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周亚丽的到来,将家里闹得鸡飞狗跳、陈凡无语的时候,在胶东大地上,王建国背着被褥、拎着行李包,走下坐了五天五夜的火车。
当然不是五天五夜都坐这一趟车,从云南也没有直接到老家的车次,他是转了两趟车才回到老家市里。
顺着人群走出站台、走出车站,站在站前广场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愣了半天,才回过神来,随即找准方向,往公交站台走去。
先坐公交车到长途客车站,坐上通往县城的解放大卡车,摇摇晃晃了半天,终于到了县城。
随后拿着退伍证,在车站接待处咨询过之后,终于找到县武装部安置办。
得知王建国的到来,安置办里一名副主任亲自出面接待。
他拿着王建国的档案仔细翻开,过了好一会儿,才站起身递过一支烟,又拎着热水壶给他把茶杯续满,这才直起身子,哈出一口长气。
王建国看了他几眼,眼里若有所思,默默将烟塞进嘴里,擦燃火柴点燃,吐出一口烟雾,顿了两秒,说道,“齐主任,咱山东汉子不玩虚的,你有什么话,直说就是。”
齐副主任一米八的大个子,弯腰塌肩像不到一米七的样子,听到王建国的话,他咬了咬牙,哈出一口长气,苦笑着说道,“王建国同志,按照你的资历,又是在边疆战场上立过功的,现在因伤复员。……我也是当兵出身,我知道你包里的军功章意味着什么。
都说三等功站着领,二等功躺着领,一等功家属领。你这里一等功就有两枚,二等功四枚,三等功七枚,可见是一条好汉子,在战场上没给咱山东汉子丢人。
本来按照规定,功勋士兵复员,我们地方要负责安排好后续事务。基本复员费、安家补助费、还有回乡生产补助费,……”
听到这里,王建国眼中寒光一闪,缓缓抬起头,“回乡生产补助费是只针对农村户籍且复员回农村的士兵,以我的条件,地方应该安排工作。”
齐副主任满脸苦涩,沉默了几秒,狠狠抽了口烟,猛地转身回到办公桌后面坐下,从抽屉里拿出一迭带有县武装部抬头的草稿纸,头也不抬地说道,“我先安排你到你们公社武装部,具体工作是协助负责民兵训练,但是没有编制,暂时只能以临时工的名义参与,等……”
王建国忽然打断他的话,“我前面有多少人等着安排?”
齐副主任正在写字的手突然顿住,片刻后,他又从抽屉里拿出一本花名册,缓缓放在桌子中央,头也不抬地说道,“都在这里了,最久的还是一年前复员的,也是在西南,巡逻时碰上几个猴子,十个人对人家三十多个,打赢了,可活下来的只有三个,其中一个就是你们隔壁大丰公社的。”
王建国听了沉默不语。
这件事他在部队上也有所耳闻,家里给他写信的时候,也提到过,只是没想到,一年过去了,到现在还没安排上。
齐副主任慢慢抬起头,又抽出一支烟点上,吐出一口烟雾,脸上能滴出苦水来,沉着脸继续说道,“除了他之外,剩下的都是这一年来复员返乡的,本来符合政策、可以安排工作,但确实没有相应的岗位安排。
这两年知青大回城,城市里几万、十几万的人没有工作,听说京城、上海那样的大城市,有几十万人等着排队安排岗位。
我们市里为了尽可能地解决知青的工作问题,从市里到公社,能安排的都安排了。
本来复员士兵的工作安置应该优先,可现在各个单位都是超员配置,……”
他抬起头咬了咬牙,后面的都说不下去。
王建国看了他一眼,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他也是本地人,对当地的人情风俗自然很熟悉,齐副主任说的固然不假,但要说一个岗位都挪不出来,他是不相信的。
但此时此刻,看着那本花名册,也不知道说什么。
前几年家里托了熟人,将他送进了部队,如果没有这场战争,或者他没有受伤,应该至少还能在部队待上十几年,说不定哪天有机会提干,那可就是祖坟冒了青烟。
但一场战争,什么前途都没了。
甚至如果不是遇上了陈大夫,他根本就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更别说保留全躯回家。
顿了几秒,他缓缓呼出一口长气,丢掉烟头,慢慢将自己的档案资料收拢。
看见他的动作,齐副主任抬起头,满脸愕然,“王同志,你这是?”
王建国也不去看他,低声说道,“工作先不急,补助费我能拿多少?”
