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苏联的工业,目前甚至停留在连山寨和抄袭都比较艰难的程度,说到底还是人才匮乏导致的结果,即便有现成的机器,却没有熟练的工人操作,现成的技术,却无法理解和应用。
当然,苏联的工业底子已经比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要好太多,至于缺口和短板只能一步步解决,而这个过程注定是比较缓慢的。
前世即便到苏联解体前,苏联庞大的工业体系,也有相当多的问题没有解决,尤其是轻工业领域更是完全落后于西方世界。
至于现在,苏联不仅轻工业拿不出手,重工业也十分落后,也难怪约瑟夫没有和帝国主义国家硬顶到底的底气。
……
1927年3月2日。
莱茵帝国,贝拉市。
贝拉是东非最重要的化工业中心之一,近些年来,贝拉更是已经成为世界化工产业的新中心之一,汇聚了大批优质企业落地。
作为东非东海岸的港口城市,贝拉靠近原料产地,能够有效利用东非南洋殖民地的石油资源,未来北海湾(波斯湾)的油气资源得到开发后,也能通过海运便利的输送到此地。
同时,贝拉距离东非的三大煤炭产地,太特省,波西米亚省和汉萨省距离都不远,这也就意味着贝拉市能够获得相对廉价的基本原材料供应。
在市场方面,贝拉市背靠东非中部工业地带,也就是中央省,波西米亚省和洛林省,太特省等东非重要工业省份,同时也能方便对外出口工作的开展。
资源,市场,交通,政策,人才等因素综合在一起,这使得贝拉市在20世纪初成为东非毋庸置疑的化学工业第一城。
所以,考察东非的化学工业发展,绕不开贝拉市,1927年初,帝国皇储弗里德里希亲自到贝拉市视察。
罗德西亚省和贝拉市的官员们亲自到贝拉市火车站迎接皇储专列的到来。
上午七点,专列缓缓的驶入贝拉站,如今东非列车大部分已经换成了内燃机车,而帝国皇室专列也是如此,至于原来的蒸汽专列则被送进了东非国家交通博物馆,供帝国民众参观。
除此外,东非部分铁路的电气化改造也已经完成,电力机车在东非也有一定的占比,但是这种电气化铁路只有在特定区域才能见到。
而皇室专列目前显然不会采用电力机车牵引,不管从安全性还是可靠性,亦或者交通通达性的角度来说。
很快弗里德里希西装革履的出现在车厢门口,和欧洲诸多王室不同,莱茵帝国皇室在衣着上更倾向于日常化,注重舒适性。
而欧洲君主贵族或者领导人,这个时期以军装为潮流,尤其是德国,法国,奥匈帝国和苏联等欧洲大国,就比如德皇威廉二世,苏联领导人约瑟夫等。
如果不考究衣料,做工,品牌,个人气质等因素,就弗里德里希的打扮走在帝国街头,都显得有些平平无奇。
“欢迎皇储殿下到来我们省视察!”罗德西亚省高官皮埃尔热切的上前说。
贝拉市是罗德西亚省的省会,所以这次迎接弗里德里希的人员,既有省里的高官,也有贝拉市的官员。
弗里德里希公式化的和皮埃尔等官员打了招呼,随后开始四处打量起来。
“贝拉站看起来有些拥挤,规模小了点。”
皮埃尔解释说:“皇储殿下,贝拉站建立的时候,贝拉市还仅仅是一座不知名的小城镇,当时也没有考虑到如今规模发展到这么大。”
贝拉是东非排名前十的城市之一,近几年人口已经突破一百万,而当初贝拉市车站建成的时候,当地人口仅有十几万,虽然当时的设计人员,按照五十万规模城市规划,应对未来贝拉市的发展,可现在贝拉火车站的运营也稍显吃力。
弗里德里希说:“贝拉已经成为了东非东海岸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甚至能够辐射到莱茵市等内陆腹地,贝拉火车站也应该扩建。你们的货运站,应该不会也像客运站这样吧!”
