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子巷口,一户人家。
白墙黛瓦,门口有一棵香樟,香樟树下流水淙淙。
小溪上覆的一块青石板上,坐着一个头上扣了顶草帽的精瘦汉子。
他面前摆着两口筐子,分别装着桑葚和枇杷。
看起来,就是一个在这里摆摊卖鲜果的寻常小贩。
一个人踱到旁边,看见紫幽幽的桑葚,便蹲下来,拈起一粒丢进嘴里,满意地点点头,问道:“不错,怎么卖的?”
小贩咧嘴一笑,道:“三文钱一捧,自己装。”
说着,他就抽出一张荷叶,在旁边清亮的溪水里清洗了一下,递给行人。
行人把荷叶一卷,成了一個漏斗状拿在手里,就往里边捡拾桑葚。
桑葚已经熟透,大把抓就会抓烂,一次只能拿几个,非常小心。
那人一边捡拾着桑葚,一边道:“官府已经发现你们的身份……”
小贩身子一僵,手下意识地就探向架在小溪上的青石板下,那里正藏着一口刀。
行人继续漫不经心地捡着桑葚,低声道:“再有最多一柱香的功夫,他们就会包围这里,你们立刻走!”
说完,行人也不管已经捡了多少桑葚,站起身来,悠然走去。
那小贩睁大双眼看着他的背影,沉声道:“你是谁?”
那行人没有回答,拈起一粒桑葚丢进嘴里,慢慢走进了人群之中。
小贩想了一想,站起身来,脚步匆匆地进了院子,地上两筐子水果也不管了。
看起来,他是借了人家的门口摆摊卖鲜果的,实际上他就是那伙散出假会子的金国秘谍的一员。
他在门口扮小贩,就是为了把风。
如今一个行人突然透露了消息给他们,此人既然能叫破他们的真正身份,只怕不是假的。
难不成……他是“血浮屠”安插在宋国的某个秘谍?
听说何七七那伙人在被抓之前也曾得到自己人示警,只可惜没能及时逃遁。
小贩进去,立即把此事禀报了他们的首领,龚瑾泉。
龚瑾泉脸色一冷,道:“一柱香?所有人立即散到瓦子里去,若真有官差来时,立即散了,快!”
片刻之后,隐匿此处的金国秘谍纷纷自前门、后门各自走出,很快混入人群之中。
这是一处瓦子,非常的热闹,游人也多,茶楼酒肆遍地都是,想要藏身自然容易。
差不多一柱香的时间,果然有大批捕快赶到了。
他们迅速封锁了前门后门,驱散了周围百姓,然后便撞开前门,冲了进去。
街对面一座二层的茶肆之上,龚瑾泉冷冷地看着,见官差果然围了他们租住之处后,便迅速转身,离开了茶肆。
只是,他们自以为撤退的及时,却不知几个首脑身后,都已有人悄悄跟了上去。
那是“同舟会”的探子,宋老爹一手调教出来的斥候。
……
刘以观亲自带人抄了那处金国秘谍的窝藏点,却只抄出了七八万贯假钞,而那些金国秘谍,却先他们一步逃离了窝藏点。
他们闯进那里屋舍时,里边的茶水还是热的,桌上还有没喝完的茶杯,显然那些秘谍只比他早了一步逃走。
刘以观阴沉着脸色带人回了临安府衙,一到佥厅门口,就见樊举人和王大少一左一右站在门边,跟哼哈二将似的。
樊江阴阳怪气地道:“探子潜伏于敌国,必然十分谨慎的嘛,藏匿之处,岂能没有耳目把风?
大张旗鼓而去,这是生怕人家不知道有人去抓他们么?蠢透了!”
“你懂个屁!”
王大少笑骂:“人家一辈子的老公人,办的案子比你吃的饭都多,怎么可能会大意?不是我们太无能,而是金谍太狡猾呀。”
樊江道:“he~tui!别他娘的给自己脸上贴金了,无能就是无能,还找什么借口。
这要是依着汪通判的主意,以清理违建为由,先麻痹了那些金谍,怎么可能失手?”
王大少歪嘴道:“说的也是,自吹自擂的,把我也唬住了。仔细一看,废物就是废物,说破天去,他也是废物!”
刘以观突然站住,脸色铁青地看着他们。
樊举人和王大少把肚子一腆,一脸的痞赖相。
刘以观冷笑一声,道:“本官今日去拿人,贼人提前一步逃之夭夭,必然是有人通风报信。”
刘以观向樊江和王烨然一指,道:“这两个人非常可疑,抓起来,好好地审一审。”
他手下那些人正因失手而懊恼,又被这两人一番嘲笑,早就火冒三丈了,闻言立即冲上前去,不由分说就把二人抓了起来。
刘以观大步走向自己的签押房,吩咐身边一个推官道:“关他们一夜,不予水米,治治他们的嘴欠!”
