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跟王大奎骑着自行车离开后,徐慧真立刻召开了小酒馆大会。

  在大会上,徐慧真宣布明天将楼上的雅间拆掉,全部都摆上小酒桌。

  小酒馆的服务员小周举了举手说道:“徐经理,咱们的雅间挺受欢迎的啊。

  并且一间雅间的使用费高达1块钱,每个月咱们能赚到不少使用费呢。”

  雅间的使用费属于杂项收入,并不入小酒馆的公账,都由小酒馆里的服务员和徐慧真分掉了。

  事关自己的利益,其他几个服务员也表示反对。

  徐慧真看到这幅情形,不得不将话讲清楚。

  “今天我有个朋友提醒我,咱们小酒馆的雅间太过招摇了!”

  “招摇?”小周皱眉头。

  “是啊,雅间是什么?那是封建文人吟诗作对的地方。

  传扬出去的话,咱们小酒馆会被人非议的。

  要是有人在雅间里搞出什么事情来,咱们也没办法阻拦。”

  想起李爱国的话,徐慧真现在心中一阵害怕。

  要是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雅间里搞事儿。

  那徐慧真就算是混身张满嘴巴也说不清楚。

  那些服务员虽然不舍得分红。

  但是因为身为正式编制的职工,在这个时候依然能够顾全大局,关掉雅间的决议获得了通过。

  安排了明天的工作,宣布了散会后。

  徐慧真觉得应该令两壶老酒去陈雪茹家坐一坐,以表示感谢。

  ****

  夜渐渐深了。

  一辆轿车沿着街道的街道七拐八拐,最终停在了一座建筑物前。

  一份贴有保密封条的档案袋被人攥在手里,沿着阶梯进了客厅。

  档案袋在半空中停留了一下,那是因为拿档案袋的人要进行身份核验。

  身份核验非常繁琐,就连档案袋这种无害物件也被搜了好几次。

  当然了,它身上可是贴着骄傲的保密标签,那些人没有资格打开。

  只是那一双双粗大的手在档案袋上捏来捏去,把它的肚子捏疼了呢。

  档案袋不会说话,要不然非得飚出一句国骂不可。

  “这些人可真够讨厌的。”

  十分钟后。

  档案袋继续前行,来到了一扇朱漆木门前。

  拿档案袋的人似乎有些紧张,换了个手拿档案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单手整了整衣领后,才推开门进到了屋内。

  档案袋被摆在桌子上,它听不懂人类的语言,只能静静的躺在那里。

  片刻之后,送他来的那个人离开了,一位相貌威武的中年人拿出裁纸刀。

  档案袋很清楚自己到了履行职责的时刻,勇敢的挺起胸膛。

  刺啦

  伴随着一声清脆响声,档案袋并没有感觉到疼痛(也许是觉得很疼,但是没办法讲出来,谁知道呢。)

  一双大手将它的肚子撑开,那份记录被从里面取了出来。

  中年人带上眼镜细细查看上面的记录。

  片刻之后,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脸上的褶皱抻平了。

  “看来老毛子机车厂那边要乱起来了,这倒是个好机会”

  “司机还真是个干地下工作的好手,竟然知道打个回马枪.”

  “戈壁滩那边的进展不顺利,要是再查不出来的话,也许可以把司机派过去。”

  “还是再等等吧,司机现在的工作比戈壁滩更重要”

  翻阅完记录,中年人沉吟片刻,将记录重新插进档案袋的肚子里。

  又在上面贴上一张封条,盖上了一枚红戳戳。

  身上多了一个崭新的印记,档案袋松了一口气。

  它知道自己的职责已经完成了。

  果然。

  啪。

  整个世界黑暗了下来。

  档案袋知道自己被放进了柜子中。

  这里是那么的舒服,不用奔波,不用担心被人撕毁,也没有人打搅他。

  他很喜欢安静的待在这里。

  也许这一待,就是二十年吧。

  今天的京城跟昨天一样,却又有些不同。

  清晨。

  陈行乙跟往日一样挎着帆布包,骑着自行车来到FT区长辛店杨公庄1号,跟着一大群工友进到了长辛店机车厂里。

  看着路边随风摇摆的树叶,陈行乙的心情跟天气一样好。

  前阵子他通过妹夫的关系进到了机修车间内,因为在技能考核中表现优秀,被定为了四级机修工。

  京城是六类地区,工资比保定高不少,现在他每个月能拿到四十三块五的工资。

  另外,长辛店机车厂现在正在扩大规模,急需人才。

  他才进入了机修车间两个月就当上了小组长。

  大有前途啊。

  进到车间里,陈行乙跟往日一样准备参加晨会,却发现车间主任杨兴寨还没到。

  杨兴寨原本是副车间主任。

  度过了两个月的磨合期后,因为表现优秀,已经被提拔为机修车间的主任了。

  他也不知道在哪里学来了一套子管理办法,每天早晨都会召开一场晨会。

  晨会也就是四五分钟的时间,却可以解决不少问题,跟车间工人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

  “杨主任从来没有迟到过,今天是怎么了?”

