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在山水村招人的时候,已经认识到这儿和华国不同。

  华国开厂招人,只是给人们提供一份工作而已,都是双向选择,不好的话换个工作也是最正常不过的事。

  但这儿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想换也换不了,哪怕再苛刻再差的活计都有人干,她自认出的工钱也不是太高,只不过在一些无良黑心东家压榨下,才显得分外难得。

  看着抹泪的竹林村人,原本只为了挣银子的心升起抹异样的欢喜情绪。

  虽然现在能力有限,但在有限的能力里,不知不觉也帮了不少人,得到周边所有人的感激和认可,这感觉真不赖!

  尤其帮他人非但不损害自己的利益,还能源源不断的挣进来银子,这种感觉就更好了.....

  后续卖糖的事全权交给了白满善。

  白糖大多放在白家铺子卖,红糖则大部分运往北都。

  糖在日常生活中不是必需品,但行军打仗的时候它却能非常快速的提供身体能量,尤其雨天或冬天的时候熬上一大锅红糖姜汤,热乎乎喝下去,全身都泛着暖和,底层的兵从身到心都暖和。

  挣的银子没有带回来,而是直接在北都买铺子买田地,田地还是用来种土豆。

  卖卖卖买买买,白满善胡文华每次回来,都会交给她地契房契,有时多有时少,先前还会看契书上处在哪个方位,后面多了直接不看了。

  水清不记得在北都余杭南都有多少田地铺子,唯一记得的就是比较少的宅子,目前北都三套余杭一套。

  其实也不算少了,毕竟山水村离北都太远,以后不一定会去住,宅子又不像铺子租出去收租回报率高,纯粹投资的话还是商铺划算。

  外面的局势一直不明朗,村子里的人放在以往不怎么关心战事,如今关心也是因为外出的队伍,可山水村不仅离的远还偏僻,往往战事传过来时已经是几个月前的事了。

  所以后面也就不打听了,只一心挣银子,外加求老天和佛祖保佑村子里的队伍安全回家。

  水清家人数少了许多,原本满满当当的屋子现在空了好几间;

  爹娘搬出去住了;

  凌然不在,范江不在,白家三人也是来去匆匆,甚至三人没有同时出现过,白满善单独一人带着队伍走水路去北都,白子谦和李湖玉领着商队南下铺货;

  胡文华范河丁和礼也是小半年在村子上,大半年在外。

  一年一年又一年,水清算着时间,将竹林村做牙刷柄的活计停了,又起了几间屋子,改成做毛笔。

  这三年战乱造成流离失所的灾民多了不少,竹林村又添置了十来户人家,由原本的一百多号人壮大到两百多号人。

  竹林村竹子品种多,尤其小细管竹子,最为适合当毛笔笔管。

  而经过三年的发展,猪羊兔等牲口规模颇大,毛料有兜底的,余下的再从府城收购即可,和牙刷坊模式一样。

  处理毛料的手艺派的牙刷坊的人过去传授。

  工坊、原材料、手艺、工人全部齐全,一切准备妥当后,毛笔坊快速开工!

  “阿娘,战事还没结束,咱们现在制作毛笔成吗?”星回微微担心的询问。

  不是不相信阿娘的决断,只是她们待在村子里,不知道战事如何,贸贸然就制作毛笔,时间放长了毛料老化了不好卖啊。

  即使勉强卖出去了,后面用起来不好,岂不是砸了竹林坊这个招牌?

  阿娘说过,招牌很重要,是质量的保障,许多客户用着好后面同样的东西他们只会认招牌,因为有保障。

  牙刷要药材用的是山水坊的名,红糖白糖以及毛笔起的则是竹林坊,没有用同一个,阿娘说这叫责任分摊,防止一个不好连累一大批。

  可毛笔不好,也会连累红糖白糖呀。

  水清还未回答,晏秋先一步回道:“战事虽没结束,但已快结束了。”

  水清看着经过几年时光,出落的越发温婉沉稳的大闺女,眼底的骄傲掩藏不住。

  又看向同样几年时光,对于事物依然不是很敏锐的二女儿,告诫自己:每个孩子擅长的方面不同,星回和姐姐相比是差了一份敏锐,但和外面其他人相比已然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星回眨了眨眼,不是太明白。

  她和姐姐天天在村子里,吃同样的饭,做同样的活,见同样的人,姐姐是怎么知道战事快结束了?

  晏秋没让妹妹等太久,解惑道:“白伯伯说的呀,他上上次来的时候说,金陵那边启用了一个很厉害的将领,战无不胜,直把北都打的节节败退,但这个将领是雁王的小舅子。”

  星回点了点头,别的她不爱听,这个她记得特别清楚!

  当时还想来着,皇上不知是心胸宽阔还是真的没法子了,敢用这样的将领。

  不过这位将领也确实证明了他的能力和忠诚,听白伯伯说一直快打到北都了,怕是没多久就要胜利了!

  “那是皇帝要胜利了?”她记得白伯伯总是去北都,这要是金陵的胜利了,白伯伯怎么办.....

  晏秋失笑,摇了摇头说道:“白伯伯每次来,聊风土人情趣事的时候你都听得津津有味,一旦聊战事,你就打瞌睡。”

  星回不好意思的央求:“姐~”

  “白伯伯上次来说,金陵那边的文臣信不过这位厉害的将领,硬生生将连续打胜仗的他调回金陵!”

  星回张了张嘴,不知如何评价。

  晚夏在一旁听的也愣住。

  两人不可思议的问:“这些文臣怎么想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们都知道的事,他们怎么会不知道?”

  水清在一旁听着三个小姑娘谈论没开口。

  那些文臣怎会不知?典型的卸磨杀驴呗。

  无非是想让人上战场拼杀,又不想让他得到奖赏,找个由头就将人换下来,他们在朝堂算计,可哪里知晓战场的凶险!

  以为已经快打到北都了,换个人去也可以,他们不认为是该将领行军打仗厉害,只认为是北都无能。

  结果倒好,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局面反转。

  新帝有这样一群猪队友,又听信他们的话,只能说败的不冤。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最新章节,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