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728章 学宫诞生

小说:临安不夜侯 作者:月关 更新时间:2024-12-31 00:26:08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蓬州雅集”,在杨沅到来的第二天就召开了。

  毕竟蓬州地区的文人名士大都住在蓬州城内外,想要邀请他们非常方便。

  而且,杨沅的计划只要稍稍露一点口风出去,就马上引起了这些文人士子的极大兴趣。

  著书立说,永传后世,这个诱惑对于文人们来说,那可是比做官的诱惑还要大。

  当然,今日赴宴的也不都是文人墨客。

  难得有这么一个能够巴结杨沅的机会,本地的豪绅大都参加了。

  这些豪绅谁不识文断字呢?

  所以,你要说他是文人,貌似也说的过去。

  “雅集”的地点,就设在杨沅上次来时住过的那处城外的吴家别院。

  吴家的这幢别院面积很大,这里的秋景也很美。

  仅别院内,就有大小池塘三座。

  池塘之间以小桥相连,池边芦苇丛生,鱼跃鸟栖,野趣盎然。

  因为此番集会允许客人们携带女眷,所以这次雅集也有许多女子盛装出席。

  只不过,功成名就的鸿儒士子们,他们的发妻年纪一般也都不小了。

  因此大部分鸿儒士子携带的都是自己最宠爱的如夫人,还有一些把女儿带了来。

  带女儿来的,只怕就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不过,士子文人雅集聚会,经常会有的狎妓同游的风流韵事,今儿是绝对没有的。

  毕竟今日召集他们的是潼川路经略安抚使杨沅,此人位高权重,谁敢在他面前放肆。

  堂上,丝乐鼓吹,声声入耳。

  四壁依旧置了火盆,加上堂上客人众多,所以空间虽大,却也不觉寒冷。

  厨下大厨随时烹制出新鲜的食物,着人端上来供客人们食用。

  不过因为今天是雅集,而非一场正式的饮宴,所以奉上的主要是点心和酒水。

  至于硬菜,就只有一道炙全羊和一道烤驼峰。

  炙熟的肉都切成小块儿,洒上胡椒、椒、安息茴香等香料粉,再扎上竹签,一盘盘地端上。

  这川峡之地的文风和江南大不相同。

  颇有一些文人就如樊举人一般,身材高大,走路带风。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纠纠武夫,说话也是粗声大气。

  西北文人的诗会雅集,少有如江南雅集一般的绮丽之风,在这里仿佛诗词只是小道,酒水才是雅集上最重要的东西。

  大家汇聚一堂,酒水不断,笙歌曼舞,谈论的东西也不局限于诗词歌赋,谈玄论道也是常有之事。

  梵清也来了。

  她现在依旧还是出家人身份,但是因为扮的是保镖,为了不那么引人注意,她还是换了俗家衣衫。

  只是她从小在山门惯了,所以换的这身衣衫颜色也极涓净,不带什么饰,头上也不戴什么首饰。

  清汤挂面的一张脸,好在她这张脸特别能打,哪怕不施脂粉,也是清丽出尘,吹弹得破。

  只是那个光头不好掩饰,所以学了蛮族少女,以青帕包头。

  如此一来,比起诸多佳丽,倒是别具殊色。

  她往杨沅附近的人观察了一圈,便放松下来。

  她没有从中感应到有人对杨沅抱有恶意。

  然后,她就无奈地看了一眼身旁。

  旁边这人,有。

  而且那怨气还是冲着她来的,简直是怨气冲霄啊!

  一旁坐着眉真。

  眉真衫裙艳丽,眉眼真真,娇嫩的肌肤仿佛刚剥出来的蛋清儿。

  本就是一个苞初绽的小姑娘,唇上稍稍涂一点朱,就艳光四射,叫人舍不得挪开眼睛。

  两姑侄往那一坐,就像月亮和太阳。

  你一眼望去,第一眼注意到的,一定是俏丽到了极点的眉真。

  只不过,看久一些后,你会发现,目光在那个青帕包头的少女身上留连更多。

  眉真根本不相信小姑的辩解。

  你早不还俗晚不还俗,偏偏这个时候还俗,你还说你没勾引我男人?

  她可不知道自己父亲的打算。

  毕竟有些事情想想倒没什么,直白地说出口来还是有些难以启齿的。

  所以,她认定了如果小姑进了杨家的门儿,那就没她什么事了。

  因此,她一定要跟来,她要一直盯着小姑,绝不再给小姑私下接触杨沅的机会。

  “你……这孩子,大理杨公子带着他表妹也来赴宴了。”

  梵清无奈地道:“一会儿,我找来刀姑娘,她可以为我保证,我和杨沅,清清白白!”

