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李景霖如此膨胀的原因。

  便是因为

  首先要走的试点地区,在金陵。

  在详细了解了当地非遗文化发展,以及目前的整合尝试后,李景霖明白了,为什么老大会派自己来到这个地方进行调研。

  “这简直是浑然天成。”

  根本不需要顾虑发展问题,金陵作为鼎鼎大名的旅游城市,对于旅游周边的这些文化艺术领域的保护和挖掘一直相当在线。

  想要进行立体整合,大多只是苦于没有先例可参考,一切都在摸黑。

  但立体整合的基础需求却完全是给你拉满的。

  金陵嘛!

  真就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文化有文化,要艺术有艺术。

  难度降低许多。

  李景霖顿时明白了。

  自己必须要做出个样子给人看看。

  有了首例参照,其他地方想要模仿起来,就有了很多经验与教训。

  “李主任,您请进。”

  金陵的四把手顾瑾笑呵呵的将李景霖请进办公室。

  泡上一壶茶。

  “来尝尝,我们金陵的特产,碧螺春。”

  “李主任,如果感兴趣的话,这段时间,我们带您在金陵这边转一转?实地考察一下?”

  李景霖的突然到访,让顾瑾是有点猝不及防的。

  所知道的信息,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具体是什么细节,并不是很了解。

  但毕竟是金陵,根本不怕这种猝不及防。

  随时随地都可以展示给李景霖看。

  每次看到有来客参观金陵的时候,顾瑾都是很爽的。

  看着来客们赞叹的表情,这简直就是一种相当高端的装B。

  “那可太感谢顾书记了。”

  李景霖也不客气,直接就点头。

  很快。

  顾瑾便带着李景霖,参观了一下金陵各地。

  通过参观,李景霖是愈发明白。

  自己决不能只局限于“艺术”。

  想要真正整合各项艺术产业,让这些艺术产业为经济所服务,就必须脱离艺术本身,落实到产业上来。

  金陵有什么?

  除了淮扬菜外。

  茶文化的代表碧螺春,建筑艺术代表苏州园林,手工艺的缂丝苏绣,无一不是远近有名。

  当看完这独特的文化印记在不同领域所绽放的光彩后,李景霖愈发肯定。

  真想搞出具有文化影响力的项目,绝对不是拆开后独自发展便能做到的。

  关键正是在于整合。

  如何将当地特色进行有机整合,让产业能够达到艺术的程度,能够让艺术赋予产业生命力,艺术与产业的相互结合所诞生出的独特华夏文化内涵。

  这才是主要的。

  在大致的参观了一下金陵后,李景霖便开始摇人。

  组织起人来,系统性的去统计金陵的各项民间手艺人。

  不只是局限在艺术领域,而是扩大到了整个非遗文化的程度。

  自然。

  在安排下去后。

  李景霖也是来到了金陵必去的地方。

  纪念馆。

  来纪念馆前,是严肃的,看的时候,是愤怒的,出来以后,是压抑而悲伤的。

  只不过。

  从艺术家的视角。

  李景霖看到了更多的东西。

  为何华夏文明从不会被外敌击溃,正是因为一脉相承的独特文化。

  那为什么,现如今来看,似乎感觉华夏的文化发展不是那么理想,反而是国外的一些小门小式都能被吹上天?

  甚至会有人担忧于此。

  李景霖已经是越来越明白了。

  为何西方都能在一個破烂快餐店里赋予所谓的文化属性?为何华夏喝腻了的,随手传出去的抹茶,都能在小日子的运作下,名扬海外,好悬没成为人家的代名词?

  真的只是宣传?

  其实不是。

  在金陵这边考察了一圈后,李景霖就隐隐约约的感受到了问题的本质。

  在纪念馆的这么一刺激之下。

  李景霖直接通透。

  完全就是因为他们可以率先将这些东西商业化,产业化。

  当艺术或者什么民间传承脱离了商业后,确实难以得到更快速的发展。

  而在商业化和产业化上,为何发展似乎令人感到有些不尽人意?

  原因真就是两个字。

  【B格】

  华夏人还是太实在了。

  有时候想的都是物美价廉。

  但实际上呢?

  真正想要有影响,B格才是最重要的。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国度里,有这样的一句话。

  【只要贵的,不要对的,贵的才能装B,才能显得我有格调,我与众不同】

  明白这一点后,李景霖悟了。

  西方传来的消费主义思想,终究也将成为一朵美丽的回旋镖,狠狠的扎在西方冤种的身上。

  华夏文化本身B格就是拉满的,如果运营的时候不去着重这一块的描述,怎么可能有影响力?

  为什么西方奢侈品,或是小日子的破烂寿司,偷学的抹茶,能在全世界打出相当大的名声?

  原因就是贵!

  贵那就是有B格。

  大家都说的奢华而有内涵,说的就是这一点。

  文化属性的高低,其实并不一定起到决定作用,能不能将文化属性变现,才是影响力的关键。

  只有大家都能将文化属性变现了,决定胜负的才是文化属性的高低。

  而华夏在文化属性高低这一块,拿捏的死死的。

  缺少的仅仅是商业化与变现。

  到了这里。

  李景霖的思路就完全打开。

  很快,便开始写起了策划书。

  旋即便交由自家大哥审核,看看是否可行。

  大哥点头后,自然是联系了其他单位,进行协商会议,相互配合。

  最后将文件拿到金陵,开始正式开搞。

  而李景霖这位发起人,则是负责了整个项目的顾问工作以及项目指导。

  开始将艺术,整合到产业之中。

  整合所有的文化内涵与产业,细致的进行有机结合。

  整个大型项目,看起来很隆重,涉及的范围也很多。

  但其实仔细一看,还真不需要花太多的钱。

  所需要的经费预算,顾瑾看了以后甚至发出了灵魂拷问。

  “不是,李主任,就这点钱?”

  “那能够用吗?”

  “砸进去能不能有个水漂?”

  顾瑾有些怀疑人生。

  这么大的动作,这么大的项目。

  怎么就只有一千二百万的经费?

  这甚至不如其他大型项目的零头啊!

  同样,李景霖也有点绷不住了。

  不愧是老苏,财大气粗。

  “少?不少了,我从小花东北币长大的。”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最新章节,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