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底了,天气依然很寒冷。
仿佛老天爷高居云端,漠然看着芸芸众生,然后给他们降下霜雪考验。
雪,又下了,很大。铺天盖地,连绵不绝。
去岁秋天种下越冬小麦的农人忧心地看着这一切。虽说被雪覆盖的麦苗兴许没那么冷,但就是担心啊。
准备下个月就春播的农人则更为忧愁,再这么下下去,春播必然推迟,而后一系列的事情都会跟看推迟。
梁县山下,三千军士冒雪前进,很快抵达了广成宫下。
广成苑令何审早早得到消息,见得御琴后,立刻下拜。
不过御是空的,等了一会,邵勋、刘野那二人双双策马而至,皮裘上满是落雪。
「你父要去武威了,曾向我要人,听闻你不愿去边地立功?」下马之后,邵勋拍了拍何审的肩膀,笑问道。
「臣才具一般,管理一苑可胜任,一郡则错漏百出。便是入幕为官,亦难建言献策,臣的眼界就只有这么大。」何审说道。
邵勋大笑,刘野那也忍不住轻笑。
何审立刻低下头。
「不想离京就不想离京,说那么多作甚?」邵勋揭穿道。
何审是何伦之子。
正如他说的,才具确实一般,但也不差,至少管理一个苑囿没有问题,相反整得还挺好、挺细致的。
但他也有缺点,就是贪恋大城市的繁华。一有空就把工作扔给苑丞垣继(垣延之子),自己跑到洛阳游玩,然后再醉地跑回来一一当然,饮酒不算什么事,邵勋还没整顿工作时饮酒的问题。
广成宫内空空荡荡,除了少许年事已高的宫人外,并无他人。
这些宫人多来自洛阳、平阳。
邵勋想起了历史上那些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年代。五代时有宫人甚至历事数朝、七八位皇帝,反正王朝覆灭和宫女、太监没太大关系,一个王朝覆灭,留下来继续服侍新帝即可,就那皇帝轮流做的年代,估计他们也麻木了。
童千斤指挥亲军士卒接管了整个广成宫。
邵勋带着刘氏坐在正殿前廊下,俯瞰山间雪景。
「许多年前,朕半夜至此烧爆竹。」邵勋指着广场上某处,说道。
「为羊献容?」刘野那问道。
邵勋嗯了一声,将女人抱入怀中,让她避着风雪。
怀里的美人今年也三十九岁了,容颜有些衰老。
许是因为喜欢骑马,身材保持得还不错,但羯人本就易老,又生了那么多孩子,比不得后宫中一众「新锐」力量了。
刘野那最近也有亲人逝世,即辅国将军刘葛柱。
侍中刘润中自请居丧,被否决了。
邵勋看出刘闰中不想去职,让他穿朴素一点的衣服,夺情算了。
不过,刘闰中不居丧,陆泽镇将刘贺度却免不了。
作为一个军镇,自然不能长达两年多无主,于是征蜀后担任单于府骑兵参军的何奋临时代理陆泽镇将。
他的主要工作是什么,不言而喻。
「黄头去年亏了不少钱吧?」邵勋问道。
「那不叫亏,请人做纺机不得花钱?」刘野那说道。
「也对。」邵勋笑道:「今年多纺些布出来,慢慢就回本了。」
荆公邵恭是没有可能继承大位的,从他的小名就可以看得出来。
除非实在没选择,比如司马睿的儿子,不然群臣是不可能同意的。
