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陈正威上午就出发,打着哈欠上车去实验室——加州联合研院。
他的实验室现在太大了,叫实验室已经不适合了。
联合研院在旧金山以南,距离旧金山大概15公里,如今占地已经是一大片地区。
距离很远就能看到大片的围栏连绵不绝,并且路口还有警卫,内部也有大量安保公司的人员巡逻。
整个联合研院占地超过120平方公里,绝大部分都是各种实验场地。
分为武器、药物、飞行器、机械架构、蒸汽系统、无线电、材料等多个重要部门,以及冰箱、空调这样的边缘打杂部门,每个部门还有细分。
比如武器部门还分为火药、枪械、火炮、鱼雷。
而不同部门之间也有少量协作,比如材料部门和其他部门都有着合作。
材料部门有了什么进展,其他部门立刻就能听到消息。
联合研院的科研人员加起来超过1200人,后勤人员超过1000。
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联合科研机构,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对科研人员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
以前说起西部,那是科研的荒漠。
现在说起西部,科学界都知道那里有个巨大的联合实验室,甚至联合实验室这个概念都是陈正威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提出来的。
除了这里之外,如今美国最大的实验室就是爱迪生的门洛帕克实验室,有着超过100个实验人员。
门洛帕克实验室原本只有几十人,爱迪生去年被陈正威找来研究电池,在这里大受震撼,回去后就立刻扩大了门洛帕克实验室。
也就是今年年初,爱迪生扩大实验室的时候,爱迪生在法国的好友推荐了一个年轻人来到爱迪生的实验室。
那个年轻人叫尼古拉.特斯拉。
而在其他国家,最近巴斯夫和拜耳等公司也在尝试组建联合实验室,实验人员都在数十个到一百个。
车队进入联合研院的范围内,又开了半天,才看到分为多个建筑区域,互相之间还有大片的空白地带。
陈正威直接先去了飞行器部门。
飞行器部门今天要展示他们滑翔机。
来到一处高三十多米的小山丘,就看到不少人在上面忙碌。
而山丘顶部较为平缓,长度有数十米,此时正放着一架有些“丑陋”的飞机,类似陈正威之前画出的双翼飞机,不过是木架蒙皮的。
“老板!”看到陈正威人过来,大多数人都透着好奇的目光。
这个部门大部分人都没见过陈正威。
不过对陈正威已经闻名许久了。
陈正威绕着飞机打量一圈,询问:“这东西现在怎么样?”
飞行器部门主管塞缪尔.兰利兴致勃勃的夸耀自己部门的成果:“我们上次飞行实验已经飞了超过400米,而我们又进行了改进,发动机也增强了。相信这次一定能飞上天。”
“400米啊……你们上次的飞行员在哪?”陈正威有些好奇。
“还在医院……不过再有三个月,他就能恢复了。科学的进步,总要有一些付出!”塞缪尔.兰利丝毫不以为耻。
实验哪有不死人不受伤的。
等到他们的飞行器能飞上天,会给整个世界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随后塞缪尔.兰利又向陈正威介绍了一个重要人物,奥托.李林塔尔。
整个实验室除了他自己之外,最重要的人员就是奥托.李林塔尔了。
当初还是他提出这个人,陈正威派人给“请”来的。
而飞行器部门成立后,经过了半年的混乱,人数最多时研究人员超过500人。
不过很快塞缪尔.兰利就发现大部分人都是充满幻想的夸夸其谈,本身能力并不突出。
如今飞行器部门只有不到200人。
片刻后,等飞行器准备好,一个年轻的飞行员浑身穿着厚实的皮革防具坐上飞机,这样飞机掉下来的时候能少断几根骨头。
在和汽车一样用摇柄摇动发动机后,几个人在后面推着飞机往前跑,而飞机的速度也逐渐加快,随后从山坡上直冲了出去,先是平稳飞行了上百米,随后才逐渐下降,最后降落在远处的草地上。
陈正威拿着望远镜,能看到飞机降落的同时,不断的往外爆装备,断裂的木头、轮胎、螺丝、螺旋桨、发动机之类的东西。
然后一群人飞快的冲过去查看情况。
“这次飞了有六百米了!我们的飞行器飞行越来越平稳了……”塞缪尔.兰利一脸喜意的介绍。
陈正威微微点头:“还不错!”