那推官答应一声,退到外面,吩咐一个班头道:“把北厅那两个混账东西拘进班房,叫他们站不得、坐不得,好好吃点苦头,明儿再放了。”
那班头心领神会,马上找到几个衙役,吩咐道:“北厅那两个混账东西不是桀骜吗?给他们熬熬鹰,记着不要留下明显的伤痕,明儿再放了。”
刘以观回到签押房,便阴沉着脸色坐下,半晌不发一语。
今日抓捕金国秘谍空手而归,这不仅是颜面无光的事,而且失去了一个证明杨沅是假会子制贩主谋的机会。
直接提审杨沅?
汤相公吩咐过,不可对他和他的人用刑,朝野上下太多人盯着,一旦授人口实,那就被动了。
可是不用刑,他又怎么肯招?
这时一名书办在门口探头探脑的,刘以观没好气地道:“进来!”
那书办赶忙进来,小心翼翼地道:“刘监州,有几份公函,需要您签署。”
刘以观阴沉着脸色招招手,那书办忙把几份公文呈上。
刘以观接过几份公文扫了几眼,都是由他呈报乔府尹,乔府尹批示同意并加盖了府尹印钤的一些司法口的事情。
宋朝的正印官是不能一手遮天的,许多政令,都需要他和他下边专职佐贰官联手签押方才生效。
不过,事情需要先报给他,他这个正印官签押同意后,对口负责的佐贰官才能附签,这也是上下尊卑的一种礼制。
这些公文本就是刘以观确定的处置方案,再报给乔贞的,他自然无须再多看。
刘以观便打开印钤盒子,取出通判的官印,在乔贞的大印后面加盖上去。
“嗯……”
正盖到一份公函,还没把大印拿起来,刘以观突然心中一动,马上翻回到了这份公文的首页。
这是对“行在会子务”监官杨雷峯的一份判决。
乔贞和他分别用印以后,就能即时生效。
刘以观对杨雷峯的判决是籍没家产,流配儋州。
刘以观想了想,又翻开后面一摞还没用印的判决书,是关于李巧儿、徐洪诚等人的判决。
这些人罪证明确、罪行清楚,已经可以给予判决了。
至于何七七等人,他们是直接的金国间谍,而且涉及他们制造的假会子还没有全部追回,负责散布假会子的金国秘谍也还没有被抓,便不在此次判决之列。
刘以观放下卷宗,挥了挥手,那书办忙欠了欠身,悄然退了出去。
刘以观站起身来,在签押房中缓缓地踱起了步子。
他自入仕以来,当真是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小小的县尉稳扎稳打,直到如此,成为大宋行在所在地的最高司法长官。
作为地方司法口的官,他已经到头了。还想更进一步的话,只有成为京官,只有进入三法司,才有更进一步的机会。
这就像祁同伟不惜一切也想争取一个副部的机会一样,上去了,也就意味着另外一个更高更长远的政治生涯的开始,上不去,这辈子也就到头了。
所以,刘以观才一改之前的沉稳和锋芒内敛,抱住了汤思退这个前程远大、必定拜相的大腿。
他的投名状,就是扳倒杨沅这个激进派树立起来的标杆。
现在,上司和同僚他都已经得罪了,杨沅这个朝廷新贵也被他拘进了大牢。
如果此案不了了之,那么他不要说更进一步了,就算现在的一切也要保不住了。
他最好的结果,也是被“发配”到穷山恶水之地,熬到致仕还乡。
他的下场,将还不如去了国子监做了闲官的晏丁晏通判自在。
想到这里,刘以观便不寒而栗。
他已没有退路可言!
刘以观回到公案旁缓缓坐下,拿起杨雷峯那份判决书,提起笔来,在自己盖好的大印上重重地划了一个叉,然后写下一行小字:“有新线索,需重新调查!”
有新线索么?
