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朱玉、幽儿、蓝天和汪峰子早早起床,稍作准备后便来到前殿,和弘二师父告别。
此时,僧人们早已齐聚大殿,正在念诵经文,今日念的是瑜伽师地论,这部经书讲的是宗教仪轨,朱玉在少林听师父和师弟们念过,所以能听懂一些内容,当听僧人们念到“于诸法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是明四种毗钵舍那”时,朱玉晃有所吾,对幽儿说道:“穷尽一切因,可得无上果,蒙昧人的是自己的欲望和心智。”
“朱玉哥,没想到你对佛法有如此深的领悟,我就不行,根本听不懂他们在念些什么。”幽儿笑言。
“不必要懂,说懂与不懂都是错,佛祖拈花一笑,佛的弟子大迦叶就懂了,佛法只可意会,言传传的不是佛法,言语最后都要舍去才行。”朱玉认真的说。
“没想到,朱施主对佛法能有如此觉悟,佛缘不浅呐。”不知何时,弘二法师已来到四人身边。
“虚无和虚缈二位师父早早去湖边练功去了,他二人让我转告你们,之后会随智者大师出游,如果到了天龙山,再向你们讨教武功。”见朱玉没有说话,弘二师父继续说道。
“讨教谈不上,虚无和虚缈二位师叔得智者大真传,又如此专于修练,武功本在我之上,到时候该我向他们讨教才是。”朱玉谦虚的说。
别过弘二师父,朱玉、汪峰子、蓝天和幽儿出了国清寺,顺山路向山下走去,幽儿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她向来喜欢清静,国清寺是她非常喜欢的地方,她有些不忍离开。
“以后有机会,我们再来叨扰智者大师,住上个一年半载。”见幽儿对国清寺有些不舍,朱玉安慰道。
四个人晓行夜宿,一路上倒也顺利,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十多天,再行三五日,便可到得天龙山。
时已下午,四人从早上起来赶路,本想找一个饭馆吃午饭,可一路过来都没有饭馆,只在路上吃了些干粮,见前面有一个小镇,决定在镇上休息。
这些日子过来,幽儿再未犯热病,汪峰子说,据他的经验,幽儿的热病应该已然根治,这让幽儿兴奋不已,她虽不像蓝灵儿那样喜怒溢于言表,但朱玉看得出了她的心情好了很多,也为她高兴。
路上没遇到帕举哥布或是太阳神教的人,也没有遇到什么不顺利的事,与以往不同的是,官兵明显增多了,这些官兵要么百十人一伍,要么上千人一队,皆向南行。朱玉偷偷打听,才知道是去南方平灭百姓叛乱的官兵,这些官兵,都是从各州衙县府征调而来的,看来南方白姓叛乱已成事实,只是不知道天龙山是否已然深陷其中,还是只做声援。
小镇在一座高山下,古朴宁静,镇子边有一个湖,一条河流从山背后流进湖里,另一侧又有一条河将多余的湖水带走,湖边有些曲曲弯弯的树木,树上有叽叽喳喳的鸟叫声传过来。
走过一座跨过小河的石拱桥,四人来到镇上,镇子不大,但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原来,今天是镇上赶集的日子。
四人进到镇子,走了十余丈,见街边有一个小旅店,一侧临街,一侧靠湖,大家肚子都饿了,不想再走,便住进了小店。
吃完晚饭,因为大家一路过来都觉得很累,遂各自开房休息,朱玉左边住8的是幽儿,右边是汪峰子。
幽儿在下天台山时就对朱玉说过,因为自己热病时常发作,耽误了修炼,现在要抓紧时间练一练气,所以每天住下来,幽儿就会关起门来独自练功。
一路上,汪峰子也说自己有些修练心得,看看能不能恢复些内力,每天停下来后也关门修练,朱玉只好与蓝天在旅店周围转上一转,然后回旅店练功,直到困倦后方才入睡。
今天,见天色尚早,蓝天便来约朱玉,说镇子旁边的湖景很好看,要朱玉一起和他去湖边走走。
很长一段时间过来,朱玉要照顾幽儿,不敢离开她半步,现在幽儿热病已然治好,他自然放松了些,蓝天约他,他马上就应允。
朱玉想让幽儿也一起去,但幽儿说:“朱玉哥哥,还是你们去吧,我修练大幽冥经,刚好要闯一个关,要抓紧时间导气。”
幽儿不去,汪峰子则早关门修练,朱玉只好和蓝天一起走出旅店,绕道来到湖边。
此时,太阳还高高挂在西边天空,阳光照在湖面上,反射着熠熠光芒,湖面有数千丈长,上千丈宽,数十只小船在湖中荡漾,有的在捕鱼,有的在挖藕,一片热闹的景象。
“这里的百姓倒也逍遥自在,看上去日子过得不错。”见到一片祥和的氛围,朱玉不由自主的说。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凡物产丰富的地方,老百姓自能安居乐业,只是那些荒僻之处,百姓饭都吃不饱,还要受官府盘剥,自然会奋起反抗。”蓝天安静地说。
