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徐思灵看清信件的署名,他愣是没敢相信,揉了好几下眼睛。

  伊莎贝拉王后。

  徐思灵脑子蹦跶出来的形容词,就是‘英格兰的法国美丽母狼’。

  英王爱德华三世的母亲,腓力六世的堂妹,约翰的姑姑。

  他并没有很开心,只是很奇怪。

  因为按照当下的时间线,52岁的伊莎贝拉王后,距离死去也没几天时间。

  她在英格兰的处境说不上好,虽说被囚禁在一地,但也没遭受儿子的虐待,活得挺好的,怎么就有心思,给自己写信?

  给徐思灵写信不难,送到他手中才难。

  漂洋过海的,真是为难那老女人。

  徐思灵沉稳心神,将信件看完,随后端起水喝了口,看艾拉。

  艾拉黑发如漆,灰瞳犹如深邃的湖水,五官极其精致,脸蛋靡颜腻理吹弹可破。

  有人说,历史上的伊莎贝拉王后,年轻时极其美丽,法国人更是称呼她为‘王国美人中的美人’。

  但徐思灵却认为,12岁就嫁去英格兰的伊莎贝拉,怕是没他的艾拉好看。

  当然,‘王国美人中的美人’这个称呼,在布兰奇出生后,就落在了她脑袋上。

  徐思灵挥了挥手中的信:“你看过没。”

  “嗯。”艾拉淡淡应了声,来到徐思灵身后开始揉起肩膀。

  “你怎么看。”

  “我不太理解。”艾拉直言,“她和丈夫.有什么关系,你凭什么帮她。按照关系,就算求助,不如求约翰国王,她是国王名义上的姑姑。”

  “你对法国王室的关系,还挺了解。”

  “因为丈夫,我特意了解了下。”

  英法两国之间的王室关系错综复杂,很乱。

  总得来说,英法百年战争,某种程度上就像家庭成员在闹别扭吵架,然后一言不合打起来,遭殃的都是围观群众。

  当然,这是往轻的说。

  信件上,伊莎贝拉王后,信件的大半内容都是在跟徐思灵客套拉关系。

  布兰奇在巴黎皇宫婚礼上,被徐思灵直接抢走。

  消息灵通的,整个欧洲的人都清楚,布兰奇公主是徐思灵的女人。

  可笑的地方在于。

  布兰奇和约翰是同辈,布兰奇和约翰都要喊伊莎贝拉为姑姑。

  伊莎贝拉在信件上,无比离谱的称呼徐思灵为了侄女婿。

  这关系拉得离大谱。

  若徐思灵和布兰奇结婚,这喊得倒没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徐思灵和布兰奇不会结婚,两人是情人关系。

  不过能知道的是,伊莎贝拉知道布兰奇怀孕的事,信件不停关怀布兰奇的身体问题。

  对于这种虚假的嘘寒问暖,徐思灵嗤之以鼻。

  真要关心,何必给他写信?不如写信给布兰奇。

  而信件的最后内容,则是恳求徐思灵来英格兰一趟。

  总结,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两字——救我!

  历史上的伊莎贝拉不是个简单的人。

  她父亲腓力四世,号称美男子的法国国王,更是阿维农之囚事件的始作者。

  死在她父亲手里的教皇,就有两个。

  在她父亲的操作下,圣教彻底成为法国的狗,后代的法国国王,也是在他开始,都被称呼为‘上帝大孝子’。

  伊莎贝拉不像母亲,更像她父亲腓力四世,皮肤貌美,心狠手辣。

  外交能力备受瞩目,特别是在说服和带动人心方面有独到之处,政治手段更是老练。

  反正不是个简单的老女人。

  徐思灵沉思思考,笑出声:“一想起她喊我侄女婿,我就忍不住。”

  艾拉略带一股淡淡的醋味:“我才是你的妻子,我更没这么利害的姑姑。”

  世界上最酸的醋,是女人的嫉妒心,泡在这样的醋里,任你再会游泳也没用,熏不死,也会泡软了骨头活活淹死。

  徐思灵握住艾拉的小手:“所以你怎么看。”

  “怎么看?我建议丈夫把信件交给国王,让他考虑,此事和我们无关,更别说,丈夫凭什么大老远披荆斩棘,跨越海洋去英格兰救她。”

  “嗯,你说的没错。刚好过几天我准备北上,顺便把这信给约翰看。”

  “丈夫决定便好。”

  将自己的好妻子揽入怀里,像抱娃娃一样关怀着。

  自从相处得越久,徐思灵愈发喜欢这个为了家庭忙前忙后,舍弃许多原则底线的好女孩。

  这个世界值得信任的人本就不多,艾拉恰好就是其中之一。

  不是说法琳娜、克丽丝等人不值得信任。

  而是很多时候发生事情,徐思灵并不会袒露心声,更不会把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难处说给别人听。

