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也决定殿试考试的内容是严肃的,不再需要模拟圣人之言大谈之乎者也,而是怀抱治国之志、恤民之情上考场答卷子的。杨峥这篇八股文模仿圣人的口吻,发挥倒是发挥了,说的却是圣人的教诲,与朝廷时务毫不沾边,刘观说不服,倒也不是无端的放矢。
众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该说什么,纷纷将目光看向了此事的建议者蹇义,蹇义显然也没有想到会是这种结果,要说他对杨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作出一篇这样的八股文来,还是极为欣赏的,但欣赏归欣赏,让他同意这么一个年纪轻轻的武将为侍读学士,他是万万不会答应,这倒不是他有什么私心,相反正是毫无私心,才越发不愿意杨峥进入翰林院,做这个侍读学士,这个位置意味着什么,他比谁都请,正是清楚,他才怕自己让杨峥进入了翰林院,做了这个侍读学士,让天下读书人以为,大明的翰林院并非需要真才实学就能进入,这种风气他是万万不能开的,当然了,若对方当真才华横溢,那另当别论了。沉吟了片刻,斜眼看了一眼杨峥,道:“杨大人的八股文倒是做得极好,不过刘大人的话儿倒也有些道理,科举为国选材,可不是单凭几句圣人之言就此作罢,这样吧,既是殿试,那就有皇帝再出一题,杨大人若能做出策论来,微臣便立即下达吏部文书,让杨大人进入翰林院,做侍读学士可好?微臣可以保证,这绝对是最后一题?诸位尽可放心。”
蹇义话音一落,众人将目光纷纷望向了杨峥,见他脸上并不不悦之色,心里也暗暗为之赞赏,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当着满朝文武百官做出两篇八股文,这其中的难度如何,在场诸人都是清楚地很,本因为杨峥会不服,却没想到对方竟是一脸的平静似乎早有预料一般。不看好的觉得他是在装腔作势,看好他的则认为是心里有底气,所以场上因为蹇义的一番话儿议论纷纷,好不热闹,唯独当事人一脸的默然。
朱瞻基皱了皱眉头,有心不答应,可蹇义这番话儿倒也有几分道理,也不好就此作罢,看了一眼杨峥,道:“杨爱卿,蹇大人的提议,你意下如何?“
杨峥呵呵一笑,伸手不打笑脸人,蹇义虽也有几分为难的意思,可人家态度极好,而且说的话儿也合情合理,杨峥对他颇有几分好感,呵呵一笑道:“既是蹇大人的话儿,微臣焉有不从之理?不过蹇大人的话儿说出来,可要算数才好,不然这场上诸位大人可不少,下官虽有几分才学,也架不住诸位如此的无理取闹了?“
杨士奇一听这话儿顿时一笑,心道:“这个杨小弟还真是个不肯吃亏的家伙,这一句话,便把将人家刘大人给捎带上了,无理取闹,果然是狡诈之辈,这第二题未必能难得住他!“
朱瞻基似对杨峥这几句话极为欣赏,微微点了点头道:“说得好,今日给你做主了,这第二题绝对是最后一道!“
杨峥急忙道:“那多谢皇上了?“
既是皇帝出题,旁人也参合不得,唯有静静等待着朱瞻基的题目,大殿里一时显得极为寂静,几个大臣低声交谈,也是声音极轻。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朱瞻基皱起的眉头忽然舒展了开来,朗声道:“有了,朕刚刚登基为帝,真不知该如何施政,不如就请杨爱卿以“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为题吧?“
此题一出,众官便议论起来,杨士奇眯着双眼想了想,道:“这题目倒也不容易。想写出好的文章,只怕有些难度?“
蹇义点了点头道:“皇帝果然没有徇私,否则也不会出得这般难?”