  “哼!”眉真不信,傲娇地扬起下巴冷笑。

  你的好朋友,当然帮你说话!

  眉真才不相信她的鬼话。

  正席上,除了杨沅、陈知州、吴家主,就是蓬州地区名气最大的几位名士宿儒。

  杨连高在今日宴上,都不够资格坐正席。

  趁着酒兴,吴渊站起身来,走到杨沅席前深深一揖,扬声道:“诸位,抚帅要建书馆、书院、印书坊,大兴文教,编撰川峡丛书,这是倡兴我川峡文教的莫大盛事。

  我巴蜀教化,自汉代文翁任蜀郡守时开始。

  是文翁,在成都创办了石室学宫,以“有教无类”布文天下,方便我蜀中风气大变,从此有了‘巴蜀文章冠天下’之美誉。

  某敢说,今日杨抚帅兴此文教盛事,还要从临安,将名满天下的蜀学大家木易先生请来主持大局,将要产生的重大意义,绝不亚于‘文翁之化’。

  未来史册之上,对于蜀中文教,必有一个‘杨公之化’的美誉。

  如此盛举,但能参与一二,何愁不能青史留名,载誉千秋?

  吴某愿与抚帅共攘盛举,今日在此郑重宣布,为了支持抚帅倡兴我巴蜀文教,吴某愿将这座别院捐出来,建立一座蓬州学宫。”

  此言一出,满堂宾客既感震惊,又感振奋。

  杨沅听了也是大感意外,不禁惊诧地看了一眼吴渊。

  吴渊的这个决定,事先完全没有和他说过,他也是此时才知道。

  虽然吴渊只是一个商人,但杨沅现在还真是有点钦佩这个商人的大魄力了。

  这么大的一座庄田,他说捐就捐了,此人当真不可小觑呀。

  吴渊这番话,也令在座的文士们大感振奋。

  杨连高更是双眼微微一眯,忍不住深深地看了吴渊一眼。

  亏得此人不是我大理人,志向也不在于权力,不然,他定能成为我一生大敌。

  价值数万金的这么大一座庄园,他说捐就捐了。

  不过……

  杨连高瞟了一眼陪坐在自己身边,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的刀妃妃。

  哼哼,我杨某也不差啊,这绝色美人儿,我还不是眼皮都不眨就送出去了?

  你能比我狠?

  杨沅方才已经把他的打算说了,他打算在潼川和利中建立“春夏秋冬”四座学宫,“松竹梅”三座博馆。

  这些地方,除了供文人士子编撰图书之用,也是他们交友集会、开学授艺的所在。

  当然,这些地方肯定是把儒家经史作为主科的。不过,杨沅为它们立下的宗旨就是“唯才是举”、“有教无类”还有“百家归纳。”

  这三条,确定了他的办学宗旨。

  因此,除了儒家典籍,诸子百家、农牧工商、天文地理、技艺百工等可谓无所不包。

  眼下,这第一座字宫,直接就有了学址和学校了。

  如果说杨沅刚才给他们画的还只是大饼一张,现在他们已经闻到面香味儿了。

  一位蓬州名士忍不住离席而起,到了杨沅近前,深施一礼。

  “抚帅,我川峡每年都要修缮城池堡寨、清淤河渠、水马驿路、防灾治疫,如此种种,用度颇大。

  抚帅要编撰图书,要建学宫、书院,要大兴文教,所费更是不菲,我潼川财力能否负担呢?”

  杨沅道:“先生不必担心。我潼川府和利中府,所需要负责的只是川中驰道的修建费用。”

  “至于说学宫,学院,书馆、编撰等等一应费用,不从官府度支中支出,便不会增加川峡百姓的赋税。”

  那名士是个较真儿的,继续问道:“那么,这钱从哪里出呢?”

  请...您....收藏6...9...书....吧....!

  杨沅道:“本官接受捐赠,也鼓励地方豪绅自建书院、书馆和学宫。”

  杨沅一指吴渊:“比如蓬州学宫,本官就是要全权交由吴家主去管理的。

  学宫设山长两位,一个主管教学,一个主管其他一应事务。

  学宫所收束脩和刊印书籍收入,支付学宫正常消耗之外,自当由捐赠者自行处理。”

  在杨沅的意思里,这捐赠者就相当于校董了,只不过比现代的校董权力还要更大一些。

  这也是没办法的,总不能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全是你的了。

  一些地方豪绅听了,鼻息立即粗重了。

  谁看得上那点束脩啊,重点是学宫教出来的学生,将来都是什么人呐?

  这山长可就是他们最大的那个老师。

  天下士子,谁敢不尊师重道?