“老百姓生活不好,官府苛捐杂税一点不少,他们自是难以生活下去,可官府为什么就不会为百姓设身处地想一想,该减的减,该免的免,让百姓先满足自己的生活不好吗?”朱玉说。
“所以,百姓希望有一个明君圣主来管理国家。”蓝天叹道。
朱玉和蓝天绕着湖边走了三四里地,见太阳渐渐落下,天色渐晚,又顺着原路返回,见捕鱼和采莲的农人都纷纷靠岸,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看上去收获都不错。
当朱玉和蓝天回到旅店时,见幽儿和汪峰子的房间都大大敞开着,便敢到有异样,朱玉忙来到幽儿的房间,见房间没有人,正自奇怪,却听得汪峰子的房间传来蓝天的声音:“汪神医,你怎么了。”
当朱玉忙不迭地来到汪神医的房间里时,见汪峰子双目紧闭躺在床上,幽儿站在床边,双手悬在汪峰子命门穴上一尺左右的地方正在为他发气疗伤。
“朱玉,蓝天哥,你们不要惊慌,汪神医已有好转,生命暂时可以保住。”幽儿说完,依旧转注地为汪峰子发气,朱玉和蓝天知道此时不能打扰了幽儿,只静静坐到一边的凳子上等候。
又过了大概一刻钟光景,幽儿收回双手,长长出了一口气,说道:“汪神医再过一会儿就能醒来。”
见幽儿收了功,又说汪神医一会儿就能醒,朱玉和蓝天才松了一口气,上前看汪神医,脸色煞白,只见他双目紧闭,气若游丝,朱玉不禁问幽儿道:“幽儿,汪神医怎么了?”
“你们才出去一会儿,我就听到汪神医房间里传来扑通一声,我开始以为是什么东西掉落,接着就听到汪神医喊救命,虽然声音很小,可旅馆里很安静,我听得分明,知道汪神医出事了,赶紧跑过来,就见他倒在地上,已经昏了过去。”幽儿说道。
“这久过来,汪神医说要练功,一定是练功走火入了,可不知道他练的什么功法。”蓝天自言自语地说。
“等他醒过来,我们问了便知。”朱玉说道。
朱玉话音刚落,幽儿突然高兴地说道:“朱玉哥,汪前辈醒过来了。”
听到幽儿的话语,朱玉和蓝天忙走到汪峰子床边,见汪峰子已睁开双眼,好奇地看着两人,缓缓说道:“我这是怎么了?”
“汪老前辈,你一定是练功走回入魔了,幽儿给你理顺了体内散乱的内气,现在你没事了。”见汪峰子醒过来,朱玉上去将其搀扶起来,高兴地说道。
此时,僧人们早已齐聚大殿,正在念诵经文,今日念的是瑜伽师地论,这部经书讲的是宗教仪轨,朱玉在少林听师父和师弟们念过,所以能听懂一些内容,当听僧人们念到“于诸法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是明四种毗钵舍那”时,朱玉晃有所吾,对幽儿说道:“穷尽一切因,可得无上果,蒙昧人的是自己的欲望和心智。”
“朱玉哥,没想到你对佛法有如此深的领悟,我就不行,根本听不懂他们在念些什么。”幽儿笑言。
“不必要懂,说懂与不懂都是错,佛祖拈花一笑,佛的弟子大迦叶就懂了,佛法只可意会,言传传的不是佛法,言语最后都要舍去才行。”朱玉认真的说。
“没想到,朱施主对佛法能有如此觉悟,佛缘不浅呐。”不知何时,弘二法师已来到四人身边。
“虚无和虚缈二位师父早早去湖边练功去了,他二人让我转告你们,之后会随智者大师出游,如果到了天龙山,再向你们讨教武功。”见朱玉没有说话,弘二师父继续说道。
“讨教谈不上,虚无和虚缈二位师叔得智者大真传,又如此专于修练,武功本在我之上,到时候该我向他们讨教才是。”朱玉谦虚的说。
别过弘二师父,朱玉、汪峰子、蓝天和幽儿出了国清寺,顺山路向山下走去,幽儿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她向来喜欢清静,国清寺是她非常喜欢的地方,她有些不忍离开。
“以后有机会,我们再来叨扰智者大师,住上个一年半载。”见幽儿对国清寺有些不舍,朱玉安慰道。
四个人晓行夜宿,一路上倒也顺利,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十多天,再行三五日,便可到得天龙山。
时已下午,四人从早上起来赶路,本想找一个饭馆吃午饭,可一路过来都没有饭馆,只在路上吃了些干粮,见前面有一个小镇,决定在镇上休息。
这些日子过来,幽儿再未犯热病,汪峰子说,据他的经验,幽儿的热病应该已然根治,这让幽儿兴奋不已,她虽不像蓝灵儿那样喜怒溢于言表,但朱玉看得出了她的心情好了很多,也为她高兴。