唯独刘观一脸的得意,他不信有人能在一天内做出两篇精才艳艳的文章来,这题目一看就不简单,比起自己方才的题目,难度大的不是一心半点?“
而杨峥则是一脸的无奈的模样,那神情似哭似小,毫不奇怪。
“我已经做好了放弃了准备,没想到老天爷竟开这种玩笑,要说这八股文他的确诵读了十几篇,可人家刚才已经说了不能用八股文了,得用策论文,这个他自问做不得,他本就无心什么翰林院,侍读学士,只等朱瞻基题目出来,自己加装思索一番然后给皇帝一个面子,说自己才疏学浅,难以担当大任,这官儿大臣们爱给谁给说,只要不给自己就好,哪里想到朱瞻基竟出了这个题目!“
按说朱瞻基出这个题目并不奇怪,谁也规定皇帝不能出这个题目,可这题目一出来,杨峥就高兴了,因为在前世的时候,他看了叫赵秉忠的殿试卷,俗称状元卷,而不凑巧的人家的题目正是《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而很不巧的是这篇名垂千古的状元文,他在一个下雨天背了下来!“
众人看他表情,还以为他对不上,不少人开始摇头惋惜。
朱瞻基有些担心的看了杨峥一眼,试探的问:“杨爱卿可能应对?”
“哦,这题目么,倒也不难?”杨峥回过神来,沉声道。
“哼,口气大不小,我倒要听听看,你能应出什花儿来?”刘观哼了声道。
杨峥难得理会这等令人望之生厌的人,缓缓踱了几步,对着朱瞻基行了一礼,道:“微臣献丑了?”
朱瞻基正怪题目出得太难,有些懊悔,见杨峥如此神情,不知为何竟放下心来,点了点头道:“杨爱卿不必多礼,只管说来便是!”
杨峥便不再多言,同样走出了七步,便站定面对众人朗声道:“臣对: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
立纪纲,饬法度,悬诸象魏之表,着乎令甲之中,首于岩廊朝宁,散于诸司百府,暨及于郡国海隅,经之纬之,鸿巨纤悉,莫不备具,充周严密,毫无渗漏者是也。何谓实心?振怠惰,励精明,发乎渊微之内,起于宥密之间,始于宫闱穆清,风于辇毂邦畿,灌注于边疆遐陬,沦之洽之,精神意虑,无不畅达,肌肤形骸,毫无壅阏者是也……?“
一口气说得太快,杨峥停下来吐了口气,再看众人,人人一脸的惊讶,便是刘观也是满脸的愕然,盯着杨峥一脸的不可思议。
杨峥冷笑了声,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继续大声念叨:“实政陈,则臣下有所禀受,黎氓有所法程,耳目以一,视听不乱,无散漫飘离之忧,而治具彰;实心立,则职司有所默契,苍赤有所潜孚,意气以承,轨度不逾,无丛脞惰窳之患,而治本固。有此治具,则不徒驭天下以势,而且示天下以守,相维相制,而雍熙以渐而臻。有此治本,则不徒操天下以文,而且喻天下以神,相率相勖,而郅隆不劳而至。自古帝王,所为不下堂阶而化行于风驰,不出庙廊而令应于桴答,用此道耳。厥后,崇清净者深居而九官效职,固以实心行实政也。
后世语精明者,首推汉宣,彼其吏称民安,可为效矣!而专意于检察,则检察之所不及者,必遗漏焉,故伪增受赏所从来也;语玄默者,首推汉文,彼其简节疏目,可谓阔矣!而注精于修持,则修持之所默化者,必洋溢焉,故四海平安所由然也。
盖治具虽设而实心不流,则我欲责之臣,臣已窥我之怠而仿效之;我欲求之民,民已窥我之疏而私议之。即纪纲法度灿然明备,而上以文,下以名,上下相蒙,得聪察之利,亦得聪察之害。实心常流而治具少疏,则意动而速于令,臣且孚我之志而靖共焉;神驰而慑于威,民且囿吾之天而顺从焉。凡注厝、规画悬焉不设,而上以神,下以实,上下交儆,无综核之名,而有廉察之利。彼汉宣不如汉文者,正谓此耳。
洪惟我tai祖高皇帝,睿智原于天授,刚毅本于性生。草昧之初,即创制设谋,定万世之至计;底定之后,益立纲陈纪,贻百代之宏章。考盘之高蹈,颍川之治理,必旌奖之,以风有位;浚民之鹰鹤,虐众之枭虎,必摧折之,以惕庶僚。用能复帝王所自立之,称联之理政务尚综核者,欺蒙虚冒,总事空文。人日以伪,治日以敝,亦何以继帝王之上理,后隆古之休风,而称统理民物、仰承天地之责哉?
