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会儿妇人终究是硬不起心肠再继续板着脸,开始给小家伙揉着脸颊,说些哄骗的话儿,毕竟是一家人,没什么天大的矛盾,孩子脸上虽还火辣辣的疼,可看着妇人递过来的蜜饯,顿时满心的欢喜,只觉得刚才的一巴掌多少是值得的,要不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吃上一颗,日思夜想的蜜饯。
小家伙一下子将蜜饯塞入口中,鼓鼓的腮帮冲着妇人一阵欢笑,便大嚼了起来,这种蜜饯以洞庭东山白蒲枣为原料,果味浓郁,色似琥珀,肌质甜糯,入口酥松,越是用力嚼越是有味道,小家伙可是此中老手,吃起来自是轻车熟路,不多时一颗蜜饯便吃得干净,小家伙伸出舌头轻轻添了添,有些回味的看了看妇人。
妇人想起刚才的愧疚,又见小家伙小馋猫的模样,于心不忍又从篮子里拿出了一颗,递了过去笑骂了声:“小馋猫?”
小家伙大喜,道了声谢,一把接过便塞入了嘴里,腮帮子一鼓一股的模样,甚是讨人欢喜,妇人又伸手在他鼻尖点点了点,才伸手拉过那肉呼呼的小手,往那几颗海棠下走去。
沿着鹅石小路走了一阵,便可清晰的看到了沈老爷子竹榻,妇人到也罢了,那孙儿却是满心的欢喜,隔着地儿远远的喊了声:“爷爷!”便松开了妇人的大手,兴奋的冲了过去。
妇人没好气的骂了声:“养不熟的狼崽子?”便跟在后面不停的叫唤:“哎呀,你慢些,慢些!“
那孙儿却顾不得这么多,边喊叫,边挥舞着小手冲了过去,待到那竹榻旁,不等沈老爷子从睡梦中醒过来,便兴奋扑了上去,这一下结实得厉害,可怜沈老爷子正做着江南第一家的美梦,冷不丁的被来了这么一下,差点一口气没上来,总算是小家伙力道不大,扑上来的位置又不在心口上,这才勉强醒了过来,即便如此,还是忍不住一阵咳嗽。
那妇人听得动静,急忙走上前来,利索了放下手腕上的篮子,然后一手放在沈老爷子胸前,一手放在后背上轻轻拍打了,边打边抱怨道:“这么大一个人了,睡觉也不知进屋睡,在这儿摆什么谱?活该喘不过气来。“
与妇人的唠叨,埋怨,沈老爷子一脸陶醉的模样,待妇人唠叨完了,才吐了口气,笑着道:“这不是看会儿书么,咱们沈家上一辈可是书商世家,读书是传统,总不能到了我这一辈坏了孩子们的规矩吧?“
那妇人似不吃这一套,敲打在后背的手腕力道略微大了些,狠很敲了两下,道:“你少来,什么书香世家,骗鬼的吧,你看你这书可翻了一页,想睡觉就说想睡觉,别冠冕堂皇的说想读书?“
这话儿有些直白,即便是沈老爷子这等老世故之人也忍不住脸红了一下,笑着道:“知道就好,不用说出来吧?“
那妇人从鼻腔里哼了声,道:“怎么嫌我驳了你沈家家主的脸面,早知我这脾气,当初干什么去了?”
沈老爷子呵呵一笑,倒也没气恼,忽的伸手抓住了妇人的小手,放于了手心里,轻轻拍了几下,一脸柔情的道:“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娶到你,我不仅是这辈子不后悔,下辈子也不后悔……?你可别想甩开我?”
妇人虽读书不多,但‘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九个字儿的典故还是听人说过,说是吴越王钱镠的原配夫人戴氏王妃,是横溪郎碧村的一个农家姑娘。戴氏是乡里出了名的贤淑之女,嫁给钱镠之后,跟随钱镠南征北战,担惊受怕了半辈子,后来成了一国之母。虽是年纪轻轻就离乡背井的,却还是解不开乡土情节,丢不开父母乡亲,年年春天都要回娘家住上一段时间,看望并侍奉双亲。钱镠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最是念这个糟糠结发之妻。戴氏回家住得久了,便要带信给她:或是思念、或是问候,其中也有催促之意。过去临安到郎碧要翻一座岭,一边是陡峭的山峰,一边是湍急的苕溪溪流。钱镠怕戴氏夫人轿舆不安全,行走也不方便,就专门拨出银子,派人前去铺石修路,路旁边还加设栏杆。后来这座山岭就改名为”栏杆岭”了。那一年,戴妃又去了郎碧娘家。钱镠在杭州料理政事,一日走出宫门,却见凤凰山脚,西湖堤岸已是桃红柳绿,万紫千红,想到与戴氏夫人已是多日不见,不免又生出几分思念。回到宫中,便提笔写上一封书信,虽则寥寥数语,但却情真意切,细腻入微,其中有这么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九个字,平实温馨,情愫尤重,让戴妃当即落下两行珠泪。此事传开去,一时成为佳话。后人对这九字所包含的情感,大加赞扬,久而久之,竟成了世间最动人的情话儿,常常被人提起。
妇人显然是没料到丈夫会来这么一句,面上一热,惊喜之余,忍不住白了一眼沈老爷子,轻推了一下道:“也不知是真是假?“
沈老爷子哈哈一阵大笑,道:“我心昭昭,日月可鉴!”