刘野那自然懂这个道理,所以她从来没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
诸王也不至于为难黄头、大车这些毫无威胁的弟弟,对他们而言,或许并非坏事。
「什么时候回洛阳?」刘野那从邵勋怀里起身,棕色的眼珠里面闪烁着关心那天男人支开她与张宾密谈,她的心中隐有猜测,结合到广成泽散心的事情,猜测基本没跑了。
「先过完冬,再在此躬耕。待诸般事了,我要在此召见梁奴。」邵勋说道:「去汤池准备一下,我要解解疲乏。」
二十一日傍晚,泡完温泉的邵勋见到了女儿王蕙晚。
「陛下。」王蕙晚怀里抱着粉嘟嘟的女儿,行礼道。
这是她和甲坊令徐铉之女,生于去年八月。
最近一年,王蕙晚大部分时候都住在不远处的宿羽宫内,就近陪伴母亲。
司马修祎去年大病一场,邵勋顺势在宿羽宫处理政务,陪伴了她许久,至初夏才返回汴梁。
过去半年内,司马祎时而卧床,时而能下地走走,不过在入冬以后,下床散步的时间越来越短,最近更是许久没能起身了,这也是邵勋来此的原因之一。
「你甚至不愿叫我一声父亲。」邵勋说道。
王蕙晚脸微微有些热,道:「阿爷。」
邵勋展颜一笑,起身走了过去,小心翼翼地接过外孙女,看了又看。
徐驸马也挺苦的。
人在汴梁,老婆在洛南,两地分居。再加上丈母娘时日无多,小夫妻两个总要注意影响,接下来一两年都不好过。
「带我去见见你娘。」邵勋说道。
王蕙晚应了一声。
父女俩一前一后,很快便来到了碧霄宫。
见到邵勋来了,司马修祎浑浊的目光微微一亮。
「隔壁是什么动静?」她轻声问道。
「阿娘,童将军在指挥亲军搬运家什。」王蕙晚轻声说道。
司马修祎哦了一声,又看向邵勋,道:「我现在是不是很丑?」
「我也变丑了。」邵勋轻笑一声,说道。
司马修祎轻轻叹了口气,又有些精力不济了。
邵勋看了她一会,见情况还算稳定,便回到隔壁,摊开纸笔,写了一封信,
着信使发往晋阳。
******
正月底的时候,普阳普降大雪。
正准备前往新兴、雁门二郡的邵瑾只能临时推迟行程,与一千属吏们围着火炉闲话。
「右金吾卫府兵确乃精锐,进退有序,杀气凛然。」中尉陈逵说道:「上万人之中,会骑马的不下三一之数。」
「右龙虎卫也不错。」秦王友辛佐说道:「会骑马的更多,就是军阵不如右金吾卫整肃,稍逊一筹。」
「右龙虎卫毕竟成军晚。」右常侍鲁尚说道:「年前臣回乡探亲,见得在扶风领取资粮的西川龙府军土。此多为平吴有功之土,比右龙虎卫还不如,还得操练。」
西川龙骤府是去年火晋后新设的,位于故西川县(今庆阳)境内。
镇西将军金正将休屠胡梁阿广部北迁,腾出来的地方置西川龙府一千二百人。与泾阳龙骤府一东一西,弹压偌大的安定郡。
「右金吾卫、右龙虎卫皆国之柱石,并州又盛产良马,一旦有事,两万虎贲策马南下、东进,须臾可至。大王巡视经年,已然结下不少交情,将来这都是一」
陈逵话说一半,自觉失言,便不再多说了。
袁耽笑看了陈逵一眼,仿佛在说你胆子怎么这么小?这里都是自己人,有什么好避讳的?
