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第一次挫败赵云让曹仁无比激动,那这第二次他就淡然了许多。

  尽管这次赵云的攻势更加迅猛,双方的损伤也更为惨重。

  同时曹仁心中的疑惑也在渐渐加深。

  对面到底是什么意思?

  明明不可能成功的战略,为何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

  虽说战争中伤亡不可避免,但这和让士卒去送死有什么区别!

  最让曹仁不爽的是,敌军让士卒送死,他却只能陪着。

  但根本没等曹仁想明白,第三波渡河又开始了。

  唯一不同的是,这次负责渡河的士卒,不再是赵云所部,而是董璜的一万大军。

  当然,这对于曹仁来说,没有任何区别就是了。

  昨日剩下的半截浮桥还在那,董璜自然也是拿来就用。

  而且相比于赵云的稳妥,董璜的打法更为激进。

  三条浮桥,百张蒲筏?

  这也太小家子气了!

  给我超级加倍!

  于是,在董璜的指挥下,麾下士卒直接架起了六座浮桥,五百张蒲筏,第一轮投入的兵力就达到了四千人!

  在赵云执行两次渡河战役的时候,董璜一直带领士卒砍伐树木,有这么多军械也不足为奇。

  这下可把曹仁给惊到了。

  且不说敌军阵仗如此之大,单单就弓弩手而言,他这边已经不够用了。

  三千名弓弩手,显然无法阻挡这么多的敌军渡河。骑兵步卒又派不上用场,所以曹仁只能紧急传讯给夏侯惇,让他率军前来支援。

  敌军如此大的攻势,主力显然都在这边,河岸周围已经没有了防守的必要。

  出于谨慎考虑,曹仁将五千弓弩手布置在岸边的同时,又调了一万步卒在后方列阵以待。

  一旦阻拦不住,真的让敌军渡过了济水,这一万步卒就能发动进攻,将敌军赶入水中。

  终于,浮桥再次搭建到了射程范围。

  曹仁早已轻车熟路,当即指挥士卒进行箭雨打击。

  董璜也不甘示弱,指挥蒲筏上的士卒还以颜色。

  双方第三次互射,结果依旧是互有损伤,只不过比前两次的伤亡更加严重。

  相比于赵云的爱兵如子,董璜依旧秉持着旧日西凉军弱肉强食的作风,压根不在乎士卒的伤亡,一个劲地下令进攻。

  双方从日中鏖战到日落,其中一座浮桥差点就搭建到了岸边,却被于禁亲自带队杀了回去。

  直到河对岸的鸣金声响起时,曹仁和夏侯惇才对视一眼,终于长长松了口气。

  “终于退了……”

  曹仁叹了口气道,一抹额头上的冷汗。

  夏侯惇也点了点头,感慨道:“敌军的渡河之法虽称不上高明,但战斗力着实不容小觑!”

  曹仁望着河面上漂浮着的尸体,眼中带了一丝难言的情绪。

  “今日虽挡住了敌军,但咱们的伤亡也不小。元让,你速速回城,请兄长调拨所有的弓弩手过来。”

  “为何?”夏侯惇不解道。

  他今日第一次参战,还摸不清楚情况。

  “哼,敌军是不会死心的,明日必然再战,元让若不信,那就等着瞧!”

  “这……”

  夏侯惇顿时语塞。

  如此大的伤亡挫折,敌军难道还要强渡济水,头也太铁了吧!

  虽然不怎么信,但他还是向城中的曹操求援了一波,又调来了两千弓弩手。

  这也是曹操麾下最后的弓兵了!

  果不其然,根本没让夏侯惇等太久,第二日拂晓,第四次渡河战役再次打响。

  这次,是赵云和董璜一起出手,近两万大军同时进发。

  十条浮桥横列河中,八百张蒲筏一字排开!

