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话事人 451 投名状

小说:大清话事人 作者:忧郁笑笑生 更新时间:2024-08-28 06:22:26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当漫山遍野的客勇出现在视野当中,

  李郁催马冲上一处小土包,

  勒马,举剑指向天空,

  高呼道:

  “近卫军团,全体止步,战前准备。”

  ……

  士兵们齐刷刷止步,迅速倒掉燧发枪药池内的引火药,换上干燥引火药。

  许多人还顺手换了新火石。

  一块棱角分明、崭新的火石能够保证20余发的成功发火率。

  之后,就逐渐衰减~

  命令层层下达,

  以连为单位组成方阵,摆开阵型。

  少尉和旗手站在方阵最前面,鼓手在方阵右侧。

  李郁默默观察着士兵们阵型变换的过程,基本满意。

  速度很快,少有混乱。

  是精锐该有的表现~

  近卫军团士兵的昂贵军服、更高饷银没白花。

  军中戏言:

  第2军团是吴军的尖刀~

  近卫军团是吴军的刀尖~

  ……

  悠长的进军牛角声响起,

  20个连级步兵方阵,开始大踏步前进。

  而近卫军团的炮兵此时却未卸车,而是继续加速前进。

  骡马在前面拉,炮兵在后面推。

  拼命的将火炮迂回到合适位置。

  近卫军团的出现,让广客双方都有点懵。

  此时,

  双方正准备进行最新一轮也是最后一轮的决战。

  都玩出了全民皆兵~

  李郁举起千里镜,扫视战场。

  见四邑广府男丁无边无际,至少8万,从青涩少年到白发老汉,从制式刀枪到锄头粪叉。

  背靠后方村寨列阵。

  ……

  客勇一方,男女老幼齐上阵,规模也接近。

  以最前面的十几杆首领大旗为号,齐进齐退。

  锣响,即冲锋。

  颇有准军事化组织的味道。

  陡然间,

  李郁产生了一个想法,这不就是最好的“边境屯垦兵团”吗?

  热爱土地,特别团结。

  种田技能优秀,械斗技能满级。

  待帝国初定,

  将粤北客家人抽调百万人安置到伊犁河谷、湄公河平原、红河平原、吕宋平原,简直就是神作。

  边境得安宁,帝国得粮仓。

  广东,也得和平~

  什么土客矛盾,

  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资源。

  吃得饱,穿的暖,械什么斗,铲什么村?

  都是汉民,都是日子人,谁也不是吃饱了撑的。

  甚至,

  想的再遥远点,还可以资助部分客家人去太平洋彼岸的旧金山,志愿淘金团。

  假以时日,

  就完美的殖民支撑点、军事介入理由。

  ……

  李郁深吸一口气,

  暂不仰望星空,先狠狠揍服眼前的这十几万人。

  “客家4首领何在?”

  “现在回归本阵,将寡人的方案告诉你们的族人。”

  望着首领的身影,

  客勇方阵一阵喧哗,数万人举起兵器欢呼,觉得撑腰的来了。

  李郁低声嘱咐:

  “派一队骑兵,要嗓门大的,过去将寡人的安置原则告诉广勇。”

  ……

  “陛下有令,土客矛盾乃清廷背后挑动,本可消弭。天兵5万,实控广东,即日起禁止土客械斗。官府负责划分界限,降低粮价,开放海禁矿禁,给尔等活路。”

  “陛下有令,土客双方武装放下武器,就地解散,既往不咎。”

  “此香燃尽之时,大军将消灭一切持械暴民,不论土客。”

  骑兵在奔跑中,重复呐喊,

  确保两边所有人都听得见。

  然后,

  近卫军团配合展开了战场调动。

  150门火炮,一分为二,

  左翼对准广勇,右翼对准客勇。

  步兵方阵更是直接逼近至距离双方1里之内,原地待命。

  ……

  广勇一方,

  文元德额头的汗珠子止不住的往往下淌~

  众团总爆发了激烈争论。

  “北佬不安好心,老子不服,跟他们干!”

  “你想让四邑族人全部灭种吗?”

  “扯淡,当年鞑子入关都没能杀绝四邑,他北佬凭什么?”

  “你猪脑子啊。对面的皇帝都来了,下场亲自劝架,你不给人家面子,人家恼羞成怒,干脆纵容客匪扫荡四邑。这么好的机会,你要是客匪首领你会怎么办?”

  ……

  众人心中一咯噔,

  对面那明黄的伞盖和大纛确实很刺眼。

  这套仪仗是李郁离开广州前令人连夜赶制的。

  主要为了抖威风,

  威仪,有时候比枪炮还好使。

  ……

  广东团练大臣文元德听着老乡们肆无忌惮的讨论,内心好似惊涛骇浪。

  趁众人不注意,

  他带着亲信慢慢往边上挪,远离风暴旋涡。

  万一,

  哪个团总来一声:

  “砍下文老大人的首级,算我们四邑人纳投名状。”

  不可不防,

  文元德是正宗四邑开平人,老广最懂老广!

