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第457章 骑马跑得快

小说:穿在1977 作者:狸猫换银子 更新时间:2024-05-21 00:00:35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大门拉开,一阵风雪吹进来。

  同时进来的还有邮电所的邮递员。

  邮递员从邮包里掏出一个用报纸包着的包裹,直接塞到杨书记怀里,哈哈笑道,“我连镇上都没送,就先跑你们卢家湾。到了大队部,好家伙,黑灯瞎火的,连个人影都没有,再一打听,原来是张连长到你家提亲来了。”

  他拱起手对着众人作揖,“恭喜恭喜,双喜临门啊!”

  杨书记笑得合不拢嘴,“多谢多谢。”

  随即侧过身子将人往里让,“正好要开席,进来吃个便饭吧。”

  邮递员赶紧摆手,“不了不了。”

  他看了一圈众人,笑道,“要是平时,我肯定不客气,怎么样都要讨杯喜酒喝,不过今天不一样。”

  他说着拍了拍鼓鼓的邮包,“我这里还有十几封通知书要送呢,人家肯定都等急了。”

  杨队长一听这话,也就不再坚持,赶紧拿出两包牡丹烟,硬塞进邮包里。

  邮递员客套了一下,也就顺势接受。

  双喜临门的喜烟,拿了也不怕。

  他临走的时候,又对着陈凡挥挥手,“陈老师,寄给你的信和包裹太多,要下午才能送,你看是给你放大队部,还是送家里去?”

  陈凡走出来笑道,“您放邮局,待会儿我自己去拿就成。”

  邮递员也不客气,笑着挥挥手,“好嘞,你有空直接过去拿就行。”

  倒不是他想偷懒,主要是寄给陈老师的信和包裹太多,天南地北的都有,隔几天就要送一次,有时候还要用板车拉,而卢家湾每天都有人去公社给熟食店送货,便习惯了让他们自己拿。

  等邮递员离开,在厨房里吃饭的杨兴秀他们连饭也不吃了,一窝蜂地涌进客厅。

  杨书记直接拉过板凳坐下,翘起二郎腿,将纸包摊在腿上,一点点揭开。

  一阵冷风吹进来,张长江赶紧喊道,“门关上,别让风把通知书吹乱了。”

  杨兴秀赶紧关上大门,还上了木栓。

  等她转过身,便看见父亲捏着厚厚的一摞信,笑得嘴巴都是歪的。

  杨书记扬起脑袋呵呵直笑,“先数数,数目对不对。”

  说着便扎下脑袋,“1、2、3、……25?”

  他茫然地抬起头,“怎么还有多的呢?”

  全大队只有23个娃子报名高考,多的两封是谁的?

  安全赶紧凑过来,指着自己笑道,“我的我的,还有我老婆的。”

  张文良瞪大眼睛,“你单位填的卢家湾?”

  安全哈哈笑道,“当时我不还是蹲点干部吗,一直在卢家湾工作,联系地址当然也是卢家湾。”

  杨书记迅速低下头,“我找找。”

  他从头翻到尾,最后终于在下面找到安全和他老婆俞可盈的录取通知书。

  现在的录取通知书,和以后的有一個根本性的区别,那就是寄信人和收信人都跟以后不一样。

  众所周知,后世的录取通知书都是寄给本人的,寄信人也是学校,而这一年的却不是。

  尤其是最先被录取的这一批!

  为什么要强调第一批人,就是因为这一批都是根正苗红,没有任何背景问题,可以直接录取的那种。

  但凡需要衡量的,都不会放在第一批录取名单中。

  所以在后面几批录取的人,并不一定是因为成绩不好,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

  而这第一批录取通知书,大多都是以省招生办的名义发出的。

  直接以学校名义寄出的也有,如果是在第一批,那么多半是重点大学,否则就是后来招生工作结束,人家省招生办都不管了,学校自己补录的。

  收件人也有讲究,并不是直接寄给本人。

  有单位的都寄给单位,没单位的寄街道办或公社、生产队,再通过革委会审核之后,经组织转发给个人。

  事实上,这里便是第二道审核,以防漏网之鱼!

  卢家湾的考生自然没有任何问题,杨书记便直接将两封信给了安全。

  然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安全手里。

  安全也不含糊,直接坐到杨书记旁边,将自己的信撕开,从里面抽出来两张纸。

  一张小的,便是录取通知书。

  (录取通知书,大部分都是半张纸)

  安全捧着通知书,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张文良将脑袋伸过去,“给我看看。”

  平时很大方的安全,此时却像捧着稀世珍宝,“慢点,小心别给我弄烂了!”

