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张方领可没第二个送定情信物的对象。

  想着这些,

  张家的小龙船就在竹制标杆前划过。

  安国公家有田家给选的水军劲卒,实力强劲。

  永昌侯府则有呼延炯托付给徐家的水军悍卒助力,实力跃升。

  英国公家源远流长,用的水军卒子也是不弱,

  所以三家是断层领先的。

  而后面不远处跟着的数艘小龙船中,

  距离最近的韩国公家,船上的韩家五郎看到张方领的动作后,已经不再擂鼓,放弃了追逐。

  和韩国公并驾齐驱的是信国公裴家六郎,年纪比徐载靖要大些。

  徐载靖过年后初二在汴京城西,赛马的时候和裴家兄弟说过几句话。

  这裴六郎的叔叔,就是当年提拔狄菁的裴元琛裴大人。

  裴家大房的大娘子出身廉国公卢家,乃是卢泽宗祖父庶长兄的长孙女。

  当年卢泽宗的这位庶出的伯祖父,要比廉国公年纪大了近十岁,

  在国公府的支持下科举有成,累官至工部侍郎,儿孙也是争气,在科举一途上颇有建树。

  因为长辈的年龄差距,一两代人下来辈分和年纪就开始错位,

  尤其卢泽宗的母亲是继室,他出生的也晚。

  因为两家的族谱并未分开,

  所以,卢泽宗年纪虽小,但是辈分不小,见到信国公裴家的大娘子的时候.要称呼为堂姐姐。

  裴家六郎,此时依旧在按照节奏擂鼓,

  裴家的小龙船的速度也并未减慢,

  在张方领手收回去的时候,

  韩五郎和裴六郎都看到了这个情况!

  但是韩五郎想要继续擂鼓,让龙舟加速的时候,节奏却没那么容易起来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裴六郎将彩头揽入手中。

  拿到彩头的裴六郎看着韩五郎笑道:“承让!”

  说完,裴六郎让龙舟来到张方领附近,伸手笑着和张方领击了一下掌。

  裴六郎来到岸边,

  同岸边有些得意的梁晗说了两句话后,张家、裴家这两艘夺了彩头的小龙船,朝着金明池中停泊的大龙楼船驶去。

  齐家帐子中,

  在此处说话的大娘子们,看到安国公府和永昌侯府两家小龙船撞在一起的时候,就发出了惊呼声。

  随即议论纷纷的说着裴家要娶哪家的姑娘。

  而全程目睹了事情经过的廷熠和柴铮铮对视了一眼,

  柴铮铮低声道:

  “廷熠姐姐,看这样子,梁家六郎好像也不是为了她。”

  一旁的顾廷熠好奇的看了看依旧站在吴大娘子身后的春舸姑娘。

  这位姑娘面上倒也没有非常失望的神色。

  “是哦!难道我猜错了?”

  顾廷熠讷讷的说道。

  一旁的柴铮铮看着远去的张、裴两家的小龙船,低声道:

  “廷熠姐姐,你先别想她了!刚才你说金明池里有你家的船?在哪儿呢?”

  顾廷熠看了一眼自家母亲后,道:

  “不是正在夺标的那些,一艘平底的大船,就泊在奥屋一旁的码头上。”

  柴铮铮点了点头,看着帐外微微拂过的春风,满是希冀的说道:

  “那,过几日咱们来金明池泛舟吧!”

  顾廷熠颔首道:

  “好啊!到时咱们多邀几位京中的贵女。”

  “咱们先在湖中钓鱼,然后再办诗会,诗会的奖品就是渔获!”

  柴铮铮眼睛一亮,笑着点头同意。

  这时,铮铮看到一旁的窦家姑娘欲言又止,

  但是顾廷熠却当做没看到,继续和柴铮铮嘀嘀咕咕的说着要请哪家的姑娘。

  两人商量了一会儿后,柴铮铮看着去更衣的两个窦家姑娘,低声问道:

  “廷熠姐姐,那位辅国公窦家的大娘子,看着和白大娘子倒是亲热,出身哪家呀?”

  “怎么看着你好像不太想搭理她们?”

  顾廷熠撇了撇嘴,低声道:“杨家。”

  柴铮铮疑惑问道:“世家杨家?”

  “嗯!也是我姑妈的婆家。”

  顾廷熠说完后,看了看帐子里,见没人注意她俩,她有些愤愤的低声道:

  “听常嬷嬷说,之前母亲刚嫁到汴京来的时候,这窦家大娘子也刚嫁到辅国公家,回娘家的时候,没少编排姑姑。”

  “说什么窦家和杨家缺盐了,让姑妈回顾家取盐。”

  “连带着姑妈的嫂嫂也这么说。”

  柴铮铮面上有些难受的感叹道:“啊?怎么能这么说!这不是挖苦人吗!”

