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淮生出于谨慎,

  下令在凤凰城外,将曾涤为首的100余名湘西武装首领斩首示众。

  头颅悬挂于城外~

  于附近暗中布置一支精锐,剿杀意图靠近收尸的不轨者。

  同时,

  从俘虏中甄选少数老弱病残,扣押家眷,令其去周围山中劝降。

  其余俘虏每10人一队,以一根麻绳捆住所有人的右脚踝,在押送下沿着沱江——武水——沅江出山。

  陆军部已有筹建第2派遣军团的打算。

  湘西俘虏,不可放归。

  一部分编入第2派遣军,一部分送去大冶铁矿。

  强制搬迁出来的湘西百姓,迁徙至长沙周边,耕种因战争死亡造成的无主耕地。

  若有潜逃,一概处决。

  ……

  参谋们一致认为,散落在武陵山里的清军散兵游勇愿降最好。如果不愿投降,也没关系。

  大山里物资匮乏,小股军队扼守城池、交通要道即可。

  林淮生认可了这个方案。

  山里养活不了成建制的军队,至多能供养小股土匪。

  西边铜仁,有黔军封锁。

  东边常德,有吴军封锁。

  加之,沅江沿岸几成空城,无人耕地,无人供养。湘西,掀不起浪了。

  ……

  为了减轻补给压力,林淮生下令先撤5000士兵回常德府。

  坐船顺水而下,路程轻松。

  一路上,鲜有袭击。

  散兵游勇们再也没有心思搞游击战了,惶惶不安的龟缩在山洞里,四处寻找粮食盐巴。

  数日后,

  王生烈来了,只带了一队亲兵。

  脑后辫子已割,身着绸缎长衫,整个一商贾既视感。

  “罪将王生烈,拜见林帅。”

  “快快请起,以后就不必拜本官了,与朝廷规制不同。”

  王生烈茫然~

  林淮生依旧面无表情:

  “陛下有旨意,王生烈有大局观,封忠诚伯,赏银50万两,并赏赐松江土地100亩,供建宅用。”

  “忠诚伯,恭喜了。”

  ……

  打发了王生烈,林淮生秘密召见前去贵州接洽劝降的使者,仔细询问过程。

  次日,

  又召王生烈,陪同巡视湘西长城。

  只见城墙连绵,坚固厚实。

  “想不到,西南大山当中,竟有如此雄壮绵长的工事。”

  “林帅有所不知,墙外的生番部落凶悍的很,打前明开始,官兵就组织了多次进剿,然生番总是败而不亡。”

  “生番所倚是何?”

  “熟悉大山,悍不畏死。生番分2部,腊尔山部落爱穿红,雷公山部落爱穿黑。”

  “规模如何?”

  “男女老幼全部加起来,不到十万人吧。再多,就养不活了。”

  王生烈的职业生涯,绝大部分时间在和贵州境内的部族打仗。

  所以他是最了解情况的人。

  想了想,又补充道:

  “有湘西长城,有陛下麾下精兵,生番不足虑。敢出山就剿他们,不出山就随他们自生自灭,于大局无害。”

  ……

  2日后,

  一支吴军开进了镇远城。

  王生烈身穿吴军军服,骑着战马走在最前头,以胜利者的姿态开进了他熟悉的地盘。

  没过多久,

  传来了威远镇总兵周西发举兵响应王师入黔的消息。

  两部东西夹击,围困贵阳,等待后方重炮运抵。

  消息传到昆明,阿桂半夜未眠。

  枯坐衙署,对前途感到极度迷茫。

  再三琢磨之后他决定不发兵救援,而是收缩麾下精锐军队至昆明附近集结。

  贵州,不要了。

  ……

  从理性的角度讲,阿桂将精锐和钱粮消耗在贵州很不划算。

  有清一代,贵州全省的赋税最低。

  总额甚至达不到东部一个州县。

  阿桂历任军机,他知道清廷对于贵州唯一的要求就是别造反。

  救黔,不智。

  除此之外,他还有个担忧。

  广西和吴廷眉来眼去,万一自己率兵救援贵阳,广西突然出兵杀入云南捅了自己后腰。

  不得不防~

  ……

  次日,

  他派出多路秘密使者,携带写在明黄绸子上的委任状潜入贵州。

  凡黔地土司,皆封土王,世袭罔替。

  凡黔地士绅,皆封土知州,世袭罔替。

  腊尔山部落头人封“铜仁大王”,雷公山部落头人封“黔东大王”。

  主打一个既然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好好用。

  伤害,互相伤害呗。

  一张轻飘飘的委任状,看似滑稽。

  但,

  一定会有人当真。

  因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

  不过,吴廷也很理智。

  攻下贵阳,控制滇黔通道,就算达到了战略目标。

  对于贵州其他区域,暂时不问。

  愿降尽降,厚赏银钱。

  不愿的也不勉强,各过各的,别来惹事就行。等天下大定,再回过头来狠狠收拾他们。

  消息传出,各方振奋。

  唯独广西惶恐。

  ……

  范京再次派出使者,面见广西团练大臣陆廷升。

  措辞严厉:

  “~湘西已是前例,若广西再执迷不悟,10万大军克期从广东、湖南发起进攻,届时,玉石俱焚,后果自负。”

  陆廷升当时就汗如雨下,和一众手下磋商2个时辰后,表示愿降。

  但有两个小小条件:

  一,广西赋税不得超过前清征收比例。二,妥善安置桂军,或整编,或发放遣散银。

  ……

  广西如此识趣,许多人松了一口气。

  范京欣喜若狂,可以回苏州交卸钦差关防了。说服了广西贵州,功劳耀眼。

  而白健仁等经历了廉州战役的军官们也是如释重负,不想打下去了。

  林淮生也难得露出微笑,心情轻松,带着卫兵打猎消遣。

  如果广西顽抗,会比湘西还麻烦。

  地大,需要更多的兵力。且一旦露出破绽或者陷入胶着,具有战略眼光的阿桂必定从云南出兵搅局。

  那样的话,西南就成了绞肉机。

  打~

  要集中更多的人力财力,无暇北伐。

  不打~

  广东是吴廷的钱袋子,湖南的吴廷的米袋子。

  广西!东接粤地,北临湘地。

  北伐时,一旦有变,广东和湖南危矣。

  广西和徐州差不多,和平时期,怎么看都是平平无奇。但是打起仗,那就是香饽饽。

  ……

  陆廷升也很干脆,一不做二休,集中4万人围困省城南宁。

  围而不打。

  公开宣布改弦易帜,竖起吴军大旗。

  大声控诉清廷罪状18条。

  南宁城头,广西巡抚盛荣气的跳脚,破口大骂。

  15日后,

  从湖南永州出发的吴军先锋8000人姗姗来迟,在途经桂林府时耽误了时间。

  桂林是广西文脉最盛,山清水秀之地出才子。

  感念清廷之恩的陈、龙、张、刘四姓家族组织乡勇,据守府城。

  吴军花费了2天时间,以碾压式的火炮优势攻破府城临桂,当众斩杀官绅以及各级军官400余口。

  桂林山水为之变色。

  ……

  “陆大人,待我军炮火压制之后,你部即可进攻。”

  “遵命。”

  陆廷升四处观察,心中苦涩。

  吴军警惕心十足,加农炮指着南宁城头。

  对付步兵的榴弹炮、臼炮却是隐隐指向在东侧的桂军,步兵更是毫不掩饰提防之心。

  “开炮。”

  军官一声号令,12磅加农炮群喷出火焰,十几颗实心铁球砸向城墙~

  陆廷升目不转睛的观察。

  这是他头一次见识吴军的炮术。

  第一印象是打的远,第二印象是打的准。

  火炮攻城,科学打法是摧毁垛口、敌台、箭楼、城门楼子,让守军没有藏身之地。而不是轰城墙,妄图城墙倒塌。

  当然,

  如果火炮口径特别大,或者城墙很薄,另当别论。

  ……

  南宁城头,清军火炮也有反击。

  1刻钟后,明显不敌。

  见火候已到,吴军炮兵将更多的6磅加农炮推行抵近,加入轰击的序列。

  南宁城头硝烟弥漫。

  1名上尉故意勒马凑过来,询问:

  “陆大人,可曾见过如此火力?”

  “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陆廷升酸溜溜的回答。

  又过了1刻钟,炮击停止。

  轮到桂军表演了。

  吴军传令兵高举小红旗,奔跑呐喊:

  “军令以下,攻陷南宁。尔等不要给广西人丢脸。”

  ……

  乌泱泱的桂军民团抬着云梯,冲向弥漫在硝烟当中的城墙。

  十几架狭长的壕车被推入护城河,溅起水花。

  无数人肩负土袋,扔进护城河。

  慢慢的,云梯架起来了,越来越多。

  守军也开始反击,弓箭、礌石滚木、滚油、石灰瓶~

  云梯上血迹斑斑。

  不断有攀爬士兵坠落,又不断有人踩着云梯冲锋。

  城墙下,

  桂军的弓箭手和火绳枪手也开始压制。

  双方杀的势均力敌,伤亡颇大。

  不时有中箭守军从光秃秃的城墙坠落,发出凄厉的惨叫。

  广西巡抚盛荣拎着大刀,带着亲兵督战。

  他很清楚,南宁一旦失陷,自己绝无被宽恕的可能。

  ……

  “绿营弟兄们,本官就站在这里,若是城破了,本官就第一个从这跳下去。”

  “云贵王阿桂的援兵已经在路上了,坚持住啊。”

  “倒油,烧,烧死他们。”

  南宁城中囤积了许多桐油,倾倒燃烧。

  城下黑烟滚滚,一架又一架云梯被烧塌。

  陆廷升看的拳头紧攥。

  然而,吴军按兵不动,静观战场,丝毫没有伸出援手的打算。

  好几次,

  他想开口借兵。

  1000火枪手,不,800就够了。

  ……

  站在旁边、曾和他两次打过交道的使者傅聪,鸡贼的猜到了他的心思。

  低声道:

  “大人,火候未到。”

  陆廷升心中无声叹气,他大约明白了吴廷用意——下马威!