  ……

  首先,

  老广是不服清廷的,从清初到清末都是。

  然后,

  在老广的心中,宗族一定是远远高于朝廷的,甭管是放牛娃皇帝还是野猪皮皇帝。

  有清一代,

  两广地区征粮收税的难度一直很大。

  “拖欠钱粮比例”,和清廷的军力成反比。

  杀得服,两广就交粮。

  杀不动,两广就抗粮。

  当年李侍尧还在两广总督任时,就有一句名言:

  “直隶百姓交粮,那是敬畏朝廷。两广刁民交粮,那是因为打不过下乡的官兵。”

  ……

  文元德属于罕见老广,忠于清廷。

  他牵头搞团练,是忠君。

  四邑族人积极响应,是为了自治。

  所以,

  这段时间文元德和诸位团总合作愉快。

  但现在,

  形势风云突变。

  让团练死战给清廷陪葬?那是不可能的。

  除非,

  吴廷明确要铲老广的根子。

  那大家没办法,前面血战到底,后面组织出海逃亡,还是能留下血脉的。

  ……

  新会团总陈瑞芬,奋力拨开周围人群,拎着刀四处张望。

  口中高呼:

  “文老大人去哪儿了?”

  “老文,你人呢?”

  “淦,文老狗跑了!”

  听闻主帅失踪,数万四邑百姓阵阵骚动。

  小十万人聚集,想从中寻个人出来也是挺难的。

  文元德此时扔了顶戴,扒了官袍。

  露出里面的粗布短打,上面居然还有4个补丁!

  心腹们目瞪口呆。

  心想,

  原来老爷是一颗清心,两手准备。

  不愧是礼部出来的~

  文元德拽下腰间玉佩捏在手掌心,手笼在袖管里,只管闷头猛走。

  ……

  客勇那边更是炸了窝。

  一群首领瞪大眼珠子:

  “啥?要我们解散?以后广勇报复怎么办?”

  曾怀古出奇的平静,站在人群边缘观察不远处的广勇阵型。

  他的视力颇佳,

  看到对面也是一样阵阵骚动,想必也是被那位陛下的建议震撼了吧。

  自从他所在的丰塘村卷入械斗,村民死伤过半,好友战死。

  之后,

  就是不停转战粤西各地,输赢输赢,反复拉锯。

  饭吃一半,厮杀。

  睡觉刚躺下,又起来厮杀。

  刀,从不离手。

  睡觉也得枕在脑袋下面。

  这种噩梦般的生活过久了,竟然分不清如今是现实还是梦境了。

  不过,

  他倒是坚定了一个信念,谁也靠不住,只有刀把子靠得住。

  ……

  中间空地,

  那柱香忽明忽暗,不紧不慢。

  看样子,

  至多还有半刻钟,就要燃尽了。

  李郁扭头:

  “传令,步兵方阵每隔百息前进10丈。”

  “请问陛下,可以开火吗?”

  “不开第一枪。但传令全军,若土客任何一方敢率先开火,或者前进超过10步。无需请示,当面方阵即可自行开火。”

  停顿了一下,李郁又叮嘱:

  “我军不是来搞屠杀的,哪一部敢出头,就全力攻击哪一部,消灭500人以内都可接受。开火决定权,交给各连少尉。”

  “遵命。”

  ……

  鼓声骤然响起。

  吴军方阵开始缓步前进,但士兵的燧发枪依旧在肩。

  气氛骤然紧张~

  方阵前进10丈,然后止步。

  军官转身,高呼:

  “放下武器,一视同仁。”

  士兵们齐刷刷高呼:

  “放下武器,一视同仁。”

  一开始,喊声不太整齐。

  后来逐渐整齐,声音响彻战场。

  近卫军团虽只来了7000人,但气势远远压过乌合之众。

  战争,

  从来就不是比数量的。

  ……

  广勇众团总,向前走出几步。

  缓缓扔下手中佩刀~

  好似多米诺骨牌倒下了第一块,连锁反应巨大。

  黑压压的人群有样学样,纷纷弃械,但人却依旧站在原地。

  李郁在千里镜中看的真切,

  扭头转向客勇一方,

  见稍远处居然有一部青壮,武器齐整,跃跃欲试,似有向广勇发起冲锋的打算。

  瞬间汗毛倒竖,指向那边,

  大吼:

  “用重炮,轰他们的路径前方。”

  ……

  客勇当中,一部精锐由矿徒组成,他们逢战冲锋在前,失利掩护在后。

  曾怀古正在唆使其中一名矿头:

  “现在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带百十人发起冲锋,周围的人都会跟着你一起冲锋。一鼓作气打垮对面广勇。”

  好比生米做成熟饭。只要我们打崩广勇,那新官府就必须更倚重我们。”

  矿头和众矿徒跃跃欲试。

  毕竟,

  这个时代非精悍有力、胆大凶狠之辈,做不了矿徒。

  而且,

  矿徒最大的优势是组织度。

  他们比农夫更愿意听从头领号令,更愿意配合。

  ……

  “上!”

