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水不比黄河、长江这种天堑,就算是以这时代的条件,想要渡过去也是非常简单的。

  但如今敌军在对岸扎营,监视着周边的动向,就成了最大的阻碍。

  半渡击之,谁也扛不住啊!

  张恒没问贾诩的具体计划,但以老银币的习惯,计谋好不好用是一回事,绝对是稳妥的。

  既如此,那就不妨一试。

  探查完情况之后,张恒回到大营,开始了自己的部署。

  虽然决定采取贾诩的计策,但张恒作为统帅,却不得不给自己留足后路。

  河对岸有多少敌军,主帅是谁,目前还都不知道。不过这些显性的条件不是问题,迟早都会知道。

  张恒要做的,就是加固营寨,建立滩头阵地。

  万一贾诩之计不成,大军也能撤回来,防止敌军趁势渡河掩杀。

  至于贾诩所谓的妙计,说起来也很简单,无非八个字而已——示敌以弱,出其不意。

  听完之后,张恒心中还对贾诩好一顿嘲笑。

  不管老银币再怎么智算通天,却也终究逃不出自己的性格桎梏,总想着去骗,去偷袭。

  两日之后,董璜率领的一万援军抵达。

  接到张恒命令之时,他便赶紧命张济率大军和家眷向南进发,赶往陈留城。

  而自己却率一万大军星夜疾驰,只比张恒晚两天赶到了战场。

  “参见长史!”

  营寨外,董璜向张恒大礼参拜道。

  “董侍中免礼。”

  张恒笑着摆了摆手,同时目光向后扫了过去,观察着士卒的状态。

  片刻之后,张恒心中有了结论。

  被董璜的带过来的西凉军虽满脸疲惫,但身上气势不减,甚至有小部分人眼中带着一抹兴奋。

  不愧是跟随董卓南征北战的精锐,这数月时间的懒散,并没有消磨掉他们的斗志。

  多了一万大军,这一战总算又多了几分胜算。

  正当张恒要收回目光时,匆匆一瞥间,忽然在董璜的亲兵中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董白。

  这丫头来干什么?

  董白自然也注意到了张恒的目光,却是嘴角一扬,冲张恒露出了一个甜死人、不偿命的笑容。

  张恒回以白眼,之后却皱起了眉头,有些不满地看了董璜一眼。

  “走,进去再说。”张恒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遵命!”

  董璜抱拳答应一声,命副将指挥士卒安营寨扎,自己却随张恒走了营寨。

  帐中,贾诩正在和赵云、高顺、韩浩三人商定出兵的细节。见张恒带着董璜走了进来,连忙拱手行礼。

  “不必多礼,继续商议。”

  张恒一屁股坐上了主位,同时挥手示意董璜入座。

  最后看了一眼他身后的董白,顺手指了指自己旁边的座位。

  “你也坐吧。”

  董白立刻点了点头,飞快跑过去坐了下来。

  “长史,刚才下官与三位将军商议过了,皆认为应当先摸清楚敌军动向,才好动手。”

  张恒点了点头,“咱们的大军已全部抵达,自然也就没有继续隐藏的必要了。你为军师,看着办就行。”

  “遵命!”

  得到了张恒的首肯之后,贾诩扭头向赵云笑道:“子龙将军,明日你率本部兵马进抵济水扎营,务必要让敌军看清楚咱们。”

  “遵命!”赵云抱拳道。

  如今形势,敌明我暗。

  对岸的敌军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存在,贾诩又如何示敌以弱?

  所以,他打算先让敌军发现自己,却又不能让敌军完全发现。

  露了,却没完全露出来。

  ……

  “曹将军,敌军出现了!”

  对岸大营中,于禁快步冲进大帐,向曹仁喊道。

  闻言,帐中静坐的曹仁立刻站了起来,脸上露出了一抹震惊。

  “在哪?”

  “正在对岸安营扎寨。”于禁答道,脸上露出一抹喜色。

  曹仁在河边扎营,并不是完全傻等,每日都派出大量斥候沿着河岸巡视。

  苦苦搜寻这么多天,终于等到了!

  曹仁猛地一拍桌案,转身拿起了自己的佩剑。

  “走,带我去看!”

  “好。”

  片刻后,二人带着亲兵来到了岸边,果然见到对面赵云所部正在安营扎寨,显然是刚刚赶到。

  “程先生神机妙算,敌军果然来了!”

  曹仁激动地握紧了拳头,连声音都有些颤抖。

  倒也不怪他如此失态,实在是去年荥阳对战董卓时,张恒一连串的手段,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得知要与张恒交战时,包括曹仁在内的诸曹夏侯氏,心中是非常抵触的。

  如今虽然只是预料到了张恒的行动,但也算料敌于先了不是。

  能猜到一次,就能猜到第二次,由此可见,张恒并非不可战胜!