妇人面露喜色,嘴上却道:“信了你才怪?你们男人都是大骗子,嘴上的情话,指不定给多少女子说过了?少拿这些来骗我?”话虽这么说,但眉宇间却满是欢喜之色。
夫妻二人磕磕碰碰了大半辈子,与彼此的性子早已心知肚明,沈老爷子知妻子嘴上说着不信,心头早已将这话儿奉若神明了,便也不再多言,伸手将孙儿抱在怀里道:“来,来,咱们看奶奶那什么好吃的来了?“
经这一提醒,妇人才想起自己的篮子,忙提过篮子,请沈老爷子和孙儿用餐。
沈老爷子食量并不大,但为人对吃食极为讲究,尤其是这一年多来,随着沈家一日比一日的壮大,往日隐藏与骨子里享乐的本性就露出来了,不仅仅是沈老爷子一人,就这府上上下百来号人,莫不是个个生活开始享乐,随着沈家住进了大院子,各房的银子也一日比一日多,他们开始丢弃往日的破衣烂衫,整日学那京中妇人浓妆艳抹,穿金饰银,出门不是华丽的马车不坐,有的马车更是豪华得离谱,用上好的梨木,扎上好绫罗绸缎,奢华纷呈,富贵的足以晃眼睛,她相信即便是先祖沈万三也没做过这样奢华的马车,说起来这股靡费之风,多少与沈老爷子有脱不开的关系,身为一家之主,不倡导俭朴的作风,偏偏好讲究,下面不跟着才是怪事?“
妇人气恼的嘀咕了几声,便利索的打开了篮子,篮子里放了六色精致了南京吃食,酱鸭、酱肉、酱蹄筋;生春阳的火腿;采芝斋的粽子糖、苏式瓜子;麻酥糖、果酥、苏式月饼、滋养饼,还有两碟下酒的小菜,几张薄软的糖饼儿,沈老爷子看着妻子利索的端出吃食,一双眼睛却不停的在菜篮子里左顾右盼,一副十足馋相。
妇人看在眼里有几分气恼,可又觉得好笑,随手从菜篮子最左侧拿出了一壶酒汤递了过去道:“少喝点?”
“知道,知道!”沈老爷子点头哈腰的应了几声,便忙不迭的伸手将酒壶给接了过来,一看到酒,还是绍兴的女儿红,沈老爷子面上顿时来了喜色,迫不及待的放在鼻中闻了两下,便启开了封盖,倒满了一小碗,一仰头一饮而尽。好一会儿才吧唧吧唧了嘴巴道:“好酒,“移家只欲东关住,夜夜湖中看月生,果然不假?“
吃饭喝酒,往日沈家没这个规矩,也没这个品味,自这一年多,沈家上下不喝点酒,似低人一等似的,弄得这妇人每日饭前总要准备一壶上等的女儿红,久而久之竟成了习惯。
沈老爷子酒量不大,两小半碗的女儿红下了肚,面上便起了潮红,而这个时候,沈老爷便搁了酒碗开始吃饭了,往常这个时候,三人吃饭妇人心情好的时候,会捡些《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古文观止》、《颜氏家训》所载的趣事在饭桌上说一说,而这个时候孙儿也总会围着奶奶问东问西,碰上好听的趣事,总是听得津津有味,完了不依不饶的还要听,每次这个时候,他便会给孙儿出出主意,或者是帮着小家伙求求情,求奶奶再给说一个,每日的这个时候也是沈老爷子一日中最为知足,最为欢快的时候,所以每日的黄昏,他总是特别的期盼,但今日的气氛似有些不一样,孙儿还是那个孙儿,扒着碗里的米饭,嘴里含糊不清的嚷着要听奶奶说《古文观止》,妇人嘴上虽含糊的说了些,可比起往日终究是少了些气氛,不知多孙儿也失去了兴趣,不再多问,独自吃饭。
沈老爷子侧目看了一眼妇人,从竹榻一侧翻找了一下,摸出一本《颜氏家训》递给了孙儿道:“阿锡吃饱了么?”
