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对着沙盘一看就是小半个时辰,而且他并不是仅仅欣赏,是在用自己眼光和经验去仔细研究这个沙盘。研究的同时,吴三桂还对沙盘上几处提出了异议,表示这几处的地形同实际略有区别,他虽然久在辽东,但对于蓟州一带地形并不陌生,之前己巳之变时,吴三桂还带兵在蓟州和皇太极打过仗,甚至在皇太极撤军时领一部关宁军出长城向北追击过。
所以他发现了沙盘上的几处地形有误,当即向王晋武指出,王晋武听后微皱眉头,连忙招来部下参军和制作沙盘的人,向他们询问吴三桂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属实,这几处的情况实际如何等等。
参军等人告诉王晋武,由于时间太急,整个沙盘局势是依照所掌握的信息再加上询问当地蓟州镇军民后制作成的,或许会有细微出入但大致不差。而且吴三桂所指出的问题所在又位于长城以北,那边已不属于大明区域,眼下大战在即,越过长城向北探查很不方便。
听到这个回答,王晋武也没责怪他们,毕竟他们说的也是事实。当即王晋武一挥手,让众人上前,指着几处地方让他们尽快修改完善,如有不清楚者直接询问吴三桂即可,此外又对吴三桂说多亏了长伯看出问题,要不然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等开战再发现问题就晚了。
吴三桂没想王晋武会如此看重自己提出的问题,他刚才说出那些只是对沙盘研究时入了迷,当发现几处和自己记忆中略有区别,下意识说了出来罢了。但王晋武如此谨慎和认真的态度,不仅马上重视起来,还当场喊来参军等人让其对沙盘调整,仅此一点吴三桂就对王晋武大起好感。
片刻,沙盘调整完毕,在同吴三桂确认了现在沙盘再没错误后,王晋武不由得对吴三桂表示感谢。
“多亏长伯了,要不然差一点误了大事。”
“是末将鲁莽才是,王帅……。”吴三桂正要谦虚几句,但话还没说完,就见王晋武摆手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开篇就写的明明白白,你我皆是武人,战端一开稍有不慎就是兵败身亡的结局,用兵需当谨慎,临战却当果断,一将无能兵败自己身死也就罢了,可军士何其无辜?何况大明已承受不起再次重创,刚才长伯所提虽是小事,但在战时却是大事!”
“末将受教,是末将想差了。”吴三桂拱手回道,同时心中很是佩服。
要知道大明的军将中大多都是粗人,许多就连大字都不识一个,不是靠着世职当的将军,就是从士卒一枪一刀杀出来的。
许多将军打仗固然是勇猛,可要说什么谋略却没多少,要不然怎么会被文人称为丘八呢?明朝开国将领暂且不算,近两百年来,整个大明真正文武兼备的将领根本就没几个,就连吴襄、祖大寿等也是如此。
吴三桂少年成名,又参加过武举,在大明年轻一代将领中算得上文武双全,可就算这样,吴三桂领兵作战中大多依旧靠着父辈教导和自己的武勇、经验指挥,像王晋武如此在战前收集信息进行判断,并反复推演确保计划成功的将领还是第一次瞧见。
这点不得不让吴三桂佩服之极,更对王晋武的印象深了不少。刚前在城外初见王晋武的时候,吴三桂还以为王晋武只是一个能打仗的猛将而已,毕竟对方的样貌和身上的气质对久在军旅的吴三桂来说太过熟悉了。可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直来直去的猛将,却又有如此细腻的布置和谨慎,实在是吴三桂一开始没想到的。
其实这也不奇怪,王晋武之所以会注重这些并非是其天生,而是朱慎锥这么多年来手把手教的。
王晋武武力不弱,作战勇猛,冲锋陷阵更是一把好手,但如何打仗,又如何指挥,这些全是朱慎锥带出来的。
毕竟朱慎锥起家的时候并没多少人,身边只有王家村的几十个军户而已,当时靠着贩卖和走私私盐原始积累,这是冒大风险的买卖,一旦不慎行差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正是因为如此,朱慎锥每次行商都把诸多问题考虑的明明白白仔仔细细,更提前准备好了各种应对方案,以确保万无一失。而王晋武那时候跟着朱慎锥来回贩卖,耳闻目睹之下自然受到了影响,再加上朱慎锥的指点和教导,王晋武也渐渐养成了相同的习惯。
