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婵此行算是隐秘。
除了在公孙辛夷和姜婉两位正室奉了茶,并未在其他人面前露面。
就连虞璇玑她们也不知道自己竟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多了个姊妹。
当然,就算知道了,估计也顶多会新奇一阵子,埋怨自己碗里的吃食又少了一份,并不会真正放在心上。
什么江湖第一美人,也就是那些土包子没尝过真正的好颜色罢了。
这府中各个别苑的主人,哪一个不是姿容绝世、修为惊天、身份高贵?
对此,云婵的认知也很清醒。
这么些年她也曾通过曾经在府中的关系,暗自打听过一些内宅的格局。
哪还能不知道,如今的府中苑落早已形成了固定的格局,她一个后来者,又没有太大的倚仗,想要融入任何一方估计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之前她在韩绍面前一番作态,更多的其实是一种试探。
试探韩绍对自己的态度。
她是棋子,也甘愿当这枚棋子,甚至愿意为了韩绍付出一切。
可若是韩绍当她这枚棋子可有可无,终究会少了几分赤忱与奔头。
说到底,她也是人。
是人就有私心。
就像此刻,辞别了公孙辛夷和姜婉两位正室主母后,云婵并未直接离开。
而是在得到韩绍的允许后,忽然出现在女官贞娘面前。
两人互相打量着彼此那七八分相似的面容,心下都有几分稀奇。
“那日我拉着你一起侍奉,你可怨我?”
或许是修行剑道的缘故,云婵的性子也直来直去了起来。
贞娘粉面微红摇头否认。
“阿姊帮我,贞娘感激不尽,何谈怨恚?”
云婵见状,没有将这个话题继续接下去,而是上前轻轻牵住贞娘的手,轻声叹息道。
“咱们跟那些人是不一样的,咱们百般努力也不过是她们的起点。”
“所以有些事情咱们奢求不来的。”
若是有可能,这世上哪个女子不想穿上赤色喜服嫁衣,在火红烛火的摇曳下交出一切。
只可惜她们的出身,注定了有些委屈和遗憾,她们必须要受着。
或许是两人相似的脸、相同的出身,再加上连续几日的坦诚相见,让贞娘少了几分戒备。
云婵这一番有些突兀的交心,贞娘并未感到什么不舒服,反而生出几分共鸣。
“阿姊想说什么?不妨直言。”
听到贞娘这话,云婵心中有些感慨。
只能说不愧是六扇门出来的,若是真的蠢笨,估计活不到今天,更不可能在郎君身边一待就是这么久。
“放心,郎君的忌讳我也懂,不会让你为难。”
“只是想你能谨慎行事,替我尽心侍奉郎君,勿要行将踏错,失了方寸。”
说着,直接取出一本天阶剑典,以及一份禅意感悟交给贞娘。
“这剑典出自天家武库,甚是难得,乃郎君亲赐。”
“至于这份感悟,是我听大禅寺阿罗汉讲经得来,也算是珍贵,你且收好,若是喜欢,可以尝试修行一二。”
如此贵重的礼物,让贞娘神色一怔。
正要推却,却被云婵阻止。
“你唤我一声阿姊,如何受不得?”
贞娘见状,默然了一阵,而后忽然抬起螓首与之对视,声音冷淡道。
“阿姊这是想……贞娘成为另一个你?”
太贪心了。
江湖她想要,这内宅她还想要占有一席之地。
只是她也不想想,谁愿意成为谁的替代品?
又或者说,她难道不知道‘你跟婵娘子真像’这句话,贞娘早就听腻了,甚至心中早已生出嫉恨?
