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峥说了一阵,抬头看了一眼况钟,见他一脸虽然,听得极为认真,便继续道:“据我所知,这些店铺几乎都是在洪熙、宣德间应势而发展起来的,这表明苏州的经济正趋活跃,同时也可窥知苏州的风气也正在由俭向奢转化。事实上,你也应该比我更清楚,苏州地处大运河,太湖,又是下西洋的所在地,从永乐年开始,已是北方最大的纺织品和粮食贸易中心而鼎盛一时。其街市繁华,各类各号店铺布列其中,永乐年六次下西洋,苏州贡献了多少丝绸,多少丝织品、多少瓷器,茶叶虽不清楚,但想来应该不是一个小数目,反而是苏州的粮食不显著,从宣德元年到现在,短短五年的时间,有资料可查的店铺有:布店七十三家、缎店三十二家、杂货店六十五家、磁器店三十余家、纸店二十四家、辽东货大店十三家、典当百余家、客店大小数百家[,当然还有许多未统计进去的其他店铺如果子店、皮店、弓店、手帕店、故衣店等以及更多的无名号的小摊铺,另外临清市内还有难以数计的饭铺酒馆。太湖、虎丘、寒山拥有店铺更是多得下人,时人称其“甲天下”,决非夸大之词。这一切说明了什么,以况大人聪明才智未必看不出来?“
况钟浓厚的两道眉头深锁了许久,才道:“大人是想告诉卑职,在苏州这股新的力量就是商业?”
杨峥道:“不错,正是商业,他们眼前的力量还不够大,但已慢慢形成的规模,还崛起了一些帮派,如洞庭商帮、苏商它们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会馆为联系场所,相互帮助,相互提携,形成一支支颇有活力的生力军,纵横驰骋于商界,操纵着某些地区和某些行业的商业贸易,让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慢慢兴盛发达起来,苏州皇族、王公、勋戚、宦官利用政治特权,以投献、请乞、夺买等手段,大量占夺土地。在江南,有的大地主占田十几万顷。在朝廷,苏州纳税的土地,约有一半为大地主所隐占,拒不缴税,严重地影响了国家收入。贵族大地主疯狂地掠夺土地,封建剥削进一步加剧,租种官田的农民生活极苦。有”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止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和”为田追租未足怪,尽将官田作民卖,富家得田民纳租,年年旧租结新债”的歌谣,农民产去税存和田居富室、粮坐下户的情况多所发生,悲惨如此,尚未有大的动乱,不得不说苏州的商贾功不可没,他们仗着过人眼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辞辛苦的经营者各种物品,盐、粮食、木材、茶叶、陶瓷、纺织品、书籍、文房四宝、开设典当铺、旅馆、仓库,哪一样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苏州百姓赋税重,使得他们不得不卖了赖以为生的良田,以求庇护,可事实上他们敢这么多,除了赋税的沉重不得已而为之,另外也不是没有多一种选择的余地,若不然以苏州这种情况,百姓还能不乱,只怕是个奇迹了?”
