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样的情况,袁崇焕只能选择最稳当的一步,那就是按照崇祯皇帝的意思回援京畿,统领各部兵马和皇太极作战,确保京师万无一失。
他把孙元化留下就是和他交心谈自己的苦衷,希望孙元化能理解他的难处。听完袁崇焕的解释后,孙元化也默然无语了,他不得不承认袁崇焕的顾虑是有道理的,可是他也确信自己的建议是对的,只可惜自己不是蓟辽督师,他也不是袁崇焕,既然袁崇焕已经做了这个决定,他作为下属也只能听命从事了。
至于袁崇焕给他解释这些一方面是对他的安抚,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在他领军前往京畿的时候孙元化能帮他稳住辽东那边。毕竟孙元化是火器专家,善于防御,也是值得信任的人,袁崇焕担心自己离开辽东,辽东这边的骄兵悍将在自己不在的时候折腾出些问题来,有孙元化在他就能放心得多。
孙元化虽然心中依旧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可面对袁崇焕的执意他也无能为力。不过他向袁崇焕保证,在袁崇焕不在辽东的时候会帮着他盯着辽东各部,让他尽管放心。
见孙元化答应下来,袁崇焕心情大好,当即就把辽东的事托付给了他,并向他保证等京畿战事结束后,他必然会向朝廷举荐孙元化为辽东巡抚,眼下辽东巡抚空缺,他当初把孙元化要来的时候就有过这个想法,只是时机未到,等这一战之后,时机也就成熟了。
告辞袁崇焕后,孙元化忧心忡忡,他对袁崇焕所承诺的辽东巡抚虽然有些心动,却并没有那么热切。而他心忧的是袁崇焕这一次带兵增援京畿,因为正如孙元化所担心的那样,这仗很不好打,恐怕没有袁崇焕那么乐观。
接到圣旨后没多久,袁崇焕的前锋就出兵了,接着袁崇焕带着主力跟随其后,从山海关而出,直接朝着蓟州方向而去,意图在蓟州和保定总兵曹鸣雷汇合,拦住皇太极南下。
可谁想到,就在袁崇焕前脚出兵增援的同时,在遵化休整两日的皇太极也开始动了。正和孙元化预料的一样,皇太极的八旗并没有在蓟州和遵化久留,调动兵力准备西进。
等到袁崇焕绕过遵化抵达蓟州的时候,皇太极已经做好了准备,接到袁崇焕带广宁军朝蓟州而来消息后,皇太极马上派出一支部队前往蓟州以东的马伸桥,摆出了一副要和明军正面开战的架势。
斥候回报消息,袁崇焕闻讯大喜,连忙让军队加快行军速度直扑蓟州,只要在蓟州拦住皇太极的八旗,那么自己回援的目的就达到了。
第二日,等袁崇焕抵达蓟州城东的时候,皇太极的先锋部队已过了石门驿,这时候袁崇焕下令全军列阵,准备开战。
两军对垒,间隔仅仅五里,袁崇焕站在指挥战车上眺望着前方,微微皱起眉头,因为他突然发现对面的八旗兵虽然声势不小,可人数并不算多,看起来只不过近万人而已,而之前得到情报皇太极带了六万多兵马,眼下主力并没在此。
而且从对方的旗帜来看,也没见到皇太极的汗旗,这表示皇太极并不在军中。那么皇太极哪里去了?难不成皇太极还没到?