  顾廷熠双眉紧蹙,胸膛剧烈的起伏着,说道:

  “因为这个,每次姑姑回来把怨气都撒在了我娘身上!”

  “常嬷嬷说,我娘没少为这個难受哭的睡不着!”

  “二哥周岁宴的时候,姑姑更是差点和常嬷嬷吵起来,席都没吃就走了,很是下了母亲的面子!”

  柴铮铮赶忙抚摸着顾廷熠的后背,低声道:“不生气,不生气!”

  顾廷熠和柴铮铮示意自己没事道:

  “哼!我没生气!”

  “现如今,父亲除了前几年仕途有些振动,如今也算顺遂。我大哥科举高中,二哥也算读书有成。”

  “而且,母亲更是把我家经营的蓬勃兴旺!”

  顾廷熠自豪的说着这些,面上笑逐颜开,满是痛快的低声道:

  “铮铮,那日姑姑长子大婚,我娘送的贺礼是一套金丝楠木的家具!”

  “你是没瞧见她们脸上的表情,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这几年,她们倒是贴上来了!”

  柴铮铮满是感慨的说道:“大娘子她,也算是百忍成金!”

  顾廷熠笑着点头,看了一眼自己母亲后,顾廷熠笑着压低声音,说道:

  “铮铮,你知道汴京公侯家眷,第一个邀请我母亲去参加正式宴请的是谁吗?”

  柴铮铮看了看正在同白氏亲热说着话的吴大娘子,心道:吴大娘子自带,自来熟增益,应该是她吧?

  随后,柴铮铮又看了看平宁郡主:宁远侯府和齐国公府离得非常近,有事应该会请白大娘子!

  柴铮铮咬着嘴唇,眼睛一转一亮,肯定的说道:“是英国公夫人!”

  顾廷熠摇头,看着疑惑的柴铮铮,笑道:“是勇毅侯府的孙大娘子。”

  柴铮铮一怔,随即恍然大悟,眼中满是惊喜的神色,感叹道:

  “啊!”

  “孙大娘子?是她!”

  顾廷熠点头。

  柴铮铮道:

  “果然!”

  “孙大娘子她,人好好哦!”

  随即啧了一声,十分自责和懊恼的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心道:我怎么这么唉!

  顾廷熠赞同的点头:“嗯!记得小时候,孙大娘子就经常抱着我玩儿。”

  柴铮铮眼中羡慕的叹道:“啊~?是吗!!!”

  随后,柴铮铮抿着嘴,神游物外,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时,

  金明池周围传来了百姓山呼万岁的声音。

  两位姑娘抬头看去,原来是大龙楼船已经停泊到了临水殿前,皇帝正在同臣子、贵眷们下船。

  此时已经临近午时初刻(上午十一点后)

  帝后在临水殿中赐宴。

  丝竹管乐之声,不时的从临水殿方向隐隐传来。

  徐载靖在自家帐子里和要好的贵少年们用着午饭。

  有徐载靖的建议,徐家厨司的厨娘手艺还是非常不错的。

  众人没有饮酒,饭后,

  青草带着花想云想姐妹给贵少年们奉上了消食的茶饮。

  看着消失在帐后的女使身影,

  梁晗眨了眨眼,端着茶饮同齐衡道:

  “小公爷,襄阳侯老侯爷他那里可有门路,能找到这般的.”

  齐衡摇头,叹了口气道:

  “她们不是外面的买的,乃是外祖院儿里从小养大的。”

  “就这么一对儿!”

  梁晗心中一番比较后,暗道:她们穿的没有万家妹妹好!嗯!

  想着这些,看着正在同顾廷烨说话的徐载靖,梁晗道:“靖哥儿,咱们去钓鱼吧!”

  毕竟,钓鱼,梁晗是十分拿手的。

  徐载靖环顾帐子里的众人,道:“去吗?”

  齐衡:“去!”

  齐国公帐子里,

  平宁郡主借着陪窦家大娘子的理由,

  将帐子里的诸位大娘子挽留在了齐家帐子中用饭。

  柴夫人自然是不好推脱的,

  宁远侯府又和齐家离得近,吴大娘子更是喜欢热闹。

  于是众人便留了下来。

  帐子里,

  大娘子和姑娘们分坐两席,一边在斯文的用着午饭,一边低声的说着话。

  这时,

  外面又隐隐传来喧哗声,

  平宁郡主看了一眼侍立的嬷嬷,嬷嬷会意走到了帐子门口。

  过了一会儿,

  嬷嬷在门口用适度的,所有人都能听到的声音道:

  “郡主娘娘,是周围几家的哥儿,要一起去奥屋附近钓鱼。”

  听到‘钓鱼’二字,正在说话的廷熠和铮铮对视了一眼,而坐在他们下首的春舸却微微停箸。

  上首的平宁郡主点了点头,道:

  “他们倒是精力充沛!”

