亨又不想做这等过河拆桥之事,连忙叱责了辛云京,下令都不得再谈,一切就当没发生过。

  他当着众人的面,把薛白那封信撕成碎片,道:“都回去吧,别中了薛逆的离间之计。”

  “陛下,可臣……”

  仆固怀恩犹不甘心,还想自证清白,李俶连忙把他拉了出去,算是好不容易把一场内讧压下来了。

  入夜,泾州城并未安静下来,城中依旧有人悄然活动着。

  有身影鬼鬼祟祟地到驿馆,敲了敲魏少游的住处,不一会儿,门便被打开了。

  “魏公。”

  “进来说。”

  魏少游引进了来人,关上门,脸上浮起了笑意,道:“你能来,可见是个知恩图报的,很好。”

  对方原是一個小吏,乃是当年魏少游任朔方转运使时提携的,因此得以建了拥立之功,被李亨封了官,如今就在李亨的元帅府任事。

  “小人听闻,雍王早年间也曾得到魏公的救命之恩,他知恩图报,向长安天子举荐魏公,小人当见贤思齐。”

  “好一个见贤思齐。”魏少游欣慰道:“你是个聪明人啊。说吧,可有何消息?”

  “辛云京早就怀疑仆固怀恩有反意,今日得了信,果然是闹开了,小人听到他与骆奉先说‘叶护之败,难保不是仆固怀恩所为’。”

  魏少游眉毛一挑,显出喜色来,低声道:“忠王、广平王重用宦官,尤其相信身边人所言。你且拿这些钱财去向骆奉先求官,再告诉他,是仆固怀恩故意让仆固玢被俘,投效长安。之所以杀了这儿子,担心事情泄露而已。”

  “魏公放心,骆奉先嗜财如命,此事一定能办妥。”

  “再放出传言,称忠王有解仆固怀恩兵权之意。此事,让人以忠王的名义询问仆固怀恩麾下将领即可。”

  “小人明白了。”

  魏少游了解李亨的用人方式,知道这位“圣人”威严未立,用人过宽而又多疑,吏治并不严肃,故意对症下药,出了这么个主意,相信李亨想防都防不了。

  ~~

  不出魏少游所料,骆奉先在李亨面前中伤了仆固怀恩。

  他这么做,却不仅是因为钱财,而是他认为世上就不可能有武将比宦官还要忠心,他阉了身子入宫侍奉,仆固怀恩倒好,能把儿子都杀了。

  再说,仆固怀恩两个女儿嫁给了移地健,转头,叶护就败了,那些回纥骑兵溃散回草原,只怕要被移地健收服。

  除了骆奉先,李辅国、鱼朝恩在此事上也是相同的看法。

  “万一让他把圣人献给了薛逆,那可如何是好啊?”

  三人成虎,李亨一听这话,生怕自己被薛白活埋了。

  他其实并不相信仆固怀恩,只是害怕引起动荡,不敢轻易除了仆固怀恩之权,登时纠结起来。

  李辅国在一旁见状,转念一想,出列道:“圣人,奴婢有一个办法。”

  “快说。”

  “圣人何不召回郭子仪?”

  李亨道:“朕还指望郭子仪围困长安,如何能将他召回?”

  “奴婢是这么想的。”李辅国道:“李泌当时说,太原的王缙、相州的李光弼、雍丘的张巡等人都支持薛逆,故而要切断其联络。可如今史思明南下,河东、河北应对史思明尚且来不及,又何需郭子仪?再者,郭子仪出兵这么久,无所作为,想必是他与李光弼有私谊。”

  其实谁都明白,更大的原因其实不在郭子仪,而在于西京凤翔丢得太快,坚定了各地许多将领支持长安的决心。但话肯定不能这么说。

  闻言,李亨不由点了点头,对李辅国刮目相看。不知从何时起,自己身边这个宦官已经有了独到的见地。

  李辅国眼皮一抬,很快观察了李亨的神情,他如今已十分擅长于揣摩李亨的心思并根据它来说些看似头头是道的话。

  可事实上,他想召回郭子仪的理由很简单,害怕薛白或仆固怀恩要了他的命,觉得还是郭子仪来镇局面更让人安心。

  李辅国接着道:“圣人再留郭子仪攻长安,即便是攻下了,难道是要让郭子仪的威望超过圣人吗?”

  李亨眉头一动,马上就起了召回郭子仪的念头,却还有犹豫。

  “凡事就没有比圣人安危更重要的。”李辅国继续道:“今圣人兵少,苦守泾州,召回郭子仪才可保圣人无恙。至于平定薛逆,太上皇既已布告天下,长安早晚可下,又何必急于一时?仆固怀恩万一有叛心,除了郭子仪,又有谁能镇住他?”