并没有。
但刘以观已经没有退路,没有线索,他也得制造出一些线索出来。
……
赵宁儿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其实大宋皇室的人基本都是这样,罕有飞扬跋扈者。
因为大宋以史为鉴,对皇室的约束一向比较严格。
周朝时分封了诸侯,结果周朝亡于诸侯。
大秦建立后,觉得分封制有问题,所以设了郡县制。
但大秦二世而亡,大汉一看,觉得分封制有问题,郡县制更有问题,于是他既设郡县,也搞分封,最后搞出个只能刘姓称王。
结果只能刘姓称王一样有问题,后来者就继续打补丁。
古人的以史为鉴,就是这么一步步摸索着来的。
到了宋朝时候,对于皇室的约束和管理,较之前朝就更为严谨了。
大部分皇子皇孙的爵位都是逐代递减的,异姓王更是一代而终。
管理宗室亲王的宗正寺,其大宗正甚至都不是赵家人,而是士大夫出身的官员。
而且宋朝的王爷不能像汉唐时候的王爷一样可以带兵打仗当统帅,也不能担任封疆大吏和朝廷要员。
当然,特例也是有的,比如宋朝后来的宰相赵汝愚就因为是宋太宗的后代,所以被韩侂胄弹劾了。
虽然赵汝愚只是宋太宗第八世孙,他爹只是个江西兵马都监,早就没有爵位了,但人家弹劾的也是理直气壮。
赵瑗这一代也有个特例,那就是赵璩。
但是皇子年幼,如果需要有个后备的监国人选,那非赵璩莫属。
再者,赵瑗这个皇位都是赵璩拱手让出来的,你要拿防范他造反来说事,也实在理不直气不壮。
所以朝臣们对此也就默许了,反正也就一代的事儿。
乖巧的赵宁儿知道自己这个公主身份,顶多是让别人有些忌惮,不让她姑父在牢里吃苦头儿。
但是,要想为姑父洗脱罪名,赦他出狱,眼下只能靠她叔父,监国晋王。
因此,趁着她如今长住晋王府,就经常去缠着叔父,央求他搭救姑父。
“我知道伱很急,但你先别急。”
赵璩摸着小侄女的脑袋说道:“你姑父这是以身入局,什么时候放他出来,你叔儿我说了也不算,得等你姑父他自己点头。嗨,你才多大,懂什么以身入局,叔父是说……”
“宁儿知道。”
赵宁儿两眼亮晶晶的,原本尖尖的下巴,现在明显有点圆润了,变得更可爱了。
“姑父给宁儿讲的故事里说过,顾晚姐姐就是以身入局,诱骗绿茶暴露了真面目呢。”
赵璩一愣:“绿茶还有什么真面目?难不成还能变成红茶、乌龙茶?”
“嗨,你不懂。”
赵宁儿只听了一句“以身入局”,再想到小姑父给她讲的故事,立马就信心十足了。
原来小姑父这是要打绿茶的脸呀!
好期待!
……
刘以观捧着厚厚一摞卷宗,送到了汤思退的案头。
刘以观满眼血丝,胡须凌乱,气色也很差。
连日来,他四处奔波,日夜操劳,还要不时加班提审犯人,技巧性地诱导他们翻供,殚精竭虑,心血耗损过巨了。
不过,现在终于形成了一条无懈可击的证据链,可以召集三法司官员公审杨沅了,刘以观亢奋的很。
汤思退认真地翻阅着刘以观提交的卷宗。
虽然杨沅目前的职位与他一比相去甚远,但这位朝廷新贵的能量却不容小觑。
没有绝对把握,他也不敢轻易发动总攻。
一旦出手,他就要把激进派树起的这杆大旗彻底撅折了,再踏上一脚,籍此对激进派形成彻底辗压。
等官家从成都回来时,大局已定,尘埃落定矣。
金国间谍寇黑衣与杨澈是好友,与杨沅也过从甚密。
两人还曾一起出使北国,虽然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似乎在针锋相对,但其所作所为,可以说是配合默契。
“行在交子务”的杨雷峯被金人重金收买后,故意制造火灾,换取了真雕版。
但具体交付给了何人,他并不清楚。
他只是按照约定,将雕版藏起,等候接应人来取。
而在火灾发生之前,寇黑衣曾借故进入会子务。
火灾熄灭时,杨沅进入了会子务。当时与他同去的,还有时任临安府通判的张宓。
在张宓离开之后,杨沅去而复返,再次进入了会子务,并且带了一名军巡铺的铺丁。
他的理由是,要向会子务官吏传授消防常识。
但刘以观派人去会子务左近所有军巡铺都调查过了,并无一人曾被杨沅调去会子务,杨沅却从一处军巡铺借过一套铺丁的军服。
徐洪诚本是枢密院宣旨院勘印房的一名小吏,杨沅大闹宣旨院,迫使张宓与其一同被贬后,已被金谍收买的徐洪诚,才递位成为勘印房的主事。
机速房雀字房派人去萧山抓捕何七七印染坊的人时,时任都察院佥都御史的杨沅竟也自告奋勇去了萧山,而金谍寇黑衣,正是在他追捕之下成功逃脱的。
金谍寇黑衣曾在会子务失火,铜版调换前后进入会子务,这一关键线索,当时负责会子务管理的通判张宓,也在事后调查中发现了。
并且,张宓与刘以观就此事进行了沟通,由负责临安司法事的刘以观对其进行调查。
刘以观在对寇黑衣进行秘密调查的时候,寇黑衣被杨沅揭穿身份,逃离了临安城。
“杨沅弃卒保帅?”
汤思退看到这里,双眼微微一眯,对刘以观道。
刘以观拱手道:“下官不敢妄自揣测。在寇黑衣被抓获之前,此事只怕已经很难证明。下官只将事实罗列清楚,三法司以公道为心,以事实为凭,当有公论。”
汤思退想了想道:“杨沅秘密经营的大宗财货,来处去向是哪里,背后可还有旁人参与?”