  恰好,菲儿和艾拉就是他为数不多,能够把一切摊开说的对象。

  询问了下最近庄园的变化。

  不外城墙越来越高,内堡起步越来越快,庄园经济情况,因为甲片的预订单打造,陷入停滞。

  以及艾拉亲手制作的几把十字弓,还有法国特制木材做的长弓。

  艾拉对于法国长弓的不太有信心,可惜徐思灵有。

  他的妻子可是拥有巧夺天工的天赋技能,出艾拉之手的东西,都获得三成数值。

  法国长弓就算次了点,但有艾拉的加成,也能超过英格兰长弓才对。

  和艾拉贴贴呆了好一会,徐思灵换了身衣服,朝布兰奇的住处而去。

  布兰奇身孕五月,肚子轮廓越来越明显,生活受到不小影响,但她看到徐思灵出现脸上的笑容,怎么都掩盖不住。

  绝美的五官和接近苍白的皮肤。

  金色秀发挽起来,棕色眸子看着徐思灵。

  阴郁之色消散大半。

  眉与眼之间,流转着言喻不出的幸福。

  在拉雅镇定居的布兰奇,经过徐思灵的劝说,她还是重新拾起写日记的习惯。

  写日记是布兰奇的爱好。

  虽说因为她的日记,发生了不好的意外。

  但她现在在徐思灵的身边,用徐思灵的话来说,就是不必在乎这些意外。

  而布兰奇写日记的目的也出现变化,不再为自己而写,而是为了徐思灵而写。

  布兰奇每日记录发生有趣的事以及脑袋蹦跶的跳脱想法,她通通记录下来。

  她知道徐思灵忙,每日在士兵营帐训练,偶尔还要出任务,或者打仗。

  每当徐思灵回来,布兰奇都会把自己的日记拿出来分享。

  两人一起看被布兰奇记录下的过往。

  布兰奇笑着,指着某天记录的内容,回忆那天的心情和开心。

  当然。

  查理被徐思灵带走,布兰奇这段时间也无聊得很。

  每天唯一的固定乐趣就是下午给查理上课。

  然而这乐趣消失近两个星期。

  要不是艾拉时不时过来陪她说说话,她都要闷死,毕竟她能出去又不好出去。

  至于克丽丝?

  克丽丝怕布兰奇见到她,就要说教,克丽丝受不得这种,很少陪伴布兰奇。

  不过某种程度上,克丽丝也是嫉妒布兰奇,这才避让。

  一副我惹不起还躲不起的表现。

  聊得差不多,徐思灵将伊莎贝拉的信放在布兰奇手上。

  “你看看。”

  布兰奇奇怪打开,刚看第一眼不由惊呼。

  “伊莎贝拉姑姑?”

  与徐思灵印象中不同,伊莎贝拉和布兰奇的关系,似乎还不错,至少从布兰奇的神色中,看不到陌生的质疑。

  他记得,布兰奇1328年出生,伊莎贝拉1326年就从法国带着一队雇佣兵去英格兰,罢免了丈夫王位,当上了英国摄政王。

  按照时间线,两人并没有直接接触才对。

  似乎看出徐思灵的疑惑,布兰奇笑着说。

  “我没见过伊莎贝拉姑姑,但伊莎贝拉姑姑和先王,以及约翰国王关系都还不错,我懂事起,就经常和伊莎贝拉姑姑互有书信往来。”

  “伊莎贝拉姑姑会询问法国的现状,对先王和约翰国王和我很关心。”

  “甚至先王知道伊莎贝拉姑姑在英国处境不太好,还写信要接她回来。”

  “只是她拒绝了。”

  徐思灵诧异:“她的儿子爱德华三世,可是跟腓力六世抢王位的,她和腓力六世和约翰的关系能不错?”

  终究是王室的人,才最了解历史的真实情况。

  布兰奇摇了摇头,开始向徐思灵聊起伊莎贝拉。

  家和万事兴,父爱则母惊,不管国内外,这话都适用。

  这可不是夸大其词,伊莎贝拉就是典型案例。

  12岁的伊莎贝拉,作为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的女儿,从出生就自带光环,腓力四世很宠爱她,不光因为她是唯一的女儿,还是伊莎贝拉的性格才能和腓力最像。