^^^^^^^^^^^^^^^^^^^^^^^^^^^^^^^^^^^^^^^^^^^^^^^^^^^^^^^^
今晚就这么多了,查看资料费了好长时间,码字来晚了,还请见谅,另外月票,订阅都很重要的说,请送上!
!!
众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该说什么,纷纷将目光看向了此事的建议者蹇义,蹇义显然也没有想到会是这种结果,要说他对杨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作出一篇这样的八股文来,还是极为欣赏的,但欣赏归欣赏,让他同意这么一个年纪轻轻的武将为侍读学士,他是万万不会答应,这倒不是他有什么私心,相反正是毫无私心,才越发不愿意杨峥进入翰林院,做这个侍读学士,这个位置意味着什么,他比谁都请,正是清楚,他才怕自己让杨峥进入了翰林院,做了这个侍读学士,让天下读书人以为,大明的翰林院并非需要真才实学就能进入,这种风气他是万万不能开的,当然了,若对方当真才华横溢,那另当别论了。沉吟了片刻,斜眼看了一眼杨峥,道:“杨大人的八股文倒是做得极好,不过刘大人的话儿倒也有些道理,科举为国选材,可不是单凭几句圣人之言就此作罢,这样吧,既是殿试,那就有皇帝再出一题,杨大人若能做出策论来,微臣便立即下达吏部文书,让杨大人进入翰林院,做侍读学士可好?微臣可以保证,这绝对是最后一题?诸位尽可放心。”
蹇义话音一落,众人将目光纷纷望向了杨峥,见他脸上并不不悦之色,心里也暗暗为之赞赏,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当着满朝文武百官做出两篇八股文,这其中的难度如何,在场诸人都是清楚地很,本因为杨峥会不服,却没想到对方竟是一脸的平静似乎早有预料一般。不看好的觉得他是在装腔作势,看好他的则认为是心里有底气,所以场上因为蹇义的一番话儿议论纷纷,好不热闹,唯独当事人一脸的默然。
朱瞻基皱了皱眉头,有心不答应,可蹇义这番话儿倒也有几分道理,也不好就此作罢,看了一眼杨峥,道:“杨爱卿,蹇大人的提议,你意下如何?“
杨峥呵呵一笑,伸手不打笑脸人,蹇义虽也有几分为难的意思,可人家态度极好,而且说的话儿也合情合理,杨峥对他颇有几分好感,呵呵一笑道:“既是蹇大人的话儿,微臣焉有不从之理?不过蹇大人的话儿说出来,可要算数才好,不然这场上诸位大人可不少,下官虽有几分才学,也架不住诸位如此的无理取闹了?“
杨士奇一听这话儿顿时一笑,心道:“这个杨小弟还真是个不肯吃亏的家伙,这一句话,便把将人家刘大人给捎带上了,无理取闹,果然是狡诈之辈,这第二题未必能难得住他!“
朱瞻基似对杨峥这几句话极为欣赏,微微点了点头道:“说得好,今日给你做主了,这第二题绝对是最后一道!“
杨峥急忙道:“那多谢皇上了?“
既是皇帝出题,旁人也参合不得,唯有静静等待着朱瞻基的题目,大殿里一时显得极为寂静,几个大臣低声交谈,也是声音极轻。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朱瞻基皱起的眉头忽然舒展了开来,朗声道:“有了,朕刚刚登基为帝,真不知该如何施政,不如就请杨爱卿以“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为题吧?“
此题一出,众官便议论起来,杨士奇眯着双眼想了想,道:“这题目倒也不容易。想写出好的文章,只怕有些难度?“
蹇义点了点头道:“皇帝果然没有徇私,否则也不会出得这般难?”
唯独刘观一脸的得意,他不信有人能在一天内做出两篇精才艳艳的文章来,这题目一看就不简单,比起自己方才的题目,难度大的不是一心半点?“
而杨峥则是一脸的无奈的模样,那神情似哭似小,毫不奇怪。
“我已经做好了放弃了准备,没想到老天爷竟开这种玩笑,要说这八股文他的确诵读了十几篇,可人家刚才已经说了不能用八股文了,得用策论文,这个他自问做不得,他本就无心什么翰林院,侍读学士,只等朱瞻基题目出来,自己加装思索一番然后给皇帝一个面子,说自己才疏学浅,难以担当大任,这官儿大臣们爱给谁给说,只要不给自己就好,哪里想到朱瞻基竟出了这个题目!“
按说朱瞻基出这个题目并不奇怪,谁也规定皇帝不能出这个题目,可这题目一出来,杨峥就高兴了,因为在前世的时候,他看了叫赵秉忠的殿试卷,俗称状元卷,而不凑巧的人家的题目正是《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而很不巧的是这篇名垂千古的状元文,他在一个下雨天背了下来!“
众人看他表情,还以为他对不上,不少人开始摇头惋惜。
朱瞻基有些担心的看了杨峥一眼,试探的问:“杨爱卿可能应对?”