刘以观道:“下官找到几笔账目的出账日期,对临安的浙江渡、龙山渡、渔山渡三大渡口,乃至头渡、周家渡、司马渡、萧家渡、边家渡、睦家渡、时家渡等九处小渡口,那日前后三天内的所有出船信息进行了调查。”
“结果如何?”
刘以观微微一笑,道:“没有任何线索。”
汤思退顿时眉头一皱。
刘以观神秘地道:“汤相公,没有线索,就是最大的线索啊。这么多的财货,又是江南水网纵横之地,用车是运不走的,一定是用了船,可大小渡口都没有关于这些船的信息,岂不怪哉?”
汤思退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但是查无实据,就是查无实据……”
刘以观道:“实据,自然是有的。”
刘以观指了指汤思退翻的眼花的厚厚卷宗道:“汤相公,浙江、龙山、渔兴三大渡的监渡官,不是我临安府的差遣官,而是枢密院差遣的使臣充任监渡和巡检,也是枢密院专差的军兵看守,我临安府插不进手去。
为此,下官便另辟蹊径,调查了这三大渡,尤其是王莲生所在的龙山渡的码头团行的账目。他们每日聚集力夫,为商贾搬运货物,收取酬金,再分发与力夫,自然是有账目的。
结果,在当日账目中,发现搬运大宗财货的箱笼数目记载,而在当日龙山渡提供的监渡船只出入记录中,却根本没有相应的船只!”
汤思退听到这里,不由得目光一厉。
旋即,他又看了刘以观一眼,目中满是欣赏。
这位同年,不愧是在司法口上干了大半辈子的人,思维如此缜密,以后可以作为我的得力心腹加以栽培。
宋朝各行各业的人很喜欢结社,演戏剧的可以结成“绯绿社”,唱曲的有“遏云社”,相扑的有“角抵社”,说书的有“雄辩社”,热爱慈善的有“放生会”……
北宋时候,有个叫王景亮的读书人闲得蛋痛,与邻里仕族浮薄子数人,结为一社,名为“猪嘴社”,专给官员士大夫起不雅的外号。
可惜不是每个官宦士大夫都能容忍这种戏谑,后来被起了外号的权臣吕惠卿找了个罪名,把王景亮抓了,“猪嘴社”也就解散了。
这些社团有的松散,有的紧密,码头团行就是管理相当紧密的。
你一个靠搬运货物卖力气赚钱的力夫,如果不加入码头团行,你就不可能在码头上找到活干。
码头团行的人会把你打个半死,丢出码头。
因此,码头团行事实上就垄断了码头搬运的生意。
这刘以观也是真有点本事的,龙山渡的监渡官和巡检官是枢密院的差遣使臣,他们不能拘来讯问。
借调账目,又查不出破绽。
换个人可能就要抓瞎了,可刘以观竟能另辟蹊径,从码头团行这种民间组织搬运货物的计数记录上找出破绽来。
刘以观又指指卷宗,道:“下官已详细记述当中,而且下官认真讯问了当时负责搬运的团头儿,他交代说,使船人的形容相貌乃至语言口音,非我中土人氏。”
汤思退缓缓合拢卷宗,闭目思索片刻,缓缓道:“杨沅背后,是否还有他人,尚不得而知?”
刘以观道:“能打通这么多的关节,只靠一个杨沅,不可能。他背后一定还有人,至少……枢密院里就一定有他的同党。”
汤思退睁开眼睛,一字字地道:“杨存中?呵呵……”
刘以观道:“只是,不审杨沅,藏在他背后的人,便挖不出来!”
汤思退道:“三日后,大理寺、皇城司和你临安府三司会审吧!”
刘以观兴奋地道:“汤相公,一应卷宗铁证俱都齐全了,下官明日就可以会审。”
汤思退瞟了他一眼,淡淡地道:“三日后吧,想跳出来的,总得给他们一点时间,让他们跳出来!”
刘以观恍然大悟,惭愧地道:“下官明白了,下官这就放出风声去,三日后会审杨沅!”
“三天后,要会审杨沅了。”
百里冰吃着燕窝,顾盼左右,笑语盈盈地道:“虽然不是三法司会审,但大理寺、皇城司和临安府三司会审,这般阵仗,明眼人也都看得出来,这是要治他的罪了。”
岳藏风道:“大牢防范太严,提他出狱赴公堂问案过程中,要劫他走是最好的机会。”
百里冰微微眯起眼睛,沉吟了片刻,俏生生地道:“咱们如果等他们三司会审,定了杨沅的死罪,再去劫他,时机最好!”
邹毅反对道:“冰姑娘,这样不妥。此人一旦定罪,就要移交大理狱。临安狱派员移送,大理狱派员接收,双方押运人员汇在一起,太多了些,我们一旦失手……”
百里冰皱了皱眉,道:“说的也是。只是,在宋人给他定罪之前便劫他走,我总觉得有些美中不足。”
忽然,百里冰黛眉一轩,娇笑道:“有了,我再给他添点料,坐实他的罪名,他就再也回不去了!”