面对贞娘眼中流露出的嘲讽与恼怒,云婵也是颇为无奈。
她此去江湖,时间短了还好。
可若是转眼十年、百年,到时郎君身边还有没有她的位置,她真的没信心。
哪怕她知道自家郎君应当不是那种薄情寡义之人,可这并不妨碍她心中这种不安全感不断滋生。
所以她需要有个人能帮她在这府中留下一些痕迹,哪怕这丝痕迹只是一道影子也行。
而眼见自己这点小心思被贞娘直接点破,云婵不但没有失落慌乱,反而眼露欣喜。
江湖走过一遭,见过的蠢货多了,就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
微微用力阻止了贞娘抽回温润玉手的动作,云婵轻笑。
“不要急着拒绝,且听我说。”
“你我模样相类,这是天赐的缘分,故而姊妹相称,我也是真心,纵然有私心,也是想着合则两利、互相成就。”
说着,云婵也不管她信不信,径自道。
“你帮我在郎君身边留下我的影子,勿使郎君忘却了我的好。”
“待来日,阿姊我在外面有所成就,也能成为你的倚仗,断不会让那些别苑女主小觑了去,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贞娘闻言,见云婵神色真诚,垂目思索了一阵。
“我如何信你?”
若她习她剑法、悟她禅意,成为了另一个她。
等到将来,她这个正主归来,直接将她取代,那她贞娘岂不成了年年苦恨压金线,徒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笑话?
对于贞娘的担心,云婵失笑,而后附耳在贞娘耳畔轻语了几句。
什么并蒂花开、姊妹双生,什么三人成行、一加一大于二……
诸般虎狼之词入耳,引得初为人妇的贞娘耳根嫣红如血,从脸颊烧到了脖颈。
盈出水光的明亮眼眸,有些躲闪地看着这位如今名满江湖的江湖第一美人,似乎在说。
‘恁怎生懂得忒多?’
云婵见状,白了她一眼。
“你我身份不及她人,若不能苦修内功,如何能与她们争锋?”
见贞娘神色闪烁,明显已经被说动,云婵索性将自己这些年在江湖上收罗来的阴阳秘术尽数交给了她。
而后忽然神色一正,目光灼灼地看着贞娘悄然道。
“郎君曾言,王侯将相宁有种耶?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只需共勉,你我将来未必不能在那些人面前……争得一席之地。”
听得云婵不加掩饰的‘野心’,贞娘莫名有些恐惧。
毕竟在这之前,她最大的奢望也不过是能得君上垂怜,沾得几分雨露尝尝滋味罢了。
可现在……她却悚然发现自己在此女的蛊惑下,竟有些心动了。
‘也无怪乎那些世族子弟、宗门天骄,会为此女玩弄于鼓掌……’
贞娘心中正惊醒着,云婵却是忽然又说起一事。
“对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北边那人就要南下了。”
“她受血脉之累,一朝入府,处境必然艰难,届时你倒是可以跟她亲近亲近……”
贞娘反应了一阵,这才回味过来云婵口中的‘北边那人’是谁。
下意识接话道。
“阿姊与那乌丸氏相熟?她可信?”
六扇门的人就是这样,看待一个人首先就是怀疑与戒备。
这也算是职业病了。
不过对于她这话,云婵却是颇有信心地安抚道。
“放心吧,那人性子温和,你与她相处不难。”
扛过同一条枪的友谊,无需多言。
见云婵语气笃定,贞娘信了几分,心中盘算了一阵。
不管怎么样,那人有子嗣傍身,还是君上的独子。
单单是这份泼天功勋,就足以抵消诸多不利因素,纵然会因为自身血脉受到其她人的排挤,也绝对不会被太过刻薄对待。
若是能攀附抱团,再等自己这‘阿姊’将来有所成就,或许有些事情未必不能肖想一二。
唯一让她有些迟疑的是。
“阿姊怎知道那人即将南下?”
云婵闻言,眯眼轻笑。
“这有什么难猜的?草原蛮风太重,纵然如今有所更易,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郎君不会允许公子的性子被其影响太多。”
“如今公子年岁渐长,接他回来认祖归宗,势在必行。”
在这方面,就算两位主母再有不满,也绝不敢阻拦。
更何况她们也不一定会阻拦。
毕竟从云婵了解的种种迹象来看,两位夫人成婚十年无所出,如今怕是想要子嗣,已经想得快疯魔了。
而那乌丸氏偏偏一次命中,说不准就有什么秘法在身呢?