  有些工人觉得很奇怪,纷纷议论起来。

  陈行乙见今天没办法开晨会了。

  记挂着昨天送来维修的火车头,换上维修工装,拎起工具箱转过身正准备走进操作车间内。

  这时候,挂在车间顶棚的的大喇叭突然传来一阵激情澎湃的声音。

  【好消息,好消息,各位工人同志们,咱们机车厂成功获得了前进号蒸汽机车的改进任务。

  这是我们机车厂的光荣,是上级领导对我们机车厂的信任!】

  前进型蒸汽机车改进任务.这可是国内最先进的蒸汽机车啊。

  轰。

  车间内的气氛顿时被燃爆了。

  这是个厂荣我荣,厂耻我耻的年代。

  那些工人们纷纷欢呼了起来。

  欢呼声消失,有些机灵的工人已经开始盘算了。

  这次的改进任务如此重要,肯定要从各个车间抽调优秀人才,如果能被抽中的话,那该多光荣啊。

  周师傅看到陈行乙一脸木讷的样子,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

  “小陈,你的技术在咱们车间里还算可以,这次的机会你可得争取一下。”

  “这是车间领导的安排,我就是个工人.”

  陈行乙是个与世无争的性子,压根就不想走关系。

  周师傅见劝说他不懂,摇摇头说道:“你啊,这么好的机会,也不知道把握,你等着看吧,那帮小子肯定会争抢。”

  周师傅是老师傅了,对车间里的事儿门清着呢。

  杨兴寨从厂里面开完会之后,回到车间里,立刻被那些工人们围住了。

  “主任,我听说咱们厂接到了改进任务,咱们车间里分到了几个名额?”

  “我是六级机修工,是咱们车间里技术最顶尖的。”

  “我年轻身体强壮还能熬夜耐操。”

  工人们一方面出于荣誉考虑。

  另一方也是为了进步,几乎把“选我”两个字写在了脸上。

  陈行乙静悄悄的站在角落里,心中开始盘算等会该如何解决昨天没搞定的那个蒸汽机炉膛的毛病了。

  杨兴寨环视一圈,双手下压,等工人们安静下来后,朗声说道:

  “这次的机车改进任务非常重要,经过综合考虑,我决定派遣刘亚珍师傅,张洪山师傅,陈兴茂师傅.”

  一个个名字从他嘴巴里蹦出来,被点到名字的工人纷纷欢呼了起来。

  “陈行乙师傅!”

  陈行乙恍惚听到了自己的名字,开始还以为听错了,揉了揉耳朵才确定下来。

  他抬起头看到那些工人都用诧异的目光盯着他。

  也难怪工人们感到奇怪,陈行乙在车间里不冒尖,技术水平中等,怎么可能会轮得到他。

  “这十二位师傅马上跟我去整修车间。”

  杨兴寨宣布完名单后,转过身离开了车间。

  陈行乙跟在他身后出了车间,依然觉得迷迷糊糊的。

  这京城的天空中真的会掉白面馒头?

  等陈行乙进到整备车间里,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这才明白过来。

  只见李爱国正在跟两个身穿中山装的工程师对着图纸指指点点。

  那两个工程师陈行乙认识,是厂里面负责改进机车的总工程师。

  李爱国在图纸上指指点点,那两个总工程师频频点头,时不时还提出一些疑问。

  每次李爱国总会用精简的语言给他们解释清楚。

  他们旁边还有几个头戴竹编安全帽的工程师,看他们的气势就知道不是一般人物。

  这一幕让陈行乙惊得瞳孔里发生了九级大地震。

  他虽然早就知道这个妹夫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妹夫竟然能跟这些总工谈笑风生。

  他也明白了为何杨主任会点名参加这次任务。

  “老同,这个部件就按照图纸上的设计,千万别出错了。”李爱国再三叮嘱两句。

  同工程师重重点头:“李司机,你放心吧。”

  他将图纸检查了两遍,招了招手将杨兴寨喊了过去。

  “小杨,你过来,我给你讲解一遍。”

  同工程师在布置任务,李爱国也在人群中看到陈行乙,笑着冲他点了点头。

  陈行乙吓了一跳,机械的回了下。

  这一幕虽然不显眼,却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负责后勤工作的张主任眯起眼睛,看着自己的助理问道:“咱们厂里的这个小工人跟李司机是什么关系?”