白墙黛瓦,门口有一棵香樟,香樟树下流水淙淙。
小溪上覆的一块青石板上,坐着一个头上扣了顶草帽的精瘦汉子。
他面前摆着两口筐子,分别装着桑葚和枇杷。
看起来,就是一个在这里摆摊卖鲜果的寻常小贩。
一个人踱到旁边,看见紫幽幽的桑葚,便蹲下来,拈起一粒丢进嘴里,满意地点点头,问道:“不错,怎么卖的?”
小贩咧嘴一笑,道:“三文钱一捧,自己装。”
说着,他就抽出一张荷叶,在旁边清亮的溪水里清洗了一下,递给行人。
行人把荷叶一卷,成了一個漏斗状拿在手里,就往里边捡拾桑葚。
桑葚已经熟透,大把抓就会抓烂,一次只能拿几个,非常小心。
那人一边捡拾着桑葚,一边道:“官府已经发现你们的身份……”
小贩身子一僵,手下意识地就探向架在小溪上的青石板下,那里正藏着一口刀。
行人继续漫不经心地捡着桑葚,低声道:“再有最多一柱香的功夫,他们就会包围这里,你们立刻走!”
说完,行人也不管已经捡了多少桑葚,站起身来,悠然走去。
那小贩睁大双眼看着他的背影,沉声道:“你是谁?”
那行人没有回答,拈起一粒桑葚丢进嘴里,慢慢走进了人群之中。
小贩想了一想,站起身来,脚步匆匆地进了院子,地上两筐子水果也不管了。
看起来,他是借了人家的门口摆摊卖鲜果的,实际上他就是那伙散出假会子的金国秘谍的一员。
他在门口扮小贩,就是为了把风。
如今一个行人突然透露了消息给他们,此人既然能叫破他们的真正身份,只怕不是假的。
难不成……他是“血浮屠”安插在宋国的某个秘谍?
听说何七七那伙人在被抓之前也曾得到自己人示警,只可惜没能及时逃遁。
小贩进去,立即把此事禀报了他们的首领,龚瑾泉。
龚瑾泉脸色一冷,道:“一柱香?所有人立即散到瓦子里去,若真有官差来时,立即散了,快!”
片刻之后,隐匿此处的金国秘谍纷纷自前门、后门各自走出,很快混入人群之中。
这是一处瓦子,非常的热闹,游人也多,茶楼酒肆遍地都是,想要藏身自然容易。
差不多一柱香的时间,果然有大批捕快赶到了。
他们迅速封锁了前门后门,驱散了周围百姓,然后便撞开前门,冲了进去。
街对面一座二层的茶肆之上,龚瑾泉冷冷地看着,见官差果然围了他们租住之处后,便迅速转身,离开了茶肆。
只是,他们自以为撤退的及时,却不知几个首脑身后,都已有人悄悄跟了上去。
那是“同舟会”的探子,宋老爹一手调教出来的斥候。
……
刘以观亲自带人抄了那处金国秘谍的窝藏点,却只抄出了七八万贯假钞,而那些金国秘谍,却先他们一步逃离了窝藏点。
他们闯进那里屋舍时,里边的茶水还是热的,桌上还有没喝完的茶杯,显然那些秘谍只比他早了一步逃走。
刘以观阴沉着脸色带人回了临安府衙,一到佥厅门口,就见樊举人和王大少一左一右站在门边,跟哼哈二将似的。
樊江阴阳怪气地道:“探子潜伏于敌国,必然十分谨慎的嘛,藏匿之处,岂能没有耳目把风?
大张旗鼓而去,这是生怕人家不知道有人去抓他们么?蠢透了!”
“你懂个屁!”
王大少笑骂:“人家一辈子的老公人,办的案子比你吃的饭都多,怎么可能会大意?不是我们太无能,而是金谍太狡猾呀。”
樊江道:“he~tui!别他娘的给自己脸上贴金了,无能就是无能,还找什么借口。
这要是依着汪通判的主意,以清理违建为由,先麻痹了那些金谍,怎么可能失手?”
王大少歪嘴道:“说的也是,自吹自擂的,把我也唬住了。仔细一看,废物就是废物,说破天去,他也是废物!”
刘以观突然站住,脸色铁青地看着他们。
樊举人和王大少把肚子一腆,一脸的痞赖相。
刘以观冷笑一声,道:“本官今日去拿人,贼人提前一步逃之夭夭,必然是有人通风报信。”
刘以观向樊江和王烨然一指,道:“这两个人非常可疑,抓起来,好好地审一审。”
他手下那些人正因失手而懊恼,又被这两人一番嘲笑,早就火冒三丈了,闻言立即冲上前去,不由分说就把二人抓了起来。
刘以观大步走向自己的签押房,吩咐身边一个推官道:“关他们一夜,不予水米,治治他们的嘴欠!”