听到这话,齐副主任心里一动,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赶紧说道,“按照政策,复员费是部队发放,其他经济补助金由地方负责。
你在部队6年,工资是每月20块,安家补助费是每年半个月的工资标准,所以就是3个月工资标准,一共60块。
还有回乡生产补助费,这个跟复员费一样,也是按每年1.5个月工资计发,是180块。”
他说着拿起桌角的算盘,噼里啪啦一阵拨打,最后说道,“总共是240块。”
王建国将自己的资料收好,双手撑在大腿上,看着他问道,“今天能领齐吗?”
齐副主任讪讪笑了笑,说道,“王同志,这里我要解释一下,你也知道,我们这地方可能全胶东最穷的,我最多能争取到发一半。”
听到这话,王建国嘴角微抽,心里一口闷气出不来。
从部队出来的时候,复员费也只领了一半,医药生活补助没有,只给了一包消炎止疼的药,再就是右手边行李袋里的单兵装备。
嗯,因为经费没有发足,所以领导特批,个人的装备允许带走,用来抵消没有发足部分的经费。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一把五六半,一把手枪和一把刺刀,本来还有几枚手榴弹,被收回去了。
自己带着这些东西回来,也不知道能派上什么用场,更不知道去哪里变现。
算了,就当留作纪念吧。
见王建国同意只领一半的补助金,齐副主任立刻安排人给他办手续。
半个小时不到,王建国将120块钱揣进兜里,再带着武装部开的证明信,登上回家的解放大卡客运车。
坐在车斗里放着的长条板凳上,摇摇晃晃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老家红旗公社。
原来这里不叫这个名字,是当年一大二公搞公社的时候,给改成这个名字,属实是烂大街。王建国在部队时,跟战友们聊天,单单从红旗公社出来的就有十几个人,可他们连同一个省份都不是,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
想到这里,王建国僵硬的脸上忍不住浮现一抹笑容。
等其他人都爬下车斗,他先将自己的行李袋丢下去,随后一手扶着车挡板,干净利落跳了下去。
虽说重伤未愈,可也好得七七八八,不影响行动。
想当初在部队的时候,他也是侦察连的尖兵,有希望入选张文良领导的丛林特工队。
只可惜,他个子太高,又没有山林作战经验,在考验丛林生存这一关时,经常被那几个民兵发现,只能遗憾退出。
听说战斗结束后,张队长他们一队人被调走,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其他任务。
要是自己没受伤的话,应该还可以争取一下的吧?
想到这里,王建国苦笑着摇摇头,自己都已经复员了,还想那么多干嘛?
长叹一口气,看看熟悉的公社街道,找准方向,径直往供销社门市部走去。
红旗公社不大,远远不能跟富裕地方的公社相比,只有一条几十米长的黄土街,邮电局、供销社、公社政府、信用社、学校等寥寥几个单位顺着土路两旁排列。
所以只用了一分钟不到,王建国便站在供销社门市部门口。
先习惯性地打量一眼全貌,下一秒,视线就被营业员后面柜台上的几把五六半吸引住。
他迈步走过去,指着那几把枪,问道,“同志,你们这里怎么会有这个卖?”
营业员本来正抱着一本书看得入神,听到问话很是不耐烦,“什么这个那个的,你来买东西的还是来找茬的?”
话音刚落,她抬起头来,便看见王建国的样子。
一米八的身高,国字脸,五官端正、浓眉大眼,可谓是相貌堂堂,穿着一身军服,头上戴着军帽,身后背着打成豆腐块的两床被褥,手里一左一右提着两个军用帆布旅行包,身上还有一股消毒水的味道。
不用问,肯定是刚从西南回来的退伍兵。
心思转圜间,她已然变了态度,语气放低几分,笑道,“不好意思啊同志,刚才没听清,你说的是什么呀?”
王建国看了她一眼,虽然奇怪她的态度变化,不过也没在意,又指了指她身后的枪,说道,“供销社应该没有这种枪吧?”
营业员回头看了一眼,再转回来,笑道,“哦,你说这个呀。这是几位复员回来的同志卖的。”
王建国眼睛一愣,“卖?”