  “现在还不清楚,我马上查。”助理点头道。

  陈行乙看到那些领导冲着自己投来了疑惑的目光,这才明白了李爱国的用意。

  也许李爱国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他将来在机车厂里就不会受到刻意针对了。

  李爱国素来信奉内举不避亲。

  陈行乙是陈雪茹的二哥,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能够帮一把的话,自然要帮忙。

  无论在哪个年代,当孤家寡人都没有好下场。

  机车的改造工作由王副总工和董工负责,李爱国只不过算是个顾问。

  所以工作十分的松闲。

  长辛店机车厂距离京城市区只不过四十多里的距离,骑着行车如果用蹬风火轮的速度,只用不到一个多小时就能返回京城。

  速度虽然快,但是有点费腿。

  等看到南铜锣巷的路牌子,李爱国心中产生了要给自行车装磨电轮的想法。

  可是仔细一想,又放弃了。

  整个改进工作也就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没有必要浪费那些钱。

  推着自行车进到四合院里,还没走到家门口,身后便传来了一道声音。

  “爱国兄弟,电动缝纫机改造好了,我给你搬过来吧。”

  只见梁拉娣站在门口,兴奋的冲着他挥手。

  “是吗,你等会,我自己去搬。”

  电动缝纫机因为加装了电动马达等配件,再加上这年月缝纫机的支架都是钢铁铸造,重量高达两百多斤。

  李爱国把自行车扎在了家门口,扭头来到王钢柱的家门口。

  “钢柱兄弟,在家吗?”

  王钢柱端着一盘子猪大肠,边吸溜,边走出来。

  “爱国兄弟,整一口?”

  “.”

  李爱国觉得这货是故意的。

  明知道他消受不了这玩意,每次还让得这么热情。

  好像不尝尝,就愧对了他似的。

  “不了,赶紧吃,等会帮我搬一样东西。”

  吸溜

  话音刚落,只见王钢柱鼓起腮帮子,就像是吃面条一样,将那盘子猪大肠吸到了嘴巴里。

  但是猪大肠毕竟不是面条子,王钢柱差点被噎着了。

  不过人家是老经验了,轻轻扬起脑袋,用一双手攥住脖子。

  咕嘟。

  竟然把猪大肠吞了进去。

  李爱国忍不住瞪大眼睛。

  好家伙,要是放在后世,就凭借这一手,就能当个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吃播了。

  大手掌在嘴巴擦了擦,打了个饱嗝,王钢柱问道:“东西在哪呢?”

  李爱国:“.”

  无论哪个年代,人们都喜欢稀奇玩意。

  等李爱国将电动缝纫机搬回家里面,李家屋里屋外已经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

  那些老婆子小媳妇儿对于能够自动缝衣服的缝纫机都很感兴趣。

  就连阎解成最近谈的那个对象于莉也凑进了人群中。

  这还是李爱国第一次见到于莉。

  跟原著中相比,于莉年轻了七八岁,身穿粗布衬衫,身材高挑,整个人就像是一个含苞未放的花骨朵。

  于莉好奇的打量着缝纫机。

  “阎解成,人家是用电驱动缝纫机省劲,你们家是用力气蹬磨电轮来发电思路好像截然相反啊。”

  阎解成尴尬的笑笑:“现在街道上提倡勤俭节约,不能浪费电力,我们家也是响应街道上的号召。”

  “是吗.”于莉叹口气没有接着说下去。

  她跟阎解成相处了一阵子,觉得这人挺不错的,就是太小气,太抠门了。

  于莉觉得应该再慎重考虑两人的关系。

  阎解成却是一无所知,还以能占便宜而高兴。

  陈雪茹此时下班回来,看到围了那么多人,也吓了一跳。

  等看到电动缝纫机已经改造好了,陈雪茹顿时来了兴趣。

  “爱国哥,咱赶紧试试吧。”她将帆布包挂在衣架子上,顾不得洗漱便坐在了缝纫机前。

  何雨水抱来一条破裤子,放在了缝纫机的板子上。

  裤子的裤腿子从下面撕到了膝盖位置。

  “嫂子,这是俺刚撕破的裤子,还新鲜着呢。”

  何雨水满脸泥土,头发乱糟糟的,不用问刚才肯定跟那帮小伙伴疯玩去了。

  这会仰起头,小脸红扑扑的,似乎在为能帮上忙而感到骄傲。

  “你这丫头,长大了,得斯斯文文的。”

  陈雪茹溺爱的揉了揉何雨水的头发,将裤子接过来。

  拿起剪子剪了一块布,比划好了,然后放在了针头下面。

  “爱国哥,下面该怎么办?”

