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百多位七八级大师傅,三十多位研究员十几天的全力奋战,前进型蒸汽机的改造工作终于完成。

  六轴煤水车水柜排泥堵改用5洗炉堵.过热箱窥视孔补强板加厚至16mm摇炉杠改卡头式.

  改进撒砂风管布置,达到均匀撒砂调整阀外皮降低10mm,宽度减少 5mm以防超限粘着重量增加器改为自动控制

  为使调车作业方便以及冬季防寒和改善乘务人员工作条件,装设前后踏板、后排障器、后风喇叭、煤槽暖气和防寒窗。

  改造后的机车能实现较大的供汽率,过热蒸汽温度有所提高,每千瓦小时的耗烟特性有所减少,机车总效率最大可达9.61%。

  并且载重量和速度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随后,前进型蒸汽机车通过了抽阀静置热工试验,环形线牵引热工性能试验和线路运营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前进型蒸汽机车车创造了世界蒸汽机车的先进水平。

  实验结束后,看着记录下来的实验数据。

  刘国璋这位五十多岁的老同志兴奋得像一个孩子样跳了起来。

  “有了这辆改进型号的机车,咱们的蒸汽机车技术终于能走到世界前列了。”

  大同机车厂的刘总工看着数据,频频点头:“这辆蒸汽机车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地步,可以说是蒸汽机车能够达到的巅峰了。

  我马上向部里面提议对机车进行大批量生产。”

  王副总工也同意进行大批量生产,只是还有些担心。

  “刘老,哈市铁路局科学研究所那边正在研究从匈牙利进口的那几台ND1型内燃机车。

  据说等明年就能研制出改进型号,内燃机车一旦出现,会不会对蒸汽机车产生影响。”

  李爱国正在旁边接受董工的祝贺,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

  这年月国内已经有内燃机车了?

  董工看出了李爱国的疑惑,将事情的始末讲解了一遍。

  内燃机车的事情还是跟匈牙利人民铁道部有关。

  去年匈牙利大领导来访,跟咱们达成了一系列友好协议。

  匈牙利那边有从老大哥家搞到的ND1型内燃机车,以散件的方式卖给了咱们。

  同时匈牙利贝尔工厂带着三辆却贝尔D.420卡车参加高原的卡车选型路试,并且获得了成功。

  听到这里,李爱国赞叹道:“这匈牙利冒着被老大哥收拾的危险,把内燃机车卖给了咱们,可真够意思,应该被称为匈铁了。”

  “匈铁?”

  此时不但董工诧异,就连刘国璋和刘总工也都围了过来。

  “爱国,这个名字有什么说法?“

  李爱国道:“咱们称呼好兄弟为铁哥们,这匈牙利跟咱们关系这么好,自然应该被称为匈铁了。”

  李爱国倒不是夸大其辞,匈牙利跟咱家的关系一直挺不错。

  就算是后来换了旗帜,跟咱们依然保持着密切的往来。

  在后世,除了“巴铁”,还有“匈铁”的说法。

  “匈铁.这个名字非常贴切,生动的表示出了两家的情谊。”刘总工暗暗把这个名字记下来了。

  他随后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把匈铁这个名称讲了出去,引起了上层的赞同。

  匈铁这个绰号提前出现了几十年。

  这都是后话了。

  李爱国最关注的还是国内内燃机的研究计划。

  董工继续说道:“内燃机技术现在并不成熟,国内因为条件有限,所以并没有特别注重内燃机车的研究。

  但是老毛子专家认为咱们家应该尽快对机车进行换代,建议咱们大力研究蒸汽机车。

  只是咱们客运内燃机车底子极为薄弱。

  匈牙利.匈铁在得知这个情况后,初步承诺向咱家提供D型摩托内燃动车组的技术资料,并且运来了ND1型内燃机车的散件。

  那些散件组装出了六台ND1型内燃机车,现在就在丰台机务段运行。

  另外一台被送到了哈市铁路局科学研究所。

  他们打算以ND1型内燃机车为原型,研制出属于咱们自己的内燃机。

  据说已经有了成果,新的内燃机车被命名为【建设】号。”

  内燃机车技术比蒸汽机车先进,难怪会引起王副总的担心。

  只不过李爱国倒是不在意。

  “王副总工,现在内燃机还不成熟,无论是动力还是安全性,都比不上蒸汽机车,您啊,这是在杞人忧天。”

  “也是.”