皱眉看着,袁崇焕打算等等再说,也许皇太极的主力还在后面,他准备等到皇太极的主力抵达后再发起进攻。可这一等就是两个时辰,从上午一直等到午后,却依旧没见皇太极的主力到来,这时候袁崇焕更奇怪了,他一时间搞不清楚皇太极究竟想干什么,可继续等下去也不是事,所以袁崇焕决定试探性地进攻看看情况。
命令下达后,明军这边架起火炮,直接向对方开炮轰击,连发三炮过后,对面的八旗兵非但没有预料中的冲锋,反而连打都不打就直接撤退了。一转眼的功夫,对面的八旗就跑了个精光,人全没影了,这让袁崇焕错愕莫名,他和建奴交战多年,还从来没打过这样的仗呢,八旗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不堪了?假如几炮下去就能把八旗给打跑,那么大明也不用在辽东和八旗打这么多年了,建奴早就给明军给灭了。
等到天色渐黑,跑掉的八旗依旧没有回来,搞不明白状况的袁崇焕只能让部队做好防御,就地扎营,以免八旗趁夜偷袭。
当天晚上,袁崇焕的大营严阵以待,袁崇焕本人几乎是一夜未眠,可到了第二日太阳升起的时候,昨日被打跑的八旗依旧没见踪影,更没看见皇太极主力的出现。
这时候袁崇焕隐隐感觉到了不妙,正当他准备派小股部队去查探一下的时候,突然有斥候来报,派出去的斥候带来了一个让袁崇焕差一点晕过去的坏消息。
原来皇太极在派出先锋疑兵,摆出要和明军决战架势的同时,自己带着八旗主力进行了迂回,趁明军主力被疑兵吸引在这,从百里之外偷偷绕过蓟州直接向西去了。
当派出去的斥候无意撞上已经过了蓟州的八旗大军时,急忙飞速来报,而等袁崇焕得知消息的时候,皇太极的主力已过蓟州,绕过了三河防线,直扑京师方向,眼下正朝通州而去。
听到这个噩耗,袁崇焕的脸色都变了,他怎么都没想到皇太极居然如此狡诈,把自己当猴耍整整耽搁了一日。眼下八旗已经过了蓟州,就连之前布置的三河防线也被皇太极直接绕过,按照接下来的路线,不出五日就能抵达通州,而通州是京师的东大门,由通州到京师仅仅一日行程,一旦皇太极的八旗大军抵达京师城下,举国皆惊。
这时候袁崇焕哪里还坐得住?他当即拔营带兵去追赶皇太极,意图要赶在皇太极抵达京师之前先其一步赶到京师救援。这时候,部将周文郁建议袁崇焕先快速至通州,在通州的张家湾设置防线挡住皇太极,这样话可以避免皇太极的八旗直接抵达京师城下。
不过吃过亏的袁崇焕没多想就否决了周文郁的提议,他怕一旦皇太极故伎重演,再用疑兵吸引自己主力在通州,而主力绕道通州直奔京师,那么情况就更严重了。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袁崇焕现在已没了继续截住皇太极的想法,更重要的一点正如孙元化之前提到的那样,和八旗相比,明军除了关宁铁骑外其余都是步兵,行军速度远不如皇太极那么快,假如处处拦截,很可能处处落后,只能跟着八旗屁股后面吃灰,所以袁崇焕直接放弃了这个想法,他现在满脑子就是要赶在皇太极抵达京师之前先一步赶到京师,因为只有这样的话,才能让崇祯皇帝不误会自己是被皇太极牵着鼻子走,而是提前判断了对方进军反向,先一步做好京师防御。
决定之后,袁崇焕立马率军拼命朝京师方向赶去,力求赶在皇太极八旗抵达京师之前先到京师。
紧赶慢赶,关宁军上下一个个累的和死狗一样,跑的连小舌头都甩出来了,终于五日后先皇太极一步赶到了京师,驻营于左安门外二里的韦公寺。
前脚关宁军刚到,后脚皇太极的八旗大军也到了,直接在离京师二十里地的牧马厂扎营。当消息传到京师,正焦急等待军情的崇祯皇帝闻讯大惊,他怎么都无法理解为什么袁崇焕的关宁军会和皇太极的八旗如同越好一般同日抵达,双方如同有默契一般各自扎营,各不相犯。
“这个袁崇焕究竟在干什么?不是让他围歼建奴么?怎么会让建奴直接打到京师城外?他的关宁军为何不在蓟州和通州就把建奴拦住?”偏殿中,崇祯皇帝脸色阴沉的可怕,双手握拳眼中冒出怒火。
他之前给了袁崇焕旨意,让袁崇焕指挥调度各部,其目的就是要围歼来犯之敌。
在崇祯皇帝看来,袁崇焕做到这一步并不难,几路大军已经赶到,而且建奴除拿下遵化城外,京畿其他各州府都在明军手上,虽然明军战斗力不如八旗,可明军的数量足足是八旗的几倍,再说八旗这一次深入大明境内,从地理优势来看对明军极为有利,只要袁崇焕指挥得当,在蓟州就能拦住建奴,哪怕被建奴突破蓟州,也无法突然蓟州以西的三河一线,更何况从三河到京师中间还有通州呢,通州可是京师的东大门,建奴要打破通州绝对不是容易的,可这才过了多久居然被建奴兵临城下了,而且建奴是跟着袁崇焕的关宁军前脚后脚到的,瞧着仿佛就像袁崇焕在前领路,建奴在后跟随着一般。