对此,她们岂能不好奇?
……
事实上,云婵的猜测可谓精准到了极点。
此时饮完新妇敬茶的公孙辛夷和姜婉,并未散去。
说起来,两人由于性子偏差太多,待在一起也没什么话题好聊,所以像这样坐在一起的机会并不多。
“阿姊近来可好?”
对于姜婉的关心,公孙辛夷明显不大受用。
“还成,就是眼跟前人来人往的,不得清净。”
“倒是婉娘你最近看起来丰腴了不少啊。”
公孙辛夷向来喜欢直来直去,这话也没有别的意思。
随着年岁的渐长,姜婉相较于过去,已经褪去了曾经的少女青涩,体态日渐成熟之下,整个人显得温婉且贵气。
某些地方自然也丰盈了起来。
只是这话落在姜婉耳中,就有些不中听了。
前一句,是在炫耀捧她臭脚的人多?
后一句,是在说她胖了?
真是岂有此理!
姜婉捏紧了手中的茶盏,心中憋着气,可偏偏公孙辛夷这妇人一副真诚的模样,让她寻不到翻脸的由头。
只能阴阳道。
“确实比不得阿姊的飒爽英姿,想必一朝披甲,必胜过英武儿郎。”
见姜婉说这话时,目光有意无意落在自己胸前,公孙辛夷脸色黑黢黢地阴沉了下来。
没办法,有些东西跟年纪无关,靠的是天赋。
偏偏她在这方面的天赋确实不如身边这人。
“婉娘说笑了,想当初我随夫君征战时,夫君对我一见倾心,何曾将我当作男儿?”
这话恰如【最后的轻语】,沉默又暴击。
太康五十九年冬的那一日,姜婉怀抱冬衣站在人群中,看到两人并骑而行。
是她一生的痛!
咔嚓——
姜婉手中的茶盏化作齑粉。
难得嘴仗得胜的公孙辛夷眉眼轻挑,显得得意洋洋。
不过姜婉到底唤她一声阿姊,让让她也无妨。
所以公孙辛夷见好就收,转而便道。
“你觉得今日这江湖第一美人,如何?”
公孙辛夷这话说不上嘲讽,态度语气上的居高临下,却是不加掩饰。
第一美人就不说了,论容貌精致,除了虞璇玑和涂山妃璇两个妖孽,她还没服过谁。
至于江湖二字,更是可笑。
她夫君麾下那二百余陷阵龙骑,三枪便能捅破江湖魂,从此‘官爷,我乃大大的良民’!
姜婉也是颇以为然。
自古以来,江湖与庙堂并行于世。
但从来都是庙堂居高,江湖在野。
所谓显世宗门,也不过是世族媾和的产物罢了。
就像之前被韩绍踏平的北固宗。
门中弟子大多都是各家世族子弟。
宗门更多的则是充当一个各族联系的平台,作为方便分割利益、互通有无、战略缓冲的媒介存在。
所以世人说起来,都将‘世族高门’四字连在一起阐述。
至于公孙辛夷问的话,姜婉则答道。
“是个心思重的。”
的确,若非有心思、有野心,又岂会放弃眼前的安逸富贵,受命跑到鱼龙混杂的江湖上搅风搅雨?
公孙辛夷闻言,秀眉微蹙,有些不满道。
“多少有些不成体统。”
“夫君也真是的,也不怕辱没了我家门风。”
而姜婉则摇头道。
“随她去吧,夫君应该也是在为将来平抑江湖做准备。”
这一点,就能看出两人观点不同来。
公孙辛夷世族贵女出身,颇为看重体面。
心下难免有些担心,那云氏在外面闹出什么丑事,丢了自家脸面。
而姜婉则明显更看重实际利益。
所谓脸面只要不伤及根本,她并不太看重。
“安心吧,你难道还不相信夫君的手段?”