  李亨终于被说动了,当即下旨,召郭子仪立刻到泾州勤王。

  此时距房琯在咸阳桥大败、郭子仪出兵河东不到一个月,李亨却战略反复,使郭子仪来回奔命,看起来荒谬,其中却还有一个原因。

  让郭子仪出兵河东是李泌的主意,一开始李亨就觉得舍近求远了,只是出于尊重李泌所谓的“大局”与“长远”才答应的。如今李泌都背叛了,当然不该继续坚持其策略。

  这一件事,标志着李亨由听从李泌的建议转变为更听从宦官的意见。

  ~~

  郭子仪还未归来,短短数日之间,泾州城内外忽然传言四起。

  军中不少人都在私下议论着圣人要解了仆固将军兵权一事,且消息终究还是传到了仆固怀恩耳里。

  另外,一些仆固怀恩麾下做的不法之事也被人提了出来,朔方军有胡汉相杂,本就难以管束,仆固怀恩平时也确实喜欢纵容军士。

  比如,他的儿子仆固玚曾见军中将领有妻子美艳,便擅自劫走,因仆固家的大功,无人敢问。辛云京一直就看不过眼,如今终于动了手,要把那女子夺回来归还给那将领。

  仆固玚出使回纥未归,其麾下士卒拦着辛云京,被辛云京射杀了两人。

  此事闹到李亨处,还未有结果。

  朔方行军司马范志诚进了大帐,面露忧色地道:“将军,末将听闻了一件事。”

  “又有什么事?!”

  仆固怀恩心情很差,正在暴饮,面前已经堆了数不清的酒坛子了,一张脸也喝得通红。

  范志诚道:“末将听闻骆奉先与圣人进馋,提醒圣人提防将军成为下一个安禄山,已派人去召回郭节帅,为的就是镇压将军你。”

  “我哪里像安禄山了?”

  “是,将军除了是胡人、战功赫赫、大权在握、深受陛下信任,其余无处再像安禄山。”

  仆固怀恩揉了揉眼,清醒了些,问道:“你这是在说反话吗?”

  范志诚道:“将军何不想想,圣人屡战屡败,如今能倚恃者,除了将军还有何人?”

  “我当然知道,我是圣人的柱石,那他更不应该疑我才对。”

  “谬矣。”范志诚道:“越是只能恃仗将军,圣人越害怕将军会背叛他。依末将所见,军中传闻,圣人要解将军兵权,此事不是空穴来风。”

  仆固怀恩面色僵了僵,眼中浮起悲恸之色,把手里的酒坛子一摔,起身便往外走。

  范志诚连忙拦住他,问道:“将军何处去?”

  “我去见圣人,自请解职。”仆固怀恩啐了一口在地上,道:“一腔热血,反受猜疑,再打这仗也没屁大意思。”

  一句话说完,他才忽然意识到,这仗不打了,无非也就是让庆王安稳当皇帝,也许天下反而还太平了。

  “不可啊!”范志诚忙道:“将军一旦失了兵权,辛云京、骆奉先等人岂会放过将军?将军不为自己考虑,也不为满门考虑吗?”

  仆固怀恩一把推开他,大声道:“我忠忱为国,别无二志,又何必为一己之私多做盘算?!”

  范志诚便跪倒在地,泣道:“末将绝非要拦着将军为国尽忠,可末将不忍看将军的忠心被践踏啊,将军越是忠勇,他们越是轻贱将军,这才是末将最痛心疾首之事。”

  这番话戳到了仆固怀恩的痛处,他不由眼睛一酸,泪流满面。

  范志诚又道:“将军不要坐以待毙啊,依末将所见,眼下唯有两条出路,上策莫过于将军一声号令,命朔方将士拿下忠王、广平王父子,押于京师,献于天子,则将军不失安定社稷之大功……”

  话音未落,仆固怀恩转过身来,抬脚一踹,把范志诚踹在地上滚了两圈。

  “懦夫!我绝不做这等卖主求荣之事,你若再敢说一句,我现在就杀了你!”

  范志诚重新爬了起来,道:“将军若不愿如此,那便唯有回师朔方,图得保全。”

  仆固怀恩不答,思量了许久,终究是不忍就这样弃李亨、李俶而去,最后还是决定上书一封,把事情都解释清楚。

  他回到大帐中坐下,招过范志诚,道:“我说,你来写。”

  范志诚叹息一声,见劝不动仆固怀恩,只好坐下,提起笔。

  “我是铁勒部的夷人,从太宗朝就世代效忠大唐。我年轻时就得到过东宫的恩惠。”

  范志诚遂写下“臣世本夷人,少蒙上皇驱策”,同时摇了摇头,心想,如今再说这些还有何用呢?圣人一旦起了猜忌,只会越来越深。

  但仆固怀恩还在不停说着,说他这些年的功勋,说到后来怒气渐生,一发不可收拾。

  “陛下不加明察,听任谗邪之人,这是最让我痛心泣血的事。我仔细反省,认为我有六大罪,不得免死。”

  “安禄山背叛,天下兵患不断,我不管母亲年老,跑到灵武追随陛下,募兵讨贼,这是我不忠的大罪之一!”