营业员轻轻点头,笑道,“对啊。听说是抵扣一部分复员费。”
顿了一下,她又仔细打量两眼王建国,问道,“同志,看你好像也是刚复员回来的,你也要卖枪吗?长枪的话,我们这里的收购价是50到80,只要你的枪不是太旧,我可以按最高价给你收。”
王建国深吸一口气,抿着嘴缓缓摇头,扯了扯嘴角,“谢谢,不用了。”
从他拿到第一支枪开始,班长就告诉他,枪是士兵的第二生命,枪在人在,如果枪没了,那么人也就没了。
他自己的枪,绝对不会拿出来卖。
缓了口气,他转头看了看其他货品。
这个门市部的东西不多,基本上就是些针头线脑、锅碗瓢盆之类的,连糖果饼干都没几样。
掏出钱和票,买了一点饼干、糖果,又扯了几尺布,请营业员帮忙包好,付完账、道了谢之后,便拎着东西回家。
从下了火车开始,一路颠簸劳累,此时已经接近傍晚时分。
从公社到生产队没有公共汽车,也没有固定通行的骡车,只能靠两条腿走路。
背上背着包裹,手里拎着两个行李袋,王建国却越走越快,
等到太阳落山,月亮东升,王家庄生产队已然在望。
王家庄生产队不大,只有三个小队,而且离得也不远,说是一个生产队也没问题。
站在一处高岗上,王建国却迈不开腿。
近乡情怯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跟爹娘交代。
为了送他进部队,当年家里可是找人借了不少外债,又把家底席卷一空,托一位在县城工作的远房亲戚帮忙,加上王建国自己也争气,打小拳脚娴熟,这才成功吃上皇粮。
过年前他给家里写信,还信誓旦旦,要在几年内提干。
可转眼间,就因为伤病复员。
此时王建国是心念百转,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直到天色暗下来,他才咬了咬牙,奔着家的方向走去。
6、70年代的胶东,农村条件实在是不堪一提,不说跟云湖这样的鱼米之乡相比,就连两河都比不上,经常社员们一家辛辛苦苦劳作一整年,最后一核算,还倒欠生产队几十块钱。
所以这一片地方,大多都是土石结构的土房子,加上北方冬天寒冷,这里的土房子可跟云湖的土墙屋不一样。
不仅房屋低矮,连窗户也没多大,可能就跟一个透气孔差不多,冬天若是烧炕还好一点,夏天的时候,等太阳升高,屋子里就跟蒸笼一样,闷热得透不过气来。
而王家庄这样的地方,又是胶东最穷的地方之一,所以一到晚上,连半点灯火都没有。
王建国摸着黑,深一脚浅一脚的,过了好久才走到村子前。
没等他靠近,村里就有几条狗子猛地狂吠。
片刻后,有一盏灯火点亮,还有枪栓拉动的声音,一道声音远远传来,“什么人?”
王建国辨认了一下声音,随即大声喊道,“建军,是我。”
下一秒,一道身影狂奔而来,“哥,你回来啦?!”
当然不是五天五夜都坐这一趟车,从云南也没有直接到老家的车次,他是转了两趟车才回到老家市里。
顺着人群走出站台、走出车站,站在站前广场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愣了半天,才回过神来,随即找准方向,往公交站台走去。
先坐公交车到长途客车站,坐上通往县城的解放大卡车,摇摇晃晃了半天,终于到了县城。
随后拿着退伍证,在车站接待处咨询过之后,终于找到县武装部安置办。
得知王建国的到来,安置办里一名副主任亲自出面接待。
他拿着王建国的档案仔细翻开,过了好一会儿,才站起身递过一支烟,又拎着热水壶给他把茶杯续满,这才直起身子,哈出一口长气。
王建国看了他几眼,眼里若有所思,默默将烟塞进嘴里,擦燃火柴点燃,吐出一口烟雾,顿了两秒,说道,“齐主任,咱山东汉子不玩虚的,你有什么话,直说就是。”
齐副主任一米八的大个子,弯腰塌肩像不到一米七的样子,听到王建国的话,他咬了咬牙,哈出一口长气,苦笑着说道,“王建国同志,按照你的资历,又是在边疆战场上立过功的,现在因伤复员。……我也是当兵出身,我知道你包里的军功章意味着什么。
都说三等功站着领,二等功躺着领,一等功家属领。你这里一等功就有两枚,二等功四枚,三等功七枚,可见是一条好汉子,在战场上没给咱山东汉子丢人。
本来按照规定,功勋士兵复员,我们地方要负责安排好后续事务。基本复员费、安家补助费、还有回乡生产补助费,……”
听到这里,王建国眼中寒光一闪,缓缓抬起头,“回乡生产补助费是只针对农村户籍且复员回农村的士兵,以我的条件,地方应该安排工作。”
齐副主任满脸苦涩,沉默了几秒,狠狠抽了口烟,猛地转身回到办公桌后面坐下,从抽屉里拿出一迭带有县武装部抬头的草稿纸,头也不抬地说道,“我先安排你到你们公社武装部,具体工作是协助负责民兵训练,但是没有编制,暂时只能以临时工的名义参与,等……”
王建国忽然打断他的话,“我前面有多少人等着安排?”