听到这话,公孙辛夷顿时偃旗息鼓,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对此,姜婉不禁有些无语。
自己身边这娘们儿颇为邪性,但凡事情涉及绍哥儿,这娘们儿就跟中邪了一样,态度立马转变。
似乎在她眼里,绍哥儿永远无所不能一般。
这份近乎愚昧的盲从,就连姜婉也无法企及。
这倒不是她对韩绍的信任少了,只是她在很多关键节点上,也会有自己的主张。
默默翻了个白眼,姜婉有些鄙夷地切一声,而后话锋一转。
“既然此事夫君自有主张,咱们也管不了,就不论了。”
“今日难得我们姊妹坐在一起,有件事情还要与阿姊商量一下。”
公孙辛夷抬眸,有些疑惑。
“何事?”
姜婉重新拿个茶盏续上茶水,浅浅呷了一口才道。
“坤哥儿年岁到了,不能再拖了,该接回来了。”
那孩子虽有蛮族血脉,还不是她们所出,可终究是夫君血脉,还唤她们一声嫡母。
如今已经幼学之年,真要是在草原长歪了,就算夫君不说,她们也无法交代。
公孙辛夷闻言,明显沉默了一阵,最后还是叹息道。
“那便接回来吧。”
这么多年过去了,再大的怨气也消散了。
更何况她又不蠢,夫君一直纵容她们,再继续使性子就是她们的不对了。
就这么三言两语间,北边那一对母子的命运就此改变。
这就是为什么世间女子非要在这套宗法体制下,非要争个嫡庶的根源。
而正如云婵猜测的那般,在定下此事后,姜婉忽然压低了声音道。
“阿姊,那乌丸氏只承恩一次就有所出,你就不好奇?”
其实姜婉本想说‘你就不急’?
但终究抹不开脸,换了个相对婉转的说法。
公孙辛夷闻言,眉眼一挑。
“那便等她来了,问问?”
问,这是必须的。
十年了。
若是换做市井凡俗,自己早就成了那些长舌妇口中不会下蛋的母鸡了。
姜婉心中叹息。
……
除了在公孙辛夷和姜婉两位正室奉了茶,并未在其他人面前露面。
就连虞璇玑她们也不知道自己竟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多了个姊妹。
当然,就算知道了,估计也顶多会新奇一阵子,埋怨自己碗里的吃食又少了一份,并不会真正放在心上。
什么江湖第一美人,也就是那些土包子没尝过真正的好颜色罢了。
这府中各个别苑的主人,哪一个不是姿容绝世、修为惊天、身份高贵?
对此,云婵的认知也很清醒。
这么些年她也曾通过曾经在府中的关系,暗自打听过一些内宅的格局。
哪还能不知道,如今的府中苑落早已形成了固定的格局,她一个后来者,又没有太大的倚仗,想要融入任何一方估计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之前她在韩绍面前一番作态,更多的其实是一种试探。
试探韩绍对自己的态度。
她是棋子,也甘愿当这枚棋子,甚至愿意为了韩绍付出一切。
可若是韩绍当她这枚棋子可有可无,终究会少了几分赤忱与奔头。
说到底,她也是人。
是人就有私心。
就像此刻,辞别了公孙辛夷和姜婉两位正室主母后,云婵并未直接离开。
而是在得到韩绍的允许后,忽然出现在女官贞娘面前。
两人互相打量着彼此那七八分相似的面容,心下都有几分稀奇。
“那日我拉着你一起侍奉,你可怨我?”
或许是修行剑道的缘故,云婵的性子也直来直去了起来。
贞娘粉面微红摇头否认。
“阿姊帮我,贞娘感激不尽,何谈怨恚?”
