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误设为收费章节了,芝士不知道该怎么改成免费,vip章节也无法删除,非常抱歉!芝士已将本章内容发布至下一章,请各位书友不要订阅本章,移步下一章阅览,感谢感谢!

  鄂鏖逃了。

  这辈子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个好人的鄂鏖不知该如何面对鄢城万民那真挚又热切的目光,头也不回的逃了。

  而鄂鏖留给喜的不止有两行泪痕,还有整肃一清的执政环境,却也还有一揽子公务。

  送走鄂鏖后,喜走进田间地头,抚摸着刚冒出头的粟苗,眼中充斥着浓浓喜意和不舍:“这粟米长的多好啊!”

  老农琮蹲在地上,也双眼热切的盯着面前粟苗说:“是啊,原本这田只是中田,亩产不过一石上下。”

  “但在吴研判带来了长安君接引至人间的金汁治粪术后,这田的收成比之曾经的良田也不逊分毫,这粟啊,也立马就长得好起来了。”

  “往年额耕作一年所出,除去税赋嚼用之外存不下几斤粟,去岁额交完税赋、嚼用一年之后却还剩了足足二十石粟!”

  老农琮可怜巴巴的抬头看向喜道:“这地啊,终于肥起来了。”

  “这日子啊,眼瞅着就要好起来了。”

  “可您却突然说要征了这块地,您这不是要额的命吗!

  地,就是农人的命根子!

  征地对于农人而言,无疑就是要斩了他们的命根子!

  若非鄂鏖用五年时间令得鄢城民心归附,否则现在迎接喜的绝对不会是老农的哀求,而是万民的怒火!

  喜轻声一叹:“本官亦不愿毁此良田,但此乃国策,吾等焉能违抗?”

  “但还请老丈放心,陛下仁善!”

  “陛下已传诏本官,令本官于农闲之际率鄢城父老开垦新地、治理新田。”

  “凡被征之田,皆会以新田补足。”

  老农琮手里的拐杖狠狠顿地,恨其不争的说:“再开垦新地所用还不是额等的儿郎?!”

  “咱都是农人,深知开垦新地有多辛苦,五口壮丁忙活一年也难开垦出一亩良田,此番朝廷征地如此之多,又要多少儿郎忙活多久才能补足那些良田?!”

  “老朽绝非忤逆国策,老朽只是不明白。”

  “路,在哪儿都能修,拐个弯绕开此地也无甚大碍,朝廷怎的就非要让那路穿过这片良田?此不为君视臣民为草芥乎?!”

  老农想不明白,围观的黔首们想不明白。

  虽然道路不能太过弯曲,但耕战才是大秦之本,大秦修路时为了避开良田而拐几个弯、绕一点路是很正常的,为何这条新路就非要从田间经过,且还严令所有官吏必须严格按照图纸修路,哪怕错上半分都会遭严惩?

  事实上,就连喜也不明白朝廷为何要如此。

  但喜的话音却很是坚定:“朝廷为何非要如此,本官不知。”

  “但本官深知大王仁善,不会苛待万民。”

  “此路修筑更是由长安王全权负责,所经线路亦是由长安王亲自选定,长安王……”

  没等喜说完,老农琮突然打断了喜发问:“县令您是说,是长安君决定要用额的田修路?”

  喜点头道:“老丈,长安君已得陛下擢封为长安王!日后老丈还当口称长安王才是。”

  “长安王桂花的路线正巧经过了这片田。”

  老农琮一拍大腿,直接起身道:“恁早说啊!”

  “这片田能被长安君看中,那是这片田的福气,更是额的福气!”

  老农琮甚至转身对围观的黔首们高呼:“父老乡亲们,都莫要再废话了!”

  “是长安君要用咱们的地!”

  “都莫要忘了,若非是长安君的金汁治粪术,这片田又怎么可能好起来?咱们这些年比之往年又多收了多少粮食?若非长安君率军攻破楚军,咱们现在可还在楚国治下,被那些百姓欺负呢!”

  “这做人啊,得懂感恩!”

  其他黔首也都一改前番不舍、不满、不忿的态度,纷纷点头道:“长安君仁善,就是有些惫懒,寻常小事都懒得管,此事既然由长安君全权负责那必然是对咱们有好处的大好事,咱们绝对不能拖长安君的后腿!”

  “县令您废话恁多,您直接说这事儿是长安君决定的事儿,额们何必闹心那么多天?”

  “额家这田恁随便用,若是还不够宽,那就再往宽了扩扩,额绝对不说二话!”

  一件直接涉及黔首根本利益、很可能造成官民冲突的大事,竟然只是因为搬出了长安君的名号便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于喜而言,实在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喜赶忙拱手道:“拜谢诸位!”

  “只是还望诸位知,长安君已为长安王也!”

  老农琮一张老脸笑的像盛开的菊花一样,连连点头:“善!善!善!”

  “以长安君之功之仁,就应该当王!”

  “儿郎们!”老农转身吆喝:“长安王用得着咱们,咱们就不能让长安王失望!”

  “而今春耕已毕,正是农闲之际。”

  “让各家儿郎都出来,修路!”

  百余名原本是来问责的黔首竟是齐齐热闹欢呼:“愿为长安王效死!”

  喜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只能接连不断的拱手:“拜谢诸位!拜谢诸位!”

  “凡愿出力者,皆可算作徭役,必不会让诸位白白出力。”

  “此路相较于往日之路多有不同,朝中已经派来了匠人,还望诸位皆听从匠人号令!”

  一众黔首齐齐笑而拱手:“唯!”

  有了经验,喜再抵至第二个乡时,没有过多废话而是直接搬出了嬴成蟜的名号。

  果不其然,根本不需要喜说的更多,乡民们就已经雀跃着应允。

  第三个乡、第四个乡……

  及至喜走完鄢县的所有乡里,喜竟是未曾遇到半点阻滞!

  感慨万千的喜等不及回返衙署,直接在马车上磨墨提笔,落墨于竹简之上:【年十九、民心归、生民无不向长安!】

  吹干墨迹后,喜将竹简小心翼翼的揣入怀中,声音难掩振奋的吩咐:“速速回返县衙!”

  “万民支持本官如斯,本官必不能愧对万民期许,更不能污了长安王声名!”

  下有万民支持、上有明君贤臣、中有鄂鏖扫清的执政环境,若是本官不能做出一番让万民赞许的事业,本官死不足惜!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兄嬴政,谁敢杀我?,家兄嬴政,谁敢杀我?最新章节,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