  范志诚听到后来,也是义愤填膺,下笔飞快。

  “斩子仆固玢以严军律,舍天性之爱,是臣不忠于国,罪二也!”

  “二女远嫁,为国和亲,合从殄灭,是臣不忠于国,罪三也!”

  “臣与子仆固玚躬履行阵,志宁邦家,是臣不忠于国,罪四也!”

  “薛逆挟庆王以令天下,臣拒其高官,是臣不忠于国,罪五也!”

  “臣戡定中原,志在兴复,欲使陛下勤孝两全,是臣不忠于国,罪六也!”

  两人写罢这一纸奏书,俱觉酣畅淋漓。

  仆固怀恩心头郁气消了不少,迫不及待就让人将它呈递给李亨。

  在他看来,如此字字泣血的诚挚之言,一定能让圣人明白他的忠心。

  若是李亨能体谅他,他便继续效忠,若是不能,他便率军回朔方罢了。

  可他却没想过,这与其说是一封自证清白的奏书,倒不如说是挑衅李亨耐心的战书。

  ~~

  一封书信被打开,薛白的目光从字里行间扫过,道:“亏得有李长源的妙计。”

  他最近很喜欢用这句话,凡是有关招降李亨之事有进展,都得赞一赞李泌,生怕旁人不知李泌在辅佐他。

  信是魏少游送来的,详述了泾州的各种情形,提醒薛白小心郭子仪回师。

  倘若郭子仪真的回师,对于薛白,确实会是一桩颇危机之事。也许薛白正攻着泾州城,斜地里便有一支骁骑猛冲过来,将他一箭射翻。

  可若是薛白现在就被郭子仪吓走,也有可能就中了李辅国的计。

  薛白当然不至于被一个无知宦官的主意吓退,当即招过老凉,低声吩咐起来。

  “伱去点一支精兵,人数不要多,三百余人即可,从缴获里拿出朔方军的盔甲旗帜,扮作仆固怀恩的人,去泾州城外鼓噪。”

  老凉一听就明白了,道:“郎君放心,我明白了。”

  “去吧。”

  薛白看着老凉的背影,偶然间也想起了多年前在长安的遭遇,那个令人窒息的大缸是李亨对他的背叛。

  若某日有机会,需要把李亨活埋,他绝不会手软。只是眼下,他还是该把目光放回河北。

  相比于他的志向,哪怕是相比于史思明带来的威胁,李亨暂时不那么重要了。

  ~~

  李亨又从窒息的噩梦中被惊醒。

  他梦到自己被活埋,醒来一看,却是张汀的手臂压在自己的脖颈上,遂挣扎出来,起身,往外走去。

  已是四更天了,所谓行宫的大殿上依旧灯火通明,李辅国正在为他整理文书。

  见到李亨过来,李辅国有个慌忙想把一封奏章收起来的动作,恰被看到了,只好无奈停下。

  “给朕看看。”

  李亨抢过那奏章,见是杜鸿渐的秘奏,奏折上的话很委婉,内容却很现实。

  说是,李亨如今退位回长安还算手上有筹码,李琮不可能动他,甚至可以化解兄弟矛盾,联手除掉薛白,李琮无子,储位可以传给广平王,保全社稷。

  又说薛白如今根基尚弱,是趁着他们兄弟阋墙壮大势力。那么,最重要的是结束兄弟阋墙。若继续顽抗下去,消耗实力,对大唐不利,对李亨也不利。

  总而言之,要把对抗李琮、薛白的战略,改成联合李琮,对抗薛白。

  杜鸿渐这是理智之言,可事实是,李亨一旦回长安,更可能会是任人鱼肉的俘虏。极难达到这些目的。而杜鸿渐随时可以倒向李琮。

  “圣人。”李辅国道:“杜鸿渐反了……”

  “别说了。”

  李亨摆摆手,知道恰是因为李辅国也觉得杜鸿渐的话有道理,才会想要把奏折藏起来。

  他心烦意乱,不明白为何自己的一生是如此的失败。

  “陛下,还有这个。”

  李辅国递过另一封仆固怀恩的奏折,小声地道:“依奴婢看,仆固怀恩有大不敬……”

  李亨一看,当即脸色就僵住了,不安地踱着步,道:“召李俶、房琯、辛云京、马璘等人来。”

  他并不是果断的人,等众人来了,想必又是各种不同的意见,讨论许久,难以决断。

  果不其然,即使是看到这样的奏书,李俶也还是认为仆固怀恩没有反,可却不敢力保,害怕李亨怀疑他与仆固怀恩有勾结;辛云京则是坚决认为仆固怀恩反了。

  正在此时,忽然,城外鼓声大作。

  “怎么回事?!”