客运站小点,旅客可以选择公路出行,而铁路货运如果也超负载,那就有可能影响到贝拉市经济发展,甚至是拖累地区经济的发展。
就比如东非重工业基地的波西米亚省,贝拉市是其最重要的出海通道,如果铁路货运能力不足,这会极大拖累波西米亚省对外贸易发展。
对于这一点,皮埃尔倒是信心满满的说:“贝拉市的铁路货运能力绝对是能满足区域发展需要的,当初贝拉市建设时,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内陆经济服务,所以铁路设施的设计冗余是足够的。”
“至于客运方面,现在贝拉市确实存在短板,毕竟谁也想不到贝拉市会发展如此之快,而且当初贝拉市的产业也没有考虑到人员往来会达到如此规模。”
贝拉市靠的是工业起步,但是贝拉市如今显然成为了达累斯萨拉姆和蒙巴萨那样的开放性城市,海内外人员往来每年都在增加,而且贝拉本身是东非一个比较重要的交通枢纽,所以转车的人也比较多。
这些原因,让如今贝拉市火车站的运营超过了其设计上限。
皮埃尔接着说:“不过,我们已经准备建设新的车站,供应本地市民还有国内外旅客出行需求,如今贝拉市东站已经选址完成,正在准备进入建设阶段。”
弗里德里希对这个解释还是比较满意的,事实上,铁路方面显然不归地方政府管理,但是皮埃尔却能清楚的了解这方面信息,这也说明了他平时工作的态度。
毕竟,试想一下,一个连自己管理区域内基本情况都搞不清楚的官员,如何能指望他管理好自己的区域呢!
弗里德里希说:“交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最早集市的形成也要选址在交通便利的区域,所以对区域内的交通规划,应该在配合国家整体交通规划的大前提下,尽可能的因地制宜,提高交通通达性和效率。”
“尤其是贝拉市,本身就是全国水铁联运的重要枢纽,同时又是工业和人口大市,对交通领域的需求和标准要求也更高。”
“对于贝拉市,帝国政府的期望是未来能够成为东海岸的五个对外开放中心,你们贝拉市刚好在蒙巴萨,达累斯萨拉姆,马普托,新汉堡港中间,算是东非东部沿海的重要纽带。”
实际上,东非东海岸的港口城市还有不少,但是其他港口城市的发展,已经被这五个城市拉开了距离。
就比如赞比西河口的欣代市,作为大河入海口,可惜因为赞比西河自身条件的劣势对欣代市的作用很有限,而南方的伊尼扬巴内港则缺乏经济腹地,北方的克里马内和纳卡拉等港口发展较快,但综合条件比贝拉还是差了一点,姆特瓦拉和林迪则不在东非经济发展的主线上。
“好了,我这次来的目的主要还是对你们市的产业进行视察,接下来由贝拉市政府的人员陪同即可,你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工作。”弗里德里希说。
于是,皮埃尔等省内官员只能离开,接下来弗里德里希则由贝拉市市长克亚尔陪同参观本市的产业区。
贝拉市的产业区,或者说工业区依托蓬圭河口建设,众多工厂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区域矗立在蓬圭河岸。
高耸的烟囱,向天空中排放着浓烟,在城市上空,形成一片肉眼可见的暗色洼地,这里也是东非最大的石油炼化工厂所在地。
贝拉市长克亚尔向弗里德里希介绍说:“每天都有油轮将南洋等地区的原油资源输送到贝拉港,我们当地的石油和化工企业,将这些原油进行提炼,亦或者更进一步加工成塑料,乙烯,丙烯等等产品,再通过铁路公路送往内陆的波西米亚工业区或者全国其他地区。”
“目前,我们市的一些化工产业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不过,和德国还有一定的差距。”
德国的化工业依旧是世界第一,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在一战前后,德国的化学可以说又迎来了一次跨越式,将东非和美国等国家甩在身后。