最快更新无错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小家伙一下子将蜜饯塞入口中,鼓鼓的腮帮冲着妇人一阵欢笑,便大嚼了起来,这种蜜饯以洞庭东山白蒲枣为原料,果味浓郁,色似琥珀,肌质甜糯,入口酥松,越是用力嚼越是有味道,小家伙可是此中老手,吃起来自是轻车熟路,不多时一颗蜜饯便吃得干净,小家伙伸出舌头轻轻添了添,有些回味的看了看妇人。
妇人想起刚才的愧疚,又见小家伙小馋猫的模样,于心不忍又从篮子里拿出了一颗,递了过去笑骂了声:“小馋猫?”
小家伙大喜,道了声谢,一把接过便塞入了嘴里,腮帮子一鼓一股的模样,甚是讨人欢喜,妇人又伸手在他鼻尖点点了点,才伸手拉过那肉呼呼的小手,往那几颗海棠下走去。
沿着鹅石小路走了一阵,便可清晰的看到了沈老爷子竹榻,妇人到也罢了,那孙儿却是满心的欢喜,隔着地儿远远的喊了声:“爷爷!”便松开了妇人的大手,兴奋的冲了过去。
妇人没好气的骂了声:“养不熟的狼崽子?”便跟在后面不停的叫唤:“哎呀,你慢些,慢些!“
那孙儿却顾不得这么多,边喊叫,边挥舞着小手冲了过去,待到那竹榻旁,不等沈老爷子从睡梦中醒过来,便兴奋扑了上去,这一下结实得厉害,可怜沈老爷子正做着江南第一家的美梦,冷不丁的被来了这么一下,差点一口气没上来,总算是小家伙力道不大,扑上来的位置又不在心口上,这才勉强醒了过来,即便如此,还是忍不住一阵咳嗽。
那妇人听得动静,急忙走上前来,利索了放下手腕上的篮子,然后一手放在沈老爷子胸前,一手放在后背上轻轻拍打了,边打边抱怨道:“这么大一个人了,睡觉也不知进屋睡,在这儿摆什么谱?活该喘不过气来。“
与妇人的唠叨,埋怨,沈老爷子一脸陶醉的模样,待妇人唠叨完了,才吐了口气,笑着道:“这不是看会儿书么,咱们沈家上一辈可是书商世家,读书是传统,总不能到了我这一辈坏了孩子们的规矩吧?“
那妇人似不吃这一套,敲打在后背的手腕力道略微大了些,狠很敲了两下,道:“你少来,什么书香世家,骗鬼的吧,你看你这书可翻了一页,想睡觉就说想睡觉,别冠冕堂皇的说想读书?“
这话儿有些直白,即便是沈老爷子这等老世故之人也忍不住脸红了一下,笑着道:“知道就好,不用说出来吧?“
那妇人从鼻腔里哼了声,道:“怎么嫌我驳了你沈家家主的脸面,早知我这脾气,当初干什么去了?”
沈老爷子呵呵一笑,倒也没气恼,忽的伸手抓住了妇人的小手,放于了手心里,轻轻拍了几下,一脸柔情的道:“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娶到你,我不仅是这辈子不后悔,下辈子也不后悔……?你可别想甩开我?”
妇人虽读书不多,但‘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九个字儿的典故还是听人说过,说是吴越王钱镠的原配夫人戴氏王妃,是横溪郎碧村的一个农家姑娘。戴氏是乡里出了名的贤淑之女,嫁给钱镠之后,跟随钱镠南征北战,担惊受怕了半辈子,后来成了一国之母。虽是年纪轻轻就离乡背井的,却还是解不开乡土情节,丢不开父母乡亲,年年春天都要回娘家住上一段时间,看望并侍奉双亲。钱镠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最是念这个糟糠结发之妻。戴氏回家住得久了,便要带信给她:或是思念、或是问候,其中也有催促之意。过去临安到郎碧要翻一座岭,一边是陡峭的山峰,一边是湍急的苕溪溪流。钱镠怕戴氏夫人轿舆不安全,行走也不方便,就专门拨出银子,派人前去铺石修路,路旁边还加设栏杆。后来这座山岭就改名为”栏杆岭”了。那一年,戴妃又去了郎碧娘家。钱镠在杭州料理政事,一日走出宫门,却见凤凰山脚,西湖堤岸已是桃红柳绿,万紫千红,想到与戴氏夫人已是多日不见,不免又生出几分思念。回到宫中,便提笔写上一封书信,虽则寥寥数语,但却情真意切,细腻入微,其中有这么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九个字,平实温馨,情愫尤重,让戴妃当即落下两行珠泪。此事传开去,一时成为佳话。后人对这九字所包含的情感,大加赞扬,久而久之,竟成了世间最动人的情话儿,常常被人提起。
妇人显然是没料到丈夫会来这么一句,面上一热,惊喜之余,忍不住白了一眼沈老爷子,轻推了一下道:“也不知是真是假?“
沈老爷子哈哈一阵大笑,道:“我心昭昭,日月可鉴!”