那推官答应一声,退到外面,吩咐一个班头道:“把北厅那两个混账东西拘进班房,叫他们站不得、坐不得,好好吃点苦头,明儿再放了。”
那班头心领神会,马上找到几个衙役,吩咐道:“北厅那两个混账东西不是桀骜吗?给他们熬熬鹰,记着不要留下明显的伤痕,明儿再放了。”
刘以观回到签押房,便阴沉着脸色坐下,半晌不发一语。
今日抓捕金国秘谍空手而归,这不仅是颜面无光的事,而且失去了一个证明杨沅是假会子制贩主谋的机会。
直接提审杨沅?
汤相公吩咐过,不可对他和他的人用刑,朝野上下太多人盯着,一旦授人口实,那就被动了。
可是不用刑,他又怎么肯招?
这时一名书办在门口探头探脑的,刘以观没好气地道:“进来!”
那书办赶忙进来,小心翼翼地道:“刘监州,有几份公函,需要您签署。”
刘以观阴沉着脸色招招手,那书办忙把几份公文呈上。
刘以观接过几份公文扫了几眼,都是由他呈报乔府尹,乔府尹批示同意并加盖了府尹印钤的一些司法口的事情。
宋朝的正印官是不能一手遮天的,许多政令,都需要他和他下边专职佐贰官联手签押方才生效。
不过,事情需要先报给他,他这个正印官签押同意后,对口负责的佐贰官才能附签,这也是上下尊卑的一种礼制。
这些公文本就是刘以观确定的处置方案,再报给乔贞的,他自然无须再多看。
刘以观便打开印钤盒子,取出通判的官印,在乔贞的大印后面加盖上去。
“嗯……”
正盖到一份公函,还没把大印拿起来,刘以观突然心中一动,马上翻回到了这份公文的首页。
这是对“行在会子务”监官杨雷峯的一份判决。
乔贞和他分别用印以后,就能即时生效。
刘以观对杨雷峯的判决是籍没家产,流配儋州。
刘以观想了想,又翻开后面一摞还没用印的判决书,是关于李巧儿、徐洪诚等人的判决。
这些人罪证明确、罪行清楚,已经可以给予判决了。
至于何七七等人,他们是直接的金国间谍,而且涉及他们制造的假会子还没有全部追回,负责散布假会子的金国秘谍也还没有被抓,便不在此次判决之列。
刘以观放下卷宗,挥了挥手,那书办忙欠了欠身,悄然退了出去。
刘以观站起身来,在签押房中缓缓地踱起了步子。
他自入仕以来,当真是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小小的县尉稳扎稳打,直到如此,成为大宋行在所在地的最高司法长官。
作为地方司法口的官,他已经到头了。还想更进一步的话,只有成为京官,只有进入三法司,才有更进一步的机会。
这就像祁同伟不惜一切也想争取一个副部的机会一样,上去了,也就意味着另外一个更高更长远的政治生涯的开始,上不去,这辈子也就到头了。
所以,刘以观才一改之前的沉稳和锋芒内敛,抱住了汤思退这个前程远大、必定拜相的大腿。
他的投名状,就是扳倒杨沅这个激进派树立起来的标杆。
现在,上司和同僚他都已经得罪了,杨沅这个朝廷新贵也被他拘进了大牢。
如果此案不了了之,那么他不要说更进一步了,就算现在的一切也要保不住了。
他最好的结果,也是被“发配”到穷山恶水之地,熬到致仕还乡。
他的下场,将还不如去了国子监做了闲官的晏丁晏通判自在。
想到这里,刘以观便不寒而栗。
他已没有退路可言!
刘以观回到公案旁缓缓坐下,拿起杨雷峯那份判决书,提起笔来,在自己盖好的大印上重重地划了一个叉,然后写下一行小字:“有新线索,需重新调查!”
有新线索么?