  借南宁一仗,让桂军生出敬畏之心。

  溃退下来的桂军开始重新组织进攻。

  第二次蚁附攻城。

  人数过万,无边无际。

  梧州府将官白健仁也在其中,手持刀盾,低头猛冲。

  “杀,杀进南宁。”

  稍有悟性的人都猜到了后方吴军袖手旁观的用意。

  今日之战,既是桂军的投名状,也是对桂军战斗力的评估。

  如果能攻陷南宁,会被稍微高看一眼。

  如果拿不下南宁,以后的日子不会好过。

  ……

  几十架云梯再次架上城墙。

  2000桂军弓箭手在城下疯狂抛射,哪怕误伤了自己人也在所不惜。

  攀爬云梯的更是速度飞快。

  阵后,吴军军官们低声议论友军表现。

  陆廷升听到了一句:略似西山健锐营。

  攻城血腥无比,

  个人武艺在此时毫无意义,双方都杀疯了。

  伤亡士卒就像秋天的树叶,不断往下坠落。

  1刻钟后,南宁守军意志崩溃。

  巡抚盛荣走到城墙边,抹了脖子。

  尸体坠城。

  疯狂的桂军民团踩着云梯、呐喊着冲上城墙,砍断清廷旗帜,插上吴旗。

  ……

  陆廷升闭上眼睛,捏紧双拳。

  半晌,

  吴军动了,步兵开向吊桥。

  一名中尉走过来,抱拳:

  “请陆大人入城,速速节制麾下士兵撤出南宁接受整编。城防交给我们。”

  “好,好啊。”

  陆廷升翻身上马冲向城门口,一路高呼不止。

  半个时辰后,

  城内、城外两桩事一起进行。

  城内,只对陛下一人负责的抄家工作小组轻车熟路,照单抓药,依次逮捕各级官绅、豪强、商贾。

  抓人、封门、抄家。

  整个过程做到了精细化流程化。

  既审讯俘虏,也走访乡邻,还策反部分地头蛇胥吏提供线索。

  鱼鳞册全是水。

  隐田,隐产,那是揪出一串又一串。

  抄家工作小组深刻体会到了冰山一角的含义,向陛下提出“重新丈量天下田亩”的建议。

  兹事体大。

  虽然陛下早就想摸清天下田亩。

  然,牵一发则动全身。

  一时间无法投入足够的人力精力来推行“清查天下田亩”,暂时搁置待议。

  ……

  城外,

  正在对桂军进行现场整编。

  “奉旨,桂军忠勇可战,整编1万5千到2万人,番号帝国陆军第7军团。”

  【吴廷内部认为,如果桂军今日没能拿下南宁,至多给整编3个步兵团。】

  “广西,既已纳入朝廷,自当交税完粮。”

  “每亩田需交纳春粮、秋粮各40斤,士绅亦不得例外。徭役每年15天,但陛下特恩,服役者绝不出县。”

  “鉴于广西新附,春粮征收交由各县士绅自行收取。根据人口多寡,每县自行推选2~4人作为粮户。征粮火耗不得超过每亩10斤,违令者斩。”

  “广西地少物寡,陛下体恤百姓,特令取消百姓除田税、徭役之外的一切赋税。”

  “诸位弟兄,拿了遣散银回乡以后,务必将赋税徭役新规传达到四里八乡。”

  ……

  南宁城外,就地裁军,现场整编。

  合格者录名造册,等待发放统一的制式军服、武器。

  不合格者留下兵器,领取20枚大头币各回各家。

  吴军荷枪实弹,大炮督阵。

  秩序井然,一直持续了3天才完成整个整编流程。

  桂军当中原先的地方豪强军官大多被遣散,拿了100到200两不等的遣散银子。

  没人敢造次~

  至此,第7军团宣布成立!

  【交代一下,未来帝国的关键词:工业、殖民主义、移民、平衡战略、海权、文化。前期搞日式早期财团,后期向罗斯福时代资本家靠拢。】

  【接下来国内剧情会稍微加快,风格会从一而终。你可以相信笑笑生的大局观,大胆的开全订,不存在字数多了就崩节奏的现象,一个字:稳~】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清话事人,大清话事人最新章节,大清话事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