再之后,买卖越做越大,尤其是恒通商行成立,朱慎锥的商队从大明逐渐向草原延伸,最初的商队也分成了商行和护卫两部,王晋武那时担任护卫部分,为确保每次贸易没有意外,行商之前更是依照规矩提前做好计划和应变方案,这几乎成了默认的规矩。
就算之后朱慎锥和塔娜成婚,获得了当时阿失帖木儿部落的贸易权限,可那时候实力依旧不强,还差一点因被人算计导致商队在草原被人偷袭覆灭。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不光是王晋武,朱慎锥的所有部下都有和如今大明将领不同的作战习惯,这些习惯完全纠正了大明将领只知道靠武勇领兵猛冲猛打,却不知如何收集利用信息,根据情况的不同做出完善方案的做法。
换句话来说,从一开始朱慎锥就异常注重这些,更悉心培养身边的人。这些做法在后世的现代军队中很是自然,可在这个时代却是非常罕见的,而且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这也是朱慎锥在阿失帖木儿部落内乱后平定部落,掌控部落征战草原,最终逐步统一了土默特各部,确立现在腾格尔部地位的重要原因。
王晋武虽是军户出身,却从未在明军中担任过实职,更没加入过边军作战。他不知道大明的将军是怎么打仗的,但他清楚朱慎锥确定下来的办法却是极其有效的,而这些年征战的赫赫战功也证明了这点。
吴三桂并不清楚这些,但不代表他不知道王晋武做这些的好处。作为辽东军将中后起之秀,吴三桂的军事天赋极强,而且他也不是吴襄更不是祖大寿,眼下连三十都没到的吴三桂还是个年轻人,对于新的事物接受程度极强,搞明白了王晋武这样做的好处,尤其是王晋武所提到孙子兵法开篇之言,吴三桂更是佩服万分,心中隐隐有了好好讨教一番的打算。
因为这个原因,吴三桂忍不住指着沙盘上的地形和王晋武就目前即将展开的战事相互探讨起来。对吴三桂的这个态度王晋武毫不藏私,原本他一见吴三桂就对此人颇有好感,而且两人年龄相仿,性格也相差不多,尤其是对吴三桂身为辽东军将,在这种时候能亲率一千关宁军前来主动支援极为高兴,就这样你一句我一言聊了起来,越聊越是投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受。
“王帅,三桂见您如此布置,可是打算在喜峰口长城以北交战?”吴三桂抬手指着喜峰口的位置问了这么一句。
“长伯好眼光,我的确有这个想法。”
“三桂请教王帅,为何要如何安排?”吴三桂追问。
王晋武坦言道:“长伯熟悉蓟州地形,当知蓟州镇各处情况,喜峰口虽易守难攻,但喜峰口以北却是平原,极利于敌军大部展开。建奴上次入长城攻击京师,走的就是喜峰口,此事长伯应当知晓。”
吴三桂点头,这件事他当然知道,己巳之变皇太极从辽东绕过辽西走廊进入蒙古,然后再从蒙古一路南下至察哈尔最终就是从喜峰口突破长城进入大明的。
当时的大明蓟州镇防御薄弱,喜峰口这样的关隘险要却驻兵不多,仅仅只有一个百人队而已,而且队中兵员严重不足,大多更是老弱,战斗力极差。
皇太极突然大举进攻喜峰口,明军仓促之下依托防线虽有地利之便,但却根本就抵挡不住,仅仅半日不到喜峰口就失守。丢掉了喜峰口,皇太极的大军直接就从喜峰口冲入长城,在遵化和蓟州的蓟州镇主力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对方就兵临城下了。
之后的事大家都清楚,拿下遵化和蓟州后,皇太极派兵驻守后路,其主力继续南下直向京师,之后就有了京师那边的大战爆发,皇太极在京畿之地掠夺好几个月,见始终拿不下京师,再加上大明各地勤王军越到越多,孙承宗起复调兵开始进攻遵化和蓟州一线,意图切断其后路,皇太极这才领兵退去,给大明留下了一片狼藉。
王晋武告诉吴三桂,根据目前得到的消息,这一次皇太极再侵犯大明,喜峰口之地是皇太极的主要攻击目标,一方面是喜峰口外地形的缘故,另一方面喜峰口原本就被皇太极突破过,上次皇太极走的时候直接把喜峰口破坏的极其厉害,这两年里大明一直没有重修喜峰口这段长城,导致喜峰口的防线并不稳固。
如果王晋武是皇太极,也会这么选择,等大军抵达白马川附近集结完毕就会对喜峰口发起进攻,凭借八旗的战斗力,再一次拿下喜峰口,只要喜峰口在手,皇太极进可攻退可守,轻易就能打进京畿。