在他看来,飞机的研制除了如今的不断实验、改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对空气动力的认知和理论的成长。
不过全世界在飞行理论上成果最好的就是塞缪尔.兰利和奥托.李林塔尔了。
目前只能这么一步步来。
一行人正在说话的时候,远处传来一声巨大的爆炸,还有伴随的浓烟。
塞缪尔.兰利只是看了一眼,便习以为常的不再注意。
毕竟涉及火药的部门有很多,爆炸是三天两头的事。
随后兴致勃勃的和陈正威提出申请:“我们需要建一个风洞。”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等飞机飞出去后才发出问题。如果能在地面模拟,那么进度会加快很多。”
“风洞?”陈正威有些诧异,没想到这些科研人员在现在就想到这种东西了。
“这是英国人提出并且制造的一种实验工具……”塞缪尔.兰利解释道。
实际上在1871年,英国人就制造出小型风洞,用于研究空气动力学了。
“可以!”陈正威没兴趣听他科普,他知道那是什么。
见陈正威答应的这么痛快,塞缪尔.兰利笑的更灿烂了。
老板是懂技术的,而且很大方!比和后勤那些人打交道要容易多了。
对于研究人员来说,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了。
随后陈正威又去了武器部门,倒是在武器部门看到一个新鲜的东西。
一把类似AK的半自动步枪。
“你们给做出来了?”
陈正威很早就画出半自动步枪的构造图了。
毕竟冲锋枪的威力都在近距离,百米之外就完全没了准头。
所以陈正威的军队更擅长复杂环境的近距离交火,而不擅长在开阔地带交火。
现在在加拿大那边,安保公司主要用的是雷明顿1880步枪.
“老板,这种步枪的结构比冲锋枪复杂很多,而且冲锋枪使用手枪弹,但手枪弹无法满足中距离战斗的需要,我们专门设计了另外一种全威力子弹,但对枪管和其他部位的强度要求高很多。后来有了镍钢才能制造出来。但成本太高,很难大规模制造。”
武器部门的主管在一边介绍完,小心提醒道:“老板,这枪是去年年底制造出来的,通知过你!”
“我年初在想着怎么打西班牙,哪有心思看这个?”陈正威想起自己好像是看过这份报告,不过当时自己在考虑西班牙的事,就将这事放一边了。
之后就忘了。
毕竟他比美国总统忙多了。
将半自动步枪拿在手中看了看,三两下就将半自动步枪拆碎了。
比起那些制造出这把步枪的工匠更熟练。
陈正威拆开枪后看了一眼,枪械零件并不多,零件之间有较大的公分误差,这是为了降低生产的难度。
不过即便这样,制造难度也比冲锋枪高多了。
冲锋枪的制造难度,一个是材料的强度,一个是冲压工艺不够成熟,另外就是现在的车床精度还比较差。
生产是能生产出来,就是效率低,成本高。
另外,镍钢的产量还不够,主要是用在造船上。
“成本多少?”陈正威将枪又组装上,拿起来瞄准了一下,对旁边问道。
“400美元……大规模制造,有希望降低到240美元。”
“记一下,回去后通知秀才,先建造两条生产线,先小规模的生产!”陈正威对一边梁敦彦道。
先解决有没有,再考虑成本问题。
一把冲锋枪的成本在100美元,一把雷明顿1880步枪的成本在16美元。
相比起来,半自动步枪的成本就太高了,完全没有性价比。
不过陈正威在这方面从来不考虑性价比。
只要自己有枪有炮,没钱就去抢啊!
办法总比困难多。
不然留着钱,是给别人攒的?