这种情况崇祯皇帝怎么都看不明白,更无法想象为什么仗会打成这样。这就和二战时期的大胡子一样,明明已经下令让各部层层防御阻拦小胡子的机械化大军,让各部不惜一切代价拦截对方的进军,可命令下达没几天,一转眼的功夫自己的军队还在,可小胡子的军队却直接打到了莫斯科城外,如此离谱的局面大胡子不暴跳如雷才怪呢。
“王伴伴!你说,这袁崇焕究竟意欲何为?”崇祯皇帝本就不是什么大度的人,而且他的性格又一向多疑,现在建奴兵临城下,崇祯皇帝不由得对袁崇焕起了疑心,他思索片刻,直接开口询问在一旁伺候的王承恩。
听到皇帝问话,王承恩心里暗暗叫苦,他虽然在宫中地位不低,又深得崇祯皇帝信任,可自魏忠贤之后,太监的地位和权势早不如之前了,眼下就连司礼监的权利也削弱了许多,再加上自己这个主子从来不是什么好伺候的,一旦说错了话可就要倒霉了。
可皇帝问话,作为奴婢的王承恩又不能不答,他当即低头回道:“回皇爷,奴婢也不清楚,不过如今袁大人已到京师,不如派人出城以劳师名义查探问询一番,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再者,现在建奴兵临城下,袁大人手中掌握关宁军主力,适当安抚还是需要的,不管如何,先击退建奴确保京师安全是首要,至于其他暂且可以放一放……。”
崇祯皇帝凝神思索了下就明白了王承恩的意思,他默默点了点头,觉得王承恩的建议有道理,当即就让王承恩找个靠得住的人出城跑一趟,以劳军的名义看看袁崇焕的态度。
他把孙元化留下就是和他交心谈自己的苦衷,希望孙元化能理解他的难处。听完袁崇焕的解释后,孙元化也默然无语了,他不得不承认袁崇焕的顾虑是有道理的,可是他也确信自己的建议是对的,只可惜自己不是蓟辽督师,他也不是袁崇焕,既然袁崇焕已经做了这个决定,他作为下属也只能听命从事了。
至于袁崇焕给他解释这些一方面是对他的安抚,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在他领军前往京畿的时候孙元化能帮他稳住辽东那边。毕竟孙元化是火器专家,善于防御,也是值得信任的人,袁崇焕担心自己离开辽东,辽东这边的骄兵悍将在自己不在的时候折腾出些问题来,有孙元化在他就能放心得多。
孙元化虽然心中依旧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可面对袁崇焕的执意他也无能为力。不过他向袁崇焕保证,在袁崇焕不在辽东的时候会帮着他盯着辽东各部,让他尽管放心。
见孙元化答应下来,袁崇焕心情大好,当即就把辽东的事托付给了他,并向他保证等京畿战事结束后,他必然会向朝廷举荐孙元化为辽东巡抚,眼下辽东巡抚空缺,他当初把孙元化要来的时候就有过这个想法,只是时机未到,等这一战之后,时机也就成熟了。
告辞袁崇焕后,孙元化忧心忡忡,他对袁崇焕所承诺的辽东巡抚虽然有些心动,却并没有那么热切。而他心忧的是袁崇焕这一次带兵增援京畿,因为正如孙元化所担心的那样,这仗很不好打,恐怕没有袁崇焕那么乐观。
接到圣旨后没多久,袁崇焕的前锋就出兵了,接着袁崇焕带着主力跟随其后,从山海关而出,直接朝着蓟州方向而去,意图在蓟州和保定总兵曹鸣雷汇合,拦住皇太极南下。
可谁想到,就在袁崇焕前脚出兵增援的同时,在遵化休整两日的皇太极也开始动了。正和孙元化预料的一样,皇太极的八旗并没有在蓟州和遵化久留,调动兵力准备西进。
等到袁崇焕绕过遵化抵达蓟州的时候,皇太极已经做好了准备,接到袁崇焕带广宁军朝蓟州而来消息后,皇太极马上派出一支部队前往蓟州以东的马伸桥,摆出了一副要和明军正面开战的架势。
斥候回报消息,袁崇焕闻讯大喜,连忙让军队加快行军速度直扑蓟州,只要在蓟州拦住皇太极的八旗,那么自己回援的目的就达到了。
第二日,等袁崇焕抵达蓟州城东的时候,皇太极的先锋部队已过了石门驿,这时候袁崇焕下令全军列阵,准备开战。
两军对垒,间隔仅仅五里,袁崇焕站在指挥战车上眺望着前方,微微皱起眉头,因为他突然发现对面的八旗兵虽然声势不小,可人数并不算多,看起来只不过近万人而已,而之前得到情报皇太极带了六万多兵马,眼下主力并没在此。
而且从对方的旗帜来看,也没见到皇太极的汗旗,这表示皇太极并不在军中。那么皇太极哪里去了?难不成皇太极还没到?