并没有。
但刘以观已经没有退路,没有线索,他也得制造出一些线索出来。
……
赵宁儿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其实大宋皇室的人基本都是这样,罕有飞扬跋扈者。
因为大宋以史为鉴,对皇室的约束一向比较严格。
周朝时分封了诸侯,结果周朝亡于诸侯。
大秦建立后,觉得分封制有问题,所以设了郡县制。
但大秦二世而亡,大汉一看,觉得分封制有问题,郡县制更有问题,于是他既设郡县,也搞分封,最后搞出个只能刘姓称王。
结果只能刘姓称王一样有问题,后来者就继续打补丁。
古人的以史为鉴,就是这么一步步摸索着来的。
到了宋朝时候,对于皇室的约束和管理,较之前朝就更为严谨了。
大部分皇子皇孙的爵位都是逐代递减的,异姓王更是一代而终。
管理宗室亲王的宗正寺,其大宗正甚至都不是赵家人,而是士大夫出身的官员。
而且宋朝的王爷不能像汉唐时候的王爷一样可以带兵打仗当统帅,也不能担任封疆大吏和朝廷要员。
当然,特例也是有的,比如宋朝后来的宰相赵汝愚就因为是宋太宗的后代,所以被韩侂胄弹劾了。
虽然赵汝愚只是宋太宗第八世孙,他爹只是个江西兵马都监,早就没有爵位了,但人家弹劾的也是理直气壮。
赵瑗这一代也有个特例,那就是赵璩。
但是皇子年幼,如果需要有个后备的监国人选,那非赵璩莫属。
再者,赵瑗这个皇位都是赵璩拱手让出来的,你要拿防范他造反来说事,也实在理不直气不壮。
所以朝臣们对此也就默许了,反正也就一代的事儿。
乖巧的赵宁儿知道自己这个公主身份,顶多是让别人有些忌惮,不让她姑父在牢里吃苦头儿。
但是,要想为姑父洗脱罪名,赦他出狱,眼下只能靠她叔父,监国晋王。
因此,趁着她如今长住晋王府,就经常去缠着叔父,央求他搭救姑父。
“我知道伱很急,但你先别急。”
赵璩摸着小侄女的脑袋说道:“你姑父这是以身入局,什么时候放他出来,你叔儿我说了也不算,得等你姑父他自己点头。嗨,你才多大,懂什么以身入局,叔父是说……”
“宁儿知道。”
赵宁儿两眼亮晶晶的,原本尖尖的下巴,现在明显有点圆润了,变得更可爱了。
“姑父给宁儿讲的故事里说过,顾晚姐姐就是以身入局,诱骗绿茶暴露了真面目呢。”
赵璩一愣:“绿茶还有什么真面目?难不成还能变成红茶、乌龙茶?”
“嗨,你不懂。”
赵宁儿只听了一句“以身入局”,再想到小姑父给她讲的故事,立马就信心十足了。
原来小姑父这是要打绿茶的脸呀!
好期待!
……
刘以观捧着厚厚一摞卷宗,送到了汤思退的案头。
刘以观满眼血丝,胡须凌乱,气色也很差。
连日来,他四处奔波,日夜操劳,还要不时加班提审犯人,技巧性地诱导他们翻供,殚精竭虑,心血耗损过巨了。
不过,现在终于形成了一条无懈可击的证据链,可以召集三法司官员公审杨沅了,刘以观亢奋的很。
汤思退认真地翻阅着刘以观提交的卷宗。
虽然杨沅目前的职位与他一比相去甚远,但这位朝廷新贵的能量却不容小觑。
没有绝对把握,他也不敢轻易发动总攻。
一旦出手,他就要把激进派树起的这杆大旗彻底撅折了,再踏上一脚,籍此对激进派形成彻底辗压。
等官家从成都回来时,大局已定,尘埃落定矣。
金国间谍寇黑衣与杨澈是好友,与杨沅也过从甚密。
两人还曾一起出使北国,虽然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似乎在针锋相对,但其所作所为,可以说是配合默契。
“行在交子务”的杨雷峯被金人重金收买后,故意制造火灾,换取了真雕版。
但具体交付给了何人,他并不清楚。
他只是按照约定,将雕版藏起,等候接应人来取。
而在火灾发生之前,寇黑衣曾借故进入会子务。
火灾熄灭时,杨沅进入了会子务。当时与他同去的,还有时任临安府通判的张宓。
在张宓离开之后,杨沅去而复返,再次进入了会子务,并且带了一名军巡铺的铺丁。
他的理由是,要向会子务官吏传授消防常识。
但刘以观派人去会子务左近所有军巡铺都调查过了,并无一人曾被杨沅调去会子务,杨沅却从一处军巡铺借过一套铺丁的军服。
徐洪诚本是枢密院宣旨院勘印房的一名小吏,杨沅大闹宣旨院,迫使张宓与其一同被贬后,已被金谍收买的徐洪诚,才递位成为勘印房的主事。
机速房雀字房派人去萧山抓捕何七七印染坊的人时,时任都察院佥都御史的杨沅竟也自告奋勇去了萧山,而金谍寇黑衣,正是在他追捕之下成功逃脱的。
金谍寇黑衣曾在会子务失火,铜版调换前后进入会子务,这一关键线索,当时负责会子务管理的通判张宓,也在事后调查中发现了。
并且,张宓与刘以观就此事进行了沟通,由负责临安司法事的刘以观对其进行调查。
刘以观在对寇黑衣进行秘密调查的时候,寇黑衣被杨沅揭穿身份,逃离了临安城。
“杨沅弃卒保帅?”
汤思退看到这里,双眼微微一眯,对刘以观道。
刘以观拱手道:“下官不敢妄自揣测。在寇黑衣被抓获之前,此事只怕已经很难证明。下官只将事实罗列清楚,三法司以公道为心,以事实为凭,当有公论。”
汤思退想了想道:“杨沅秘密经营的大宗财货,来处去向是哪里,背后可还有旁人参与?”
