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新军的成立有些仓促,这就注定兵源是他们急需解决的头等难题。

  本来想着从义乌先招一批兵练着,但具体执行以后,才知道他们的想法多少有些‘天真’。

  义乌征兵一开始就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举步维艰,能够招到的兵员寥寥无几。

  不过随着马岛一战,大明海师打出了赫赫威名。

  而季岩吉、季信秋几个本地新兵的火箭擢升,也让当地百姓看到了实际好处,一时间从者如云。

  兵源的问题虽然暂时解决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战斗力不行。

  任何一支部队的战斗力都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一代一代大浪淘沙换来的。

  尤其是老带新,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

  那么问题就来了——老兵从哪弄?

  朱允熞的永宁卫?

  不行。

  且不说朱允熞乐不乐意被四叔这么挖人,就算乐意朱棣也不能动这个手。

  永宁卫正在执行海上封锁任务,这个时候把老兵撤下来,那不是开玩笑吗?

  慎海卫?

  也不行。

  慎海卫也在执行任务,自然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最主要的是,苏谨并不愿意这么做。

  明眼人都清楚,慎海卫虽在大明战斗序列,但其实就是苏谨的私军。

  朱棣虽然信得过他,但苏谨不想让自己的部丛、家丁和官军牵扯不清。

  就连江珩也不过是暂时调用,等东海新军训练妥当以后,就要重新交回朱棣手上。

  而剩下的人选,拜老朱当年的所为所赐,让朱棣很难调用。

  福建水师、崇明备倭水师这些部队,早在以前就烂透了。

  尤其当年老朱的禁海令一下,这些水师为了利益,早就和海上倭寇眉来眼去、勾勾搭搭,烂到了骨子里。

  可以说,现在的水师除了慎海卫、永宁卫和东海新军以外,都不能信任。

  不过还是有一支水师进入了朱棣的眼帘————曾经的巢湖水师。

  巢湖水师的历史,甚至要追溯到大明开国以前。

  那时候的巢湖水师,和朱老板可没啥关系,那是人家廖永安兄弟和俞廷玉父子组建的。

  当时的巢湖水师实力雄厚,比朱元璋也不遑多让,也是一方诸侯。

  不过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势力如此强劲的巢湖水师,自然早被元军盯上。

  元军发兵数十万,对巢湖水师进军,将其围困。

  名为剿匪,实为招安。

  只可惜,无论是廖永安兄弟,还是俞廷玉父子,骨头都硬的很,坚决不投降。

  僵持到最后,眼瞅着就要寨破人消,廖永安却有了别的念头。

  找人合作,比如...朱元璋。

  此时朱元璋正在江北驻军,准备谋取集庆,却苦无水师被长江阻隔。

  廖永安却在此时,派人去沟通朱元璋,正在老朱瞌睡的时候给垫上了枕头。

  双方一拍即合,当即成立联合军。

  而当时的巢湖水师,其实并没有完全归附于朱元璋。

  随着巢湖水师的加入,老朱迅速谋取集庆,就是现在的南京应天城。

  巢湖水师,也成为老朱奠定江山的关键一员。

  不过,其战斗序列一直游离在老朱的部队之外。

  也不说加入,也不说不加,就这么混着。

  起初老朱也没在意,毕竟人家巢湖水师打起仗来是真提着脑袋干啊。

  那时候哪有什么争权夺利的念头?就是一门心思要把蒙古人干回漠北去!

  廖永安、俞廷玉、俞通海等首领,后来也相继死在了战场。

  朱元璋亦感其恩德,佩其品质,也没有提出什么特别的要求。

  不过在大明建国之后,你再这么玩就过分了,朱元璋自然不能继续坐视不理。

  而巢湖水师的实力,经过多年运营也愈发膨胀。

  也正因为如此,给巢湖水师埋下了致命的种子。

  自古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能共苦未必能同甘。

  自廖永安、俞廷玉、俞通海这些有威望的头领过世之后,巢湖水师已不再是当年那个百战雄狮。

  偏偏德庆侯看不清形势,居功自傲,从不把老朱当回事。

  都洪武年了,他还想带着巢湖水师吃老本、坐山头,不愿向老朱低头。

  明面上接受封侯,喊一声陛下,一旦回了家,他还是那个土皇帝。

  这些老朱哪还能容忍?

  偏偏廖永忠行事乖张,无法无天,放纵部下、家奴大肆为乱。

  这也就罢了,他居然还敢僭用龙凤!

  这可是大不敬、谋逆的罪名啊!

  结果自然彻底惹毛了老朱。

  最终的结果,就是被老朱弄嗝屁了。

  他也是大明开国后,嗝屁的第一个勋贵。

  廖永忠死后,老朱终于找到借口清理巢湖水师。

  借着‘备倭’的借口,几乎将水师里的所有中层军官、老兵一扫而空,调到其他卫所。

  这招釜底抽薪,直接将巢湖水师打的一蹶不振。

  虽然当时拿下了巢湖水师,但同时老朱家也失了水师的人心。

  而眼下,巢湖水师却成了朱棣唯一的兵源来处。

  有老兵,有经验,甚至有很多身经百战的基层军官,这些可都是最宝贵的财富啊。

  但同时朱棣又不得不担心。

  这些家伙看似已经认了命,但向来桀骜到骨头里的巢湖水师,真的愿意甘心听江珩之命,为他效命?

  或者说,为自己效命吗?

  要知道,海上不同于陆地,一旦闹了营啸那可是会出大事的!

  陆上尚且惧怕营啸,更遑论根本来不及支援的波涛之上。

  到时候万一被劫了船逃向深海,那可是有乐子看了...

  朱棣将自己的担忧讲给苏谨,后者却让他宽心。

  因为苏谨知道,前世郑和下西洋舰队的构成,大明宝船舰队主力的前身,就是巢湖水师。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苏谨才对新成立的东海舰队,抱着很深的期望。

  思虑间,远处忽然传出集结的信号。

  然后那些使臣便目瞪口呆的看到,方才还杀气腾腾的校场,瞬间变得寂静无比,只剩下沙沙的脚步。

  士兵们向着既定目标,有条不紊的迅速集结、整队,

  没过多久,所有队伍就沉默无声地集结在将台前。

  这一幕,也许只有亲临现场的人,才能感受到什么叫做震撼。

  这些使臣知道明军很强,但从没想过明军会怎么强,强成什么样。

  但眼前这森然的军纪,就是最好的解释。

  如臂使肘,如肘使掌,如掌使指。

  使臣不由得感叹,果然是上国天兵之威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最新章节,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