所以他发现了沙盘上的几处地形有误,当即向王晋武指出,王晋武听后微皱眉头,连忙招来部下参军和制作沙盘的人,向他们询问吴三桂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属实,这几处的情况实际如何等等。
参军等人告诉王晋武,由于时间太急,整个沙盘局势是依照所掌握的信息再加上询问当地蓟州镇军民后制作成的,或许会有细微出入但大致不差。而且吴三桂所指出的问题所在又位于长城以北,那边已不属于大明区域,眼下大战在即,越过长城向北探查很不方便。
听到这个回答,王晋武也没责怪他们,毕竟他们说的也是事实。当即王晋武一挥手,让众人上前,指着几处地方让他们尽快修改完善,如有不清楚者直接询问吴三桂即可,此外又对吴三桂说多亏了长伯看出问题,要不然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等开战再发现问题就晚了。
吴三桂没想王晋武会如此看重自己提出的问题,他刚才说出那些只是对沙盘研究时入了迷,当发现几处和自己记忆中略有区别,下意识说了出来罢了。但王晋武如此谨慎和认真的态度,不仅马上重视起来,还当场喊来参军等人让其对沙盘调整,仅此一点吴三桂就对王晋武大起好感。
片刻,沙盘调整完毕,在同吴三桂确认了现在沙盘再没错误后,王晋武不由得对吴三桂表示感谢。
“多亏长伯了,要不然差一点误了大事。”
“是末将鲁莽才是,王帅……。”吴三桂正要谦虚几句,但话还没说完,就见王晋武摆手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开篇就写的明明白白,你我皆是武人,战端一开稍有不慎就是兵败身亡的结局,用兵需当谨慎,临战却当果断,一将无能兵败自己身死也就罢了,可军士何其无辜?何况大明已承受不起再次重创,刚才长伯所提虽是小事,但在战时却是大事!”
“末将受教,是末将想差了。”吴三桂拱手回道,同时心中很是佩服。
要知道大明的军将中大多都是粗人,许多就连大字都不识一个,不是靠着世职当的将军,就是从士卒一枪一刀杀出来的。
许多将军打仗固然是勇猛,可要说什么谋略却没多少,要不然怎么会被文人称为丘八呢?明朝开国将领暂且不算,近两百年来,整个大明真正文武兼备的将领根本就没几个,就连吴襄、祖大寿等也是如此。
吴三桂少年成名,又参加过武举,在大明年轻一代将领中算得上文武双全,可就算这样,吴三桂领兵作战中大多依旧靠着父辈教导和自己的武勇、经验指挥,像王晋武如此在战前收集信息进行判断,并反复推演确保计划成功的将领还是第一次瞧见。
这点不得不让吴三桂佩服之极,更对王晋武的印象深了不少。刚前在城外初见王晋武的时候,吴三桂还以为王晋武只是一个能打仗的猛将而已,毕竟对方的样貌和身上的气质对久在军旅的吴三桂来说太过熟悉了。可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直来直去的猛将,却又有如此细腻的布置和谨慎,实在是吴三桂一开始没想到的。
其实这也不奇怪,王晋武之所以会注重这些并非是其天生,而是朱慎锥这么多年来手把手教的。
王晋武武力不弱,作战勇猛,冲锋陷阵更是一把好手,但如何打仗,又如何指挥,这些全是朱慎锥带出来的。
毕竟朱慎锥起家的时候并没多少人,身边只有王家村的几十个军户而已,当时靠着贩卖和走私私盐原始积累,这是冒大风险的买卖,一旦不慎行差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正是因为如此,朱慎锥每次行商都把诸多问题考虑的明明白白仔仔细细,更提前准备好了各种应对方案,以确保万无一失。而王晋武那时候跟着朱慎锥来回贩卖,耳闻目睹之下自然受到了影响,再加上朱慎锥的指点和教导,王晋武也渐渐养成了相同的习惯。
再之后,买卖越做越大,尤其是恒通商行成立,朱慎锥的商队从大明逐渐向草原延伸,最初的商队也分成了商行和护卫两部,王晋武那时担任护卫部分,为确保每次贸易没有意外,行商之前更是依照规矩提前做好计划和应变方案,这几乎成了默认的规矩。
