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时近年关,正隆这个年号迎来了它的最后一天。
一声钟响之后,便是大凉历:
建武元年,正月初一!
皇帝定这个年号的寓意天下皆至,北荒大捷,边军神武。
建武之后,凉军无惧燕贼!
坐落在凤凉山上的那座北凉王府在民夫夜以继日的劳作下大体建成,别以为是顾思年当了北凉王后就不体恤民力,干活的民夫都拿到了额外的工钱,这笔银子够老百姓们踏踏实实过个好年。
院墙绕山一周,设内外两墙,井然有序。外墙建于山脚、内墙建于半山腰,两墙之间新建了大量的厢房与马厩,小六子与宁铮带着一千号白马义从入住王府,拱卫凤凉山的安全。
步入王府,映入眼帘的就是一道拾阶而上的青石走廊,而后一栋栋房屋庙宇沿山而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既借山势之险峻,又添建筑之雄浑。
主体建筑以青石为基,红砖黑瓦覆盖其上,色调沉稳而庄重,彰显着北凉王府的威严。山风轻拂,檐角的风铃轻轻作响,宛如天籁之音,为这静谧的王府增添了几分空灵与神秘。
时值寒冬,满山的树木早已凋零,光秃秃的树梢在寒风中微微晃动,但等到盛春时节,整座凤凉山都将会是郁郁葱葱、绿荫环绕、古木参天。
凉州城的百姓以前都说凤凉山阴气逼人,每到黑夜都有冤魂四起,瘆人得很,压根没人敢在这里走夜路。但自从北凉王府动工以来这儿就变得热闹非凡,所谓的阴气丝毫不见踪影。
老百姓们在私下里都说,北凉王率军收复三州,让那些冤魂得以安息,以后凤凉山就不是阴地了,而是凉州城的一片福地。
“噼里啪啦~”
“啪啪啪~”
夜幕笼罩下的凉州城并不显得昏暗,而是一片喧闹明亮,张灯结彩,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从下午就开始回荡在凉州城的上空,彻夜不绝,看架势要一直响到天明。
三年了,从边军北伐至今整整三年;
四十六年,北荒三州失陷整整四十六年了。
一代又一代北荒百姓在痛苦中挣扎,在压迫中反抗,无数英灵前赴后继投身缰绳,只为了心中那份执念。
今时今日,北荒不再是北荒,而是大凉的北凉道,有自己的经略使、镇抚使、按察使,更有一位年轻的异姓王坐镇边疆,保一方平安。
百姓们有了家、有了地,不需要再去过那种流离失所、饿死荒野的日子,等待他们的是欣欣向荣、阖家欢乐。
满城的百姓似乎都没有睡觉的意思,已经有人拖家带口、顶着夜色往城外赶去,就好像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
爆竹声中的北凉王府同样灯火通明,仆人们在院子里放着爆竹,热闹不已;顾思年双手侧举,站在一面铜镜前方,慕清欢与云依澜两位王妃正帮他整理着那身黑金蟒袍。
黑色的锦缎带着一股与其年纪并不相符的沉稳,金丝银线绣成的蟒纹更显尊贵、权势。但配上顾思年那张坚毅的脸和衣袍下的满身伤疤却极为合适。
伤疤是荣耀,蟒袍是地位。
“这身蟒袍确实很适合你。”
慕清欢绕着顾思年转了一圈又一圈,满脸笑意:
“以往你就喜欢穿黑色长衫、黑色战甲,陛下这身蟒袍选得恰到好处。”
“慕妹妹说的是。”
云依澜笑道:
“穿上蟒袍就好像换了个人,精神得很。”
两位女子的眼中都带着深深的爱意,站在面前的是大凉第一异姓王,更是她们的男人。
顾思年就这么站在铜镜前仔仔细细地端详着自己,当初平陵王同样是穿着这身黑金蟒袍驰骋疆场、位列朝堂中枢,现在自己穿着同样的衣服,但注定会走上一条不同的路。
没人知道,北凉王乃是平陵王的私生子。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回荡在三人耳中,天色也在一点点明亮。
“几时了?”
“卯时,快天明了。”
顾思年舒展了一下腰肢,将两位王妃揽入怀中,深深一拥:
“我该走了。”
“去吧。”
慕清欢轻声道:
“我们等你回来!”
……
“呜~”
“呜呜!”
