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凌晨,三更已过。

  冤句城刚刚被拿下,城中一片混乱,哪有什么吃的。

  最终还是胡母兰亲手炒了几个小菜,却被董白端了上来。

  一桌四人,却是泾渭分明,立场冲突。

  “吃啊,怎么不吃?”

  张恒吃了几口,却见三人都不动筷,不由得笑着招呼道。

  高顺和赵云可能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和曹仁同桌共饮,神情自然有些古怪。却又不好违了张恒的兴致,只好拿起筷子吃了几口。

  另一边的曹仁就没怎么多顾忌了,听到张恒招呼,便立刻开吃。

  战争从清晨一直打到日落,四人除了赵云之外,都整整一日没吃东西了,早就饥肠辘辘。

  而胡母兰这丫头的手艺又着实不错,四人一旦动了筷子,便再也停不下来了,甚至连酒都顾不上喝了。

  胡吃海塞了一阵后,张恒终于感觉肚子好受了一些,这才放下筷子,微微叹息一声。

  以前听人说过,这世间的许多争端,其实都是一个吃字导致的。

  人在饥饿的时候,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填饱肚子。

  谁不让自己吃饱,那自己就把谁吃了!

  可等到真的吃饱之后,许多欲望就随之而来。

  上面的人吃的太饱,底下的人太饿,世间的一切动乱争端自然就发生了。

  “子孝,今日战败,你可愿归降?”

  虽然知道不可能,但张恒还是例行公事地问了一句。

  曹仁苦笑道:“长史知我不可能降,又何必再问。”

  张恒点了点头,“咱们虽有些交情,但你既不肯投降,我却也不能放你离去。”

  “技不如人,败在先生手下,末将无话可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闻言,张恒哂然一笑,指着曹仁笑骂道:“得了吧,你明知我不会杀你,又何必说这些废话,来彰显自己的视死如归。”

  “这……”

  曹仁不禁语塞,沉默片刻后,对张恒拱手一礼。

  “多谢先生不杀之恩。”

  “既然不愿投降,那就在我这儿好好待着吧。”张恒摆摆手,笑道:“不过话又说回来,我实在想不通,孟德为何要和张邈等人搅和在一起。”

  听到这句话,曹仁神情一滞,缓缓放下了筷子。

  张恒继续叹息道:“遥想去年合力讨董,咱们两家也算同心协力,亲密无间。而那帮子诸侯是些什么货色,想必子孝也看在眼里,孟德为何要与奸佞为伍?”

  张恒的话,曹仁无法回答,更无法反驳,最终只得叹息一声。

  “先生,末将乃一介武夫,只知厮杀而已。”

  他真的不懂吗?

  当然不是!

  去年刘备待曹操什么样,他怎能不懂?

  只是曹操自少年时,便努力跳出宦官之后的身份桎梏,旗帜鲜明的投靠到了门阀一边。

  辛苦多年,才终于和袁绍等人建立了关系,进行了深度绑定,哪能说弃就弃。

  只是这些人尽皆知的事实,曹仁却不好说出来。

  张恒当然也明白,他之所以还这么问了一嘴,无非是想从曹仁这探探曹操的态度。

  只可惜曹仁的嘴倒是严实,一个字都不肯说。

  “罢了,你不愿答,我也不强求。只是今后还得委屈你,当个阶下之囚了。”张恒笑道。

  曹仁抱拳道:“不杀之恩已是难报,末将如何还敢奢求其他。”

  吃完宵夜之后,张恒命方悦又将曹仁带了下去,只是这次却不用绑着了。

  另一边,军中医官也将典韦和乐进的遗容整理得差不多了。

  这时候,贾诩走了进来,脸色却有些不好看。

  “长史,斩获和战损都已清点完毕。”贾诩拱手道。

  张恒抬手招呼了一下,指着桌上没吃完的饭菜,笑道:“文和,凑合对付一下吧。”

  闻言,贾诩耸了耸肩,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了原本曹仁的位置上,开始大快朵颐起来。

  一边吃,贾诩一边将斩获和战损都汇报了一遍。

  城中曹操留下的物资自不必说,都是些粮草器械,张恒现在并不怎么缺。

  至于这几日围绕济水的战争,整体算下来可谓收获颇丰。

  除了典韦和乐进两个敌军高级将领之外,共歼敌一万,俘虏一万六千人。

  可自身的损伤,却也达到了惊人的八千!

