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话事人 501 抵抗指标!

小说:大清话事人 作者:忧郁笑笑生 更新时间:2024-10-19 06:28:11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啪,

  一坨温热的马粪精准的塞入曾小八嘴里。

  世界瞬间静音。

  兀思买悠然哼着小曲去河边洗手了。

  热爱听说书的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听评书《杨家将》,大部分听众自动代入杨家男将,少部分听众代入杨家女将。

  极少数罕见听众代入老太君!

  也不排除,有的人会代入龙头杖。

  总之,都是宋廷视角!

  而,

  前京口八旗降将、现吴军高级军官兀思买就不一样,他代入的是大辽军的视角!

  原因很简单,

  他血管里流淌着草原游牧人的血液~

  ……

  吴军大举南下,

  其中,

  第2军团和江南临时抽调而来的援兵军团,拉着大炮辎重,行军速度快不起来。

  尤其是2军团,经历了多轮大战,士兵们普遍疲惫不堪。

  生火做饭时,

  赵二虎和郑河安,作为两个军团的指挥官步入帅帐。

  “拜见林总。”

  “嗯,一起吃饭。”

  军中汉子,吃饭素来风卷残云。

  林淮生猛抬头,

  盯了许久,说道:

  “郑校尉,你是不是旧疾又犯了?”

  郑河安犹豫了一下,缓缓点头。

  ……

  宿敌,赵二虎面无表情,然心中窃喜。

  飞速将碗里饭食扒拉干净!

  只听得林淮生说道:

  “郑校尉,你部攻取荆州、智取宜昌有大功。你,坐船回武昌野战医院报道吧。”

  “遵命。”

  郑河安没有坚持~

  一来,湖南没有硬仗。

  二来,自己确实撑不住了。

  过度的疲劳,

  导致肝脏再次严重不适,血吸虫病恐怖如斯。

  望着黯然离开的昔日冤家,

  赵二虎心中也没由来的泛起感慨。

  ……

  回想当初,

  在胥江码头时。

  陛下任命自己为胥江码头工人协会的首领,藏兵于民。

  郑河安这家伙带着一帮阜阳刺儿头,一百个不服。

  双方差点发生火并。

  后来,

  陛下支持自己,将阜阳帮暂时冷藏。

  是郑河安借助回乡募兵有功,后来居上了。

  这就叫一步快,步步快。

  赵二虎想的出神,

  冷不丁抬头,望见林淮生正在静静的盯着自己。

  连忙拱手:

  “请林总下令。”

  ……

  当日,

  吴军分兵了。

  拉着大炮辎重,行军速度缓慢。

  所以,

  抽出了3支各2000人规模的轻步兵,只携带弹药干粮,快速南下~

  分东、中、西三路,

  快速控制地盘,接收城池。

  若遇小股清军,歼灭之。

  若遇坚城,拒不投降。则绕道之。

  后续大军,会给予不识相的城池最严重的打击。

  抄家工作小组,闲的发慌。

  这可不是好兆头。

  陛下的心思,可没有瞒着重臣们。

  士绅们愿意放弃抵抗,说服地方官主动开城迎接天兵,自然是极好的。

  不过,

  如果湖广都这样“识时务”,那就很不妙了。

  ……

  “报林总,岳州绿营派人前来请降。”

  “嗯。”

  2名军官,主动割掉了辫子。

  进帐就扑通跪下~

  “岳州镇5000兵丁,愿归顺大吴。”

  林淮生抬头:

  “接受投降,但岳州镇需就地解散。千总以上将官,可到矿上谋一份职务。”

  2人对视一眼,

  再次磕头:

  “我等无意见,不过兵丁们可否带走个人财物归乡?”

  “可以。”

  ……

  基于“打仗不发财”的担忧,

  林淮生带领卫队跟随青年近卫营一起南下,走的是中路。

  刚进入常德府境内,就遇上了前来投诚的官吏。

  这些人卑躬屈膝,满脸堆笑,还是穿着清廷的服饰~

  “常德府,前来请降。”

  侍卫们按照吩咐,挨个放进来。

  “常德府城官绅,拜见天兵大元帅。愿为天兵助饷20万两!”

  “嗯。”

  “我等官吏一心向吴,可、可否~”

  “不可!”林淮生语调平静,“愿意否?”

  “愿意,愿意!”

  常德知府能说什么呢,先保住命和家产再说。

  改朝换代,

  能做到这2点,就是幸运儿了。

  至于说能不能再次起复,后面慢慢的运作!

  ……

  “下官代表桃源县全体父老,请~”

  话音未落,

  一把匕首,丢在了桃源县知县以及2名士绅代表面前。

  然后,

  就听见侍卫爆喝一声:

  “有刺客。”

  砰,

  其中1名颇为壮实的士绅中弹倒下。

  他终于明白,进帅帐之前,

  这帮丘八盯着自己,不怀好意的上下打量是怎么个意思了。

  栽赃啊!