晨曦破晓,东方发白,一声凄厉的号角声取代爆竹声,率先划破天际,响彻云霄。
一匹匹高头大马踩踏着黄沙漫山遍野而来,一面面军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威武不凡。细看军旗表面,绣着的并非是一个“凉”字,而是“北凉”二字。
这是边军新式旗号,刚刚配发全军。
马蹄践踏,震耳欲聋;黑甲峥嵘、气势雄壮;旌旗蔽野、鹰击长空。
号角声落罢,一座座军阵犹如巨兽匍匐在天地之间,巍然不动。
大阵以凤字营为先,独居前方,而后四骑四步,整整八营从东向西排列:
望北营、陷阵营、白羽营、奔雷营、先登营、安雍营、殇鼓营、定关营。
八营中尤以凤字营的银甲与白羽营的白甲白袍最为显眼,其他各营甲胄制式在细节处或有差异,但整体颜色还是以黑为主,犹如黑云压城。
九营之后,一万善战步卒昂首而立,这是除去几营精锐外最善战的一批老卒,提着凉刀握着长枪追随着顾思年从琅州杀到雍州,又从雍州杀入北荒,平定三州。
每一位都身经百战、每一位都历经血与火的磨砺。
步卒之后乃是三座庞大的骑阵,左右骑军分列两侧,同样黑甲铮铮,居中的云骧卫人人银丝系黑发,漫天丝带随着寒风飘扬,蔚为壮观。
左右骑军的老底子还是雍州、琅州两卫的老兵,但云骧卫几乎都是三州本土子弟,他们是亲手将敌人赶出了自己的家乡,一个个挺胸抬头,神气活现。
褚北瞻、游康、秦熙、董寿等等一众武将各自立于军前,面无表情却又有杀气隐隐涌动。
所谓骄兵悍将,不过如此。
除了这些军卒,北凉道一众文官也尽数到场,立于校场两侧,别说是那些刚刚入凉的中原官吏了,就算是亲眼看着边军成长起来的苏晏清眼神中都带着震惊与尊敬:
军威鼎盛!
无数老百姓远远的围观校场,一个个踮脚抬头,目光炯炯,带着一股发自内心的自豪。
北凉道的扩军尚未完成,集结城外的都是此前参与北荒之战的老卒,整整十万兵马。
人人披铁甲、人人悬凉刀。
十万边军、十万刀。
十万精甲,十万郎!
建武元年正月初一。
北凉王,检阅三军!
一声钟响之后,便是大凉历:
建武元年,正月初一!
皇帝定这个年号的寓意天下皆至,北荒大捷,边军神武。
建武之后,凉军无惧燕贼!
坐落在凤凉山上的那座北凉王府在民夫夜以继日的劳作下大体建成,别以为是顾思年当了北凉王后就不体恤民力,干活的民夫都拿到了额外的工钱,这笔银子够老百姓们踏踏实实过个好年。
院墙绕山一周,设内外两墙,井然有序。外墙建于山脚、内墙建于半山腰,两墙之间新建了大量的厢房与马厩,小六子与宁铮带着一千号白马义从入住王府,拱卫凤凉山的安全。
步入王府,映入眼帘的就是一道拾阶而上的青石走廊,而后一栋栋房屋庙宇沿山而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既借山势之险峻,又添建筑之雄浑。
主体建筑以青石为基,红砖黑瓦覆盖其上,色调沉稳而庄重,彰显着北凉王府的威严。山风轻拂,檐角的风铃轻轻作响,宛如天籁之音,为这静谧的王府增添了几分空灵与神秘。
时值寒冬,满山的树木早已凋零,光秃秃的树梢在寒风中微微晃动,但等到盛春时节,整座凤凉山都将会是郁郁葱葱、绿荫环绕、古木参天。
凉州城的百姓以前都说凤凉山阴气逼人,每到黑夜都有冤魂四起,瘆人得很,压根没人敢在这里走夜路。但自从北凉王府动工以来这儿就变得热闹非凡,所谓的阴气丝毫不见踪影。
老百姓们在私下里都说,北凉王率军收复三州,让那些冤魂得以安息,以后凤凉山就不是阴地了,而是凉州城的一片福地。
“噼里啪啦~”
“啪啪啪~”
夜幕笼罩下的凉州城并不显得昏暗,而是一片喧闹明亮,张灯结彩,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从下午就开始回荡在凉州城的上空,彻夜不绝,看架势要一直响到天明。
三年了,从边军北伐至今整整三年;
四十六年,北荒三州失陷整整四十六年了。
一代又一代北荒百姓在痛苦中挣扎,在压迫中反抗,无数英灵前赴后继投身缰绳,只为了心中那份执念。
