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监察御史里行苏良智斗三大相公(路以上级别官员皆可称相公)的事迹便传到了汴京街头。

  尤其是苏良杜撰的“三大相公结伴狎妓、宿醉瓦子”的内容。

  民间小报所写与苏良在垂拱殿所讲,几乎是一字不差。

  这些消息的源头。

  可能来自垂拱殿的内侍们。

  赵祯有时甚至会授意他们放出一些朝堂消息。

  也可能来自杜衍、吴育、张方平等人。

  君子亦喜看政敌丢人现眼。

  随着真相水落石出,欧阳修在民间的风评也迎来了反转。

  很多百姓都称,欧阳修遭此劫难,乃是因嫉恶如仇,在朝堂上直言敢谏的缘故,而大宋或缺的正是这种耿臣。

  这就是朴实无华的大宋百姓。

  喜听流言、人云亦云、易被人利用。

  但也心地善良,正义感十足!

  苏良再次名声大振,“小炮仗”之名,妇孺皆知。

  很快,苏良还收到了一些朋友的信件。

  有来自大胡子蔡襄的,有来自邓州孙甫的,还有来自苏舜钦与王益柔的,皆大赞苏良保下了欧阳修。

  欧阳修也亲自带着礼物感谢苏良,这已经是苏良第二次将其保在汴京城了。

  ……

  转眼间,到了五月份。

  户部、大理寺、开封府三大衙门联合,也没能查出栽赃陷害欧阳修的凶手。

  露面那名黑衣人,无人知其真面目。

  找不到他,也就无法往下查。

  苏良对此事已在意料之中。

  当下的断案手段有限,更没有什么技术手段。

  很多案情进展都靠人证物证,这样的案子只能熬时间,等待着凶手自己现出原形。

  ……

  五月五,端午日,朝臣休假一日。

  随着天气变热,汴京街头上的各种冷饮子陆续上新。

  苏良闲坐家中,品茶、饮酒、看闲书、享画眉之乐。

  他最欣喜的不是迎来了假期。

  而是经筵课的春讲结束了。

  自端午起到七月底,皆为暑假,差遣钱照发。

  八月初,秋讲才会开始。

  苏良在经筵课上,为赵祯讲了自己对始皇帝、汉武帝、光武帝、隋文帝等帝王的独特了解。

  主打一个思想核心:为帝者必须要强硬。

  而今,他脑海里的知识储备已经不多了,需要思索一番,秋讲应该讲些什么。

  ……

  五月初六,天气晴朗。

  苏良拿着进奏院呈递上来的文书。

  当看到其中一条消息后,不由得乐了。

  知谏院包拯呈递了一份《休假札子》,称官员节假过多,影响公务,建议删减。

  并称,像元日、寒食、天庆、冬至等七日节,放假三日即可,官家可不上朝,但官员们必须要去衙署办公。

  包拯可不是沽名钓誉,装装样子。

  他是一个真正的工作狂,且是个极度较真的工作狂。

  他这种要求,放在后世会被无数人骂。

  而放在当下,也有很多人骂他。

  苏良猜测,估计看到此奏疏的官员,至少有一半都会骂他。

  而一旁。

  周元看到此条奏疏后,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忍不住称赞道:“包谏院果真勤勉,吾等假日确实太多,理应减免,我这就写奏疏附议!”

  苏良有些哭笑不得。

  周元日日都是深夜方归,五更即来。

  苏良特别想提醒他一句,这样干下去容易英年早逝的。

  但一看到周元身旁悬挂着的那個写着“勤能补拙”的条幅,顿时又忍了下来。

  周元如此勤勉,其实与苏良也有关系。

  他太优秀了!

  苏良知晓包拯的本意是好的。

  但他深知,靠勤勉强不了宋。

  最后,他决定保持沉默,不发表任何意见。

  大宋官员的假期确实很丰富。

  每月有三天旬休,雷打不动。

  大节日放假七日,重要节日放假三日,小节日放假一日。

  加起来大概有一百一十多天的假期。

  此外,每三年还有一个月的探亲假,还有婚假、生育假等。

  自五月到八月,由于天气炎热,工作量近乎减半,而俸禄却分毫不少。

  这也是很多人拼了命读书,读到胡子白了都要当官的缘由。

  考公,确实香。

  令苏良意想不到的是,除了周元上奏附议包拯的请求外,还有二十余名官员要求缩减假日。

  并且有官员称,如今西夏、辽国与大宋已无战争,正是大宋图强的大好时机。

  只要足够勤勉,便能够免受西夏与辽国欺负。

  这个理由,苏良用膝盖去想,都不相信。

  有这个时间,他还不如去陪陪妻子,想着如何造孩子呢!

  赵祯也是勤勉之主。

  正所谓:天赋不够,努力来凑。

  他见到如此多的臣子申诉,不由得甚是欣慰,当即褒奖了这些人。

  随后让负责指定节假日的祠部,将元日,元宵、寒食、天庆、冬至五个大节的七日假改成了五日假。

  相当于减少了十日假期。

  一些衙门的小节日假也随之取消。

  这种事情,谁反对谁就是怠惰慵懒,反对者们也只能无奈接受。

  ……

  黄昏时分,放衙后。

  苏良从御史台走出,刚走到门外,就看到一名吏员与老洪走在前面。

  那名吏员问道:“老洪,你觉得,勤勉,可强宋乎?可灭夏辽乎?”

  老洪抿嘴一笑,道:“嘿,老母猪撵兔子,精神可嘉呗!就是让官家看着高兴!”

  “哈哈哈哈……”二人忍不住都笑出声来。

  苏良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二人可是老吏员了。

  对台院中谁喜欢摸鱼,谁喜欢做表面文章,再清楚不过了。

  除了包拯、周元等少数官员,大部分官员做的都是面子活儿。

  只是自欺欺人,图着高官厚禄罢了。

  大宋若不改变机制,靠着勤勉富强,恐怕问题会越来越大。

  不过,此举动还是有一些好处。

  至少让各个衙门的风气焕然一新,有人是真勤勉起来了。

  五月底。

  在宋夏和议中立功的庞籍回到汴京,被擢升为枢密副使。

  外出监察的殿中侍御史刘湜也回到了御史台。

  苏良从赵祯的官员任用上看出,这位官家心里还是想着让朝堂有一些革新气象的。

  但因前期的新政失败,顾虑过多,又始终迈不开大步子。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大宋做台谏官,我在大宋做台谏官最新章节,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