  李亨连忙派人去打听,不多时,监军鱼朝恩匆匆狂奔而来。

  甫一入内,鱼朝恩便拜倒在地,哭嚷道:“不好了!仆固怀恩反了!”

  旁人都以为他是从城外兵营来的,用吊篮进的城。实则他能这么快赶来,只因他住在城里。

  这宦官既贪生怕死,又不愿被李亨看出来。必须说出兵营中的情形,遂根据自己打探到的情况,十分笃定地道:“仆固怀恩麾下的部将们闹起来了,鼓噪仆固怀恩挟持圣人,要献给薛逆啊!”

  “真……真的?”

  “奴婢亲耳听闻,他们在喊‘忠王不信将军,今夜就擒了忠王,拨乱反正!’”

  说到这里,鱼朝恩意识到自己说错了,又补充道:“奴婢是亲眼所见啊!”

  骆奉先听得大惊,跳着脚,尖声道:“奴婢早知仆固怀固要反!”

  到这一步,就连李俶也无法再为仆固怀恩说话了,只好向李亨执礼道:“仆固怀恩本不欲反,奈何为左右所误。”

  李亨终于是心防大破,悲怆泣下,摊手问天道:“天咎大唐,就不能许大唐一个不叛的大将吗?!”

  闻言,辛云京、马璘等人皆大步迈出,抱拳道:“陛下!臣等愿平仆固怀恩之乱!”

  言语虽慷慨,事实上他们都知道经此一变,元气大伤,再无力与薛逆抗衡了。

  ~~

  “将军!”

  仆固怀恩今夜又饮了许多酒,是在大醉之中被推醒过来。听闻了营外有数百人鼓噪。

  不等他酒醒,营内已有更多人被带动了起来,镇压都镇压不住。

  见此情形,范志诚就知大事不好,劝仆固怀恩早做准备,要么去投薛白,要么率众归朔方。

  一开始,仆固怀恩不信。

  可没多久,辛云京、马璘已连夜点兵,准备来攻打他了,不由他不信。

  “岂能如此?岂能如此?”仆固怀恩悲愤仰天,捶胸顿足,道:“我部世代忠于天可汗,怎就成了叛逆啊?!”

  “将军,速作决断吧!”

  仆固怀恩决断不了,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这种大事,得听郭子仪的。另外,他的长子仆固玚还在出使回纥,请兵平薛逆。

  这让他觉得暂时回朔方观望是有更多余地的选择。

  到这一步,他其实还不愿彻底地与李亨父子翻脸,遂大喝道:“走,回朔方!”

  ……

  这是混乱的一夜,泾州城外人仰马嘶。等到天明,留下了一地的狼藉。

  晨阳洒下时,朔方军的大营犹在,地上铺着一些尸体。营地中未走的士卒们蹲在地上抱着头,麻木且不知所措。

  李俶登上城头,举目四望,目光失云了往日的神彩。

  他真的不明白为何一切会成了这样,他自诩英明,也不知自己到底是在哪桩事上做错了,导致局势成了这样。

  “阿兄还不明白吗?”

  耳畔忽然想起了熟悉的声音,李俶恍惚了一下,知道是自己几夜未睡,出现幻觉了。

  他的脑海中浮现了李倓的身影,于是甩了甩头,要把这身影甩掉。

  “从一开始我便说了,寄望于回纥收复二京,便是成功了,软弱带来的后果,阿兄一辈子弥补不了……”

  “滚开!”

  李俶大怒,喝骂着。

  李倓的声音却还在响着。

  “阿兄你心志不强,不敢求长远,怕夜长梦多。你们求援兵,哪怕牺牲二京百姓也在所不惜,因为你们从心里就知道自己弱小,弱在骨子里!”

  “你胡说!你已经死了!”

  “因为弱在骨子里,所以你们害死了我,对吗?同样的,永远无法信任仆固怀恩,他的背叛是注定的,否则他就会和我一样,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闭嘴!”

  李俶发狂,再一转头,却是又愣住。脑中的幻觉已然消散了,然而,天地交界处,一支兵马已经出现了。

  薛逆兵临城下了。

  可仆固怀恩与其兵马已经不在了。

  李俶愣愣看着这一幕,终究颓然跌倒,脑子里浮起一个问题……真要降了吗?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满唐华彩,满唐华彩最新章节,满唐华彩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