  王副总工似乎想说什么,看了看刘总工却没说出来。

  刘国璋和董工两人的脸色也有点怪异。

  李爱国看到他们的表情,立刻想起了一些小道消息。

  东北是国内铁路网最密集的地方,也是铁路技术最发达的地方,哈市铁路科学研究所是老牌的铁道研究所了。

  在解放前,哈市铁路局科学研究所被称为中东铁路管理局工务处技术科,由老毛子担任领导和技术科长。

  解放后,经过改组成为了哈市铁路科学研究所,依然从事铁道技术研究。

  后来为了大力研究铁道技术,京城这边联合唐山铁道院校和保定铁道技术院校等单位,共同筹办了京城铁道研究所。

  一块蛋糕现在变成了两家分。

  两家虽然都是一个大家庭的成员,彼此之间依然会产生间隙。

  特别是这两年京城铁道研究所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员支持,研制出了不少先进的蒸汽机和铁道技术。

  哈市铁路科学研究所虽也作出了不少成绩,相比之下却逊色了不少。

  特别是哈市铁路科学研究所内老毛子专家众多。

  为了响应了号召,哈市铁路科学研究所把所有精力都压在仿制ND1型内燃机车上面。

  介时,铁道部为了平衡局面,应该会让铁道研究所和大同厂作出一些妥协。

  虽然都是为了铁道技术的发展而努力,但是路线却不太一样,所以便产生了争斗。

  这些都是高层之间的博弈,跟咱李爱国一个火车司机关系不大。

  李爱国也没有放在心上。

  改性型前进蒸汽机车运行成功后,改进小组立刻向铁道部里面汇报了成绩。

  九月二十一日,铁道部在王府井南口霞公府举行了一场小范围内的庆功大会。

  大会的规格很高,由铁道部那位具备传奇色彩的腾部长亲自主持。

  在庆功会上,部长表示改进型前进蒸汽机车代表了世界最先进的蒸汽机车,将来可能外销,应该选取一个新名字。

  经过一番商议后,改进型前进蒸汽机机车被命名为爱国型蒸汽机车。

  刘国璋和刘总工他们听到这个名字,纷纷向李爱国投来了诧异的目光。

  几个哈市研究所的领导则纷纷皱起了眉头。

  李爱国挺起了胸膛,没办法,谁让咱有个好名字呢!

  因为爱国型蒸汽机的改进过程中,跟老毛子那边产生了一些纠纷。

  秉持着闷声发大财的理念,为了照顾老大哥的面子,铁道部里面并没有大张旗鼓搞宣传。

  不过还是对改进小组的成员进行了表彰。

  铁道研究所,大同机车厂获得集体一等功,长辛店机车厂获得三等功。

  改进小组的成员,李爱国,董工等成员,荣获“铁道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各自获得了一面大奖状,一个搪瓷缸子和两块奖金。

  滕部长宣布完奖励,环视一圈,问道:“各位还有什么意见?”

  李爱国举起了手。

  董工吓了一跳,伸手就要去拉李爱国的胳膊。

  开玩笑,这种场合哪有李爱国发言的权力。

  他还没有来得及动手,就接到了刘国璋的眼神,忙松开了李爱国的胳膊。

  “是爱国同志啊。”滕部长似乎认得李爱国,和蔼的说道:“小同志,你有什么想法,尽管提出来。”

  李爱国站起身说道:“部长,各位领导,我个人觉得有一些表现优异的编外成员也应该获得表彰。

  他们虽不是咱们铁道系统的人员,但是也在改进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后李爱国介绍了那些在改进机车工作中作出特殊贡献的编外人员。

  因为他来自第一线,讲的事例非常翔实。

  听到那些编外人员为了改进机车几天几夜不睡觉,有些生了病依然坚持工作,参加大会的领导们有些动容。

  滕部长点头道:“爱国同志的提醒对,现在咱们铁道部门人才匮乏,经常需要兄弟单位的帮助。

  人家帮了咱,咱要是忘了本,这么搞要不得喽。

  这样吧,那几个编外人员也给个奖励吧。

  小同志,这样的意见很好,以后要多提。”

  那些领导们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董工见此情况,心中一阵唏嘘。

  滕部长作为部队出身的首长,在部里面可是以作风严厉而闻名,面对李爱国竟然有说有笑。

  这小子现在是了不得了。

  有些知道李爱国底细的领导,纷纷向刘国璋投来了艳羡的目光。

  刘国璋微微挺起胸膛。

  没办法,咱就是有个好徒弟!