皱眉看着,袁崇焕打算等等再说,也许皇太极的主力还在后面,他准备等到皇太极的主力抵达后再发起进攻。可这一等就是两个时辰,从上午一直等到午后,却依旧没见皇太极的主力到来,这时候袁崇焕更奇怪了,他一时间搞不清楚皇太极究竟想干什么,可继续等下去也不是事,所以袁崇焕决定试探性地进攻看看情况。
命令下达后,明军这边架起火炮,直接向对方开炮轰击,连发三炮过后,对面的八旗兵非但没有预料中的冲锋,反而连打都不打就直接撤退了。一转眼的功夫,对面的八旗就跑了个精光,人全没影了,这让袁崇焕错愕莫名,他和建奴交战多年,还从来没打过这样的仗呢,八旗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不堪了?假如几炮下去就能把八旗给打跑,那么大明也不用在辽东和八旗打这么多年了,建奴早就给明军给灭了。
等到天色渐黑,跑掉的八旗依旧没有回来,搞不明白状况的袁崇焕只能让部队做好防御,就地扎营,以免八旗趁夜偷袭。
当天晚上,袁崇焕的大营严阵以待,袁崇焕本人几乎是一夜未眠,可到了第二日太阳升起的时候,昨日被打跑的八旗依旧没见踪影,更没看见皇太极主力的出现。
这时候袁崇焕隐隐感觉到了不妙,正当他准备派小股部队去查探一下的时候,突然有斥候来报,派出去的斥候带来了一个让袁崇焕差一点晕过去的坏消息。
原来皇太极在派出先锋疑兵,摆出要和明军决战架势的同时,自己带着八旗主力进行了迂回,趁明军主力被疑兵吸引在这,从百里之外偷偷绕过蓟州直接向西去了。
当派出去的斥候无意撞上已经过了蓟州的八旗大军时,急忙飞速来报,而等袁崇焕得知消息的时候,皇太极的主力已过蓟州,绕过了三河防线,直扑京师方向,眼下正朝通州而去。
听到这个噩耗,袁崇焕的脸色都变了,他怎么都没想到皇太极居然如此狡诈,把自己当猴耍整整耽搁了一日。眼下八旗已经过了蓟州,就连之前布置的三河防线也被皇太极直接绕过,按照接下来的路线,不出五日就能抵达通州,而通州是京师的东大门,由通州到京师仅仅一日行程,一旦皇太极的八旗大军抵达京师城下,举国皆惊。
这时候袁崇焕哪里还坐得住?他当即拔营带兵去追赶皇太极,意图要赶在皇太极抵达京师之前先其一步赶到京师救援。这时候,部将周文郁建议袁崇焕先快速至通州,在通州的张家湾设置防线挡住皇太极,这样话可以避免皇太极的八旗直接抵达京师城下。
不过吃过亏的袁崇焕没多想就否决了周文郁的提议,他怕一旦皇太极故伎重演,再用疑兵吸引自己主力在通州,而主力绕道通州直奔京师,那么情况就更严重了。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袁崇焕现在已没了继续截住皇太极的想法,更重要的一点正如孙元化之前提到的那样,和八旗相比,明军除了关宁铁骑外其余都是步兵,行军速度远不如皇太极那么快,假如处处拦截,很可能处处落后,只能跟着八旗屁股后面吃灰,所以袁崇焕直接放弃了这个想法,他现在满脑子就是要赶在皇太极抵达京师之前先一步赶到京师,因为只有这样的话,才能让崇祯皇帝不误会自己是被皇太极牵着鼻子走,而是提前判断了对方进军反向,先一步做好京师防御。
决定之后,袁崇焕立马率军拼命朝京师方向赶去,力求赶在皇太极八旗抵达京师之前先到京师。
紧赶慢赶,关宁军上下一个个累的和死狗一样,跑的连小舌头都甩出来了,终于五日后先皇太极一步赶到了京师,驻营于左安门外二里的韦公寺。