  真黑啊!

  侍卫们全副武装冲进帐内,当场控制刺客,打的血肉模糊才拖出去。

  当然,也没忘了那柄匕首。

  ……

  常德府城的官绅代表看的魂飞魄散。

  这匕首~

  刀柄古朴,刀刃微微反曲。

  典型的苗人所铸短刀!

  1名文官冷脸厉声道:

  “桃源叛逆,妄图行刺大帅!罪孽深重,当诛3族。”

  众人吓坏了,

  连忙附和,甚至愤怒的冲上去踢打血肉糊涂的桃源知县。

  大家都在积极投奔光明。

  你小子这是干嘛呢?干嘛呢?想拉着大家一起死翘翘吗。

  ……

  “好了,此事件乃桃源县密谋。尔等必然是不知的。”

  “是!是!我等忠心,日月可鉴。”

  “既然如此,就当配合大军接收城池,若是再生变故~”

  “不会,绝对不会。”

  常德知府赌咒发誓。

  咬牙切齿,亲自带队去桃源,保证大军入城轻松的拿下全县士绅。

  一桩闹剧就此结束。

  惹得吴军士兵议论纷纷,对于这等清廷忠犬无法理解。

  不过,

  这点伎俩瞒不住大人们。

  反应快的当时就猜到了,这是故意的栽赃。

  反应稍慢的,过后也隐隐猜到刺杀事件站不住脚。

  不过,

  谁能证明当时在帐内发生了什么呢,莫须有嘛。

  谁敢揭穿刺杀可能有假?

  说出口,小命立马没有。

  从正治角度来说,林淮生这样做没有问题,属于规则以内的博弈,不算掀桌子。

  ……

  湖北、湖南两支吴军终于会师了。

  轻骑兵军团校尉,兀思买献上了战俘曾小八,向林总汇报了战况,然后兴冲冲带着土尔扈特人去荆州接收战马了。

  经历了长沙城外的那场战斗,

  土尔扈特人也算是纳上了一份不大不小的投名状,不敢说绝对信任,但可以限制使用。

  步兵炮兵都可以自力更生。

  但骑兵、海军不行。

  都需要外援。

  完全自力更生的结果就是,要走弯路,要付出很多代价。

  不止是需要外援,还需要很多的金钱。

  区区5000人编制的轻骑兵军团,花费可以养3个满编步兵军团。

  海军就更离谱了。

  撒克逊海军1艘一级风帆战列舰成本造价10万英镑~

  等吴国正式组建海军之日,估计陆军要炸毛。

  ……

  赵二虎望着西边连绵的山岭。

  想起了临行前的军令:

  “湖南地形特殊,目前我军的目标是控制湖南的东部和中部。基本达到这个战略目标之后,以军力为威慑,谋取湘西。”

  对于湘西地形,

  最恰当的两个形容词应该是:千峰万岭,层峦叠嶂。

  吴军参谋本部,

  对湘西十分重视。

  感谢马忠义在赣西山区做的那些事,让吴军对于山区游击提高了警惕。

  长沙府,未遇抵抗。

  纷纷投降!

  而且是无条件投降。

  曾涤一把火烧了长沙府,把人心烧疼了,长沙士绅百姓对清廷彻底死心。

  再得知宁乡县官绅的下场。

  两边这么一比较,

  傻子都知道怎么选择。

  ……

  吴军进攻湖南,计划当中必取的关键支点有岳州、常德、长沙、宝庆、永州、道州~

  这6座城池握在手里,

  可以说,整个湘东湘中就是囊中之物了。

  所以,

  林淮生特意叮嘱,这6座城池只要愿降,就必须受降。

  不授予官职,但不必苛责当地官绅。

  “报~宝庆府城拒降,枪炮齐鸣,驱赶传檄骑士。”

  “好!”

  赵二虎冷笑。

  挥手招呼:

  “派人回去送信,等主力拉着大炮过来。”

  “是。”

  “再派人去永州问问,要不要试试我军火炮犀利乎?”

  ……

  林淮生随同中路军,兜了一个大圈子。

  最终在衡州府衡山县停住了脚步,暂时将指挥部设置在县衙,会同参谋团队接收湖广战场的信息。

  湘江在县城外流过。

  水陆交通方便。

  衡山县未曾抵抗,

  不过知县是京城来的满人,见大势已去,士绅怀异心,绿营无战心,遂带着全家一起自尽了~

  士绅们没有阻拦。

  想着,

  这家伙死了可能比活着更有利,死人嘴紧。

  ……

  参谋们匆忙,进进出出,

  不断带回各路消息。

  “报,岳州府最新军报,临湘县、平江县、华容县均已实控。平江士绅心怀不轨,妄图抵抗,被我军镇压。”

  “报,茶陵州愿降。”

  “报,衡阳愿降,但衡阳参将提出要求保留麾下一半兵丁,并加入我军。”

  林淮生抬头:

  “告拒绝衡阳的要求,告诉他们,无条件投降,否则,我军不日自取。”

  对于吴廷的强势,

  湖广两省官绅颇有微词。

  尤其是湖南!