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实际上在于国情的不同,东非和美国化工业发展的条件无疑比德国要好一些,尤其是对原材料的获取上。
但这反而更容易让东非和美国相关企业不思进取。
而德国本身资源相较于其他世界大国算是比较匮乏,在一战期间,因为封锁的原因,德国企业更是不得不通过科研技术创新,从而弥补当时德国物资短缺问题,就比如合成氨,煤化工,合成橡胶,人造硝酸盐,人造纤维等等领域,德国都处在领先地位。
而且德国在部分化学工业领域本来就具备先发优势,比如合成染料,在上个世纪就被德国企业垄断了全世界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市场。
而东非和美国也不能说一无是处,在石油化工以及其延伸出的产业方面,两国做的不错。
克亚尔向弗里德里希说:“德国的化学工业在上个世纪末,就已经十分发达,而我们东非的化工产业在20世纪初,才开始起步,所以两国之间本就有很大的差距。”
“同时,德国在相关领域人才培养方面,具备巨大优势,这种差距需要国内高校和企业共同追赶,才有可能追上甚至超过德国。”
“我们贝拉市的许多企业,技术就是来源于德国,同时也有不少德国的化工业巨头在贝拉建设有工厂,就比如德国的染料巨头法本公司,掌握合成氨技术的哈伯博施法公司等等。”
在20世纪初,德国凭借雄厚的积累和技术优势,采用专利授权和技术合作影响东非,美国、日本等国的化工发展,而德国在贝拉市的投资就多以技术合作方式展开。
东非市场毫无疑问对德国企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就比如贝拉市的重要客户,布拉瓦约市,其纺织业就从贝拉买入染料对产品进行加工,而德国的法本公司,就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弗里德里希问:“那我们自己的企业呢?”
克亚尔说:“我国化工企业和德国的差距不小,但在特别领域,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尤其是石油化工,塑料,化学纤维等方面。”
“而且,帝国化工业近些年来发展速度进入了一个比较快速的阶段,只要随着时间推移,必然能够超越德国等国家。”
“帝国在化工领域起步比较晚,但是近些年投入大,且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研究所,实验室,企业加入进来,就比如今年姆贝亚理工大学,他们就研发出一种新型人造纤维。”
“我们市的企业已经和姆贝亚理工大学进行了接触,有望投入市场,这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化工领域的进步。”
“而这种案例近几年越来越多,同时我们也已经吃透了曾经从德国等国家获得的技术,培养了大批科研人员和熟练工人。”
“未来一段时间里,帝国的化工领域将迎来一个技术爆发期,极大推动帝国化工业的发展,更好推动全国工业化进度。”
化学工业作为基础工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包括钢铁冶金,纺织,船舶制造,装备制造,汽车等等发展都离不开化学工业,它同时关系到军事和农业等领域的发展,就比如炸药和农药化肥。
而这也是弗里德里希亲自到贝拉视察帝国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东非的化工业布局不仅仅如此,而是一个涉及全国众多城镇,形成庞大规模和网络的复杂工业系统,只不过在这个系统中,贝拉市的化工产业更具有代表性。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城市的化学工业就弱,比如之前提到的姆贝亚市,其在技术研发领域就更具有优势,除此外东非首都莱茵市,达累斯萨拉姆,卡宾达,蒙巴萨,罗安达等等,但凡东非的大城市,都有相关产业布局。