齐副主任正在写字的手突然顿住,片刻后,他又从抽屉里拿出一本花名册,缓缓放在桌子中央,头也不抬地说道,“都在这里了,最久的还是一年前复员的,也是在西南,巡逻时碰上几个猴子,十个人对人家三十多个,打赢了,可活下来的只有三个,其中一个就是你们隔壁大丰公社的。”
王建国听了沉默不语。
这件事他在部队上也有所耳闻,家里给他写信的时候,也提到过,只是没想到,一年过去了,到现在还没安排上。
齐副主任慢慢抬起头,又抽出一支烟点上,吐出一口烟雾,脸上能滴出苦水来,沉着脸继续说道,“除了他之外,剩下的都是这一年来复员返乡的,本来符合政策、可以安排工作,但确实没有相应的岗位安排。
这两年知青大回城,城市里几万、十几万的人没有工作,听说京城、上海那样的大城市,有几十万人等着排队安排岗位。
我们市里为了尽可能地解决知青的工作问题,从市里到公社,能安排的都安排了。
本来复员士兵的工作安置应该优先,可现在各个单位都是超员配置,……”
他抬起头咬了咬牙,后面的都说不下去。
王建国看了他一眼,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他也是本地人,对当地的人情风俗自然很熟悉,齐副主任说的固然不假,但要说一个岗位都挪不出来,他是不相信的。
但此时此刻,看着那本花名册,也不知道说什么。
前几年家里托了熟人,将他送进了部队,如果没有这场战争,或者他没有受伤,应该至少还能在部队待上十几年,说不定哪天有机会提干,那可就是祖坟冒了青烟。
但一场战争,什么前途都没了。
甚至如果不是遇上了陈大夫,他根本就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更别说保留全躯回家。
顿了几秒,他缓缓呼出一口长气,丢掉烟头,慢慢将自己的档案资料收拢。
看见他的动作,齐副主任抬起头,满脸愕然,“王同志,你这是?”
王建国也不去看他,低声说道,“工作先不急,补助费我能拿多少?”
听到这话,齐副主任心里一动,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赶紧说道,“按照政策,复员费是部队发放,其他经济补助金由地方负责。
你在部队6年,工资是每月20块,安家补助费是每年半个月的工资标准,所以就是3个月工资标准,一共60块。
还有回乡生产补助费,这个跟复员费一样,也是按每年1.5个月工资计发,是180块。”
他说着拿起桌角的算盘,噼里啪啦一阵拨打,最后说道,“总共是240块。”
王建国将自己的资料收好,双手撑在大腿上,看着他问道,“今天能领齐吗?”
齐副主任讪讪笑了笑,说道,“王同志,这里我要解释一下,你也知道,我们这地方可能全胶东最穷的,我最多能争取到发一半。”
听到这话,王建国嘴角微抽,心里一口闷气出不来。
从部队出来的时候,复员费也只领了一半,医药生活补助没有,只给了一包消炎止疼的药,再就是右手边行李袋里的单兵装备。
嗯,因为经费没有发足,所以领导特批,个人的装备允许带走,用来抵消没有发足部分的经费。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一把五六半,一把手枪和一把刺刀,本来还有几枚手榴弹,被收回去了。
自己带着这些东西回来,也不知道能派上什么用场,更不知道去哪里变现。
算了,就当留作纪念吧。
见王建国同意只领一半的补助金,齐副主任立刻安排人给他办手续。
半个小时不到,王建国将120块钱揣进兜里,再带着武装部开的证明信,登上回家的解放大卡客运车。
坐在车斗里放着的长条板凳上,摇摇晃晃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老家红旗公社。
原来这里不叫这个名字,是当年一大二公搞公社的时候,给改成这个名字,属实是烂大街。王建国在部队时,跟战友们聊天,单单从红旗公社出来的就有十几个人,可他们连同一个省份都不是,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
想到这里,王建国僵硬的脸上忍不住浮现一抹笑容。
等其他人都爬下车斗,他先将自己的行李袋丢下去,随后一手扶着车挡板,干净利落跳了下去。
虽说重伤未愈,可也好得七七八八,不影响行动。
想当初在部队的时候,他也是侦察连的尖兵,有希望入选张文良领导的丛林特工队。
只可惜,他个子太高,又没有山林作战经验,在考验丛林生存这一关时,经常被那几个民兵发现,只能遗憾退出。
听说战斗结束后,张队长他们一队人被调走,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其他任务。
要是自己没受伤的话,应该还可以争取一下的吧?
想到这里,王建国苦笑着摇摇头,自己都已经复员了,还想那么多干嘛?