邵瑾咳嗽了一声,止住了僚属们越来越不着调的话。
其实他心中也颇多振奋。
去年他走遍各处,推广文教之余,对府兵也非常上心。
他甚至上疏梁,请左国苑、楼烦监出放良马,半卖半送了两千余匹给诸郡卫土,搏得了不少名声。
秋后会操之时,作为并州观察处置使,他也到场了,亲眼目睹了数万人演练军阵、分进合击、骑马机动的场面,并为之心潮澎湃。
会操结束后,大军开往西河、岢岚二郡,进山围猎。他全程参与,认识了不少府兵军校。
高级军官还矜持一些,不愿卷入是非,但中下级小校可没那么讲究。他们本来就没什么认识大人物的机会,逮着一个秦王在眼前,结识的冲动很高。
正旦前,甚至还有一些别部司马、副部曲将、部曲长史级别的军校上门送礼,好在邵瑾没昏头,将他们拒之门外,并暗中劝其离开。
父亲把他派到这里来,肯定是有一定容忍度的,但有些事情太过容易被人借题发挥,不宜沾染。
就在他准备说话时,信使匆匆而至。
邵瑾先看了一下信封,确认上面的字是父亲亲笔之后,脸色一肃。然后又仔细检查下密封,最后才拆开阅览。
看完之后,他沉默不语。
僚属们也不说话了,个个放下酒樽,以目示意。
邵瑾将信递给此间地位最高的辛佐、陈逵二人。
辛佐先接过,默默看完后递给了陈逵,陈逵看完又递给其他人。
转了一圈后,信又回到了邵瑾手中,
「陛下去岁命我年前不必回京,好好在并州办差,此时又召我去广成苑,却不知何意。」他说道。
「京中无消息传来。」袁耽摇了摇头,看向众人道。
「莫非—」辛佐咽了下口水,道:「龙体———·唔。」”
众人面色齐变。
「胡闹!」邵瑾不悦地看了一眼辛佐。
辛佐知道自己孟浪了,立刻作揖赔罪。
宇文悉拔雄见一时间没人说话,便插言道:「去岁两番上疏,请立太子,陛下虽未同意,却也没明言反对。而今吴地已平,又改元大赦,想必要立太子了,
大王需得做好准备。」
袁耽看向宇文悉拔雄,微微有些不满。
这斯说得确实有道理,但这里轮得到你来出风头么?
邵瑾用赞赏的眼神看向宇文悉拔雄,道:「卿所言甚是。」
说完,他猛然起身走了几步。
火炉好像有些热,他忍不住将皮裘解下,递给侍立于一旁的舍人。
心也膨地跳了起来,怎么都没法平静下去。
他感觉脸可能也有些热了,血汹涌而上,澎湃不已。
良久之后,他长吁一口气,道:「你等议一议。孤若去了广成苑,陛下会怎么问,孤该怎么答。」
这句话仿佛是一个信号。在座众人间的气氛一下子热烈了起来,尤其是袁耽、辛佐、郭德等河南土人,更是与有荣焉,一副大展拳脚的模样。
苦等这么多年,事成矣!
仿佛老天爷高居云端,漠然看着芸芸众生,然后给他们降下霜雪考验。
雪,又下了,很大。铺天盖地,连绵不绝。
去岁秋天种下越冬小麦的农人忧心地看着这一切。虽说被雪覆盖的麦苗兴许没那么冷,但就是担心啊。
准备下个月就春播的农人则更为忧愁,再这么下下去,春播必然推迟,而后一系列的事情都会跟看推迟。
梁县山下,三千军士冒雪前进,很快抵达了广成宫下。
广成苑令何审早早得到消息,见得御琴后,立刻下拜。
不过御是空的,等了一会,邵勋、刘野那二人双双策马而至,皮裘上满是落雪。
「你父要去武威了,曾向我要人,听闻你不愿去边地立功?」下马之后,邵勋拍了拍何审的肩膀,笑问道。
「臣才具一般,管理一苑可胜任,一郡则错漏百出。便是入幕为官,亦难建言献策,臣的眼界就只有这么大。」何审说道。
邵勋大笑,刘野那也忍不住轻笑。
何审立刻低下头。
「不想离京就不想离京,说那么多作甚?」邵勋揭穿道。
何审是何伦之子。
正如他说的,才具确实一般,但也不差,至少管理一个苑囿没有问题,相反整得还挺好、挺细致的。
但他也有缺点,就是贪恋大城市的繁华。一有空就把工作扔给苑丞垣继(垣延之子),自己跑到洛阳游玩,然后再醉地跑回来一一当然,饮酒不算什么事,邵勋还没整顿工作时饮酒的问题。
广成宫内空空荡荡,除了少许年事已高的宫人外,并无他人。
这些宫人多来自洛阳、平阳。
邵勋想起了历史上那些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年代。五代时有宫人甚至历事数朝、七八位皇帝,反正王朝覆灭和宫女、太监没太大关系,一个王朝覆灭,留下来继续服侍新帝即可,就那皇帝轮流做的年代,估计他们也麻木了。