就是许多中等规模城市,也在化工业领域各有所长,就比如太特市和新汉堡港市的煤化工,巴加莫约的特殊涂料研发等等。
克亚尔说:“依照我们东非的资源和规模优势,只要能保持如今的发展进度,那么超越德国只是时间问题,毕竟德国的精力和资金,人员是有限的,而帝国能覆盖的领域和产业更多,未来反而是美国可能继续成为帝国的主要对手,就比如现在,我们和美国在石油化工方面的竞争比较激烈。”
当然,苏联的工业底子已经比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要好太多,至于缺口和短板只能一步步解决,而这个过程注定是比较缓慢的。
前世即便到苏联解体前,苏联庞大的工业体系,也有相当多的问题没有解决,尤其是轻工业领域更是完全落后于西方世界。
至于现在,苏联不仅轻工业拿不出手,重工业也十分落后,也难怪约瑟夫没有和帝国主义国家硬顶到底的底气。
……
1927年3月2日。
莱茵帝国,贝拉市。
贝拉是东非最重要的化工业中心之一,近些年来,贝拉更是已经成为世界化工产业的新中心之一,汇聚了大批优质企业落地。
作为东非东海岸的港口城市,贝拉靠近原料产地,能够有效利用东非南洋殖民地的石油资源,未来北海湾(波斯湾)的油气资源得到开发后,也能通过海运便利的输送到此地。
同时,贝拉距离东非的三大煤炭产地,太特省,波西米亚省和汉萨省距离都不远,这也就意味着贝拉市能够获得相对廉价的基本原材料供应。
在市场方面,贝拉市背靠东非中部工业地带,也就是中央省,波西米亚省和洛林省,太特省等东非重要工业省份,同时也能方便对外出口工作的开展。
资源,市场,交通,政策,人才等因素综合在一起,这使得贝拉市在20世纪初成为东非毋庸置疑的化学工业第一城。
所以,考察东非的化学工业发展,绕不开贝拉市,1927年初,帝国皇储弗里德里希亲自到贝拉市视察。
罗德西亚省和贝拉市的官员们亲自到贝拉市火车站迎接皇储专列的到来。
上午七点,专列缓缓的驶入贝拉站,如今东非列车大部分已经换成了内燃机车,而帝国皇室专列也是如此,至于原来的蒸汽专列则被送进了东非国家交通博物馆,供帝国民众参观。
除此外,东非部分铁路的电气化改造也已经完成,电力机车在东非也有一定的占比,但是这种电气化铁路只有在特定区域才能见到。
而皇室专列目前显然不会采用电力机车牵引,不管从安全性还是可靠性,亦或者交通通达性的角度来说。
很快弗里德里希西装革履的出现在车厢门口,和欧洲诸多王室不同,莱茵帝国皇室在衣着上更倾向于日常化,注重舒适性。
而欧洲君主贵族或者领导人,这个时期以军装为潮流,尤其是德国,法国,奥匈帝国和苏联等欧洲大国,就比如德皇威廉二世,苏联领导人约瑟夫等。
如果不考究衣料,做工,品牌,个人气质等因素,就弗里德里希的打扮走在帝国街头,都显得有些平平无奇。
“欢迎皇储殿下到来我们省视察!”罗德西亚省高官皮埃尔热切的上前说。
贝拉市是罗德西亚省的省会,所以这次迎接弗里德里希的人员,既有省里的高官,也有贝拉市的官员。
弗里德里希公式化的和皮埃尔等官员打了招呼,随后开始四处打量起来。
“贝拉站看起来有些拥挤,规模小了点。”
皮埃尔解释说:“皇储殿下,贝拉站建立的时候,贝拉市还仅仅是一座不知名的小城镇,当时也没有考虑到如今规模发展到这么大。”
贝拉是东非排名前十的城市之一,近几年人口已经突破一百万,而当初贝拉市车站建成的时候,当地人口仅有十几万,虽然当时的设计人员,按照五十万规模城市规划,应对未来贝拉市的发展,可现在贝拉火车站的运营也稍显吃力。
弗里德里希说:“贝拉已经成为了东非东海岸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甚至能够辐射到莱茵市等内陆腹地,贝拉火车站也应该扩建。你们的货运站,应该不会也像客运站这样吧!”
