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122章 拿这个考验朕?

小说: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作者:青红 更新时间:2024-06-03 22:37:47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李青一一讲述后世人的生活方式,一家人听得心驰神往,惊叹连连……

  “李叔,你是怎么来到大明的啊?”朱婉清好奇。

  “蹦极……你可以理解成跳崖。”

  “什么事想不开呀?”李雪儿惊诧。

  “……不是想不开,就是……”李青自嘲道,“单纯作死。”

  李浩沉吟道:“那你再跳一次,会不会就回去了?”

  “大抵不会了。”

  “不试试怎么知道?”

  李浩话刚出口,立即遭到混合双打,连李雪儿都悄悄给了大哥一巴掌。

  “错了错了,我就随口一说。”李浩连连告饶,老两口又捶了一阵儿,才愤愤然收手。

  李雪儿问:“如果可以的话,你会回去吗?”

  李青微微摇头。

  羁绊太深了。

  李雪儿抿了抿嘴,一时间,几人皆无言。

  李青笑了笑,道:“这个问题没有意义,我回不去了,只能一天天熬过去。”

  在大明生活了这么多年,真猛地一下回去,只怕他也难以适应。

  “好了,汤圆都要凉了,都快吃吧。”李青笑道:“我去看会儿,想了解,时间多的是。”

  “哎,好。”几人开始吃汤圆,只觉今年的汤圆不是很甜……

  ~

  京师。

  自从皇后诞下公主之后,原本喜气盈盈的氛围就消失不见了,宫里宫外都是如此。

  之前跟夏家走得近的官员也彻底收敛了,暂时性的彻底划清界线。

  既然生的不是皇子,那也没有亲近的必要了,没必要因为一个公主,惹得皇帝不快。

  本来准备的早立国本的谏言、奏疏,也都做了无用功,这让不少人扼腕叹息。

  反倒是朱厚照,这个当爹的竟没什么得失心,一如往常,该干活干活,该玩儿玩儿。

  话说回来,朱厚照都许久没疯玩儿了,一门心思扑在了兵事上。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朱厚照对这件事表现出重视程度,远超其他任何事,以至于文官集团忧心忡忡。

  不过,鞑子的屡次骚扰,让他们也没有反对出兵的借口!

  无他,朝廷体面,这四个字的分量太重了,没人敢冒头反对。

  今日出头,他日就是被政敌政治清算的把柄!

  文官集团倒也不是忧心出兵,进而导致武将做大,威胁到自身地位,事实上,真正威胁他们地位国策早已推行了——京卫武学院!

  而单纯出一趟兵,打一打鞑子,并不会带来多大的政治影响。

  他们真正担心的是皇帝御驾亲征!

  从小皇帝的性格和表现来看,这种事他是完全做的出来。

  杨廷和府邸。

  众大佬云集,包括杨一清。

  所有人脸上都写满了严肃。

  以目前的局势,皇帝真若强行亲征,他们是拦不住的,当今皇帝可不是弘治,他们就是跪死在宫门口,皇帝也不会有所动摇,这一点,在长达十余年的君臣相处中早已显现。

  在三厂一卫朝廷鹰犬的高强度压制下,皇帝完全可以一意孤行!

  一想到正统年间发生的事,他们就心情沉重,于公于私,这些人都无法接受皇帝亲征。

  沉寂的气氛被杨廷和打破,老杨头叹了口气,道:“都说说吧,能避免尽量避免。”

  杨一清缓缓开口道:“以皇上的性格多半是想出征的,不过,皇上对本官明言过,绝不会御驾亲征,诸位也不用过分忧虑了。”

  顿了顿,“这场仗必须打,否则鞑子必然变本加厉,继而假戏真做,事实上,眼下就是鞑子进犯我大明的试探,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众人无言。

  杨廷和直言道:“杨大学士戍边多年,对兵事的理解自优于我等,本官也表个态,我本人是赞同朝廷出兵打击宵小气焰,然,当下重点并不是出兵,而是皇帝是否会一意孤行的御驾亲征!”

  “昔年正统朝的事……绝不能再次上演。”杨廷和严肃道,“一旦旧事重演,朝廷体面何在?藩属国会如何看?当今局势,万国交流愈发密切,甚至已经在和万里之外的西方诸国做贸易了,这会严重降低大明的威慑力,甚至会让人生出不臣之心。”

  杨廷和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其他人也纷纷跟进。

  不可否认,这些人多有私心,可真正遇到重大事情,还是会着重考虑国家利益!

  简而言之,他们没表现出的那般好,可也没那么坏。

  杨一清见他们都同意出兵,心情一下子就轻松起来,缓声道:

  “皇上的性格,想必诸位都明白,我等越是咄咄逼人,他的抵触心理就越强,皇上已经明言过不会亲征,我等若还是频繁上疏,只怕会起反效果。再者,天子金口玉言,皇上还未在重大事情上失信过。”

  “没有失信过不代表不会失信!”杨廷和沉声道,“如此重大之事,不可不预防!”