  矿徒们骤然离开阵型,向前奔跑。

  没跑出去多久,炮声骤然响起。

  十几发大口径实心弹呼啸着飞来,弹跳前进。

  巨大的冲击力将一处土地庙砸了个粉碎,砖石飞溅,尘土飞扬。

  这一轮炮击,

  并未击中任何人,主要是落在了两方对峙的空地。

  冲锋的200矿徒又忙不迭的后退,回到本阵。

  大炮,

  对于普通百姓有一种莫名的威压。

  火枪的威慑力一般,因为民间有大量的三眼铳,百姓们不觉得陌生~

  ……

  感谢明清,

  把火炮搞成了一种信卯,机械神,机械魂。

  铸炮前,要集体烧香祭拜。

  铸炮成,炮筒要捆扎大红绸。

  开炮之前,炮手还要跪拜。

  火炮的名字也很有神格。

  例如,1位三将军,3位二将军。

  ……

  当前,

  吴军炮兵最主要是先声夺人,准确度倒在其次。

  调整后的第2轮炮击动静更大。

  20门重炮陆续轰击,

  阵地上震耳欲聋,白烟缭绕。

  其中3枚炮弹,擦过了人群边缘。

  李郁在千里镜里看到,有半个人被高高抛起,然后落地。

  被实心弹命中,人不可能保持完整。

  说半个人,比较精确。

  近卫军团步兵方阵也及时跟进。

  士兵们平端燧发枪,踩着鼓点大踏步向前。

  军靴铿锵,充满了力量美。

  百姓们被气势震慑,步步后退。

  ……

  方阵打头的少尉,剑尖指向正前方。

  吼:

  “退,退,退。”

  士兵们也跟着吼:

  “退,退,退!”

  持续的施压,倒逼人群后退,远离地面的兵器。

  士兵们脚下的军靴踩过地面的兵器,哐当作响。

  军官们还算冷静,

  逐渐放缓脚步,防止施压太狠,把人给压爆了。

  说真的,

  谁也不想莫名其妙的对平民大开杀戒。

  一方进,一方退,

  半个时辰后,

  吴军作战目标全部达成。

  远方,传来了收兵的牛角声。

  ……

  林川心神不宁,

  指挥手底下的3000多民夫打扫战场,将缴获的刀剑矛、斧棍戟叉、鸟枪抬枪火绳枪先搬到大车上。

  然后集中扔到附近的一条小河沟里泡着~

  待局势平缓,再集中处理。

  无非是冶炼回炉~

  吴军向来看不上清军的武器,更别提民间的土造兵器了。

  辎重营的2名军官监督了全过程,

  意味深长的拍了拍林川的肩膀。

  “小林,你是忠诚的。”

  ……

  林川瞬间眼泪出来了,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猛然间,

  他意识到2名军官所说的忠诚是什么了。

  吴军远距离炮击擅动客勇时,自己的反应——勒令底下民夫继续原地坐着,不许起身,不许喧哗。

  再回想起,

  当时周围至少有5门霰弹炮,炮口似乎~

  顿时,他惊出了一身冷汗,

  ……

  近卫军团小股分兵20余队,监督双方解散,各自回乡。

  迄今为止,

  李郁成功的扬汤止沸。

  虽然说,

  没有根本解决问题,但至少暂时保证了问题不再恶化。

  战场周围,

  临时搭建的中军大帐外

  四邑代表100人,客勇代表100人安静就坐。

  士兵们仔细检查了他们每一个人,确保绝无携带武器。

  很庆幸,

  没有主动违禁者。

  在这种关键时刻,李郁不想杀人,除非万不得已。

  ……

  四周,

  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刺刀雪亮。

  广、客代表之间也被士兵人墙隔开,防止意外。

  就好像一个放平的“日”字~

  李郁姗姗来迟,站上帐内的一方木案。

  由于光线的缘故,

  整个人处于阴影之下,且位置高于听众。

  他环视四周,

  深吸一口气,然后大声说道:

  “清廷邪恶,挑拨天下人恶斗。广府人、客家人都乃汉人,本无矛盾,全赖清廷背后挑唆。你们斗的越惨烈,清廷才能高枕无忧。”

  “从今往后,寡人宣布禁止广客械斗。凡有违禁,首领枪决,捣毁祠堂,参与村民全部流放。”

  ……

  说完,

  李郁停顿了好一会,见现场无人敢公开反对。

  这才笑着说道:

  “打来打去,无非为了一个字——钱。”

  “寡人已经下令,从江南调粮入粤。不久,江西春粮上市即可大量就近入粤,粮价下降指日可待。”

  “既然你们已经是吴国臣民,自当给与恩惠。”

  “寡人宣布,从广府年轻子弟当中简拔100名文官,并取消粤西民间冶铁限制。”

  “从客民当中招募大批青壮从军,并开放山区矿禁。”

  “为了减少摩擦,官府将对广客杂居州县进行调整。客人归北,广人归南,以界河界碑隔开。”

  “具体事宜,由寡人的侍卫陆舟会同诸位尽快拿出方案。”

  说罢,

  李郁飘然而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清话事人,大清话事人最新章节,大清话事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