客运站小点,旅客可以选择公路出行,而铁路货运如果也超负载,那就有可能影响到贝拉市经济发展,甚至是拖累地区经济的发展。
就比如东非重工业基地的波西米亚省,贝拉市是其最重要的出海通道,如果铁路货运能力不足,这会极大拖累波西米亚省对外贸易发展。
对于这一点,皮埃尔倒是信心满满的说:“贝拉市的铁路货运能力绝对是能满足区域发展需要的,当初贝拉市建设时,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内陆经济服务,所以铁路设施的设计冗余是足够的。”
“至于客运方面,现在贝拉市确实存在短板,毕竟谁也想不到贝拉市会发展如此之快,而且当初贝拉市的产业也没有考虑到人员往来会达到如此规模。”
贝拉市靠的是工业起步,但是贝拉市如今显然成为了达累斯萨拉姆和蒙巴萨那样的开放性城市,海内外人员往来每年都在增加,而且贝拉本身是东非一个比较重要的交通枢纽,所以转车的人也比较多。
这些原因,让如今贝拉市火车站的运营超过了其设计上限。
皮埃尔接着说:“不过,我们已经准备建设新的车站,供应本地市民还有国内外旅客出行需求,如今贝拉市东站已经选址完成,正在准备进入建设阶段。”
弗里德里希对这个解释还是比较满意的,事实上,铁路方面显然不归地方政府管理,但是皮埃尔却能清楚的了解这方面信息,这也说明了他平时工作的态度。
毕竟,试想一下,一个连自己管理区域内基本情况都搞不清楚的官员,如何能指望他管理好自己的区域呢!
弗里德里希说:“交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最早集市的形成也要选址在交通便利的区域,所以对区域内的交通规划,应该在配合国家整体交通规划的大前提下,尽可能的因地制宜,提高交通通达性和效率。”
“尤其是贝拉市,本身就是全国水铁联运的重要枢纽,同时又是工业和人口大市,对交通领域的需求和标准要求也更高。”
“对于贝拉市,帝国政府的期望是未来能够成为东海岸的五个对外开放中心,你们贝拉市刚好在蒙巴萨,达累斯萨拉姆,马普托,新汉堡港中间,算是东非东部沿海的重要纽带。”
实际上,东非东海岸的港口城市还有不少,但是其他港口城市的发展,已经被这五个城市拉开了距离。
就比如赞比西河口的欣代市,作为大河入海口,可惜因为赞比西河自身条件的劣势对欣代市的作用很有限,而南方的伊尼扬巴内港则缺乏经济腹地,北方的克里马内和纳卡拉等港口发展较快,但综合条件比贝拉还是差了一点,姆特瓦拉和林迪则不在东非经济发展的主线上。
“好了,我这次来的目的主要还是对你们市的产业进行视察,接下来由贝拉市政府的人员陪同即可,你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工作。”弗里德里希说。
于是,皮埃尔等省内官员只能离开,接下来弗里德里希则由贝拉市市长克亚尔陪同参观本市的产业区。
贝拉市的产业区,或者说工业区依托蓬圭河口建设,众多工厂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区域矗立在蓬圭河岸。
高耸的烟囱,向天空中排放着浓烟,在城市上空,形成一片肉眼可见的暗色洼地,这里也是东非最大的石油炼化工厂所在地。
贝拉市长克亚尔向弗里德里希介绍说:“每天都有油轮将南洋等地区的原油资源输送到贝拉港,我们当地的石油和化工企业,将这些原油进行提炼,亦或者更进一步加工成塑料,乙烯,丙烯等等产品,再通过铁路公路送往内陆的波西米亚工业区或者全国其他地区。”
“目前,我们市的一些化工产业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不过,和德国还有一定的差距。”
德国的化工业依旧是世界第一,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在一战前后,德国的化学可以说又迎来了一次跨越式,将东非和美国等国家甩在身后。
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实际上在于国情的不同,东非和美国化工业发展的条件无疑比德国要好一些,尤其是对原材料的获取上。
但这反而更容易让东非和美国相关企业不思进取。
而德国本身资源相较于其他世界大国算是比较匮乏,在一战期间,因为封锁的原因,德国企业更是不得不通过科研技术创新,从而弥补当时德国物资短缺问题,就比如合成氨,煤化工,合成橡胶,人造硝酸盐,人造纤维等等领域,德国都处在领先地位。