  张文良两眼一翻,“我都没伸手好吗!”

  安全讪讪笑了两声,小心翼翼地递过去,旁边张长江主动接过,捧在手里给大家传看。

  这时安全才打开另一张纸。

  这是一张新生入学注意事项。

  (新生入学注意事项。注意第四条)

  陈凡凑到安全面前,一目十行浏览,等看到其中一行字,不禁有些惊讶,“诶?还要10块钱报名费?”

  不是说这些年上中专、大学都不要钱的吗?

  安全抬起头看着他,笑道,“一学期10块钱是比中学多了点,不过还好,也就相当于一个月两块钱,一般家庭都能负担得起。”

  陈凡眨眨眼,“那要是负担不起的呢?”

  就比如一年前的卢家湾,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一个月两块钱就不是一个小数字,10块钱,可能要卖100多斤粮食才能凑出来,一年就是两百多斤,足够一个壮劳力的口粮!

  这还是鱼米之乡的卢家湾,如果换成西北或西南地区那种赚口粮都费劲的地方,这10块钱几乎能压垮一个家庭。

  安全一丝不苟地按照原来的痕迹,将注意事项的纸张折好,又塞回信封里,这才说道,“今年应该还是延续12年前的高考政策,需要先缴纳学费,然后再根据后续情况多退少补。

  有单位的就不用说了,包括学费、杂费、生活费、交通费、副食费等一应开支,都由原单位承担。

  没有单位的,如果实在负担不起的,那么在报考的时候,就应该报名农学类或师范类,还有军事类和医学类,这四大类学校是不要学费的,预交的学费也会在后期返还。

  要是没能考上这四大类,被调剂去了其他学校或专业,就只能找生产队、公社或街道办求助,等到去了学校,再申请助学金和伙食费补助。

  经学校查明情况,证实家庭确实困难的,可以给与部分或全部减免学杂费的待遇,另外还会足额发放助学金和伙食费,一个月差不多有17到19元不等。”

  说到这里,他抬起头笑道,“正常情况下,依靠学校补助读完大学是没有问题的,国家选拔大学生,肯定不会让学生上不起学。”

  陈凡轻轻点头,一学期交10块钱,然后每个月拿19块的补助,这倒是可以。何况学杂费还能申请减免,难怪当时的大学生都说这年头上大学不要钱。

  杨书记在一旁看完安全的录取通知和注意事项,再看看手里的一大叠录取通知书,心痒痒的憋不住。

  张长江跟他搭档多年,一看就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当即笑着说道,“这双喜临门,确实是大喜事,就是这顿饭我恐怕吃不成了。”

  他对着杨书记将手一摊,“把信都给我,我带回大队部,通知他们过来领信。”

  杨书记却将信往怀里一揣,站起身说道,“这可是卢家湾的大喜事,我身为大队书记,哪能因私忘公?”

  当即转身看向张文良他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今天也不跟你们客气了,伱们就在这里吃着,我去大队部,通知他们过来领信。”

  说完不等陈凡故意上前抢活儿,便拉开门栓、连斗笠都不戴,直接冲进风雪中。

  其他人一看,得咧,这顿饭是吃不成了。

  一个个都笑呵呵地冲出去。

  陈凡还在后面大喊,“杨伯,你好歹把4队的留下啊!”

  杨书记瞬间停下脚步,脚下一滑,差点摔了个大马趴。

  他转过身恨恨地瞪了一眼陈凡,“刚才你不说!”

  陈凡很委屈,“我哪知道你这么着急?”

  杨书记从怀里掏出信,找到本小队的两封,递给小女儿,“给他们俩送去。”

  同时还不忘交代,“看看是不是他们填的志愿,回头告诉我一声。”

  小女儿拿着信便往旁边冲,“知道啦。”

  因为下着雪,不方便骑自行车,过来的时候陈凡也没有搞特殊骑马,大家都只能走着过去。

  这时陈凡看到大家喜气洋洋的样子,不禁心里一动,对着杨书记喊道,“杨伯,我突然有个想法。”

  杨书记回头看了他一眼,“什么想法?”

  陈凡笑道,“我想给广播站加个栏目。”

  张队长转头看向他,“什么栏目?”