况钟虽不想承认,但细细想来的确如此,却有这种可能,苏州这几年商业的确发展很快,其中的好处让不少富户、大户、官宦人家眼热不已,不少在官的大户人家弃官从商的不是没有,最为显著的如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五里,东至王江泾镇六里,北至平望镇十五里,西南至新城镇三十里,至濮院镇五十里,西至震泽镇三十里,至南浔镇五十里。这些市镇构成密集的市镇网络,在商业上可以相互支持,往年并不显著的吴江县,发展在今时今日,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还有人数众多的小贩、货郎走街串巷叫卖,城内来自五湖四海各地的商品琳琅满目,国外的客商往来不绝,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不少百姓在农忙结束后,在需要人手的店铺里做个帮闲赚些零头,有的眼看这个来钱快,干脆将自家田地卖给了大户,收取自己该有的银两后,一头扎进了需要人手的商铺,做了长工,按年按月拿起银两,过日子,可以说在土地兼并严重的苏州城,能到今时今日没有发生动乱,商业的兴起功不可没?但让他就此放弃改革,那是万万不可的,商人发展再好,也不过末流,本朝自洪武爷立国之初就已定下了以农为本,农业才是国家根本,商业发展再好,与国事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当真舍弃了农业,以商业为本,不大乱才怪呢?“想到了此处,他不由得抬眼看了一眼杨峥,不知眼前这个年纪不足三十岁的二品官儿,脑海里为何有这样的奇怪且有不切实际的想法,虽说是自己上司,但自己有义务提醒他,这个商业的想法太危险,一旦深入,那是要出大乱子的?“
但对方毕竟是上司,冒然说话,未免有些唐突,况钟是清官不假,但并不迂腐陈旧,甚至还有些狡黠,要不然短短三年,也不会在人人都畏惧如虎的苏州城站住了脚,还挣了偌大的名头,微微酝酿了片刻,道:“大人此言或许有些道理,但商终究是末业,发展再好,不过是一时之利,终究是不是长久治理,丈量土地,让被隐瞒的官田重新回到朝廷的手上,再通过朝廷之手发放给百姓,让耕者有其田,这才是长远之计?“
杨峥并不意外,以农为本的观念从秦朝开始,已经延续了上千年,在士林的心目中可谓是根深蒂固,虽说随着永乐下西洋,大明的风气大开,商人的地位慢慢提高,受到重视的程度也比前朝高了许多,但骨子还带着商业是末业的观念还未除掉,而这个观念在官员中表现最为明显,弃官从商的不是没有,但那也只是个别的奇葩,九成的人还是以当官为荣,要不然大明的八股文也不会那么有生命力,延续五百年而不衰,所以对于况钟能凝听自己的这番言语,他已感到难得,至少眼前的这个人,不想清流那样自命不凡,与商业上还是有几分见识。
“是末业不假,可你不可否认它的生命力及其强大,短短几年的功夫,它便涵盖了整个苏州,倘若运营得好,呵护他们成长,未必就不能有大作为的,事实上,苏州良田并不多,地方也不大,但就是这样的一块富庶之地,却先后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松熟,天下足的谚语,这其中固然有百姓的辛苦劳作,但你能否认商业的繁荣没有给苏州带来莫大的好处?“
若说在永乐以前,况钟听了这话儿会毫不犹豫的反驳过去,因为那个时候,松江府处于南粮北调、海漕运输的中心地带,海漕运输为本地带来了巨额商业利润;其次,比两宋时期更为发达的盐业,成为松江府的一大财源;再次,一直作为经济支柱的农业,由于滨海沙涂大量变为农田,淀山湖等地又围田新增良田数万亩,加之稻谷、双季稻、小麦等高产作物的引种和推广,松江粮食增产增收。还有,随着棉纺织业的兴起,棉花成为松江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大把大把粮食、棉花,让苏州成大明最富饶的产粮区,”苏松熟,天下足”。苏,是苏州;松,是松江,这句话的另一个意思是,苏州是全国的粮食输出区。很自然地,从苏州阊门到枫桥,两岸十里地,出现了全国最大的粮食交易市场。苏州出现粮食市场,那个时候的大明朝都仰仗着苏州的粮食,苏州人说这句话的时候也是底气十足。
可从永乐后,苏州的底气就没那么足了,就连往日的”苏松熟,天下足”也叫得不够响亮,随着天下承平,苏州的经济繁荣,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涌入了苏州,迫使苏州人口激增,人口一多,而原先的官田不变,百姓所能得到了良田必然少了许多,原先有多余的粮食,变得自给自足,到后来不少地方连最基本的自给自足的也不能满足,粮食更多的依赖湖广,变成”湖广熟,天下足”了,甚至将更远的四川的粮食也调运了过来,可即便如此,苏州作为大明的粮食输出地,并没有因此有什么改变,每年秋收的时候,大运河、枫桥仍是十分的忙碌,大把大把的粮食运送至的全国各地,之所以会是这样的局面,还真如杨峥所说,随着人口越多,苏州的商业也越发繁荣,一些商户为了维持苏州的名头,没少购买粮食,而苏州百姓因商业也从中获取不少好处,也能从余杭、湖广一带买到粮食,这样一来苏州的粮食基本上还能维持昔日的那个名头,而这其中苏州的工商业出力不小,可以说没有苏州的工商业也就没有今日的苏州城?所以面对杨峥这一番质问,他既说不出话来。
况钟浓厚的两道眉头深锁了许久,才道:“大人是想告诉卑职,在苏州这股新的力量就是商业?”