今时今日,北荒不再是北荒,而是大凉的北凉道,有自己的经略使、镇抚使、按察使,更有一位年轻的异姓王坐镇边疆,保一方平安。
百姓们有了家、有了地,不需要再去过那种流离失所、饿死荒野的日子,等待他们的是欣欣向荣、阖家欢乐。
满城的百姓似乎都没有睡觉的意思,已经有人拖家带口、顶着夜色往城外赶去,就好像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
爆竹声中的北凉王府同样灯火通明,仆人们在院子里放着爆竹,热闹不已;顾思年双手侧举,站在一面铜镜前方,慕清欢与云依澜两位王妃正帮他整理着那身黑金蟒袍。
黑色的锦缎带着一股与其年纪并不相符的沉稳,金丝银线绣成的蟒纹更显尊贵、权势。但配上顾思年那张坚毅的脸和衣袍下的满身伤疤却极为合适。
伤疤是荣耀,蟒袍是地位。
“这身蟒袍确实很适合你。”
慕清欢绕着顾思年转了一圈又一圈,满脸笑意:
“以往你就喜欢穿黑色长衫、黑色战甲,陛下这身蟒袍选得恰到好处。”
“慕妹妹说的是。”
云依澜笑道:
“穿上蟒袍就好像换了个人,精神得很。”
两位女子的眼中都带着深深的爱意,站在面前的是大凉第一异姓王,更是她们的男人。
顾思年就这么站在铜镜前仔仔细细地端详着自己,当初平陵王同样是穿着这身黑金蟒袍驰骋疆场、位列朝堂中枢,现在自己穿着同样的衣服,但注定会走上一条不同的路。
没人知道,北凉王乃是平陵王的私生子。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回荡在三人耳中,天色也在一点点明亮。
“几时了?”
“卯时,快天明了。”
顾思年舒展了一下腰肢,将两位王妃揽入怀中,深深一拥:
“我该走了。”
“去吧。”
慕清欢轻声道:
“我们等你回来!”
……
“呜~”
“呜呜!”
晨曦破晓,东方发白,一声凄厉的号角声取代爆竹声,率先划破天际,响彻云霄。
一匹匹高头大马踩踏着黄沙漫山遍野而来,一面面军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威武不凡。细看军旗表面,绣着的并非是一个“凉”字,而是“北凉”二字。
这是边军新式旗号,刚刚配发全军。
马蹄践踏,震耳欲聋;黑甲峥嵘、气势雄壮;旌旗蔽野、鹰击长空。
号角声落罢,一座座军阵犹如巨兽匍匐在天地之间,巍然不动。
大阵以凤字营为先,独居前方,而后四骑四步,整整八营从东向西排列:
望北营、陷阵营、白羽营、奔雷营、先登营、安雍营、殇鼓营、定关营。
八营中尤以凤字营的银甲与白羽营的白甲白袍最为显眼,其他各营甲胄制式在细节处或有差异,但整体颜色还是以黑为主,犹如黑云压城。
九营之后,一万善战步卒昂首而立,这是除去几营精锐外最善战的一批老卒,提着凉刀握着长枪追随着顾思年从琅州杀到雍州,又从雍州杀入北荒,平定三州。
每一位都身经百战、每一位都历经血与火的磨砺。
步卒之后乃是三座庞大的骑阵,左右骑军分列两侧,同样黑甲铮铮,居中的云骧卫人人银丝系黑发,漫天丝带随着寒风飘扬,蔚为壮观。
左右骑军的老底子还是雍州、琅州两卫的老兵,但云骧卫几乎都是三州本土子弟,他们是亲手将敌人赶出了自己的家乡,一个个挺胸抬头,神气活现。
褚北瞻、游康、秦熙、董寿等等一众武将各自立于军前,面无表情却又有杀气隐隐涌动。
所谓骄兵悍将,不过如此。
除了这些军卒,北凉道一众文官也尽数到场,立于校场两侧,别说是那些刚刚入凉的中原官吏了,就算是亲眼看着边军成长起来的苏晏清眼神中都带着震惊与尊敬:
军威鼎盛!
无数老百姓远远的围观校场,一个个踮脚抬头,目光炯炯,带着一股发自内心的自豪。
北凉道的扩军尚未完成,集结城外的都是此前参与北荒之战的老卒,整整十万兵马。
人人披铁甲、人人悬凉刀。
十万边军、十万刀。
十万精甲,十万郎!
建武元年正月初一。
北凉王,检阅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