而且德国在部分化学工业领域本来就具备先发优势,比如合成染料,在上个世纪就被德国企业垄断了全世界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市场。
而东非和美国也不能说一无是处,在石油化工以及其延伸出的产业方面,两国做的不错。
克亚尔向弗里德里希说:“德国的化学工业在上个世纪末,就已经十分发达,而我们东非的化工产业在20世纪初,才开始起步,所以两国之间本就有很大的差距。”
“同时,德国在相关领域人才培养方面,具备巨大优势,这种差距需要国内高校和企业共同追赶,才有可能追上甚至超过德国。”
“我们贝拉市的许多企业,技术就是来源于德国,同时也有不少德国的化工业巨头在贝拉建设有工厂,就比如德国的染料巨头法本公司,掌握合成氨技术的哈伯博施法公司等等。”
在20世纪初,德国凭借雄厚的积累和技术优势,采用专利授权和技术合作影响东非,美国、日本等国的化工发展,而德国在贝拉市的投资就多以技术合作方式展开。
东非市场毫无疑问对德国企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就比如贝拉市的重要客户,布拉瓦约市,其纺织业就从贝拉买入染料对产品进行加工,而德国的法本公司,就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弗里德里希问:“那我们自己的企业呢?”
克亚尔说:“我国化工企业和德国的差距不小,但在特别领域,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尤其是石油化工,塑料,化学纤维等方面。”
“而且,帝国化工业近些年来发展速度进入了一个比较快速的阶段,只要随着时间推移,必然能够超越德国等国家。”
“帝国在化工领域起步比较晚,但是近些年投入大,且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研究所,实验室,企业加入进来,就比如今年姆贝亚理工大学,他们就研发出一种新型人造纤维。”
“我们市的企业已经和姆贝亚理工大学进行了接触,有望投入市场,这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化工领域的进步。”
“而这种案例近几年越来越多,同时我们也已经吃透了曾经从德国等国家获得的技术,培养了大批科研人员和熟练工人。”
“未来一段时间里,帝国的化工领域将迎来一个技术爆发期,极大推动帝国化工业的发展,更好推动全国工业化进度。”
化学工业作为基础工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包括钢铁冶金,纺织,船舶制造,装备制造,汽车等等发展都离不开化学工业,它同时关系到军事和农业等领域的发展,就比如炸药和农药化肥。
而这也是弗里德里希亲自到贝拉视察帝国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东非的化工业布局不仅仅如此,而是一个涉及全国众多城镇,形成庞大规模和网络的复杂工业系统,只不过在这个系统中,贝拉市的化工产业更具有代表性。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城市的化学工业就弱,比如之前提到的姆贝亚市,其在技术研发领域就更具有优势,除此外东非首都莱茵市,达累斯萨拉姆,卡宾达,蒙巴萨,罗安达等等,但凡东非的大城市,都有相关产业布局。
就是许多中等规模城市,也在化工业领域各有所长,就比如太特市和新汉堡港市的煤化工,巴加莫约的特殊涂料研发等等。
克亚尔说:“依照我们东非的资源和规模优势,只要能保持如今的发展进度,那么超越德国只是时间问题,毕竟德国的精力和资金,人员是有限的,而帝国能覆盖的领域和产业更多,未来反而是美国可能继续成为帝国的主要对手,就比如现在,我们和美国在石油化工方面的竞争比较激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非洲创业实录,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非洲创业实录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非洲创业实录,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非洲创业实录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