就算之后朱慎锥和塔娜成婚,获得了当时阿失帖木儿部落的贸易权限,可那时候实力依旧不强,还差一点因被人算计导致商队在草原被人偷袭覆灭。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不光是王晋武,朱慎锥的所有部下都有和如今大明将领不同的作战习惯,这些习惯完全纠正了大明将领只知道靠武勇领兵猛冲猛打,却不知如何收集利用信息,根据情况的不同做出完善方案的做法。
换句话来说,从一开始朱慎锥就异常注重这些,更悉心培养身边的人。这些做法在后世的现代军队中很是自然,可在这个时代却是非常罕见的,而且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这也是朱慎锥在阿失帖木儿部落内乱后平定部落,掌控部落征战草原,最终逐步统一了土默特各部,确立现在腾格尔部地位的重要原因。
王晋武虽是军户出身,却从未在明军中担任过实职,更没加入过边军作战。他不知道大明的将军是怎么打仗的,但他清楚朱慎锥确定下来的办法却是极其有效的,而这些年征战的赫赫战功也证明了这点。
吴三桂并不清楚这些,但不代表他不知道王晋武做这些的好处。作为辽东军将中后起之秀,吴三桂的军事天赋极强,而且他也不是吴襄更不是祖大寿,眼下连三十都没到的吴三桂还是个年轻人,对于新的事物接受程度极强,搞明白了王晋武这样做的好处,尤其是王晋武所提到孙子兵法开篇之言,吴三桂更是佩服万分,心中隐隐有了好好讨教一番的打算。
因为这个原因,吴三桂忍不住指着沙盘上的地形和王晋武就目前即将展开的战事相互探讨起来。对吴三桂的这个态度王晋武毫不藏私,原本他一见吴三桂就对此人颇有好感,而且两人年龄相仿,性格也相差不多,尤其是对吴三桂身为辽东军将,在这种时候能亲率一千关宁军前来主动支援极为高兴,就这样你一句我一言聊了起来,越聊越是投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受。
“王帅,三桂见您如此布置,可是打算在喜峰口长城以北交战?”吴三桂抬手指着喜峰口的位置问了这么一句。
“长伯好眼光,我的确有这个想法。”
“三桂请教王帅,为何要如何安排?”吴三桂追问。
王晋武坦言道:“长伯熟悉蓟州地形,当知蓟州镇各处情况,喜峰口虽易守难攻,但喜峰口以北却是平原,极利于敌军大部展开。建奴上次入长城攻击京师,走的就是喜峰口,此事长伯应当知晓。”
吴三桂点头,这件事他当然知道,己巳之变皇太极从辽东绕过辽西走廊进入蒙古,然后再从蒙古一路南下至察哈尔最终就是从喜峰口突破长城进入大明的。
当时的大明蓟州镇防御薄弱,喜峰口这样的关隘险要却驻兵不多,仅仅只有一个百人队而已,而且队中兵员严重不足,大多更是老弱,战斗力极差。
皇太极突然大举进攻喜峰口,明军仓促之下依托防线虽有地利之便,但却根本就抵挡不住,仅仅半日不到喜峰口就失守。丢掉了喜峰口,皇太极的大军直接就从喜峰口冲入长城,在遵化和蓟州的蓟州镇主力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对方就兵临城下了。
之后的事大家都清楚,拿下遵化和蓟州后,皇太极派兵驻守后路,其主力继续南下直向京师,之后就有了京师那边的大战爆发,皇太极在京畿之地掠夺好几个月,见始终拿不下京师,再加上大明各地勤王军越到越多,孙承宗起复调兵开始进攻遵化和蓟州一线,意图切断其后路,皇太极这才领兵退去,给大明留下了一片狼藉。
王晋武告诉吴三桂,根据目前得到的消息,这一次皇太极再侵犯大明,喜峰口之地是皇太极的主要攻击目标,一方面是喜峰口外地形的缘故,另一方面喜峰口原本就被皇太极突破过,上次皇太极走的时候直接把喜峰口破坏的极其厉害,这两年里大明一直没有重修喜峰口这段长城,导致喜峰口的防线并不稳固。
如果王晋武是皇太极,也会这么选择,等大军抵达白马川附近集结完毕就会对喜峰口发起进攻,凭借八旗的战斗力,再一次拿下喜峰口,只要喜峰口在手,皇太极进可攻退可守,轻易就能打进京畿。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苟在明末当宗室,苟在明末当宗室最新章节,苟在明末当宗室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苟在明末当宗室,苟在明末当宗室最新章节,苟在明末当宗室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