  这样一个学识渊博、容颜绝美的女人,却饱受争议。

  1305年,英格兰陷入内乱,只能和法国停战,为了表示诚意,英格兰王储爱德华二世,将迎娶伊莎贝拉,腓力思考之后便替女儿做了主。

  而伊莎贝拉也很清楚自己作为公主的责任,他并没有对父亲多说什么,而是默默地接受。

  1307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死在了征讨苏格兰的路上,爱德华二世即位。

  由于英格兰局势越来越不稳定,伊莎贝拉出嫁显得有些匆忙。

  可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别人眼中两个强国的联盟最终会沦为世界的笑柄。

  伊莎贝拉为这场婚礼带来了丰厚的嫁妆,五位国王和三位王后出席了她的婚礼。

  她的衣橱向拥有着高贵的华丽,用鲍德金、天鹅绒、塔夫绸制成的衣服,以及大量的毛皮、72个头饰、两个金冠、一个金银罩子,最后还有383米长的亚麻布。

  这嫁妆可以惊呆任何一个西欧国家。

  但.这些嫁妆伊莎贝拉的丈夫,爱德华二世根本不在乎。

  因为。

  爱德华二世是个死男同,他的父亲如果不是害怕国家分裂,根本不会让他当国王。

  可偏偏老国王去世,没了约束的爱德华二世变得更加嚣张,以至于他在和伊莎贝拉的婚礼上,就和爱宠加维斯眼神你来我往。

  当然,谁是0谁是1,不得而知。

  爱德华二世于伊莎贝拉而不顾,却授予加维斯大量的财富,这引来了王后和贵族的不满。

  很快,英格兰的贵族们就形成了一个联盟,目的就是为了杀死爱德华二世的男宠加维斯。

  爱德华二世察觉到了这一情况,为了保护加维斯,只能将他流放,想着待到风头过去了,便将他召回王宫。

  可不巧的是,在半路上,加维斯就被贵族派人杀死。

  尽管爱德华二世想报仇,却束手无策,因为当时英格兰状况,比1347年的法国还乱。

  英贵手中的兵力联合在一起,根本不怕王室,一时间双方陷入到了无比尴尬的局面。

  就在这时候,伊莎贝拉起到了弥合矛盾的作用,因为他从小跟在父亲腓力身边,自然而然的学会了如何处理王室与贵族之间的关系,就这样双方暂时和平共处。

  可俗话说得好,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

  仅仅10年的和平共处,很快又被爱德华二世打破。

  你猜怎么着?

  诶嘿,爱德华二世又爱上了一个男人。

  而且他为了这个男人,竟然要卖掉伊莎贝拉的嫁妆!

  看到国王这样做,英贵们首先不答应,一个国王为了讨好个男人,连王后的嫁妆都能卖掉,那他们的土地是不是也会面临这样的下场?

  于是贵族们组织了一个反抗国王的联盟,伊莎贝拉自然成了首领。

  爱德华二世之后直接将伊莎贝拉赶回了法兰克,夫妻二人就此翻脸,而回到娘家的伊莎贝拉始终咽不下这口气,他多次远程操控指挥英格兰的贵族叛乱,可都没有成功,但造成的破坏并不小。

  其中有个英格兰贵族,叫罗杰。

  他在叛乱失败后逃亡法兰克,然后就留在了伊莎贝拉的身边。

  徐思灵好奇问:“那些英贵们为什么这么支持她?总不能冲冠一怒为红颜吧。”

  布兰奇笑着解释:“或许有这点原因,伊莎贝拉姑姑,那个时候可是英法两国最漂亮的女人,虽说我没见过就是了。”

  “嗯我觉得伊莎贝拉没你好看。”

  “你又没见过她。”布兰奇害羞看徐思灵一眼,接着解释:“况且这事儿要是成了,不光能获得伊莎贝拉姑姑的好感,也有可能成为英格兰的国王,这可是一箭双标的好事情,试问谁能不心动。”

  随后,伊莎贝拉的公然反叛让爱德华二世怒火冲天,他以王后叛国为由,失心疯请求教皇出面向法兰克施压。

  但是他忘了,伊莎贝拉的父亲可是个狠人,圣教教廷早已是法国走狗,此事自然不了了之。

  反观伊莎贝拉,她趁势抓住这个机会,把爱德华的那些破事儿公之于众,首先博取同情,打赢了舆论战,然后公开宣布废除国王。

  随后,伊莎贝拉在布兰奇父亲的支持下,出兵英格兰。

  英格兰的贵族早就不支持爱德华二世,于是纷纷响应伊莎贝拉。

  本该出现的一场生死大战,就这样让伊莎贝拉轻松的赢了战争。

  徐思灵这才了然,怪不得伊莎贝拉和布兰奇关系好。

  且不说布兰奇的父亲是伊莎贝拉的哥哥。

  伊莎贝拉能够罢免爱德华二世,成为英国的摄政,在那个时候,她背后没有布兰奇父亲的帮助,徐思灵是一点都不带信的。

  可以说,没有布兰奇的父亲帮忙。

  伊莎贝拉根本就不会这么顺利成为英格兰王国的摄政。

  徐思灵咧嘴一笑:“可惜了,你姑姑伊莎贝拉没摄政几年,就被自己的好大儿,从摄政位置上一脚踹下来。”(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中世纪砍头二十年,我在中世纪砍头二十年最新章节,我在中世纪砍头二十年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