随后陈正威又去鱼雷和火炮部门看了下,鱼雷部门如今没什么收获。
之前的鱼雷全靠陈正威的图纸帮助鱼雷部门跨了一个大台阶,这也导致他们的理论和真实水平其实要低不少,如今正在弥补这方面的缺失。
反倒是火炮部门,在和德国技术合作时换回了一些技术,有一些新成果,包括舰载火炮和陆地火炮。
陈正威在联合研院转了一圈,随后在冰箱部门看到一个新东西。
一个靠墙的木头机器,里面是个倾斜的桌面,桌面上有很多圆柱障碍物,中间还带有类似老虎机的图案。
而在一旁还散落了不少金属弹珠球。
“是……弹珠机,平时消遣的……”冰箱部门的负责人小心翼翼道。
“怎么玩?”陈正威饶有兴致问道。
他是真没想到自己的实验室竟然还能做出这东西。
他的实验室现在太大了,叫实验室已经不适合了。
联合研院在旧金山以南,距离旧金山大概15公里,如今占地已经是一大片地区。
距离很远就能看到大片的围栏连绵不绝,并且路口还有警卫,内部也有大量安保公司的人员巡逻。
整个联合研院占地超过120平方公里,绝大部分都是各种实验场地。
分为武器、药物、飞行器、机械架构、蒸汽系统、无线电、材料等多个重要部门,以及冰箱、空调这样的边缘打杂部门,每个部门还有细分。
比如武器部门还分为火药、枪械、火炮、鱼雷。
而不同部门之间也有少量协作,比如材料部门和其他部门都有着合作。
材料部门有了什么进展,其他部门立刻就能听到消息。
联合研院的科研人员加起来超过1200人,后勤人员超过1000。
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联合科研机构,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对科研人员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
以前说起西部,那是科研的荒漠。
现在说起西部,科学界都知道那里有个巨大的联合实验室,甚至联合实验室这个概念都是陈正威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提出来的。
除了这里之外,如今美国最大的实验室就是爱迪生的门洛帕克实验室,有着超过100个实验人员。
门洛帕克实验室原本只有几十人,爱迪生去年被陈正威找来研究电池,在这里大受震撼,回去后就立刻扩大了门洛帕克实验室。
也就是今年年初,爱迪生扩大实验室的时候,爱迪生在法国的好友推荐了一个年轻人来到爱迪生的实验室。
那个年轻人叫尼古拉.特斯拉。
而在其他国家,最近巴斯夫和拜耳等公司也在尝试组建联合实验室,实验人员都在数十个到一百个。
车队进入联合研院的范围内,又开了半天,才看到分为多个建筑区域,互相之间还有大片的空白地带。
陈正威直接先去了飞行器部门。
飞行器部门今天要展示他们滑翔机。
来到一处高三十多米的小山丘,就看到不少人在上面忙碌。
而山丘顶部较为平缓,长度有数十米,此时正放着一架有些“丑陋”的飞机,类似陈正威之前画出的双翼飞机,不过是木架蒙皮的。
“老板!”看到陈正威人过来,大多数人都透着好奇的目光。
这个部门大部分人都没见过陈正威。
不过对陈正威已经闻名许久了。
陈正威绕着飞机打量一圈,询问:“这东西现在怎么样?”
飞行器部门主管塞缪尔.兰利兴致勃勃的夸耀自己部门的成果:“我们上次飞行实验已经飞了超过400米,而我们又进行了改进,发动机也增强了。相信这次一定能飞上天。”
“400米啊……你们上次的飞行员在哪?”陈正威有些好奇。
“还在医院……不过再有三个月,他就能恢复了。科学的进步,总要有一些付出!”塞缪尔.兰利丝毫不以为耻。
实验哪有不死人不受伤的。
等到他们的飞行器能飞上天,会给整个世界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随后塞缪尔.兰利又向陈正威介绍了一个重要人物,奥托.李林塔尔。
整个实验室除了他自己之外,最重要的人员就是奥托.李林塔尔了。
当初还是他提出这个人,陈正威派人给“请”来的。
而飞行器部门成立后,经过了半年的混乱,人数最多时研究人员超过500人。
不过很快塞缪尔.兰利就发现大部分人都是充满幻想的夸夸其谈,本身能力并不突出。
如今飞行器部门只有不到200人。
片刻后,等飞行器准备好,一个年轻的飞行员浑身穿着厚实的皮革防具坐上飞机,这样飞机掉下来的时候能少断几根骨头。
在和汽车一样用摇柄摇动发动机后,几个人在后面推着飞机往前跑,而飞机的速度也逐渐加快,随后从山坡上直冲了出去,先是平稳飞行了上百米,随后才逐渐下降,最后降落在远处的草地上。
陈正威拿着望远镜,能看到飞机降落的同时,不断的往外爆装备,断裂的木头、轮胎、螺丝、螺旋桨、发动机之类的东西。
然后一群人飞快的冲过去查看情况。
“这次飞了有六百米了!我们的飞行器飞行越来越平稳了……”塞缪尔.兰利一脸喜意的介绍。
陈正威微微点头:“还不错!”