  “多嘱咐几句,然后多派几个熟悉水性的跟着,以防万一!”

  “是!”

  约莫两刻钟后,

  大娘子们吃完了饭,应是习惯使然,都有些困倦睡意。

  还是喝了齐家女使奉上的提神汤茶才好了些。

  众人笑着,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话。

  窦家的两位嫡女没了刚才的生疏,凑到了顾廷熠身旁,一起和柴铮铮说着话。

  这时,

  吴大娘子的儿媳带着万春舸走到了吴大娘子身边,贴耳和吴大娘子说了几句话。

  吴大娘子收起笑意,眼中意味不明的看了看庶子儿媳,思考片刻后,点了点头。

  看着儿媳和万春舸带着女使走了出去,

  吴大娘子恢复了笑意,继续参与着帐子中的话题:

  “哦!大娘子,你说的是康安伯家的炎小伯爷?”

  辅国公的杨大娘子点头道:

  “对!之前离京的时候,就听说是个木讷的,亲事一直没说成,如今怎么样了?”

  吴大娘子有些自得的和白氏对视了一眼道:“定下了!”

  杨大娘子一愣:

  “啊?谁家呀?”

  “子爵谢家的三姑娘。”

  “哦!谢家!他们家大姑娘嫁到真定府?二姑娘就是勇毅侯府长媳了?”

  “大娘子好记性!”

  杨大娘子颔首,转头朝着平宁郡主,兴致盎然的说道:

  “郡主娘娘,说起这勇毅侯府,今日来的时候,我看他们家小儿子倒是不错!”

  “不仅坐骑神俊,小孩儿长得更是俊秀挺拔!”

  一听此话,

  帐子里,不论是平宁郡主、柴夫人还是白大娘子、吴大娘子等,都是纷纷露出了笑容。

  这笑容可不是敷衍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平宁郡主笑道:“大娘子说的是,靖哥儿这孩子,是讨人喜欢,现在还在读书呢!”

  杨大娘子眼睛一亮道:

  “哦?怪不得身上有书卷气呢!好!”

  杨大娘子看着周围的大娘子们道:“不过这孩子也有缺点,还不小呢!”

  白氏疑惑的吴大娘子对视了一眼。

  平宁郡主笑容满面的侧头看了看有些僵住的柴夫人,回头笑着问道:

  “大娘子何出此言?”

  杨大娘子疑惑的看着不笑了的众人,道:

  “来到时候,柴夫人,您看到他马车里的女使了么?”

  看着眼中有思索神色的柴夫人,杨大娘子继续道:

  “就那马车里的两个小女使,颜色长得真是好,还是一对儿双胞胎!”

  “为了找这样的女使,谁知道这孩子费了多少银钞!”

  平宁郡主怔了一下。

  杨大娘子的看着有些捉狭笑意吴大娘子道:

  “大娘子,我家这两个嫡出的女儿,也到了议亲的年纪。”

  “这两日,托您去徐家说和说和,我只有一个条件,就是那两个小女使,必须赶出去!”

  又转头看着平宁郡主道:

  “郡主娘娘,我说的对吧?”

  平宁郡主散了笑容,轻咳了一声后,板着脸端起了茶盅。

  杨大娘子一愣,不该是这反应呀

  想着这些,她看向了帐子里的其他人。

  柴夫人轻哼了一声,也端起了茶盅,低眉专心的喝了起来。

  白大娘子则贴耳和吴大娘子说着话,直接没看她。

  还是吴大娘子听完白氏的话语后,笑着对窦家的说道:

  “大娘子,说和就不必了。”

  “之前,我那孙家妹妹和我说了,她家靖哥儿要等科举之后,再论婚事。”

  察觉到气氛有些异样的杨氏道:“哦哦!原来如此!”

  帐子里的空气,安静了下来。

  杨氏看着一旁的柴铮铮和顾廷熠,找话题道:

  “这两位姑娘,长得真是标志,与我两个女儿不相上下。可定了亲事?”

  “咱们国公府和杨家,有几个适龄的.”

  白大娘子直接打断:“三娘她还小!”

  柴夫人:“铮铮也要在闺中养几年。”

  杨氏尴尬一笑:“哦哦!”

  帐子外,

  往北,去往奥屋方向的路上。

  梁家庶长媳陪着万春舸走的腿都有些酸了,

  但是距离奥屋还有一半多的距离,距离儿郎们钓鱼的地方,更远。

  两人带着女使,不得不停下歇息。

  这时,从荣家帐后骑着马儿踱步走过来的荣飞燕,疑惑的看了看有些狼狈的几人道:

  “你们是要去钓鱼吗?”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知否:我是徐家子,知否:我是徐家子最新章节,知否:我是徐家子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