云婵见状,没有将这个话题继续接下去,而是上前轻轻牵住贞娘的手,轻声叹息道。
“咱们跟那些人是不一样的,咱们百般努力也不过是她们的起点。”
“所以有些事情咱们奢求不来的。”
若是有可能,这世上哪个女子不想穿上赤色喜服嫁衣,在火红烛火的摇曳下交出一切。
只可惜她们的出身,注定了有些委屈和遗憾,她们必须要受着。
或许是两人相似的脸、相同的出身,再加上连续几日的坦诚相见,让贞娘少了几分戒备。
云婵这一番有些突兀的交心,贞娘并未感到什么不舒服,反而生出几分共鸣。
“阿姊想说什么?不妨直言。”
听到贞娘这话,云婵心中有些感慨。
只能说不愧是六扇门出来的,若是真的蠢笨,估计活不到今天,更不可能在郎君身边一待就是这么久。
“放心,郎君的忌讳我也懂,不会让你为难。”
“只是想你能谨慎行事,替我尽心侍奉郎君,勿要行将踏错,失了方寸。”
说着,直接取出一本天阶剑典,以及一份禅意感悟交给贞娘。
“这剑典出自天家武库,甚是难得,乃郎君亲赐。”
“至于这份感悟,是我听大禅寺阿罗汉讲经得来,也算是珍贵,你且收好,若是喜欢,可以尝试修行一二。”
如此贵重的礼物,让贞娘神色一怔。
正要推却,却被云婵阻止。
“你唤我一声阿姊,如何受不得?”
贞娘见状,默然了一阵,而后忽然抬起螓首与之对视,声音冷淡道。
“阿姊这是想……贞娘成为另一个你?”
太贪心了。
江湖她想要,这内宅她还想要占有一席之地。
只是她也不想想,谁愿意成为谁的替代品?
又或者说,她难道不知道‘你跟婵娘子真像’这句话,贞娘早就听腻了,甚至心中早已生出嫉恨?
面对贞娘眼中流露出的嘲讽与恼怒,云婵也是颇为无奈。
她此去江湖,时间短了还好。
可若是转眼十年、百年,到时郎君身边还有没有她的位置,她真的没信心。
哪怕她知道自家郎君应当不是那种薄情寡义之人,可这并不妨碍她心中这种不安全感不断滋生。
所以她需要有个人能帮她在这府中留下一些痕迹,哪怕这丝痕迹只是一道影子也行。
而眼见自己这点小心思被贞娘直接点破,云婵不但没有失落慌乱,反而眼露欣喜。
江湖走过一遭,见过的蠢货多了,就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
微微用力阻止了贞娘抽回温润玉手的动作,云婵轻笑。
“不要急着拒绝,且听我说。”
“你我模样相类,这是天赐的缘分,故而姊妹相称,我也是真心,纵然有私心,也是想着合则两利、互相成就。”
说着,云婵也不管她信不信,径自道。
“你帮我在郎君身边留下我的影子,勿使郎君忘却了我的好。”
“待来日,阿姊我在外面有所成就,也能成为你的倚仗,断不会让那些别苑女主小觑了去,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贞娘闻言,见云婵神色真诚,垂目思索了一阵。
“我如何信你?”
若她习她剑法、悟她禅意,成为了另一个她。
等到将来,她这个正主归来,直接将她取代,那她贞娘岂不成了年年苦恨压金线,徒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笑话?
对于贞娘的担心,云婵失笑,而后附耳在贞娘耳畔轻语了几句。
什么并蒂花开、姊妹双生,什么三人成行、一加一大于二……
诸般虎狼之词入耳,引得初为人妇的贞娘耳根嫣红如血,从脸颊烧到了脖颈。
盈出水光的明亮眼眸,有些躲闪地看着这位如今名满江湖的江湖第一美人,似乎在说。
‘恁怎生懂得忒多?’
云婵见状,白了她一眼。
“你我身份不及她人,若不能苦修内功,如何能与她们争锋?”