“哦,这题目么,倒也不难?”杨峥回过神来,沉声道。
“哼,口气大不小,我倒要听听看,你能应出什花儿来?”刘观哼了声道。
杨峥难得理会这等令人望之生厌的人,缓缓踱了几步,对着朱瞻基行了一礼,道:“微臣献丑了?”
朱瞻基正怪题目出得太难,有些懊悔,见杨峥如此神情,不知为何竟放下心来,点了点头道:“杨爱卿不必多礼,只管说来便是!”
杨峥便不再多言,同样走出了七步,便站定面对众人朗声道:“臣对: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
立纪纲,饬法度,悬诸象魏之表,着乎令甲之中,首于岩廊朝宁,散于诸司百府,暨及于郡国海隅,经之纬之,鸿巨纤悉,莫不备具,充周严密,毫无渗漏者是也。何谓实心?振怠惰,励精明,发乎渊微之内,起于宥密之间,始于宫闱穆清,风于辇毂邦畿,灌注于边疆遐陬,沦之洽之,精神意虑,无不畅达,肌肤形骸,毫无壅阏者是也……?“
一口气说得太快,杨峥停下来吐了口气,再看众人,人人一脸的惊讶,便是刘观也是满脸的愕然,盯着杨峥一脸的不可思议。
杨峥冷笑了声,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继续大声念叨:“实政陈,则臣下有所禀受,黎氓有所法程,耳目以一,视听不乱,无散漫飘离之忧,而治具彰;实心立,则职司有所默契,苍赤有所潜孚,意气以承,轨度不逾,无丛脞惰窳之患,而治本固。有此治具,则不徒驭天下以势,而且示天下以守,相维相制,而雍熙以渐而臻。有此治本,则不徒操天下以文,而且喻天下以神,相率相勖,而郅隆不劳而至。自古帝王,所为不下堂阶而化行于风驰,不出庙廊而令应于桴答,用此道耳。厥后,崇清净者深居而九官效职,固以实心行实政也。
后世语精明者,首推汉宣,彼其吏称民安,可为效矣!而专意于检察,则检察之所不及者,必遗漏焉,故伪增受赏所从来也;语玄默者,首推汉文,彼其简节疏目,可谓阔矣!而注精于修持,则修持之所默化者,必洋溢焉,故四海平安所由然也。
盖治具虽设而实心不流,则我欲责之臣,臣已窥我之怠而仿效之;我欲求之民,民已窥我之疏而私议之。即纪纲法度灿然明备,而上以文,下以名,上下相蒙,得聪察之利,亦得聪察之害。实心常流而治具少疏,则意动而速于令,臣且孚我之志而靖共焉;神驰而慑于威,民且囿吾之天而顺从焉。凡注厝、规画悬焉不设,而上以神,下以实,上下交儆,无综核之名,而有廉察之利。彼汉宣不如汉文者,正谓此耳。
洪惟我tai祖高皇帝,睿智原于天授,刚毅本于性生。草昧之初,即创制设谋,定万世之至计;底定之后,益立纲陈纪,贻百代之宏章。考盘之高蹈,颍川之治理,必旌奖之,以风有位;浚民之鹰鹤,虐众之枭虎,必摧折之,以惕庶僚。用能复帝王所自立之,称联之理政务尚综核者,欺蒙虚冒,总事空文。人日以伪,治日以敝,亦何以继帝王之上理,后隆古之休风,而称统理民物、仰承天地之责哉?
^^^^^^^^^^^^^^^^^^^^^^^^^^^^^^^^^^^^^^^^^^^^^^^^^^^^^^^^
今晚就这么多了,查看资料费了好长时间,码字来晚了,还请见谅,另外月票,订阅都很重要的说,请送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