  大会整整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散会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铁道部里在宴会厅举办了庆功宴。

  这年月庆功宴都比较简朴,尤其是铁道上的同志大部分是铁道兵出身,更是不讲究花样。

  菜肴是一盘子猪肉炖粉条,一盘子醴陵小炒肉,一盘子苦瓜炒仔鸭还有一盘子腊肠。

  每个桌子上都摆了两瓶茅台酒。

  只要有酒有肉,就算是好宴。

  领导们一番祝酒词之后,咱李爱国也开造了。

  正吃得欢乐,一位身穿灰色中山装,胸前佩戴有像章的中年人走了过来。

  中年人大概五十岁左右,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再搭配上架在鼻梁上的眼镜,身上还隐约有股上位者的气息。

  他对着李爱国伸出了手:“李司机,我是哈市铁路科学研究所技术处的崔明德教授,对于你能够搞出爱国型蒸汽机深表钦佩。”

  “崔教授,你这话不对了,我就是个火车司机,只不过在改进蒸汽机车的过程中,提出了几个小意见。

  爱国型蒸汽火车之所以能改造完成,依靠的是集体的力量。”

  李爱国不慌不忙的拿起手帕擦了擦嘴角,跟他轻轻握了握。

  刘国璋刚才还替李爱国担心。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崔明德的话简直是把李爱国放在火上烤。

  听到李爱国的应对,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小子是越来越成熟了。

  崔明德本以为李爱国只是个大老粗,所以才耍了个小手段,吃了个螺丝后,神情有些尴尬。

  他自嘲的笑了笑,冲着刘国璋说道:“老刘啊,你收了个好徒弟。”

  “你可千万别夸奖他,等会他该骄傲了。”刘国璋此时一脸姨母笑,将崔明德拉到了位子上,“老崔,要数徒弟优秀,咱们铁道系统里,有谁比得过你。

  我可听说了,你现在有十几个徒弟,个个都是高学历人才,其中还有两个老毛子。”

  “那是因为我还兼着哈工大教授的职务,负责招收研究生,那些徒弟做不得数。”

  崔明德看了看李爱国,叹了口气道:“我那些徒弟学历虽高,但都是一些循规蹈履之人,作出成就的没有几个。

  不像你这个徒弟,一出手就改进了前进蒸汽机,得到了滕部长的青睐,以后前途无量啊。”

  见崔明德还在不断拱火,刘国璋岔开话题,问道:“听说你哈市铁路科学研究所的ND1型内燃机车改进已经取得了成果,要不了多久,你估计就能戴大红花了。”

  崔明德道:“确实是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老刘啊,我劝你一句,蒸汽火车没有前途了,以后是内燃机的天下,所以你们研究所不要再做无用功了。”

  “是吗.一种机车是不是好用,还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只知道抱着书本,依靠书本,必然会误入歧途。”刘国璋淡淡的说道。

  “大势!国璋兄,大势是没有办法抵挡的。”

  “那也得符合实际情况。”

  刘国璋和崔明德看似闲扯着,气氛却有些剑拔弩张了。

  特别是崔明德今天本来就憋了一肚子火。

  他对于部里面如此重视爱国型蒸汽火车感到不满。

  所以特意从哈市赶到京城,数次跟部里面的领导会面,希望领导能够改变意见,不要背离了发展内燃蒸汽机车的大方向。

  但是,部里面的领导出于实际情况考虑,拒绝了他的提议。

  在部长的坚持下,非但召开了庆功宴,还决定大规模生产蒸汽机车。

  如此一来,即使内燃机研制成功,生产计划也会受到影响。

  现在还被刘国璋指责,要不是他当了一辈子教授,不会爆粗口,此时已经争吵起来了。

  旁边的那些研究员们见两个老大吵架,压根就不敢劝。

  部里面的领导知道两人有争端,此时也不会阻拦。

  两人的声音越来越大,一时间大家伙不知道该如何才好。

  啪嗒。

  一盏酒杯摆在了崔明德面前。

  李爱国站起身给他倒了杯酒:“崔教授,我这人是个大老粗,最佩服你们这些为国家,为铁道建设作出贡献的大教授,来,我敬你一杯。”

  崔明德有些搞不清状况了。

  他可是在跟这火车司机的师傅做斗争呢。

  这小子叛变了?

  不过人家敬酒不能不喝。

  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万里长城永不倒,三杯酒少不了!”李爱国又连倒两杯。

  “万里长城还真不能倒.”崔明德觉得很有道理,又端起酒杯连喝了两杯。

  “同志见同志,喝酒要喝光。同志见同志,喝酒要喝双。”

  李爱国又倒了一杯,递了过去。

  崔明德连喝三杯,脑瓜子已经有点懵了。

  只是又不能不承认李爱国是自家同志,只能又接过来一饮而尽。

  “一个好汉三个帮,喝完一杯不要慌。咱们铁道人也需要同志的帮忙。”

  崔明德:“.”