见贞娘神色闪烁,明显已经被说动,云婵索性将自己这些年在江湖上收罗来的阴阳秘术尽数交给了她。
而后忽然神色一正,目光灼灼地看着贞娘悄然道。
“郎君曾言,王侯将相宁有种耶?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只需共勉,你我将来未必不能在那些人面前……争得一席之地。”
听得云婵不加掩饰的‘野心’,贞娘莫名有些恐惧。
毕竟在这之前,她最大的奢望也不过是能得君上垂怜,沾得几分雨露尝尝滋味罢了。
可现在……她却悚然发现自己在此女的蛊惑下,竟有些心动了。
‘也无怪乎那些世族子弟、宗门天骄,会为此女玩弄于鼓掌……’
贞娘心中正惊醒着,云婵却是忽然又说起一事。
“对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北边那人就要南下了。”
“她受血脉之累,一朝入府,处境必然艰难,届时你倒是可以跟她亲近亲近……”
贞娘反应了一阵,这才回味过来云婵口中的‘北边那人’是谁。
下意识接话道。
“阿姊与那乌丸氏相熟?她可信?”
六扇门的人就是这样,看待一个人首先就是怀疑与戒备。
这也算是职业病了。
不过对于她这话,云婵却是颇有信心地安抚道。
“放心吧,那人性子温和,你与她相处不难。”
扛过同一条枪的友谊,无需多言。
见云婵语气笃定,贞娘信了几分,心中盘算了一阵。
不管怎么样,那人有子嗣傍身,还是君上的独子。
单单是这份泼天功勋,就足以抵消诸多不利因素,纵然会因为自身血脉受到其她人的排挤,也绝对不会被太过刻薄对待。
若是能攀附抱团,再等自己这‘阿姊’将来有所成就,或许有些事情未必不能肖想一二。
唯一让她有些迟疑的是。
“阿姊怎知道那人即将南下?”
云婵闻言,眯眼轻笑。
“这有什么难猜的?草原蛮风太重,纵然如今有所更易,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郎君不会允许公子的性子被其影响太多。”
“如今公子年岁渐长,接他回来认祖归宗,势在必行。”
在这方面,就算两位主母再有不满,也绝不敢阻拦。
更何况她们也不一定会阻拦。
毕竟从云婵了解的种种迹象来看,两位夫人成婚十年无所出,如今怕是想要子嗣,已经想得快疯魔了。
而那乌丸氏偏偏一次命中,说不准就有什么秘法在身呢?
对此,她们岂能不好奇?
……
事实上,云婵的猜测可谓精准到了极点。
此时饮完新妇敬茶的公孙辛夷和姜婉,并未散去。
说起来,两人由于性子偏差太多,待在一起也没什么话题好聊,所以像这样坐在一起的机会并不多。
“阿姊近来可好?”
对于姜婉的关心,公孙辛夷明显不大受用。
“还成,就是眼跟前人来人往的,不得清净。”
“倒是婉娘你最近看起来丰腴了不少啊。”
公孙辛夷向来喜欢直来直去,这话也没有别的意思。
随着年岁的渐长,姜婉相较于过去,已经褪去了曾经的少女青涩,体态日渐成熟之下,整个人显得温婉且贵气。
某些地方自然也丰盈了起来。
只是这话落在姜婉耳中,就有些不中听了。
前一句,是在炫耀捧她臭脚的人多?
后一句,是在说她胖了?
真是岂有此理!
姜婉捏紧了手中的茶盏,心中憋着气,可偏偏公孙辛夷这妇人一副真诚的模样,让她寻不到翻脸的由头。
只能阴阳道。
“确实比不得阿姊的飒爽英姿,想必一朝披甲,必胜过英武儿郎。”
见姜婉说这话时,目光有意无意落在自己胸前,公孙辛夷脸色黑黢黢地阴沉了下来。
没办法,有些东西跟年纪无关,靠的是天赋。
偏偏她在这方面的天赋确实不如身边这人。
“婉娘说笑了,想当初我随夫君征战时,夫君对我一见倾心,何曾将我当作男儿?”
这话恰如【最后的轻语】,沉默又暴击。
太康五十九年冬的那一日,姜婉怀抱冬衣站在人群中,看到两人并骑而行。
是她一生的痛!
咔嚓——
姜婉手中的茶盏化作齑粉。
难得嘴仗得胜的公孙辛夷眉眼轻挑,显得得意洋洋。
不过姜婉到底唤她一声阿姊,让让她也无妨。
所以公孙辛夷见好就收,转而便道。
“你觉得今日这江湖第一美人,如何?”
