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话事人 507 山上怎么会有门炮?

小说:大清话事人 作者:忧郁笑笑生 更新时间:2024-10-26 06:24:03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杨娥的情绪很到位,情真意切、眼神清澈、淳朴善良。

  甚至感染了周围的百姓。

  不过,

  她还是低估了李郁。

  李郁并没有得意忘形,假惺惺搞与民同乐的打算,只是挥手令侍卫收下了食盒。

  然后,

  以皇家名义捐赠了1万枚银币给御药局十泉街总店。

  其实他并没有怀疑这个妇人别有用意,看着人畜无害,第六感也无异常。

  大约,

  就是一个莽撞、憨厚的民妇罢了~

  ……

  大队人马沿着十泉街向西,拐上卧龙街,之后出城门向南。

  沿途,

  围观百姓成千上万,欢呼连连。

  民间公认,

  吾皇很少巡视,像今日这样的场面太少太少。

  民间说法是陛下天生不喜奢靡,不想扰民。

  实际上,

  李郁是心有顾虑,对拥挤的苏州城内很不放心。

  总之,

  庶民们对陛下存有深深的误会。

  ……

  车马粼粼。

  随同巡视的仅有3名后妃,皇后、杨妃、还有王贞仪。

  身为中宫之主,皇后单乘1辆马车,

  杨妃和王贞仪同乘一车。

  她们没有亲眼目睹刚才那一幕。

  出于礼仪考虑,她们甚至没有公开露面,只是静静的坐在车里。

  “娘娘你看,刚才就是这个民妇给陛下献礼。”

  车厢内,

  贴身丫鬟红儿掀开帘子一角,低声说道。

  ……

  杨妃顺着她指的方向瞅了一眼,

  微微蹙眉:

  “你说的是有孕在身,穿浅绿夹袄,头戴木簪的那个妇人?”

  “是啊。”

  “她给陛下献的什么礼物?”

  “食盒,她家里好像是在附近开饭馆的。”

  王贞仪笑道:

  “御药局落地,万家生佛,造福民间。”

  见无人回应,

  她尴尬的望了一眼杨妃。

  只见往日里温和的杨妃掀开帘子,眼神锐利的盯着那个身影。

  ……

  “杨妃姐姐?”

  “红儿你下车,找几个侍卫跟上此女,到僻静处把人控制住。”杨云娇表情很是古怪,“你跟着一起去,注意不要吓到人家。先带回苏州府衙,就说陛下要赏赐她。“

  红儿有些紧张,下车后拦住了机要处负责人——陆舟。

  陆舟是陛下比较信任的人。

  一听是杨妃娘娘的嘱咐,

  也没犹豫,立马令警卫处分出5个人、1辆马车。

  陆舟自己继续跟着御驾。

  他不想趟浑水。

  如果表现的太过积极,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

  杨娥目送着车队离开,神情怅然若失。

  虽是初冬,天气寒冷,可后背已渗出汗珠~

  她不断地复盘刚才有没有纰漏?

  粘杆处制定了多个刺杀方案,相机行事,她献食盒是第一个方案。

  看似莽撞,实则万全。

  饭菜里有毒,但不是剧毒,而是慢性微毒。

  粘杆处花了100两金子从高原大喇嘛那里买来的秘方。

  大喇嘛虽然不情不愿,但也知道粘杆处鹰犬不能得罪,只是一再叮嘱不能泄露。

  发作期最快1个月,最慢半年,之后逐渐走向死亡。

  除了刺杀。

  皇帝偶尔也可以用来对付某些头疼臣子,弄成类似病死。

  ……

  “李贼没上套?”

  “嗯。”

  “无妨,继续下一步。”

  安慰完毕,同伴迅速离开隐入街巷。

  刺王杀驾何等艰难。

  如果所有的预设方案都落空,那就只剩下最后一道方案——武力突防。

  再难也要试试。

  乾隆已经失去耐心了,粘杆处必须以实际行动展示忠诚。

  ……

  杨娥心事重重地走在石板街上,突然听到背后有车辙声。

  于是,

  默默让到路边。

  马车超过她,却又停了下来。

  一名年轻丫鬟走下来:

  “这位夫人请留步~”

  杨娥心理素质超好,微笑施礼:

  “敢问贵人是?”

  “陛下待会要见你,请上车吧。”

  “谢贵人,民女遵命。”

  杨娥一声不吭上了车,两名侍卫左右夹坐。

  ……

  不远处,

  有人默默目睹了全过程。

  然后七拐八拐,进入一处隐蔽屋子。

  一群大汉正在里面擦拭短刀和弩箭。

  “统领,杨娥被士兵请走了,态度很客气。他们应该只是怀疑~”

  “很好,按计划行事。”

  众人扭头望向屋内仅有的1名女子~

  女子脸色微变,起身,解开外面的夹袄。

  “为了大清,来吧。”

  屋子角落里,

  皮鞭、匕首、烙铁、夹棍一字摆开。

  “姑娘,对不住了。”

  ……

  一名侍卫跟上马车,低声说道:

  “禀杨妃,已用犬试过食盒内每一道食物。一切正常。”

  就算王贞仪再傻,此时也猜到了杨妃的用意。

  小心的询问道:

  “姐姐,你怀疑那个女人?”