  崔明德端起酒杯再次一饮而尽。

  他这会真撑不住了,捂住酒杯说道:“李司机,不能再来了。”

  “东风吹,战鼓雷,今天喝酒谁怕谁!”

  得,美帝都搞出来了,更不能不喝了,要不然该犯错误了。

  崔明德端起酒杯,再次一饮而尽。

  刘国璋本来还有点觉得李爱国敬酒是在胡闹。

  谁承想,他这套市井的办法,还真是有用。

  刚才还气势汹汹发动攻击的崔明德,此时只能疲于应对李爱国的敬酒了。

  滕总一直在旁边盯着,见此情形,一向喜欢板着脸的他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个火车司机倒是会发挥自己的优势,攻击敌人薄弱的部位,有我们铁道兵的作风。”

  那几位领导听到这话,看向李爱国的眼神顿时不一样起来。

  李爱国后世深受劝酒之痛,现在把自己的痛苦施加在别人身上,感觉到了双倍的快乐。

  特别是这年月的人都很淳朴,哪里见识过这种花招啊。

  崔明德在一个个不得不喝的敬酒词中,逐渐迷失了自己,一杯接着一杯的干了下去。

  当然了,崔明德教授酒量不大,在这种场合也不能真把他灌醉了。

  见崔明德教授喝得差不多了,李爱国觉得差不多了,也倒了一杯酒,敬了他一杯:“崔教授,我是后生晚辈,以后还希望能得到你的指点。”

  说完,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崔明德教授总算是得了空挡。

  也顾不得跟刘国璋辩论了,喊来自己的学生把他搀走了。

  厕所里,崔明德教授进行了一番人工催吐后,郁闷的说道:“这个火车司机倒是个不吃亏的家伙。”

  他那学生笑着说道:“老师,您没必要这么担心,等几天匈牙利的外宾就要来了。

  按照之前的约定,咱们能够拿到ND1型内燃机车的全套技术图纸。

  到时候ND1型内燃机车研制出来,咱们肯定能狠狠压京城铁道研究所一头。

  至于那个火车司机,就是粗鲁的工人罢了,你不用跟他一般见识。”

  “这倒是。”崔明德站起身擦了擦嘴角,脸色严肃起来:“真章啊,有一点你说错了,那个李爱国绝不仅仅是个粗鲁的工人,他要是真没头脑的话,能搞出爱国蒸汽机车,能把我灌成这样子?”

  “是”曹真章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收敛了脸色的得意。

  宴会结束后,李爱国没有行车任务,也没有研究任务,骑上自行车快乐的朝着四合院奔去。

  忙了将近一个月,总算是能够轻松一阵子了。

  也不知道黄婧那丫头的开车技术有长进了没有。

  刚过中午,京城数学研究所内一片宁静。

  勤奋的研究员们吃过了午饭,便在各自办公室内忙了起来。

  “喜报,喜报!”

  数学研究所的刘干事拿着大奖状,一路小跑奔到了研究所里面。

  兴奋的声音打破了研究所的宁静。

  张副所长推开办公室的门,冲他招招手:“小刘啊,大家伙都在工作,安静一点。”

  刘干事意识到自己的唐突,忙捂住了嘴巴,快步小跑过来。

  “张所长,咱们研究所的陈资料获得了铁道部里面的先进个人称号。”

  “先进个人?”张副所长一时间有些恍惚。

  陈资料压根不是铁道部的人,为什么能获得称号?

  不过大红奖状做不得假。

  再者说了,陈资料得了荣誉称号,不单单是他一个人的光荣,也是整个数学研究所的光荣。

  这说明数学研究所的工作具备现实意义,能够为建设祖国作出巨大贡献。

  这样想着,张副所长立刻将此事提高了一个高度。

  “小刘,你现在马上通知那些研究员们开会。”

  “是!”

  平静的数学研究所顿时变得热闹了起来。

  这还是有研究员第一次获得外单位的称号。

  并且还是铁道部这种关键性部门。

  研究员们纷纷来到了会议室里。

  张副所长正准备开会,环视一周,发现正主还没到。

  “小刘,你通知陈资料了吗?”

  “通知了,我刚才去了锅炉房那里,隔着门喊他了。”小刘道。

  张副所长道:“他那个人一旦搞起研究来,就什么也听不到了,这样吧,你去他的门上重重敲敲。一定要把他从屋里拉出来。”

  “是。”

  小刘一溜烟的跑了,片刻之后,把陈资料带到了会议室里。

  “刘干事,你们开你们的会,跟我有什么关系,我还有那么多题没算出来。”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最新章节,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