  两个山长,教学那个是流动的,捐赠那个可是世袭的。

  如果一批批的学子从这学宫走出去,那吴家……

  有那财力不比吴家差太多的豪绅,恨不得立刻给自己一个大嘴巴。

  不用想了,吴渊是绝不会把到手的肥肉分给他们的。

  现在只能看能不能抢先夺取其他地方的机会了。

  只是,其他几座学宫、书院肯定不能建在蓬州,到了外地又强龙不压地头蛇……

  一时间,便有人想着趁着先得了消息,马上和别处的豪绅联络,联手办学。

  另有一些人财力不足的,就想着如何串联条件差不多的人联手办学。

  如果学宫争不过人家,就办书院。

  如果书院也争不过的,就建学堂。

  最后总能千方百计地拉上一些关系。

  杨沅继续道:“如果资金仍嫌不足,本官自行补齐。”

  顿了一顿,杨沅才道:“本官家里略有薄资,筹建几座书院的话,还是不甚为难的。”

  这句话登时又引起一阵轰动。

  原来杨抚帅家里这么有钱!

  那至少不用担心他搜刮民财,也不用担心他接受捐赠后从中贪墨了。

  杨沅提高嗓音道:“国之要,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本官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因为大兴文教而使国家衰败的。

  兴文教,便有了人才。有了人才,还怕不能政通人和、百姓富裕,四海升平吗?”

  众宿儒名士听的心潮澎湃,这可是对于他们读书人的莫大认可与褒扬啊。

  一时间,一群白头发、白头发的宿儒名士纷纷起身,向杨沅郑重施礼,大加赞赏。

  这些读书人夸起人来,那还不出口成章。

  刀妃妃看着被众人交口称赞的杨沅,只觉他全身都仿佛在发光。

  她……可耻地心动了。

  而且……还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她有一种颇不及待想要向人炫耀的感觉,这是怎么肥四?

  梵清也在目不转睛地看着杨沅。

  自从眉真一口咬定她抢了自己男人,再想到那个荒唐的难以启齿的梦,梵清每每看到杨沅,都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本来,对于男女之情,她还是实心竹子吹火,一窃不通的。

  可是因为眉真的这番话,让她朦朦胧胧地有了意识,开始自觉不自觉地关注杨沅。

  就连自幼给自己定了个联姻对象,一时心情还没扭过弯儿来的刀妃妃,都为此时的杨沅着迷。

  颜狗的梵清哪里还能抗拒得了那只开屏孔雀的魅力?

  眉真在一旁抱着双臂,乜视着她小姑,小脸上冷笑连连。

  还说你们没有关系,你那眼珠子都快长在他身上了啊。

  口是心非的女人,还是我小姑呢,呸!臭表脸!

  她那股子酸劲儿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正在出神的梵清都感觉到了。

  倏然惊醒的梵清心虚地瞟了一眼眉真,看到她那早已看破一切的小眼神儿,不由得一阵羞愧。

  这个狗官,果然就是我最大的的心魔呀!

  狗官,我是不会向你屈服的!

  我要你助我修行,度我成佛!

  一时间,满堂其乐融融的时候,因为坐在次席而毫无存在感的杨连高跑出来了。

  他步到堂前,向众人团团一揖,满面春风地笑道:“诸位,诸位大儒名士。学生大理杨连高,今日有幸参与如此盛会。

  千百年后,这蓬州学宫仍旧屹立于此,后世学子瞻仰膜拜,忆起今日盛会,各位鸿儒名士,必能与杨抚帅一起,为之敬仰。

  学生很想能写下一篇记载今日之雅集的锦绣文章,说不定沾了杨抚帅和诸位大贤的光,也能留名千古。

  奈何,学生智短才拙,一时间却没有拿得出手的好文章供大家欣赏。”

  杨连高往换回了白夷民族服饰,颇显娇媚可人的刀妃妃一指:“学生这个表妹,歌喉曼妙,舞姿尤佳。不如,就请她来,为抚帅和诸位贤达舞蹈一典,以资祝贺,如何?”

  这席间自然也有歌舞,不过来宾主动献舞的,这还是第一个。

  众人听了,便往刀妃妃处看去。

  生就的润玉笑靥,天然的眉黛翠烟,美丽绝伦。

  尤其是迥异于中原的一身装束,让她更具风情。

  众人顿时鼓掌叫起好来。

  刀妃妃知道这是表哥在为她制造机会,可这机会……

  她幽幽怨怨地瞟了一眼杨连高,杨连高已经悄悄地闪过了眼睛。

  刀妃妃暗暗一叹,绽开笑颜,款款起身。

  眉真心里的小雷达陡然发出了尖锐的警报声。

  她细细长长的柳眉不禁竖了起来:“这个野女人,不会是也想抢我男人吧?”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临安不夜侯,临安不夜侯最新章节,临安不夜侯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