  兵部尚书王琼沉吟着开口道:

  “本官赞同应宁大学士之言,上疏不可行,当下皇上并未表现出强烈的亲征欲望,且皇上最烦的就是臣下沆瀣一气教他做事,还是不要上疏的好。”

  杨一清轻笑点头,看向杨廷和,道:“本官以为一动不如一静,杨首辅以为如何?”

  在场之中,他是最轻松的一个,因为他有杀手锏,皇帝真若一意孤行,便飞书金陵。

  李神医明确表示过,他从金陵赶赴京师,只需十日功夫。

  即便皇帝亲征挡不住,可亲征准备工作总要的,毕竟……皇帝亲征可不是小事,他这个前三镇总兵,拖延到李神医到来还是轻而易举的。

  杨廷和却道:“若一动不如一静,那今日也没有聚在一起的必要了,不是吗?”

  杨一清眉头微微拧了拧,问道:“杨首辅有何高见?”

  “上疏!”

  杨廷和道:“当然,应宁的担忧不无道理,我们不能以不能亲征为借口上疏,却可以以其他方式。”

  “比如……?”

  杨廷和迟疑纠结少顷,缓缓道:“皇后娘娘并未诞下龙子。”

  此言一出,众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难掩震悚之色。

  要知道,杨慎可是前途无量啊!

  杨一清却是眸光大亮,赞道:“杨首辅高见,战事约莫在春末,只要熬过这两个半月,皇上再想亲征也没机会了,龙嗣乃国之根本,皇上还处于少壮时期,充盈后宫也无碍龙体,且大明也迫切需要一个龙子降生,以稳定朝野。”

  这一次,其他人却没有跟进。

  官做到他们这个地步,子孙辈儿可都享受了朝廷恩荫,未来进入仕途板上钉钉,他们不得不考虑得罪正宫皇后的政治得失。

  再一个,皇后能生公主,就极大概率能生龙子,哪怕不是长子,法理上也一样具有最优先级。

  以此上疏,无异于在含沙射影的隐喻皇后娘娘生不出儿子。

  未来人家生出儿子,继承大统,怕不是要清算今日之辱。

  他们自己倒没什么,都是一把年纪了,可不能不为儿孙考虑。

  须知,养尊处优的正宫娘娘,普遍超级能活,基本上都能熬到儿子登基。

  再者,女人大多记仇……

  谁也没想到,杨廷和竟如此豁得出去。

  见此情况,杨廷和难掩失望,道:“本官上疏,诸位大人署名即可。”

  “都是为了大义,本官愿署名。”王琼率先开口。

  众大佬略一迟疑,便也纷纷附和。

  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有杨廷和在前面挡着,自无需过分担忧。

  “本官也愿。”

  “都是为了大明。”

  …

  正月十六。

  年节刚过,朱厚照本以为这只是个稀松平常的早朝,不料,朝会一开始,就出现群臣汹涌的一面。

  弹劾他工作太过认真,全然不顾宗社!

  皇上你应该广纳嫔妃,为皇室开枝散叶努力,臣民都盼望着龙子降生呢……

  朱厚照挨骂次数多了,可被这么骂的还是头一次,一时间……竟有些小爽。

  “咳咳……,祖宗的江山社稷,朕岂敢懈怠?”朱厚照嘴角难压,却仍是作出一副不怕苦累的明君模样,淡淡道,“身系社稷万民,朕岂能留恋于温柔之乡?”

  杨廷和义正言辞的说:“我大明以孝治天下,民间有句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皇上如此……岂是孝子所为?”

  杨一清出班附和,摇头晃脑道:“暖春将至,再逢燕尔新婚,如胶似漆……龙子指日可待啊!”

  这杨一清是不是刚看完插画啊?怎的如此露骨……杨廷和斜睨了他一眼。

  众文官也是心中鄙夷,暗道:兵痞就是兵痞,入了阁也是兵痞,真的是……羞与他为伍!

  “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列祖列宗,请皇上允准杨首辅之谏言。”群臣附和,却没忘了把杨廷和挡在前面。

  “皇上,您不应该为了公务,不顾宗庙社稷啊。”

  “皇上,您太努力了,您应当适当歇一歇……”

  与其说是弹劾,倒不如说是狂拍马屁……

  朱厚照心情舒爽,心道:你们若都这般谏言,那朕不介意多给你们一些好脸色。

  “那就……准奏?”

  “皇上圣明!”群臣纳头便拜,立即表示:择日不如撞日,即日起便开始选秀吧!

  朱厚照颇感诧异,略一思忖便明悟了这些人的用意。

  敢情是用女色来困住朕,以防朕御驾亲征啊!

  拿这个考验朕?

  呵呵,幼稚!

  你们让朕觉得恶心……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最新章节,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