  陈凡抹了一把脸上的雪,“我刚想起来的,这个先不说,等一下你们就知道了。”

  杨书记呵呵笑了两声,“你可别给我弄出麻烦来啊。”

  陈凡自信满满地打了个手势,“你就等着看吧,保证大家都满意!”

  ……

  半个小时后,明明还没到下午广播时间,大喇叭却发出一声刺耳的噪音。

  两秒后,卢家湾上空响起了陈老师久违的声音。

  “歪歪歪,社员同志们、社员同志们,都注意一哈啊。”

  张翠娥瞟了一眼旁边脸色呆滞的堂姐,小声说道,“别人讲土话是土,陈老师讲土话,你觉得土吗?”

  张秀月连连摇头,“没觉得土。”

  她转头看着堂妹,不禁有些好奇,“这是为什么呢?”

  张翠娥指了指陈凡,“你先听,等一下我再跟你说。”

  陈凡扶着话筒,用充满乡音的普通话说道,“今天是个好日子,首先呢,我们卢家湾生产队的大龄青年、也就是我们的民兵连长、治保主任张文良同志,跟妇女主任杨兴秀同志,定亲啦,婚礼就定在元月17号,腊月初九……”

  广播室外面走廊上,所有人都满脸呆滞。

  他在干嘛呢?

  张文良更是咬牙切齿,“让他通知考生过来拿录取通知书,他说这个干什么?”

  安全在一旁笑呵呵,“也是个喜事嘛。”

  卢家湾各个小队里面,窝在家里烤火的社员们都不禁哈哈大笑。

  “张连长终于要成亲了啊。”

  “这可是件大事,陈老师都要用广播通知。”

  “搞得有点隆重啊。”

  “我倒是觉得陈老师这个办法不错,用广播送祝福,就是不知道咱们普通社员结婚,有没有这个待遇?”

  ……

  陈凡说完一段话,喝了口热水,对着冲到面前挤眉弄眼打手势的杨书记和张队长笑了笑,示意他们稍安勿躁,随后对着话筒继续说道,

  “今天这个环节呢,是我们卢家湾广播站‘为人民送祝福’栏目第一次播出。从今天起,以后咱们生产队,所有结婚的同志,只要报到咱们广播站,广播员都会送上祝福,张文良同志和杨兴秀同志的大喜事,就是我们播出的第一个祝福。”

  听到大喇叭里面的话,刚才还带着酸味调侃的社员们,立刻拍手鼓掌。

  “这个栏目好、这个栏目好,接地气!”

  “大喇叭里面报名字、送祝福,那不是跟领导一个待遇?”

  “以后凡是结婚的,都可以享受一下领导待遇啊。”

  ……

  杨书记和张队长听到这里,终于明白刚才陈凡说的想法是什么,再听见外面传来社员们的掌声和叫好声,顿时笑得合不拢嘴,对着陈凡竖起了大拇指。

  陈凡回了个笑脸,继续广播,“咱们这个广播呢,一般只给大喜事送祝福,主要就是结婚、生娃,别的咱们就不浪费电了哈。”

  这话一出,各个小队里又是一阵笑声。

  陈凡手臂撑在桌上,示意杨书记将录取通知书都拿出来,然后说道,“今天的祝福,除了张连长和杨大姐的喜事之外,还有另外一件大喜事。”

  听到这里,几乎整个卢家湾又安静下来,坐在堂屋里等着听。

  只有已经猜到是什么事的4队的人,一个个都跑到屋檐下,望着村里最高处的大喇叭。

  陈凡大声说道,“这件大喜事,就是要恭喜我们今年(按农历)参加高考的考生们,卢家湾23名考生,全部被大学录取,他们是张翠娥、黄莺、杨菊、刘丹、周旭光、高兴安、黄刚、黄志昊、……

  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恭喜他们!”

  当念出第一个名字的时候,张翠娥情不自禁捂住嘴。

  她看着陈凡的背影,再看向杨书记、大伯、三哥……所有人都对着自己竖起大拇指,霎时间便糊了眼眶。

  而此时的屋外,也传来阵阵呼喊声。

  在风雪也挡不住的掌声和欢呼声中,陈凡笑道,“所有念到名字的人,请到大队部领取录取通知书……”

  大喇叭里的声音还没有落下,各个小队里面便有人撒丫子往大队部跑去。

  后面还有人在追,“憨憨、回来,骑马、骑马跑得快!”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在1977,穿在1977最新章节,穿在1977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