长叹一口气,看看熟悉的公社街道,找准方向,径直往供销社门市部走去。
红旗公社不大,远远不能跟富裕地方的公社相比,只有一条几十米长的黄土街,邮电局、供销社、公社政府、信用社、学校等寥寥几个单位顺着土路两旁排列。
所以只用了一分钟不到,王建国便站在供销社门市部门口。
先习惯性地打量一眼全貌,下一秒,视线就被营业员后面柜台上的几把五六半吸引住。
他迈步走过去,指着那几把枪,问道,“同志,你们这里怎么会有这个卖?”
营业员本来正抱着一本书看得入神,听到问话很是不耐烦,“什么这个那个的,你来买东西的还是来找茬的?”
话音刚落,她抬起头来,便看见王建国的样子。
一米八的身高,国字脸,五官端正、浓眉大眼,可谓是相貌堂堂,穿着一身军服,头上戴着军帽,身后背着打成豆腐块的两床被褥,手里一左一右提着两个军用帆布旅行包,身上还有一股消毒水的味道。
不用问,肯定是刚从西南回来的退伍兵。
心思转圜间,她已然变了态度,语气放低几分,笑道,“不好意思啊同志,刚才没听清,你说的是什么呀?”
王建国看了她一眼,虽然奇怪她的态度变化,不过也没在意,又指了指她身后的枪,说道,“供销社应该没有这种枪吧?”
营业员回头看了一眼,再转回来,笑道,“哦,你说这个呀。这是几位复员回来的同志卖的。”
王建国眼睛一愣,“卖?”
营业员轻轻点头,笑道,“对啊。听说是抵扣一部分复员费。”
顿了一下,她又仔细打量两眼王建国,问道,“同志,看你好像也是刚复员回来的,你也要卖枪吗?长枪的话,我们这里的收购价是50到80,只要你的枪不是太旧,我可以按最高价给你收。”
王建国深吸一口气,抿着嘴缓缓摇头,扯了扯嘴角,“谢谢,不用了。”
从他拿到第一支枪开始,班长就告诉他,枪是士兵的第二生命,枪在人在,如果枪没了,那么人也就没了。
他自己的枪,绝对不会拿出来卖。
缓了口气,他转头看了看其他货品。
这个门市部的东西不多,基本上就是些针头线脑、锅碗瓢盆之类的,连糖果饼干都没几样。
掏出钱和票,买了一点饼干、糖果,又扯了几尺布,请营业员帮忙包好,付完账、道了谢之后,便拎着东西回家。
从下了火车开始,一路颠簸劳累,此时已经接近傍晚时分。
从公社到生产队没有公共汽车,也没有固定通行的骡车,只能靠两条腿走路。
背上背着包裹,手里拎着两个行李袋,王建国却越走越快,
等到太阳落山,月亮东升,王家庄生产队已然在望。
王家庄生产队不大,只有三个小队,而且离得也不远,说是一个生产队也没问题。
站在一处高岗上,王建国却迈不开腿。
近乡情怯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跟爹娘交代。
为了送他进部队,当年家里可是找人借了不少外债,又把家底席卷一空,托一位在县城工作的远房亲戚帮忙,加上王建国自己也争气,打小拳脚娴熟,这才成功吃上皇粮。
过年前他给家里写信,还信誓旦旦,要在几年内提干。
可转眼间,就因为伤病复员。
此时王建国是心念百转,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直到天色暗下来,他才咬了咬牙,奔着家的方向走去。
6、70年代的胶东,农村条件实在是不堪一提,不说跟云湖这样的鱼米之乡相比,就连两河都比不上,经常社员们一家辛辛苦苦劳作一整年,最后一核算,还倒欠生产队几十块钱。
所以这一片地方,大多都是土石结构的土房子,加上北方冬天寒冷,这里的土房子可跟云湖的土墙屋不一样。
不仅房屋低矮,连窗户也没多大,可能就跟一个透气孔差不多,冬天若是烧炕还好一点,夏天的时候,等太阳升高,屋子里就跟蒸笼一样,闷热得透不过气来。
而王家庄这样的地方,又是胶东最穷的地方之一,所以一到晚上,连半点灯火都没有。
王建国摸着黑,深一脚浅一脚的,过了好久才走到村子前。
没等他靠近,村里就有几条狗子猛地狂吠。
片刻后,有一盏灯火点亮,还有枪栓拉动的声音,一道声音远远传来,“什么人?”
王建国辨认了一下声音,随即大声喊道,“建军,是我。”
下一秒,一道身影狂奔而来,“哥,你回来啦?!”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在1977,穿在1977最新章节,穿在1977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在1977,穿在1977最新章节,穿在1977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