公孙辛夷这话说不上嘲讽,态度语气上的居高临下,却是不加掩饰。
第一美人就不说了,论容貌精致,除了虞璇玑和涂山妃璇两个妖孽,她还没服过谁。
至于江湖二字,更是可笑。
她夫君麾下那二百余陷阵龙骑,三枪便能捅破江湖魂,从此‘官爷,我乃大大的良民’!
姜婉也是颇以为然。
自古以来,江湖与庙堂并行于世。
但从来都是庙堂居高,江湖在野。
所谓显世宗门,也不过是世族媾和的产物罢了。
就像之前被韩绍踏平的北固宗。
门中弟子大多都是各家世族子弟。
宗门更多的则是充当一个各族联系的平台,作为方便分割利益、互通有无、战略缓冲的媒介存在。
所以世人说起来,都将‘世族高门’四字连在一起阐述。
至于公孙辛夷问的话,姜婉则答道。
“是个心思重的。”
的确,若非有心思、有野心,又岂会放弃眼前的安逸富贵,受命跑到鱼龙混杂的江湖上搅风搅雨?
公孙辛夷闻言,秀眉微蹙,有些不满道。
“多少有些不成体统。”
“夫君也真是的,也不怕辱没了我家门风。”
而姜婉则摇头道。
“随她去吧,夫君应该也是在为将来平抑江湖做准备。”
这一点,就能看出两人观点不同来。
公孙辛夷世族贵女出身,颇为看重体面。
心下难免有些担心,那云氏在外面闹出什么丑事,丢了自家脸面。
而姜婉则明显更看重实际利益。
所谓脸面只要不伤及根本,她并不太看重。
“安心吧,你难道还不相信夫君的手段?”
听到这话,公孙辛夷顿时偃旗息鼓,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对此,姜婉不禁有些无语。
自己身边这娘们儿颇为邪性,但凡事情涉及绍哥儿,这娘们儿就跟中邪了一样,态度立马转变。
似乎在她眼里,绍哥儿永远无所不能一般。
这份近乎愚昧的盲从,就连姜婉也无法企及。
这倒不是她对韩绍的信任少了,只是她在很多关键节点上,也会有自己的主张。
默默翻了个白眼,姜婉有些鄙夷地切一声,而后话锋一转。
“既然此事夫君自有主张,咱们也管不了,就不论了。”
“今日难得我们姊妹坐在一起,有件事情还要与阿姊商量一下。”
公孙辛夷抬眸,有些疑惑。
“何事?”
姜婉重新拿个茶盏续上茶水,浅浅呷了一口才道。
“坤哥儿年岁到了,不能再拖了,该接回来了。”
那孩子虽有蛮族血脉,还不是她们所出,可终究是夫君血脉,还唤她们一声嫡母。
如今已经幼学之年,真要是在草原长歪了,就算夫君不说,她们也无法交代。
公孙辛夷闻言,明显沉默了一阵,最后还是叹息道。
“那便接回来吧。”
这么多年过去了,再大的怨气也消散了。
更何况她又不蠢,夫君一直纵容她们,再继续使性子就是她们的不对了。
就这么三言两语间,北边那一对母子的命运就此改变。
这就是为什么世间女子非要在这套宗法体制下,非要争个嫡庶的根源。
而正如云婵猜测的那般,在定下此事后,姜婉忽然压低了声音道。
“阿姊,那乌丸氏只承恩一次就有所出,你就不好奇?”
其实姜婉本想说‘你就不急’?
但终究抹不开脸,换了个相对婉转的说法。
公孙辛夷闻言,眉眼一挑。
“那便等她来了,问问?”
问,这是必须的。
十年了。
若是换做市井凡俗,自己早就成了那些长舌妇口中不会下蛋的母鸡了。
姜婉心中叹息。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本边军一小卒,我本边军一小卒最新章节,我本边军一小卒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本边军一小卒,我本边军一小卒最新章节,我本边军一小卒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