童千斤指挥亲军士卒接管了整个广成宫。
邵勋带着刘氏坐在正殿前廊下,俯瞰山间雪景。
「许多年前,朕半夜至此烧爆竹。」邵勋指着广场上某处,说道。
「为羊献容?」刘野那问道。
邵勋嗯了一声,将女人抱入怀中,让她避着风雪。
怀里的美人今年也三十九岁了,容颜有些衰老。
许是因为喜欢骑马,身材保持得还不错,但羯人本就易老,又生了那么多孩子,比不得后宫中一众「新锐」力量了。
刘野那最近也有亲人逝世,即辅国将军刘葛柱。
侍中刘润中自请居丧,被否决了。
邵勋看出刘闰中不想去职,让他穿朴素一点的衣服,夺情算了。
不过,刘闰中不居丧,陆泽镇将刘贺度却免不了。
作为一个军镇,自然不能长达两年多无主,于是征蜀后担任单于府骑兵参军的何奋临时代理陆泽镇将。
他的主要工作是什么,不言而喻。
「黄头去年亏了不少钱吧?」邵勋问道。
「那不叫亏,请人做纺机不得花钱?」刘野那说道。
「也对。」邵勋笑道:「今年多纺些布出来,慢慢就回本了。」
荆公邵恭是没有可能继承大位的,从他的小名就可以看得出来。
除非实在没选择,比如司马睿的儿子,不然群臣是不可能同意的。
刘野那自然懂这个道理,所以她从来没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
诸王也不至于为难黄头、大车这些毫无威胁的弟弟,对他们而言,或许并非坏事。
「什么时候回洛阳?」刘野那从邵勋怀里起身,棕色的眼珠里面闪烁着关心那天男人支开她与张宾密谈,她的心中隐有猜测,结合到广成泽散心的事情,猜测基本没跑了。
「先过完冬,再在此躬耕。待诸般事了,我要在此召见梁奴。」邵勋说道:「去汤池准备一下,我要解解疲乏。」
二十一日傍晚,泡完温泉的邵勋见到了女儿王蕙晚。
「陛下。」王蕙晚怀里抱着粉嘟嘟的女儿,行礼道。
这是她和甲坊令徐铉之女,生于去年八月。
最近一年,王蕙晚大部分时候都住在不远处的宿羽宫内,就近陪伴母亲。
司马修祎去年大病一场,邵勋顺势在宿羽宫处理政务,陪伴了她许久,至初夏才返回汴梁。
过去半年内,司马祎时而卧床,时而能下地走走,不过在入冬以后,下床散步的时间越来越短,最近更是许久没能起身了,这也是邵勋来此的原因之一。
「你甚至不愿叫我一声父亲。」邵勋说道。
王蕙晚脸微微有些热,道:「阿爷。」
邵勋展颜一笑,起身走了过去,小心翼翼地接过外孙女,看了又看。
徐驸马也挺苦的。
人在汴梁,老婆在洛南,两地分居。再加上丈母娘时日无多,小夫妻两个总要注意影响,接下来一两年都不好过。
「带我去见见你娘。」邵勋说道。
王蕙晚应了一声。
父女俩一前一后,很快便来到了碧霄宫。
见到邵勋来了,司马修祎浑浊的目光微微一亮。
「隔壁是什么动静?」她轻声问道。
「阿娘,童将军在指挥亲军搬运家什。」王蕙晚轻声说道。
司马修祎哦了一声,又看向邵勋,道:「我现在是不是很丑?」
「我也变丑了。」邵勋轻笑一声,说道。
司马修祎轻轻叹了口气,又有些精力不济了。
邵勋看了她一会,见情况还算稳定,便回到隔壁,摊开纸笔,写了一封信,
着信使发往晋阳。
******
正月底的时候,普阳普降大雪。
正准备前往新兴、雁门二郡的邵瑾只能临时推迟行程,与一千属吏们围着火炉闲话。
「右金吾卫府兵确乃精锐,进退有序,杀气凛然。」中尉陈逵说道:「上万人之中,会骑马的不下三一之数。」
「右龙虎卫也不错。」秦王友辛佐说道:「会骑马的更多,就是军阵不如右金吾卫整肃,稍逊一筹。」
「右龙虎卫毕竟成军晚。」右常侍鲁尚说道:「年前臣回乡探亲,见得在扶风领取资粮的西川龙府军土。此多为平吴有功之土,比右龙虎卫还不如,还得操练。」
西川龙骤府是去年火晋后新设的,位于故西川县(今庆阳)境内。
镇西将军金正将休屠胡梁阿广部北迁,腾出来的地方置西川龙府一千二百人。与泾阳龙骤府一东一西,弹压偌大的安定郡。
「右金吾卫、右龙虎卫皆国之柱石,并州又盛产良马,一旦有事,两万虎贲策马南下、东进,须臾可至。大王巡视经年,已然结下不少交情,将来这都是一」
陈逵话说一半,自觉失言,便不再多说了。
袁耽笑看了陈逵一眼,仿佛在说你胆子怎么这么小?这里都是自己人,有什么好避讳的?