  杨妃笑笑,看起来还是那么的温柔:

  “以防万一。”

  “陛下的安危超过一切。说起来,妹妹你这肚子?”

  王贞仪小脸微红,岔开了这个关系到全人类繁衍的宏大话题。

  此间玄机不足以向外人道也。

  陛下知,自己知,就够了。

  杨妃莞尔一笑,不再多问。

  她早就看出来了,宫中就属仪妃最为特殊。

  陛下宠爱其他妃子是因为肚子,宠爱仪妃是因为脑子。

  ……

  杨妃如此敏感不是因为看出了破绽,而是出于职业病。

  特务,容易多疑。

  就好比文人,容易酸。

  都属于不可避免的职业病。

  车队突然停下,

  有骑士高呼:

  “到石湖了。”

  李郁掀走出车厢,感慨万千。

  前方,是已经竣工的一级河道网其中一段。

  若发生内涝,积水可通过这段河道快速排入太湖,之后经过松江府那边的河道排入东海。

  不少民夫在忙碌。

  细看会发现这些挖河的民夫健壮结实,身板笔挺,眼光锐利,满身泥水~

  挖河是个苦活,沾染点泥水才正常。

  导演用心了。

  ……

  “陛下来看望大家了。”

  民夫们纷纷放下手里的金属工具,徒手爬上岸,跪地山呼万岁。

  周边居住的一些百姓也跟着来看热闹。

  然而,

  随驾众人却发现,

  陛下眉头微蹙,目光越过所有人投向了远处的上方山顶峰~

  大部分人对此,觉得困惑。

  然而,

  随驾的工业大臣杜仁、经济大臣范京却不约而同的想起了一件往事。

  对视瞬间,俩人面色发灰。

  范京挤出人群找到巡警署长。

  低声问道:

  “上方山顶,你派人查过了吗?”

  ……

  苏州府巡警分署署长一愣,

  随即低声回答:

  “禀大人,下官于2日前派人搜过。此时,山顶应有6人留守。”“你现在亲自带人再上去一趟,多带人手,不要声张。”

  “是。”

  巡警署长没有多问,立马离开人群去召集他的手下。

  范京扭头望去,只见陛下笑容如常、频频挥手。

  只不过,步伐略快。

  ……

  陛下绕开了湖边那座提前1天搭建完毕,还铺设了红色锦缎的简易木制高台,毫无当众演讲的兴致~

  朝着上方山相反的方向走开。

  走路忽左忽右,忽快忽慢。

  一众臣子当然要紧跟陛下的方向,欢呼的民夫、周边的农夫们也得跟着挪动。

  现场变的乱七八糟,像菜市场。

  但是气氛依旧热烈~

  陛下笑着说道:

  “都陪寡人散散步。”

  “初冬的江南,别有一番韵味。”

  话虽如此,陪同的臣子们心里都忐忑不安,司马尚后背全是冷汗,极度不安。

  电光火石之间,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放慢速度低声询问属官:

  “本官再问你一次,十泉街那个刁妇真的是什么饭馆老板娘吗?”

  属官被上司充满戾气的脸吓了一跳,

  结结巴巴:

  “是,是啊。”

  ……

  上方山顶,树木葱郁。

  树丛里竟然藏着一门九成十成炮~

  粘杆处首领尹塔蹲在树后,低声咒骂:

  “李贼怎生得如此狡猾!!”

  “快,调整炮位。”

  九节十成炮是清军的一种特色火炮,曾在金川之战崭露头角。

  炮身分为9节,各节长短粗细相同。

  一端刻阳螺纹,另一端刻有阴螺纹。使用时只需将各节相继旋接,再以铁箍固定即可开炮。

  如果是整尊大炮很难千里迢迢运到苏州府,躲不过检查。

  但是拆成若干段和铁器混在,过关卡轻轻松松~

  普通士兵们谁也没见过世上竟然有可拆迁的大炮。

  ……

  “开炮。”

  “不行啊,百分百打偏。”

  “再犹豫,那李贼就要离开射程了。”

  “首领,开炮没有意义啊。”

  炮手的额头布满汗珠,他曾在金川呆了4年,亲手轰出去的炮弹不少于300颗。

  这一趟,他想博个富贵。

  乾隆命令:

  击毙李贼者,无论何人,封世袭侯爵,赏黄金2万两,良田5万亩。

  尹塔恨不得手持利刃飞出2里地,飞到李郁面前,让他知道什么叫匹夫一怒血溅三尺~

  然而,

  似是心有灵犀。

  李郁竟然停步,扭头又望了一眼上方山顶。

  隔着2里半,隔着水晶镜片,把举着千里镜窥视的尹塔吓出了一身白毛汗。

  ……

  尹塔怎么也想不到,

  数年前,

  李郁和手下商量过,在上方山顶提前架设多门火炮,待乾隆南巡的船队驶入石湖登上天镜阁时来个正义灌顶,给老小子注入点江南汉人的正能量。

  封建时代,皇帝出行的路线很好估测。

  要考虑交通、考虑扈从大军、考虑沿途是否有碍观瞻、考虑沿途景点风光、考虑休闲娱乐。

  最终,

  压根没有多余选择。

  毕竟,地方官总不能安排皇帝到村里踩泥巴路,吃杀猪菜,玩柴禾妞吧?

  ……

  皇帝出行必定优先考虑走水道,其次才是修缮过的石板官道。

  而且能入皇帝眼的户外景点也不多。

  要风光秀丽,还要人文荟萃。

  天镜阁孤零零的坐落在石湖当中,一座小岛就是一座宅子。

  乾隆有点特殊癖好~

  他喜欢令妃,就让令妃不停的生孩子,直到油尽灯枯。

  他喜欢《快雪时晴帖》,就不断盖章,直到填满字帖所有空白处。

  他喜欢傅恒,就把傅恒用到累死。

  他喜欢江南,就不停的下江南。

  上一次南巡,他对天镜阁很感兴趣,但对建筑形制不太满意。

  如果再次南巡,必定会来验房。

  ……

  想到这些,

  李郁散步的路线更加飘忽,忽左忽右,忽前忽后。

  上方山顶的粘杆处刺客们只能不停搬动九成十成炮。

  没有炮车,就是一摞土袋子垒起的简易炮架。

  众刺客忙的头顶热气蒸腾~

  恨不得把李郁抓上来,千刀万剐。

  你踏马的好歹也是个帝王,能不能稳重点?

  炮手刚擦汗:

  “好了好了。”

  观察哨立马低声回应:

  “不行,他又又又往右手边移动位置了。”

  ……

  杜仁一咬牙,

  当众大声说道:

  “陛下,今日寒风凛冽,臣等体弱有些不适,不如今日就到这里吧?”

  “好,准了。”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李郁匆匆上车,车队原地掉头朝着府城而去。

  这下,

  上方山顶的粘杆处刺客们全傻眼了。

  尹塔气的猛踹树干。

  “走,下山。”

  “嗻。”

  树丛里丢着几具巡警的尸体,鲜血已经干涸。

  粘杆处正面肉搏的武力不是普通巡警可以抵御的。

  ……

  司马尚已经紧张的无法正常说话了。

  他凑到范京身边:

  “大、大人,下官想问一下,今日今日~”

  范京不太喜欢这个家伙。除了气场不合之外,和教育大臣宝座归属有关。

  司马尚的好朋友,卫生署长吴敖已经对自己的妻族竞争教育大臣造成了严重威胁!

  所以,

  他没好气的抛下一句:

  “今日无事,回府听曲。”

  然后,

  一夹马腹,甩开了这个讨厌的小人。

  ……

  陆舟想了想,拍马跟上车驾。

  透过车帘低声禀报:

  “陛下,杨妃娘娘在府城时令侍卫们拿下了那个献食盒的女人。”

  “知道了。”

  车厢内,

  李郁感觉到了深深的杀意。

  谁说女人才有第6感?优秀的男人甚至有第7感。

  此时,他几乎可以断定有人在暗中要对自己不利,而且箭已在弦上。

  想到这里,

  他大喝一声:

  “停。”

  车队突然停止,停在了距离府城10里的官道上。

  寒风呼啸~

  李郁走出车厢,抬头望天。

  铅灰色的云层好似厚实的棉花被,遮蔽了本就不多阳光。

  这个冬季有点冷~

  ……

  李郁招招手。

  一名禁卫军官快步过来,微微弯腰拱手道:

  “陛下~”

  “随驾兵力多少?”

  “禁卫军400,巡警200。”

  “够了!”

  李郁眼睛里闪烁着愤怒,指着官道下的一处林子。

  “传令,车队就地歇息。

  “给刺客一个机会。”

  “寡人,就在这里等着他们来。”

  皇命传达下去,

  车队驶下官道,将马车围成了一个圈子,皇族和重臣们待在中间。

  外围,

  禁卫军和巡警们枪上膛,刀出鞘,跃跃欲试。

  在皇帝的注视下作战,军功可是即时的哟。

  ……

  位于警戒圈中间的一辆马车车厢里,李郁和杨妃对面而坐。

  杨妃依旧淡定。

  李郁盯着她的脸,问道:

  “你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清话事人,大清话事人最新章节,大清话事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