  七千是西凉铁骑,另外一千则是韩浩率领的步卒。

  听到这个数字,张恒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

  若单单以战争结果衡量,这个数字可谓是大获全胜。

  但八千将士的伤亡,还是让张恒有些难以接受。

  特别是之前死的四千人,可都是被贾诩当成了诱饵,宛若填线宝宝一般死在了济水之中。

  张恒的内心,其实是不怎么赞成这种打法的。

  可这能怪贾诩吗?

  若是没有这四千人的战死,又哪来今日的大胜。

  真要正面对决,胜败都是问题。

  张恒满脸严肃道:“阵亡将士的名录必须严格统计,不可遗漏一人,待到战后再好生抚恤。”

  “遵命!”贾诩连忙拱手道。

  接下来,便是让贾诩不开心的地方了。

  “长史,校事府方才传来探报,敌军溃逃之后,在西北四十里处的煮枣城聚集。”

  “煮枣城……”

  张恒轻声自语道,眼中露出一丝疑惑。

  之前有个酸枣就算了,现在又来个煮枣。

  枣可以煮吗?

  不过这个名字,他却不是第一次听到了。

  之前决定进军路线的时候,这个所谓的煮枣城,就是备选路线之一,后来被张恒否决了。

  思索片刻后,张恒问道:“曹操麾下还有多少兵马?”

  “尚未探明,但应该不会超过五千人。”贾诩答道。

  曹操麾下五万大军,本就派系庞杂。有他从扬州募集而来,更多的却是兖州和豫州兵卒。

  如今遭逢大败,阵亡万人,又被张恒俘虏了一万六千人,剩下的两万余人,能有多少愿意跟着曹操走?

  只怕溃败之后,却是各回各家去了。

  贾诩估计的五千人,应该都是算是往多了算的。

  张恒点了点头,忽然见贾诩面色有些不虞,不由好奇地问道:“怎么,我军大胜,文和似乎闷闷不乐?”

  贾诩摇了摇头,“前后布局近十日,折损了数千将士,最终还是让曹操逃出生天,实在可惜,还请长史降罪。”

  张恒笑了。

  敢情在老银币眼中,没把对方赶尽杀绝就不算赢。

  只是此话一出,一旁的高顺立刻坐不住了,也赶紧起身请罪。

  毕竟斩首战术是他执行的,没成功自然有责任。

  “行了,都坐下吧。”张恒摆了摆手道。

  事情的前因后果他都听说了,却丝毫不感觉可惜。

  贾诩对战局的把握极为精准,按逻辑来说,曹操怎么都该死的。

  但谁让典韦实在太过勇猛,硬生生杀出了一个变数,致使功亏一篑。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又岂能强求。”张恒笑道,“不过经此一役,曹操元气大损,短时间内是不成气候了。”

  众人点了点头。

  赵云却拱手道:“长史,如今曹操败逃,我军下一步该如何打算。是进逼定陶城下,还是兵发煮枣城,将曹孟德赶尽杀绝?”

  “自然是进抵定陶,与玄德公会师。”张恒想也不想便答道。

  曹操的韧性,张恒比任何人都清楚,只要不死,这家伙迟早会卷土重来。

  但眼下……实在是顾不上他了。

  且不说定陶城中还有张邈和袁遗的联军,单说北边蠢蠢欲动的袁绍大军,应该也快到了。

  张恒虽然不至于怕了袁绍,但身后可是有着数万西凉将士,和十数万的家眷。

  这些人一天不得到安置,张恒便无法安心。

  时进冬月,再拖下去,可就要下雪了。

  到时候天寒地冻的,便不好再迁移了。

  为今之计,只有先与刘备合兵一处,打通兖州东西道路,把这十多万西凉将士的家眷送到徐州,便再无后顾之忧了。

  当然,曹操那边也不能不管。

  想到这里,张恒不禁抬头一笑。

  既然没能杀了他,那就得换副嘴脸,好好跟他谈谈喽。

  “子龙,明日率三千精兵,同时带上典韦和乐进的尸体,随我走一趟煮枣城。”

  “遵命!”

  赵云抱拳应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最新章节,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