  这一幕对于曹仁来说,是建立信心的基石。

  二人又看了片刻之后,于禁率先开口道:“曹将军,敌军的规模应该在一万人上下,倒是不足为虑。”

  曹仁却摇了摇头,“一万人自然不足为虑,但张子毅有鬼神不测之能,万万不可轻敌!”

  于禁显然不理解曹仁的谨慎,继续开口道:“若敌军只有这些人马,便不可能主动来攻。以末将之见,还是得咱们主动渡河,与敌军展开激战。”

  “不,还是先禀报兄长再说。”曹仁摇了摇头,下令道,“文则,你且派些人马去查看情况,务必将敌军兵马数目,统兵将领全都摸清楚。”

  “遵命!”

  于禁一抱拳应了下来。

  ……

  冤句城中。

  曹操坐在灯下,桌案上摆放着一幅舆图,正是兖州地形图。

  此时曹操正面向桌案,看似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地图。但目光却一动不动,显然已经魂游天外。

  他在思考。

  大概是张恒给的压力太足,进驻冤句城的这几日,曹操始终有些心神不宁,却想不出哪里不妥。

  为此,他甚至复盘了整场兖州之战的经过。

  从张邈和刘岱的争端开始,再到自己从扬州北上助战。

  时至今日,刘岱已然大败退场,徐州趁势接管了局面。

  再看自己这边,经过一连串的战争,张邈和袁遗实力大损,而袁绍却趁机入场。

  接下来的走向,已经很明朗了。

  不管自己能不能击败张恒,后面的重头戏,都将是袁绍和刘备的对决。

  一场兖州之战,最终却由外人来决定胜败,怎么听都有些荒唐。

  曹操心中有种感觉……

  从开战之初,就好像有一只无形大手在操控着这一切,迫使局势一步步发展到了现在。

  想到这里,曹操忽然一阵后怕。

  自己仿若置身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稍有不慎,便会被卷得粉身碎骨。

  更重要的是,除了胜败之险,利益才是最关键的。

  别看曹操打了几场战争,并趁机扩大了队伍,但他没有任何根基。

  今日手中的一切,皆是空中楼台一般。

  此战若胜,最大那块蛋糕也轮不到他来吃,能得个一郡之地,都算是大哥给脸了。

  可此战若败,他便会像孔伷、王匡一般将万劫不复!

  怎么想,都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一念及此,曹操不觉身上有些寒冷,下意识拉紧了衣服。

  可十月末的凉风却还是无孔不入,不仅吹在了曹操的身上,也吹进了他的心中。

  曹操眉头一皱,向外面大喊道:“来人,关门!”

  声音传出去之后,外面的脚步声便响了起来,却并没有给他关门,而是径直走了进来。

  曹操抬头一看,来人并非自己的亲兵,而是夏侯惇。

  “元让何事?”

  曹操迅速平静了脸色,开口问道。

  夏侯惇走向前,开口道:“兄长,子孝那边传来消息,张子毅有动静了。”

  闻言,曹操眼中精光一闪,猛地站了起来。

  “张子毅打过来了?”

  夏侯惇摇了摇头,“今日下午,敌军在济水对岸安营扎寨,看起来短时间内不会渡河。”

  “安营扎寨……”曹操自语了一句,继续问道:“敌军多少人马?”

  “具体数目未知,但经过子孝粗略估计,应该有一万多人。”

  “只有这么点?”

  “不错。”

  “奇怪……”

  曹操顿时皱起了眉头。

  “如何奇怪了?”夏侯惇不解道。

  曹操摇了摇头,“张子毅的用兵之道极为高明,而这一手……却使得极其拙劣,宛若三岁孩童一般,绝不可能出自张子毅的手笔。”

  “为何?”夏侯惇还是不解。

  他虽行事稳重,深得曹操信赖,但对于用兵之道,却终究还是差了些。

  “元让试想,不久前张子毅才刚攻破陈留,斩杀王匡。王匡麾下可是有着两三万大军,就算双方皆有折损,张子毅兼并了王匡的部众,也绝不会只有一万人马。

  就算他只有一万人马,也绝不会在我军的眼皮子底下摆阵,这摆明是给咱们可乘之机。”

  夏侯惇这才恍然大悟,连连点头道:“兄长,你的意思是,张子毅在耍诈?”

  “不知道,张子毅的手段,这世间又有几人能够看透……”

  曹操叹息了一声,继续开口道:“去把仲德和孝先请来,张子毅既然现身,咱们总得找出应对之道。”

  “唯!”

  夏侯惇一抱拳,转身离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最新章节,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