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沅陵县临时指挥部,各路军报陆续传来~

  沙盘上,

  红色小旗标注的位置又新增两处。

  一处是麻阳县城。

  一处是保靖县城。

  一南一北,好似封印,摁住了湘西群山。

  ……

  参谋们分成两半,

  一部分手握铅笔,在大幅作战地图上标注各地兵力。

  一部分计算后勤收支,估算冗余。

  后勤路线危机重重,小股押运兵力寸步难行,每次动则3000士兵起步,纤夫船夫上千,舟船前后连绵十余里。

  “林帅,人带来了。”

  “嗯。”

  林淮生拉过两张椅子,示意来人坐下。

  ……

  “你说辰溪县有煤?”

  “对,小人常年跑沅江航线,打顺治~呸,打鞑子入关后,辰溪那边一直在挖煤,装船后卖到常德,甚至长沙。”

  “矿坑距离县城远吗?”

  “禀大人,辰溪的煤炭与其他地不同,遍地是煤,地下都是煤。”

  林淮生露出了一丝笑容。

  问道:

  “确定?”

  “小人拿脑袋担保,都是亲眼所见,土法挖坑就能出煤,只是厚度不同罢了。”

  “好,下去领赏吧。”

  这名在沅江长期跑船的船老大拿到了200枚崭新的银币,笑的合不拢嘴。

  ……

  辰溪产煤,历史悠久。

  而且确如此人所说,煤炭分布广泛,地下都是煤层。

  林淮生当即下令:

  征集民夫500进驻辰溪挖煤,选矿位置注意尽量靠近县城。

  如此一来,

  可以解决大军烧水、做饭、取暖等燃料问题,后勤船队能够腾出更多的空间装载弹药。

  陛下早就讲过,发展工业就是利用煤铁。

  有煤铁的地方,就会刷出吴军。

  “林帅,您要的那个山地步兵营到了。”

  “到哪儿了?”

  “该营在江宁换装坐船,刚抵达桃源县。”

  “告诉他们,休整3日后出兵清剿新店镇至沅陵段沿江密林内的敌人。我不管方式,不问手段,我只要结果。一个首级10枚银币,现兑。”

  ……

  参谋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声问道:

  “首级有要求吗?”

  “不分男女,不分老幼。”

  “是。”

  参谋快步离开,草拟军令。

  啪,

  盖上鲜红的钦命陆军部大臣金印。

  刚抵达桃源县的这支山地步兵营编制500,多为云南人。

  该营自从江宁紫金山战役亮相后,被调令驻扎仙霞关,长期默默无闻。

  平原作战不需要他们。

  如今收到陆军部调令,该营千里迢迢调至湘西,欲一展身手。

  ……

  林淮生对着地图苦思冥想。

  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凤凰城。

  根据情报,盘踞在凤凰城的湘西武装有1万人,加上周边联军,理论敌人数量最少2万,最多的话~可以是10万。

  吴军是外来人,论号召力肯定不如湘西坐地户。

  清廷旧官、土司、豪强、土匪都能影响一方,而且他们熟悉地形,熟悉气候,熟悉小路。

  这些坐地户一呼百应,湘西汉子从者如云。

  曾涤在湘东又烧又抢,臭名昭著。但是在湘西老家的名声好的很。

  在这种情况下,

  自己指挥每一步行动都必须小心翼翼,稳扎稳打,不能被敌人抓住破绽,尤其是不能丢掉后勤据点。

  想到这里,

  林淮生又追加了一条命令:

  沅陵、泸溪、辰溪、麻阳4枢纽驻军,皆应在城外构筑野战工事。

  深壕,矮墙各不低于2道。

  还应就地取材,削竹为钉。

  防止湘西敌军狗急跳墙,抓住一点突围,用人海战术淹没城池。

  ……

  漫长的沅江是湘西地区的母亲河,出湘西山区后,流经常德,最终汇入洞庭湖。

  它拥有上游支流无数,如辰水、武水、沱江等等~

  出于种种原因,

  吴军的湘西会战计划,围绕着沅江展开。

  一来,方便运输船队。

  二来,不容易迷路。湘西雾多,迷路概率太大。

  三来,逐个摧毁沿岸城镇。

  说来也好笑,

  人类发展了几千年,依旧离不开水。

  大型城镇必须近水,毗邻水道。

  即使发展到后工业时代,在远离河道的山上或者荒漠建一座城池也属于不可思议的奢侈行为。

  水,是生命之源。

  火,是文明之源。

  离开水和火的生活,简直不敢想。

  ……

  沅江下游,距离沅陵县城100多里外的一处河畔平地——瓦窑坪。

  村子萧条死寂。

  人都跑了~

  一支从桃源县出发的船队在此停泊,船仓遮盖油纸布,押送士兵和船夫纤夫们三五成群生火做饭。

  为了安抚这些可怜的苦力,吴军给他们提供了每日定量的烈酒和烟草。

  效果特好。

  民夫们抵触心明显减少。

  酒精和尼古丁可以迅速拉近男人之间的距离,哪怕属于不同阶层。

  荒村、浅摊、夕阳,

  大家同病相怜,喷云吐雾,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这一路的行程。

  ……

  2里外的山顶。

  有人窥视许久,观察船只数量和押运士兵数目。

  1刻钟后,悄悄消失在黑幕中。

  2个时辰后,成功将情报送回老巢。

  河谷中,

  分布着上百茅屋和各式临时搭建的三角棚,这里是赵庄文麾下游击武装的屯点。

  村口犬吠,

  哨兵确认是自己人后,将其引入。

  “赵大人,来肥羊了。”

  赵庄文一咕噜爬起来,点燃豆油灯,披着衣服走到缺了一条腿的桌子旁展开地图。

  俩人一番嘀咕,

  赵提笔圈出一地——侯家湾。

  ……

  半个时辰后,山谷营地逐渐喧嚣。

  火把挨个点燃,汉子们整理武器默默整队。

  仗打到这份上,已经不是为朝廷而战,而是为了生存而战。

  2000人在山里创业,物资消耗奇快。

  打猎和采野果只能作为补充,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赵庄文也不愿意打劫乾州老乡,那就只剩下一条路——伏击吴军后勤船队。

  比缺粮更严重的问题是缺布匹。

  士兵们长期在山里穿梭,衣服烂得快。

  其实鞋子磨损更快。不过,这帮山里汉子选择不穿鞋。

  ……

  沅江九曲十八弯,在侯家湾几乎来了个180度的大弯。

  船队老大一声吆喝,纤夫们默默登岸拉纤。

  从桃源到沅陵,这一趟每人可以拿2枚银币。到辰溪的话,可以拿4枚。

  虽是春天,气温偏凉。

  纤夫们却不约而同的将衣裳留在了船上,好似原始人一般踩着河滩,肩膀拉着粗纤,缓缓前进。

  这不是行为艺术,而是为了减少布料磨损。

  一个字:省~

  纤夫们从入行开始,肩膀被磨破,流血,结疤,再磨破。

  反复重复,肩膀慢慢的就长出了坚实的角质层。

  说者平平淡淡,听者只觉新奇。

  ……

  船头甲板,1名军官举着千里镜瞭望。

  除了山,还是山。

  连绵不绝的绿色。

  一群人躲在树荫里默默盯着船队,压根不担心被发现。

  “赵大人,可以了。”

  “开始。”

  汉子们撬棍发力,无数山石随之隆隆滚落。

  纤夫们立马丢弃纤绳往河里跑。

  船队队形混乱,打头的船在水流作用下原地打横,船工忙不迭的划桨靠岸。

  前方河道有大弯,无法划桨前进。

  船队必须靠岸击退敌人后,由人力拉纤过弯。

  ……

  “放箭。”

  山顶,箭矢腾空而起。

  身穿红黑军服的吴军步兵和不穿衣裳的纤夫乱糟糟倒下一片。

  听枪声,

  这一趟吴军船队的押送兵力火力单薄。

  赵庄文心情激荡,他可太需要这批物资了。

  “快,冲上去和吴军肉搏,别杀那些船工和纤夫。”

  号角声响起。

  乌泱泱的人群冲出密林,他们的目标是一艘搁浅的由漕船改装的平底船。

  突然,竹篾船舱顶被人从里面用锋利的刀子破开。

  侧舷亮出了3门小型弗朗机炮。

  士兵们快速调转炮口点燃引线。

  接二连三的炮声中,冲在最前面的湘西游击武装齐刷刷倒下,鹅卵石被鲜血染红。

  ……

  赵庄文的老底子,武昌新军残部见过世面。

  多名老兵大吼:

  “闪开,从两边冲。”

  乌泱泱的人群立马分作两群。

  然而,

  他们没想到吴军的船载小型弗朗机没有死角。

  炮手换上新药室,水平转动方向,喷出炙热的铁砂~

  弗朗机炮缺点很多,但一直未曾被淘汰就是因为超高射速。

  一俊遮百丑。

  炮手配合麻利,一人换药室,一人持火把。

  叮当叮当~

  一个个滚烫的铁膛药室在船舱内冒着袅袅白烟。

  ……

  100多人中弹倒在河滩上,痛苦挣扎,鲜血淋漓。

  赵庄文居高临下,看的手脚冰冷。

  他发现吴军固定在船舷的小型弗朗机几乎不存在死角,想怎么转就这么转,可以俯仰,可以水平。

  3门弗朗机加上100多杆燧发枪,防线愣是坚不可破。

  “撤,撤。”

  鸣金收兵。

  众人狼狈的在山里行军,垂头丧气,有的忍不住小声哭泣。

  太惨了。

  这一趟下山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赵庄文俯身想拉起一名摔倒的部下。

  却听得~砰!