路上没遇到帕举哥布或是太阳神教的人,也没有遇到什么不顺利的事,与以往不同的是,官兵明显增多了,这些官兵要么百十人一伍,要么上千人一队,皆向南行。朱玉偷偷打听,才知道是去南方平灭百姓叛乱的官兵,这些官兵,都是从各州衙县府征调而来的,看来南方白姓叛乱已成事实,只是不知道天龙山是否已然深陷其中,还是只做声援。
小镇在一座高山下,古朴宁静,镇子边有一个湖,一条河流从山背后流进湖里,另一侧又有一条河将多余的湖水带走,湖边有些曲曲弯弯的树木,树上有叽叽喳喳的鸟叫声传过来。
走过一座跨过小河的石拱桥,四人来到镇上,镇子不大,但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原来,今天是镇上赶集的日子。
四人进到镇子,走了十余丈,见街边有一个小旅店,一侧临街,一侧靠湖,大家肚子都饿了,不想再走,便住进了小店。
吃完晚饭,因为大家一路过来都觉得很累,遂各自开房休息,朱玉左边住8的是幽儿,右边是汪峰子。
幽儿在下天台山时就对朱玉说过,因为自己热病时常发作,耽误了修炼,现在要抓紧时间练一练气,所以每天住下来,幽儿就会关起门来独自练功。
一路上,汪峰子也说自己有些修练心得,看看能不能恢复些内力,每天停下来后也关门修练,朱玉只好与蓝天在旅店周围转上一转,然后回旅店练功,直到困倦后方才入睡。
今天,见天色尚早,蓝天便来约朱玉,说镇子旁边的湖景很好看,要朱玉一起和他去湖边走走。
很长一段时间过来,朱玉要照顾幽儿,不敢离开她半步,现在幽儿热病已然治好,他自然放松了些,蓝天约他,他马上就应允。
朱玉想让幽儿也一起去,但幽儿说:“朱玉哥哥,还是你们去吧,我修练大幽冥经,刚好要闯一个关,要抓紧时间导气。”
幽儿不去,汪峰子则早关门修练,朱玉只好和蓝天一起走出旅店,绕道来到湖边。
此时,太阳还高高挂在西边天空,阳光照在湖面上,反射着熠熠光芒,湖面有数千丈长,上千丈宽,数十只小船在湖中荡漾,有的在捕鱼,有的在挖藕,一片热闹的景象。
“这里的百姓倒也逍遥自在,看上去日子过得不错。”见到一片祥和的氛围,朱玉不由自主的说。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凡物产丰富的地方,老百姓自能安居乐业,只是那些荒僻之处,百姓饭都吃不饱,还要受官府盘剥,自然会奋起反抗。”蓝天安静地说。
“老百姓生活不好,官府苛捐杂税一点不少,他们自是难以生活下去,可官府为什么就不会为百姓设身处地想一想,该减的减,该免的免,让百姓先满足自己的生活不好吗?”朱玉说。
“所以,百姓希望有一个明君圣主来管理国家。”蓝天叹道。
朱玉和蓝天绕着湖边走了三四里地,见太阳渐渐落下,天色渐晚,又顺着原路返回,见捕鱼和采莲的农人都纷纷靠岸,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看上去收获都不错。
当朱玉和蓝天回到旅店时,见幽儿和汪峰子的房间都大大敞开着,便敢到有异样,朱玉忙来到幽儿的房间,见房间没有人,正自奇怪,却听得汪峰子的房间传来蓝天的声音:“汪神医,你怎么了。”
当朱玉忙不迭地来到汪神医的房间里时,见汪峰子双目紧闭躺在床上,幽儿站在床边,双手悬在汪峰子命门穴上一尺左右的地方正在为他发气疗伤。
“朱玉,蓝天哥,你们不要惊慌,汪神医已有好转,生命暂时可以保住。”幽儿说完,依旧转注地为汪峰子发气,朱玉和蓝天知道此时不能打扰了幽儿,只静静坐到一边的凳子上等候。
又过了大概一刻钟光景,幽儿收回双手,长长出了一口气,说道:“汪神医再过一会儿就能醒来。”
见幽儿收了功,又说汪神医一会儿就能醒,朱玉和蓝天才松了一口气,上前看汪神医,脸色煞白,只见他双目紧闭,气若游丝,朱玉不禁问幽儿道:“幽儿,汪神医怎么了?”
“你们才出去一会儿,我就听到汪神医房间里传来扑通一声,我开始以为是什么东西掉落,接着就听到汪神医喊救命,虽然声音很小,可旅馆里很安静,我听得分明,知道汪神医出事了,赶紧跑过来,就见他倒在地上,已经昏了过去。”幽儿说道。
“这久过来,汪神医说要练功,一定是练功走火入了,可不知道他练的什么功法。”蓝天自言自语地说。
“等他醒过来,我们问了便知。”朱玉说道。
朱玉话音刚落,幽儿突然高兴地说道:“朱玉哥,汪前辈醒过来了。”
听到幽儿的话语,朱玉和蓝天忙走到汪峰子床边,见汪峰子已睁开双眼,好奇地看着两人,缓缓说道:“我这是怎么了?”
“汪老前辈,你一定是练功走回入魔了,幽儿给你理顺了体内散乱的内气,现在你没事了。”见汪峰子醒过来,朱玉上去将其搀扶起来,高兴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