  “看到那个红色按钮了吗,你按一下。”

  “啪嗒”

  手指在按钮上轻轻按了一下。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缝纫机内响起了一阵轰鸣声。

  缝纫机内的马达在电流的驱动下飞速转动,带动了皮带轮,最后针头飞速上下。

  陈雪茹还是第一次使用电动缝纫机,最开始的时候难免有些手忙脚乱。

  不过她很快就记起了李爱国的使用缝纫机十五字要诀——【千万不要把手指头放在针头下面】。

  陈雪茹深吸口气,很快冷静下来。

  她调整缝纫机的线杆及控制板,以确保线杆位置与有效的针线匹配。

  不慌不忙的将裤子在板子上从左至右移动。

  呲呲呲。

  伴随着一阵针头进出摩擦裤子的声音,一条破裤子几乎在五秒钟被缝好了。

  嘶.

  嘶嘶

  嘶嘶嘶.

  屋内响起了一阵倒吸气声,空气温度上升不少,咱李爱国又为空气变暖作出了一点贡献。

  二大妈缝了大半辈子衣服。

  每次缝衣服都得两个多小时,累得腰酸背疼,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方便快捷的缝衣服办法。

  “我滴乖乖啊,缝纫机也不用蹬了,竟然会自个转动,诶,这个东西好啊。”

  那帮子老婆子小媳妇儿也纷纷点头赞同。

  “有了这电动缝纫机,家里就算是有再多的破衣服也不用发愁了。”

  她们只是议论,隔壁大院有两家条件比较好,家里有缝纫机的的住户已经出手了。

  刘家小媳妇儿凑上前。

  笑意盈盈的看着梁拉娣说道:“梁师傅,没想到你这手艺这么好,改造出来的缝纫机真好用。

  我家也有台缝纫机,你帮我改一下怎么样?”

  梁拉娣犹豫了片刻说道:“改造缝纫机花销不菲,很多材料都需要购买。”

  “这个好说,我家里不差钱!”刘家小媳妇儿很大气的挺起了很大气的胸膛说道。

  这倒也是,刘家一家五口人,三个是五级工人,两个在供销社里工作。

  每个月全家人的工资加起来,足有二百块钱。

  人家确实不差钱。

  梁拉娣没有想到有人舍得花钱改造电动缝纫机,笑着说道:“你等等,这电动缝纫机是李司机设计的,我得经过他的同意。”

  这年月虽没有专利的说法。

  梁拉娣还是觉得现在自己借用李爱国的方案,好像有点偷窃的嫌疑。

  她将李爱国请到门外的大树下,将刘家小媳妇儿的委托讲了一遍。

  “这是好事儿啊,你改造电动缝纫机,也付出了劳动,可以收取一定数量的劳动报酬。”李爱国提醒道。

  梁拉娣闻言,眼睛瞬间亮了。

  她跟南易都是工人,每个月都有工资。

  但是两人有五个孩子,还有双方的父母需要赡养,日子过得挺难的。

  如果说能靠着改造电动缝纫机赚一笔的话,日子也能够好过一点。

  “谢谢李司机了。”梁拉娣懂得这是李爱国送给她了一双吃饭的筷子,感激的说道。

  “大部分材料我都能在车间里搞到,剩下的王大奎的废品店里也能淘来,唯一缺的就是【线盘】”

  梁拉娣盘算了一遍,不好意思的看看李爱国:“李司机,能不能麻烦你卖给我一个【线盘】,我出钱。”

  梁拉娣在改装的过程中,也曾想拆开【线盘】。

  结果李爱国采取了防拆卸的铁盒子,所以她直到现在也搞不明白【线盘】的结构和原理。

  “这个好说,现在已经很晚了,明天中午你到我家来。”李爱国一口答应下来。

  梁拉娣找到一个赚钱的好门路。

  回到家之后,南易带着几个孩子正在嬉闹,见她很兴奋,笑着问道:“拉娣,什么高兴事儿啊。”

  “前阵子我不是帮爱国改造了一台缝纫机吗,现在有人要我以样学样再改造一台,我算过了,除了原材料和购买【线盘】外,我还能挣到三块钱!”

  “三块钱媳妇儿,你出息了啊!”南易兴奋得差点跳起来。

  不过他旋即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

  连忙让二毛关上门,压低声音问道:“媳妇儿,这事儿会不会被人诟病啊,你可是从里面挣了钱?”

  “不会。我只不过是提供劳动罢了,就跟街口修自行车的刘海柱差不多。”梁拉娣觉得南易有点多心了。

  这年月虽然打击投机倒把,却不是一刀切。

  像收废品,木工木匠等行当,通过劳动挣钱,算不上犯错误。

  南易闻言总算是放下心来。

  他咬咬牙说道:“咱们今天有大喜事儿,上次还留了一斤羊肉,跟孩子们炖吃了。”

  大毛,二毛,三毛和秀儿几个孩子听说要吃肉,都兴奋的欢呼了起来。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最新章节,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