前脚关宁军刚到,后脚皇太极的八旗大军也到了,直接在离京师二十里地的牧马厂扎营。当消息传到京师,正焦急等待军情的崇祯皇帝闻讯大惊,他怎么都无法理解为什么袁崇焕的关宁军会和皇太极的八旗如同越好一般同日抵达,双方如同有默契一般各自扎营,各不相犯。
“这个袁崇焕究竟在干什么?不是让他围歼建奴么?怎么会让建奴直接打到京师城外?他的关宁军为何不在蓟州和通州就把建奴拦住?”偏殿中,崇祯皇帝脸色阴沉的可怕,双手握拳眼中冒出怒火。
他之前给了袁崇焕旨意,让袁崇焕指挥调度各部,其目的就是要围歼来犯之敌。
在崇祯皇帝看来,袁崇焕做到这一步并不难,几路大军已经赶到,而且建奴除拿下遵化城外,京畿其他各州府都在明军手上,虽然明军战斗力不如八旗,可明军的数量足足是八旗的几倍,再说八旗这一次深入大明境内,从地理优势来看对明军极为有利,只要袁崇焕指挥得当,在蓟州就能拦住建奴,哪怕被建奴突破蓟州,也无法突然蓟州以西的三河一线,更何况从三河到京师中间还有通州呢,通州可是京师的东大门,建奴要打破通州绝对不是容易的,可这才过了多久居然被建奴兵临城下了,而且建奴是跟着袁崇焕的关宁军前脚后脚到的,瞧着仿佛就像袁崇焕在前领路,建奴在后跟随着一般。
这种情况崇祯皇帝怎么都看不明白,更无法想象为什么仗会打成这样。这就和二战时期的大胡子一样,明明已经下令让各部层层防御阻拦小胡子的机械化大军,让各部不惜一切代价拦截对方的进军,可命令下达没几天,一转眼的功夫自己的军队还在,可小胡子的军队却直接打到了莫斯科城外,如此离谱的局面大胡子不暴跳如雷才怪呢。
“王伴伴!你说,这袁崇焕究竟意欲何为?”崇祯皇帝本就不是什么大度的人,而且他的性格又一向多疑,现在建奴兵临城下,崇祯皇帝不由得对袁崇焕起了疑心,他思索片刻,直接开口询问在一旁伺候的王承恩。
听到皇帝问话,王承恩心里暗暗叫苦,他虽然在宫中地位不低,又深得崇祯皇帝信任,可自魏忠贤之后,太监的地位和权势早不如之前了,眼下就连司礼监的权利也削弱了许多,再加上自己这个主子从来不是什么好伺候的,一旦说错了话可就要倒霉了。
可皇帝问话,作为奴婢的王承恩又不能不答,他当即低头回道:“回皇爷,奴婢也不清楚,不过如今袁大人已到京师,不如派人出城以劳师名义查探问询一番,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再者,现在建奴兵临城下,袁大人手中掌握关宁军主力,适当安抚还是需要的,不管如何,先击退建奴确保京师安全是首要,至于其他暂且可以放一放……。”
崇祯皇帝凝神思索了下就明白了王承恩的意思,他默默点了点头,觉得王承恩的建议有道理,当即就让王承恩找个靠得住的人出城跑一趟,以劳军的名义看看袁崇焕的态度。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苟在明末当宗室,苟在明末当宗室最新章节,苟在明末当宗室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苟在明末当宗室,苟在明末当宗室最新章节,苟在明末当宗室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