刘以观道:“下官找到几笔账目的出账日期,对临安的浙江渡、龙山渡、渔山渡三大渡口,乃至头渡、周家渡、司马渡、萧家渡、边家渡、睦家渡、时家渡等九处小渡口,那日前后三天内的所有出船信息进行了调查。”
“结果如何?”
刘以观微微一笑,道:“没有任何线索。”
汤思退顿时眉头一皱。
刘以观神秘地道:“汤相公,没有线索,就是最大的线索啊。这么多的财货,又是江南水网纵横之地,用车是运不走的,一定是用了船,可大小渡口都没有关于这些船的信息,岂不怪哉?”
汤思退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但是查无实据,就是查无实据……”
刘以观道:“实据,自然是有的。”
刘以观指了指汤思退翻的眼花的厚厚卷宗道:“汤相公,浙江、龙山、渔兴三大渡的监渡官,不是我临安府的差遣官,而是枢密院差遣的使臣充任监渡和巡检,也是枢密院专差的军兵看守,我临安府插不进手去。
为此,下官便另辟蹊径,调查了这三大渡,尤其是王莲生所在的龙山渡的码头团行的账目。他们每日聚集力夫,为商贾搬运货物,收取酬金,再分发与力夫,自然是有账目的。
结果,在当日账目中,发现搬运大宗财货的箱笼数目记载,而在当日龙山渡提供的监渡船只出入记录中,却根本没有相应的船只!”
汤思退听到这里,不由得目光一厉。
旋即,他又看了刘以观一眼,目中满是欣赏。
这位同年,不愧是在司法口上干了大半辈子的人,思维如此缜密,以后可以作为我的得力心腹加以栽培。
宋朝各行各业的人很喜欢结社,演戏剧的可以结成“绯绿社”,唱曲的有“遏云社”,相扑的有“角抵社”,说书的有“雄辩社”,热爱慈善的有“放生会”……
北宋时候,有个叫王景亮的读书人闲得蛋痛,与邻里仕族浮薄子数人,结为一社,名为“猪嘴社”,专给官员士大夫起不雅的外号。
可惜不是每个官宦士大夫都能容忍这种戏谑,后来被起了外号的权臣吕惠卿找了个罪名,把王景亮抓了,“猪嘴社”也就解散了。
这些社团有的松散,有的紧密,码头团行就是管理相当紧密的。
你一个靠搬运货物卖力气赚钱的力夫,如果不加入码头团行,你就不可能在码头上找到活干。
码头团行的人会把你打个半死,丢出码头。
因此,码头团行事实上就垄断了码头搬运的生意。
这刘以观也是真有点本事的,龙山渡的监渡官和巡检官是枢密院的差遣使臣,他们不能拘来讯问。
借调账目,又查不出破绽。
换个人可能就要抓瞎了,可刘以观竟能另辟蹊径,从码头团行这种民间组织搬运货物的计数记录上找出破绽来。
刘以观又指指卷宗,道:“下官已详细记述当中,而且下官认真讯问了当时负责搬运的团头儿,他交代说,使船人的形容相貌乃至语言口音,非我中土人氏。”
汤思退缓缓合拢卷宗,闭目思索片刻,缓缓道:“杨沅背后,是否还有他人,尚不得而知?”
刘以观道:“能打通这么多的关节,只靠一个杨沅,不可能。他背后一定还有人,至少……枢密院里就一定有他的同党。”
汤思退睁开眼睛,一字字地道:“杨存中?呵呵……”
刘以观道:“只是,不审杨沅,藏在他背后的人,便挖不出来!”
汤思退道:“三日后,大理寺、皇城司和你临安府三司会审吧!”
刘以观兴奋地道:“汤相公,一应卷宗铁证俱都齐全了,下官明日就可以会审。”
汤思退瞟了他一眼,淡淡地道:“三日后吧,想跳出来的,总得给他们一点时间,让他们跳出来!”
刘以观恍然大悟,惭愧地道:“下官明白了,下官这就放出风声去,三日后会审杨沅!”
“三天后,要会审杨沅了。”
百里冰吃着燕窝,顾盼左右,笑语盈盈地道:“虽然不是三法司会审,但大理寺、皇城司和临安府三司会审,这般阵仗,明眼人也都看得出来,这是要治他的罪了。”
岳藏风道:“大牢防范太严,提他出狱赴公堂问案过程中,要劫他走是最好的机会。”
百里冰微微眯起眼睛,沉吟了片刻,俏生生地道:“咱们如果等他们三司会审,定了杨沅的死罪,再去劫他,时机最好!”
邹毅反对道:“冰姑娘,这样不妥。此人一旦定罪,就要移交大理狱。临安狱派员移送,大理狱派员接收,双方押运人员汇在一起,太多了些,我们一旦失手……”
百里冰皱了皱眉,道:“说的也是。只是,在宋人给他定罪之前便劫他走,我总觉得有些美中不足。”
忽然,百里冰黛眉一轩,娇笑道:“有了,我再给他添点料,坐实他的罪名,他就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