妇人面露喜色,嘴上却道:“信了你才怪?你们男人都是大骗子,嘴上的情话,指不定给多少女子说过了?少拿这些来骗我?”话虽这么说,但眉宇间却满是欢喜之色。
夫妻二人磕磕碰碰了大半辈子,与彼此的性子早已心知肚明,沈老爷子知妻子嘴上说着不信,心头早已将这话儿奉若神明了,便也不再多言,伸手将孙儿抱在怀里道:“来,来,咱们看奶奶那什么好吃的来了?“
经这一提醒,妇人才想起自己的篮子,忙提过篮子,请沈老爷子和孙儿用餐。
沈老爷子食量并不大,但为人对吃食极为讲究,尤其是这一年多来,随着沈家一日比一日的壮大,往日隐藏与骨子里享乐的本性就露出来了,不仅仅是沈老爷子一人,就这府上上下百来号人,莫不是个个生活开始享乐,随着沈家住进了大院子,各房的银子也一日比一日多,他们开始丢弃往日的破衣烂衫,整日学那京中妇人浓妆艳抹,穿金饰银,出门不是华丽的马车不坐,有的马车更是豪华得离谱,用上好的梨木,扎上好绫罗绸缎,奢华纷呈,富贵的足以晃眼睛,她相信即便是先祖沈万三也没做过这样奢华的马车,说起来这股靡费之风,多少与沈老爷子有脱不开的关系,身为一家之主,不倡导俭朴的作风,偏偏好讲究,下面不跟着才是怪事?“
妇人气恼的嘀咕了几声,便利索的打开了篮子,篮子里放了六色精致了南京吃食,酱鸭、酱肉、酱蹄筋;生春阳的火腿;采芝斋的粽子糖、苏式瓜子;麻酥糖、果酥、苏式月饼、滋养饼,还有两碟下酒的小菜,几张薄软的糖饼儿,沈老爷子看着妻子利索的端出吃食,一双眼睛却不停的在菜篮子里左顾右盼,一副十足馋相。
妇人看在眼里有几分气恼,可又觉得好笑,随手从菜篮子最左侧拿出了一壶酒汤递了过去道:“少喝点?”
“知道,知道!”沈老爷子点头哈腰的应了几声,便忙不迭的伸手将酒壶给接了过来,一看到酒,还是绍兴的女儿红,沈老爷子面上顿时来了喜色,迫不及待的放在鼻中闻了两下,便启开了封盖,倒满了一小碗,一仰头一饮而尽。好一会儿才吧唧吧唧了嘴巴道:“好酒,“移家只欲东关住,夜夜湖中看月生,果然不假?“
吃饭喝酒,往日沈家没这个规矩,也没这个品味,自这一年多,沈家上下不喝点酒,似低人一等似的,弄得这妇人每日饭前总要准备一壶上等的女儿红,久而久之竟成了习惯。
沈老爷子酒量不大,两小半碗的女儿红下了肚,面上便起了潮红,而这个时候,沈老爷便搁了酒碗开始吃饭了,往常这个时候,三人吃饭妇人心情好的时候,会捡些《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古文观止》、《颜氏家训》所载的趣事在饭桌上说一说,而这个时候孙儿也总会围着奶奶问东问西,碰上好听的趣事,总是听得津津有味,完了不依不饶的还要听,每次这个时候,他便会给孙儿出出主意,或者是帮着小家伙求求情,求奶奶再给说一个,每日的这个时候也是沈老爷子一日中最为知足,最为欢快的时候,所以每日的黄昏,他总是特别的期盼,但今日的气氛似有些不一样,孙儿还是那个孙儿,扒着碗里的米饭,嘴里含糊不清的嚷着要听奶奶说《古文观止》,妇人嘴上虽含糊的说了些,可比起往日终究是少了些气氛,不知多孙儿也失去了兴趣,不再多问,独自吃饭。
沈老爷子侧目看了一眼妇人,从竹榻一侧翻找了一下,摸出一本《颜氏家训》递给了孙儿道:“阿锡吃饱了么?”
最快更新无错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