杨峥道:“不错,正是商业,他们眼前的力量还不够大,但已慢慢形成的规模,还崛起了一些帮派,如洞庭商帮、苏商它们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会馆为联系场所,相互帮助,相互提携,形成一支支颇有活力的生力军,纵横驰骋于商界,操纵着某些地区和某些行业的商业贸易,让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慢慢兴盛发达起来,苏州皇族、王公、勋戚、宦官利用政治特权,以投献、请乞、夺买等手段,大量占夺土地。在江南,有的大地主占田十几万顷。在朝廷,苏州纳税的土地,约有一半为大地主所隐占,拒不缴税,严重地影响了国家收入。贵族大地主疯狂地掠夺土地,封建剥削进一步加剧,租种官田的农民生活极苦。有”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止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和”为田追租未足怪,尽将官田作民卖,富家得田民纳租,年年旧租结新债”的歌谣,农民产去税存和田居富室、粮坐下户的情况多所发生,悲惨如此,尚未有大的动乱,不得不说苏州的商贾功不可没,他们仗着过人眼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辞辛苦的经营者各种物品,盐、粮食、木材、茶叶、陶瓷、纺织品、书籍、文房四宝、开设典当铺、旅馆、仓库,哪一样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苏州百姓赋税重,使得他们不得不卖了赖以为生的良田,以求庇护,可事实上他们敢这么多,除了赋税的沉重不得已而为之,另外也不是没有多一种选择的余地,若不然以苏州这种情况,百姓还能不乱,只怕是个奇迹了?”
况钟虽不想承认,但细细想来的确如此,却有这种可能,苏州这几年商业的确发展很快,其中的好处让不少富户、大户、官宦人家眼热不已,不少在官的大户人家弃官从商的不是没有,最为显著的如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五里,东至王江泾镇六里,北至平望镇十五里,西南至新城镇三十里,至濮院镇五十里,西至震泽镇三十里,至南浔镇五十里。这些市镇构成密集的市镇网络,在商业上可以相互支持,往年并不显著的吴江县,发展在今时今日,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还有人数众多的小贩、货郎走街串巷叫卖,城内来自五湖四海各地的商品琳琅满目,国外的客商往来不绝,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不少百姓在农忙结束后,在需要人手的店铺里做个帮闲赚些零头,有的眼看这个来钱快,干脆将自家田地卖给了大户,收取自己该有的银两后,一头扎进了需要人手的商铺,做了长工,按年按月拿起银两,过日子,可以说在土地兼并严重的苏州城,能到今时今日没有发生动乱,商业的兴起功不可没?但让他就此放弃改革,那是万万不可的,商人发展再好,也不过末流,本朝自洪武爷立国之初就已定下了以农为本,农业才是国家根本,商业发展再好,与国事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当真舍弃了农业,以商业为本,不大乱才怪呢?“想到了此处,他不由得抬眼看了一眼杨峥,不知眼前这个年纪不足三十岁的二品官儿,脑海里为何有这样的奇怪且有不切实际的想法,虽说是自己上司,但自己有义务提醒他,这个商业的想法太危险,一旦深入,那是要出大乱子的?“