  一颗独头弹呼啸着掠过他的背部,某个倒霉鬼替他死了。

  ……

  “有伏击,有伏击。”

  密林中枪声大作。

  两侧山壁,回声来回震荡,无法判断敌人数量。

  一刻钟后,

  两边阵线形成,皆躲在大树或者石头后还击。

  赵庄文懵了。

  吴军进山了?吴军怎么敢进山了?

  这么久了,

  大家各司其职,自己专事伏击,吴军专事被伏击。你为什么要走我的路?

  ……

  “大人,怎么办?”

  “绕过去,从背后干掉他们。”

  没一会,

  绕路的方向传来隐约的枪声。

  赵庄文目瞪口呆,巧了,对面吴军又走了自己的路。

  更可怕的是,对面林子很安静。

  许久之后,

  己方的3名汉子离开障碍,刚走出去几丈,对面林子的枪声骤然响起,2人中弹,1人幸存。

  ……

  从闽浙交界的仙霞关调来的那个山地步兵营,正式亮相了。

  这帮云南汉子脚蹬草鞋,腰挎短刀。

  手拎雷铳,这是一种骑兵武器,大口径,短枪身。

  他们不声不吭蹲在林子里,眼睛并不是唯一的观察器官,耳朵和鼻子都在观察。

  跑过马帮的汉子特别敏感。

  无论是人的,还是动物的~

  他们一路翻山越岭,稍稍落后于船队,充当了黄雀的角色。

  ……

  两边都不敢动,进入僵持。

  山地步兵营士兵很淡定,摸出肉干条塞入嘴里。

  加糖风干肉——江南食品厂出品的新一代压缩便携军粮系列之一。

  虽然口味糟糕,但是价格昂贵。

  透过树枝缝隙投下的阳光逐渐减少。

  赵庄文的部下饿的肚子咕咕叫,肠鸣此起彼伏。

  但是为了活下去,所有人坚持忍着。

  直到,

  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树林中。

  虫鸣、兽嚎、各种悉悉索索,似乎是另外一个世界来临了。

  赵庄文低声:

  “摸上去,弄死他们。”

  一群汉子握着短刀斧头,隐入夜幕朝着敌人阵地去了。

  ……

  没有枪响,没有收获。

  敌人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消失了,赵庄文感觉到了一种难以形容的恐惧。

  这就好比打猎,猎人和猎物的角色并不是固定的。

  夜幕中,有人凑过来。

  “赵大人,怎么办?”

  看不清脸,但声音充满焦虑。

  “集结,准备回营。”

  花了2刻钟,散布在黑暗密林中的湘西汉子完成了集结,不敢打火把,怕变成活靶子。

  黑暗森林法则特别适用于湘西~

  ……

  一路上,赵庄文逐渐恢复平静。

  他不知道吴军从哪里弄来的这支山地步兵,但是他陡然想明白了整件事情的全过程,紧接着推算出了吴军的战略目的。

  强力迁移百姓,武力清剿小股游击武装,这是要发起决战了!!

  林子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鸟叫虫鸣几乎消失。

  湘西武装全靠熟悉地形,摸黑归营。

  赵庄文苦苦思索,这帮敌人跑哪儿去了?他们或许也是山里人出身,但是他们肯定不熟悉湘西。

  漆黑的林子,能藏到哪儿呢?

  突然,他心灵神至。

  抬头~

  大喝一声:

  “树上有人。”

  ……

  正如他所料,吴军居然上树了。

  这些动则几十年一百年的大树粗壮结实,四五个人上去蹲着毫无压力。

  枪声骤然响起,树冠里火光乍现。

  吴军居高临下,湘西武装自下往上。

  双方疯狂对射。

  一方是用火枪,一边用弓箭。

  起初,吴军优势巨大。

  慢慢的,湘西人依靠弓箭射速逐渐掰回优势。

  不断有中箭吴军坠地。

  然而,

  这些来自云南马帮的汉子很快就想出了应对办法。

  一名汉子拨开随身携带的火折子,管内小小火苗腾起,成功引燃周围树叶。

  然后,他挥起一刀~

  ……

  接二连三,燃烧的树枝坠落。

  远望,此景甚美。

  好似流星坠地,火树银花。

  不过,

  赵庄文却瞳孔剧震,他发现了大麻烦。

  枯叶着火,火势蔓延。

  己方在明,敌方在暗。

  经常被偷窥的朋友都知道,当你走进房间,打开全屋灯光的时候,你就是外面黑暗中无数人的焦点。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清话事人,大清话事人最新章节,大清话事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