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时三刻,秦府前院,会客厅。

  随着众人重新落座,这场关乎水泥经营权归属的拍卖会正式开始。

  萧媚娘端坐主位,神色淡然,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宾客。

  她的气场强大而沉稳,令众人不由自主地屏气凝神。

  戴胄、李孝恭和无舌三人也分别坐在了显眼的位置,他们的到来无疑给这场拍卖会增添了几分庄重与权威。

  萧媚娘微微颔首,侧头看了一眼姿态端庄的南阳公主。

  南阳公主会意,莲步上前,朱唇轻启,声音清脆而有力地宣读起拍卖规则:

  “今日的拍卖会,与以往不同,将采取密封投标的形式。”

  “每一轮竞拍当中,诸位需要在两炷香之内,将自家的出价写在密封的信封内,待到两炷香燃尽,府中侍女会统一收集。”

  她略作停顿,缓缓道:

  “过时未出价者,将被视为放弃次轮竞拍!”

  “待所有投标完成后,我们将当场拆封并公布最高出价者。”

  此言一出,正厅内顿时响起了一阵轻微的议论声。

  王珪等人在初步了解了规则之后,不由地长舒了一口气。

  毕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已多次参与由路桥司主办的拍卖会。

  对于这种竞相出价、明争暗斗的模式,他们可以说是深恶痛绝。

  五姓七望素来同气连枝,彼此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若非主动权掌握在秦明手中,他们实在不愿在这种公开竞拍中互相抬价,从而导致彼此间的矛盾和不和。

  这不仅会破坏长久以来维系的良好关系,更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纷争与裂痕。

  因此,当得知此次拍卖会改变形式,避免了与盟友“兵戎相见”时,他们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这时,南阳公主清脆悦耳的声音再度响起。

  “现在,我宣布第一轮竞拍正式开始。”

  “请诸位将对河北道水泥经营权的出价,写在信封内,并在两炷香时间内交予侍女。”

  南阳公主话音刚落,正厅内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清河崔氏崔诚、太原王氏王珪和荥阳郑氏郑文,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

  随即,他们不约而同地朝走过来的侍女摆了摆手,直接放弃了出价。

  范阳卢氏卢鸿和赵郡李氏李镇,则笑着从侍女手中接过纸笔,准备在纸上写下自家的报价。

  然而,下一秒,两人脸上的笑容几乎同时消失,只因他们此时才意识到这密封投标的险恶之处。

  密封投标的形式,就好比是盲人探路。

  虽然避免了公开竞拍中的明争暗斗,却也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每个人都不得不去揣摩对手的出价,试图找到一个既能确保中标,又能尽量减少成本的最佳平衡点。

  这种心理博弈使得原本简单的报价,变得复杂而微妙。

  也使得,某些人私底下的谋划,彻底泡汤。

  就在两日前,卢鸿亲自到李镇府中拜访,两人曾经密谋,彼此配合,争取拍下河北道和淮南道的水泥经营权。

  到时候,河北道归赵郡李氏,而淮南道则是归范阳卢氏。

  然而,密封投标的形式彻底打乱了他们的计划,使得这种事先的密谋变得毫无意义。

  李镇和卢鸿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试探与防备。

  最要命的是,博陵崔氏的祖地也在河北道,而崔家这一代的家主--崔秀,在他们眼中就是文官队伍中的莽夫、山东士族中的害群之马!

  李镇收回视线,紧紧地握着笔,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另一边,博陵崔氏之主--崔秀,看着手中的纸张,面露迷茫之色。

  毕竟,这和他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难道,秦明这是不打算与我崔家合作了?]

  念及此,崔秀忍不住抬眸,望向坐在主位的萧媚娘,眸中满是忧虑。

  萧媚娘察觉到崔氏的目光,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递给他一个安心的眼神。

  崔秀见状,眨了眨眼,心想:

  [是错觉吗?她刚才是不是在对我笑?]

  [她什么意思?是单纯的对我有好感?还是在暗示我什么?]

  [算了,想不通就不想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这时,南阳公主清脆悦耳的声音再度响起。

  “还有一炷香的时间,请诸位尽快完成出价。”

  南阳公主的声音在正厅内回荡,提醒着在场的宾客们时间的紧迫。

  李镇和卢鸿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焦虑。

  崔秀则缓缓起身,手持纸笔,步履轻盈地移至房间的一隅。

  随后,他从袖中轻轻抽出一张由赵红鸾事先准备好的布帛。

  那布帛上详尽地列出了此次他所带来的财物清单,黄金五万两、白银三十万两、江南的上等丝绸一千匹....

  崔秀看了一会儿,略作迟疑,将这张布帛重新叠好,随即大步走到侍女身前,将其搁到了托盘上。

  崔秀的举动立即便引起了在场众人的注意,尤其是李镇和卢鸿。

  他们对崔秀还是很了解的,见此一幕,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心里把崔秀骂了无数遍。

  “这个蠢货!”

  李镇小声嘀咕一句,随即咬了咬牙,找了一个无人的地方,将带来的所有财物,尽数列在了纸上。

  他决定不再保留,将所有的筹码都押上,以确保能够赢得河北道的水泥经营权。

  写完后,他将纸张仔细折好,放入信封中。

  与此同时,卢鸿也做出了类似的决定。

  王珪、郑文和崔诚见此一幕,对视一眼,苦笑着摇了摇头。

  尽管秦明事先已有言在先,承诺可以以河北道经营权半价的优惠条件,购得其祖籍所在道的水泥经营权,但谁又不想少花钱多办事呢!

  见此一幕,李孝恭、戴胄和无舌不由地相视一眼,皆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最新章节,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