但对方毕竟是上司,冒然说话,未免有些唐突,况钟是清官不假,但并不迂腐陈旧,甚至还有些狡黠,要不然短短三年,也不会在人人都畏惧如虎的苏州城站住了脚,还挣了偌大的名头,微微酝酿了片刻,道:“大人此言或许有些道理,但商终究是末业,发展再好,不过是一时之利,终究是不是长久治理,丈量土地,让被隐瞒的官田重新回到朝廷的手上,再通过朝廷之手发放给百姓,让耕者有其田,这才是长远之计?“
杨峥并不意外,以农为本的观念从秦朝开始,已经延续了上千年,在士林的心目中可谓是根深蒂固,虽说随着永乐下西洋,大明的风气大开,商人的地位慢慢提高,受到重视的程度也比前朝高了许多,但骨子还带着商业是末业的观念还未除掉,而这个观念在官员中表现最为明显,弃官从商的不是没有,但那也只是个别的奇葩,九成的人还是以当官为荣,要不然大明的八股文也不会那么有生命力,延续五百年而不衰,所以对于况钟能凝听自己的这番言语,他已感到难得,至少眼前的这个人,不想清流那样自命不凡,与商业上还是有几分见识。
“是末业不假,可你不可否认它的生命力及其强大,短短几年的功夫,它便涵盖了整个苏州,倘若运营得好,呵护他们成长,未必就不能有大作为的,事实上,苏州良田并不多,地方也不大,但就是这样的一块富庶之地,却先后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松熟,天下足的谚语,这其中固然有百姓的辛苦劳作,但你能否认商业的繁荣没有给苏州带来莫大的好处?“
若说在永乐以前,况钟听了这话儿会毫不犹豫的反驳过去,因为那个时候,松江府处于南粮北调、海漕运输的中心地带,海漕运输为本地带来了巨额商业利润;其次,比两宋时期更为发达的盐业,成为松江府的一大财源;再次,一直作为经济支柱的农业,由于滨海沙涂大量变为农田,淀山湖等地又围田新增良田数万亩,加之稻谷、双季稻、小麦等高产作物的引种和推广,松江粮食增产增收。还有,随着棉纺织业的兴起,棉花成为松江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大把大把粮食、棉花,让苏州成大明最富饶的产粮区,”苏松熟,天下足”。苏,是苏州;松,是松江,这句话的另一个意思是,苏州是全国的粮食输出区。很自然地,从苏州阊门到枫桥,两岸十里地,出现了全国最大的粮食交易市场。苏州出现粮食市场,那个时候的大明朝都仰仗着苏州的粮食,苏州人说这句话的时候也是底气十足。
可从永乐后,苏州的底气就没那么足了,就连往日的”苏松熟,天下足”也叫得不够响亮,随着天下承平,苏州的经济繁荣,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涌入了苏州,迫使苏州人口激增,人口一多,而原先的官田不变,百姓所能得到了良田必然少了许多,原先有多余的粮食,变得自给自足,到后来不少地方连最基本的自给自足的也不能满足,粮食更多的依赖湖广,变成”湖广熟,天下足”了,甚至将更远的四川的粮食也调运了过来,可即便如此,苏州作为大明的粮食输出地,并没有因此有什么改变,每年秋收的时候,大运河、枫桥仍是十分的忙碌,大把大把的粮食运送至的全国各地,之所以会是这样的局面,还真如杨峥所说,随着人口越多,苏州的商业也越发繁荣,一些商户为了维持苏州的名头,没少购买粮食,而苏州百姓因商业也从中获取不少好处,也能从余杭、湖广一带买到粮食,这样一来苏州的粮食基本上还能维持昔日的那个名头,而这其中苏州的工商业出力不小,可以说没有苏州的工商业也就没有今日的苏州城?所以面对杨峥这一番质问,他既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