  只不过吴军兵锋正盛,枪炮犀利,许多人不情不愿的接受了投降。

  割辫、悔过~

  ……

  参谋们简单制作了一个沙盘。

  用的是软木,简单雕刻刨切后,做成了湖广沙盘。

  河流雕出深痕,以红漆描制。

  府城、县城以墨点标注。

  1名参谋根据最新战报,将小旗插上占领城池。

  山河一片红~

  形势一片大好~

  绝对的力量之下,无所谓宵小的阴谋诡计。

  第4军团在湖北的行动可谓是武装大游行。

  走到哪儿,城门就开到哪儿。

  经历了白莲教乱,

  湖北士绅的心气不高,只求苟命保财。

  “抄家工作小组”对此颇有微词,拟写公文向苏州府告状~

  状告,

  第4军团不顾大局,只为贪图战场军功。

  ……

  实际上,

  抄家工作小组的言辞很克制了。

  其派驻4军团的小组成员,

  多次暗示:

  朝廷希望兵不血刃进驻大部分城池,但需要少部分城池成为“抵抗典型”,一来狂爆金币,二来震慑周边。

  没有指标,

  但默认“一府一例”。

  黄肆对此表示理解,并在抄家工作小组成员的见证下召开了军官会议,

  以含蓄的方式传达了一下~

  不是黄肆不忠,而是这种事不能明说!更不能落于公文!

  暗示!

  疯狂暗示!!

  ……

  然而,

  4军团中下层军官做出了令人诧异的反应。

  不知是怎么传檄的,

  总之,湖北未占领城池的士绅,乌泱泱的聚集来了武昌。

  抄家工作小组的2名成员出城,望着数十名举着旗帜热烈欢呼的士绅代表,目瞪口呆。

  旗帜上:

  “天门县父老向陛下叩拜。”

  “孝感县百姓拥护大吴。”

  “应城县热烈欢迎天兵。”

  “通城县士绅永远忠诚。”

  再看这些人,

  个个齐耳短发,表情肃穆。

  ……

  围观者成千上万,

  而且,士绅代表越来越多,大多数坐船来的。

  旗帜竖在桅杆上,

  沿途敲锣打鼓,热闹好似过年。

  曾为财税署室长,现为工作小组成员,

  低声说道:

  “黄校尉,汉水、荆江流域大小支流数十条,你说沿途有多少百姓看见了?事到如今,下官只能告诉天下人,湖北全是忠臣,没有不臣。”

  黄肆默然,

  半晌长叹了一口气。

  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他可以预料,

  这事传到苏州府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以及,

  陛下会怎么看待第4军团?怎么看待自己?

  一支阳奉阴违、兵源来自帝国核心区的野战军团,这是什么样的存在?

  ……

  城墙上,

  闻讯赶来看罕见的卫生署长,吴敖脸色古怪,背着手一声不吭。

  养病的第2军团总指挥郑河安,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但是总觉得这事怪怪的。

  若有所思~

  其他伤员则觉得此乃吉兆,欢呼、挥舞双臂。

  百姓们也这么觉得,这不就是说书先生描述的“圣天子在位,天下归心”吗?

  看来,

  大清朝是真的回不来了。

  考虑考虑割辫吧。

  对,

  吴廷依旧是这么的宽容,对于占领区百姓并没有执行“发型即生死”的严令。

  但是,

  一切招募,只向割辫百姓开放。

  无论是官田募佃、巡警征募、民兵征募、以及官方的杂役~

  ……

  吴廷内部认为庶民威胁极小,然官绅威胁极大。

  所以对百姓从宽,

  对中上层从严,

  凡占领区,士绅商贾“留辫不留头”。

  所以,

  在吴国的新占领区,出现了很多奇怪的景象。

  身穿绸缎的老爷们,齐耳短发。

  衣裳褴褛的百姓们,辫子绕脖。

  民间戏称:

  头发越短,地位越高。

  若是走在路上遇见短毛、光头之辈,一定要谦卑的让道,很可能是大人物。

  ……

  武昌城经过战争。

  萧条了好一阵,如今稍微缓过气了。

  城外码头,

  码头甚至塞船。

  湖广来的船里是伤兵、病号。

  江南来的船里是物资、弹药、还有人员。

  城中蛇山周边,好大一块区域被划为野战医院。

  又细分为待诊区,轻伤区、重伤区、传染区、康复区,以及太平区。

  当然,

  还有蛇山上的高级军官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清话事人,大清话事人最新章节,大清话事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