邵瑾咳嗽了一声,止住了僚属们越来越不着调的话。
其实他心中也颇多振奋。
去年他走遍各处,推广文教之余,对府兵也非常上心。
他甚至上疏梁,请左国苑、楼烦监出放良马,半卖半送了两千余匹给诸郡卫土,搏得了不少名声。
秋后会操之时,作为并州观察处置使,他也到场了,亲眼目睹了数万人演练军阵、分进合击、骑马机动的场面,并为之心潮澎湃。
会操结束后,大军开往西河、岢岚二郡,进山围猎。他全程参与,认识了不少府兵军校。
高级军官还矜持一些,不愿卷入是非,但中下级小校可没那么讲究。他们本来就没什么认识大人物的机会,逮着一个秦王在眼前,结识的冲动很高。
正旦前,甚至还有一些别部司马、副部曲将、部曲长史级别的军校上门送礼,好在邵瑾没昏头,将他们拒之门外,并暗中劝其离开。
父亲把他派到这里来,肯定是有一定容忍度的,但有些事情太过容易被人借题发挥,不宜沾染。
就在他准备说话时,信使匆匆而至。
邵瑾先看了一下信封,确认上面的字是父亲亲笔之后,脸色一肃。然后又仔细检查下密封,最后才拆开阅览。
看完之后,他沉默不语。
僚属们也不说话了,个个放下酒樽,以目示意。
邵瑾将信递给此间地位最高的辛佐、陈逵二人。
辛佐先接过,默默看完后递给了陈逵,陈逵看完又递给其他人。
转了一圈后,信又回到了邵瑾手中,
「陛下去岁命我年前不必回京,好好在并州办差,此时又召我去广成苑,却不知何意。」他说道。
「京中无消息传来。」袁耽摇了摇头,看向众人道。
「莫非—」辛佐咽了下口水,道:「龙体———·唔。」”
众人面色齐变。
「胡闹!」邵瑾不悦地看了一眼辛佐。
辛佐知道自己孟浪了,立刻作揖赔罪。
宇文悉拔雄见一时间没人说话,便插言道:「去岁两番上疏,请立太子,陛下虽未同意,却也没明言反对。而今吴地已平,又改元大赦,想必要立太子了,
大王需得做好准备。」
袁耽看向宇文悉拔雄,微微有些不满。
这斯说得确实有道理,但这里轮得到你来出风头么?
邵瑾用赞赏的眼神看向宇文悉拔雄,道:「卿所言甚是。」
说完,他猛然起身走了几步。
火炉好像有些热,他忍不住将皮裘解下,递给侍立于一旁的舍人。
心也膨地跳了起来,怎么都没法平静下去。
他感觉脸可能也有些热了,血汹涌而上,澎湃不已。
良久之后,他长吁一口气,道:「你等议一议。孤若去了广成苑,陛下会怎么问,孤该怎么答。」
这句话仿佛是一个信号。在座众人间的气氛一下子热烈了起来,尤其是袁耽、辛佐、郭德等河南土人,更是与有荣焉,一副大展拳脚的模样。
苦等这么多年,事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