  双方从清晨一直对射到日落,箭矢差点耗尽,士卒鲜血染红河水,尸体几乎令济水断流。

  中间两架浮桥已经铺陈到了对岸,紧随其后的士卒立刻蜂拥而上,甚至拼死挡住了曹仁的围剿。

  赵云和董璜看准时机,翻身上马,带头冲锋而去。

  憋了好几天的赵云在这一刻终于爆发,率领着亲兵冲向敌军阵列,亲手斩杀曹仁军十余名偏将,一度突进至曹仁身前十余丈处。

  但终究因为浮桥狭窄,后续支援无法跟上而功败垂成,只得突围退走。

  但这一战,可把曹仁和夏侯惇吓了个够呛。

  占据着这么大优势,还差点让敌军杀了过来,要是平地冲锋,岂不是一波冲锋就能将自己击溃。

  不行,绝对不行!

  心有余悸之下,趁着赵云退走的时候,曹仁下令士卒入水,将河中的浮桥尽数拆毁,同时又加派了五千兵马驻守河岸。

  傍晚。

  清点完战损的赵云一屁股作战营中空地上,眼神中带着沮丧和黯然。

  四天鏖战下来,足足折损了四千多人!

  那可是四千骑兵啊!

  虽说战马都完好无损,但每一名骁勇善战的骑兵,都是不可多得的精锐!

  就这还是箭矢大多不能致命的情况下,如果是短兵相接,估计死伤还要翻倍。

  从军这么久以来,赵云第一次感受到了挫败的滋味。

  相比之下,董璜的脸色反而平静许多。

  毕竟他曾吃过许多败仗,承受能力自然强一些。

  “子龙将军。”

  董璜走到赵云身前,将水囊递了过去。

  赵云接过水囊猛灌一气,最后愤而将其扔在脚下。

  “贾文和到底在搞什么鬼?战争哪有这样打的!”

  董璜摇了摇头,弯腰将水囊捡了起来。

  赵云是张恒的心腹,自然可以抱怨,他却只能听命行事,手下死光了也不敢抱怨。

  “子龙将军勿恼,贾先生必然有自己的考量。”

  赵云再也忍不住了,愤而怒吼道:“什么考量能抵得上四千将士的性命!”

  董璜默然无语。

  就在这时,一道风轻云淡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当然抵得上。”

  赵云和董璜扭头看去,只见贾诩缓步而来,脸上依旧挂着标志性的笑容。

  他……他居然还笑得出来!

  赵云冷哼一声,眼中罕见的带了些愤怒。

  贾诩当然知道赵云的愤怒,但他却压根不在乎。

  “伤亡我已知晓,二位将军,且回去整军备战,明日便将渡河突袭敌营。”

  “还渡河!”赵云叫道。

  “当然要渡河,不渡河,如何克敌制胜?”

  贾诩说着,脸上的笑容忽然收敛,眼中闪过一丝锋芒。

  “不过,却是从另外的地方渡河。”

  “先生此言何意?”赵云追问道。

  贾诩解释道:“鏖战四日,我军虽损伤惨重,但以子龙将军之英勇,想必敌军也好不到哪去。最重要的是,经过这四日鏖战,已然使敌军彻底相信,我军主力全在此处。而且他们也会相信,我军会继续发动渡河战役。

  贾某可以肯定,此刻敌营之中,正在商议如何应对咱们明日的进攻!

  如此一来,河道其他地方必然就没了防备,也就到了渡河的最佳时机。”

  听完贾诩的解释,赵云不禁恍然大悟。

  贾诩是利用这四天的时间,让敌军产生了一个错觉,一个坚持渡河的错觉。

  如此,就能将敌军的注意力锁死在河岸边,从而忽略其他地方。

  事实证明,贾诩的确做到了。

  至于代价嘛……就是那四千将士的性命。

  片刻沉默之后,董璜开口道:“文和先生……这值得吗?”

  “兵以胜为功,自然是值得的。”贾诩毫不犹豫地答道。

  赵云还是忍不住道:“既然先生早有计划,为何不提前告知末将?”

  贾诩笑了,“自然是不能提前告诉的,以将军爱兵如子的性格,若提前知晓,还会让士卒舍命渡河?

  连自己人都骗不过,又如何能骗过敌军,子龙将军以为然否?”

  望着脸上挂着淡淡笑容,看似人畜无害的贾诩,不知为何,赵云心中忽然打了个寒颤。

  为了自己的计划,居然让四千士卒白白送死。

  此人好深的城府……好狠的心!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最新章节,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