在他看来,飞机的研制除了如今的不断实验、改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对空气动力的认知和理论的成长。
不过全世界在飞行理论上成果最好的就是塞缪尔.兰利和奥托.李林塔尔了。
目前只能这么一步步来。
一行人正在说话的时候,远处传来一声巨大的爆炸,还有伴随的浓烟。
塞缪尔.兰利只是看了一眼,便习以为常的不再注意。
毕竟涉及火药的部门有很多,爆炸是三天两头的事。
随后兴致勃勃的和陈正威提出申请:“我们需要建一个风洞。”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等飞机飞出去后才发出问题。如果能在地面模拟,那么进度会加快很多。”
“风洞?”陈正威有些诧异,没想到这些科研人员在现在就想到这种东西了。
“这是英国人提出并且制造的一种实验工具……”塞缪尔.兰利解释道。
实际上在1871年,英国人就制造出小型风洞,用于研究空气动力学了。
“可以!”陈正威没兴趣听他科普,他知道那是什么。
见陈正威答应的这么痛快,塞缪尔.兰利笑的更灿烂了。
老板是懂技术的,而且很大方!比和后勤那些人打交道要容易多了。
对于研究人员来说,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了。
随后陈正威又去了武器部门,倒是在武器部门看到一个新鲜的东西。
一把类似AK的半自动步枪。
“你们给做出来了?”
陈正威很早就画出半自动步枪的构造图了。
毕竟冲锋枪的威力都在近距离,百米之外就完全没了准头。
所以陈正威的军队更擅长复杂环境的近距离交火,而不擅长在开阔地带交火。
现在在加拿大那边,安保公司主要用的是雷明顿1880步枪.
“老板,这种步枪的结构比冲锋枪复杂很多,而且冲锋枪使用手枪弹,但手枪弹无法满足中距离战斗的需要,我们专门设计了另外一种全威力子弹,但对枪管和其他部位的强度要求高很多。后来有了镍钢才能制造出来。但成本太高,很难大规模制造。”
武器部门的主管在一边介绍完,小心提醒道:“老板,这枪是去年年底制造出来的,通知过你!”
“我年初在想着怎么打西班牙,哪有心思看这个?”陈正威想起自己好像是看过这份报告,不过当时自己在考虑西班牙的事,就将这事放一边了。
之后就忘了。
毕竟他比美国总统忙多了。
将半自动步枪拿在手中看了看,三两下就将半自动步枪拆碎了。
比起那些制造出这把步枪的工匠更熟练。
陈正威拆开枪后看了一眼,枪械零件并不多,零件之间有较大的公分误差,这是为了降低生产的难度。
不过即便这样,制造难度也比冲锋枪高多了。
冲锋枪的制造难度,一个是材料的强度,一个是冲压工艺不够成熟,另外就是现在的车床精度还比较差。
生产是能生产出来,就是效率低,成本高。
另外,镍钢的产量还不够,主要是用在造船上。
“成本多少?”陈正威将枪又组装上,拿起来瞄准了一下,对旁边问道。
“400美元……大规模制造,有希望降低到240美元。”
“记一下,回去后通知秀才,先建造两条生产线,先小规模的生产!”陈正威对一边梁敦彦道。
先解决有没有,再考虑成本问题。
一把冲锋枪的成本在100美元,一把雷明顿1880步枪的成本在16美元。
相比起来,半自动步枪的成本就太高了,完全没有性价比。
不过陈正威在这方面从来不考虑性价比。
只要自己有枪有炮,没钱就去抢啊!
办法总比困难多。
不然留着钱,是给别人攒的?
随后陈正威又去鱼雷和火炮部门看了下,鱼雷部门如今没什么收获。
之前的鱼雷全靠陈正威的图纸帮助鱼雷部门跨了一个大台阶,这也导致他们的理论和真实水平其实要低不少,如今正在弥补这方面的缺失。
反倒是火炮部门,在和德国技术合作时换回了一些技术,有一些新成果,包括舰载火炮和陆地火炮。
陈正威在联合研院转了一圈,随后在冰箱部门看到一个新东西。
一个靠墙的木头机器,里面是个倾斜的桌面,桌面上有很多圆柱障碍物,中间还带有类似老虎机的图案。
而在一旁还散落了不少金属弹珠球。
“是……弹珠机,平时消遣的……”冰箱部门的负责人小心翼翼道。
“怎么玩?”陈正威饶有兴致问道。
他是真没想到自己的实验室竟然还能做出这东西。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最新章节,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最新章节,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