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这一天的清晨,就在克里特岛上的争夺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的时候,李乐坐在会议室的主位上,看着愁眉不展的陆军将领们。
和前线的士兵们相比,他现在也并不轻松——他要统合现有的一切,改变未来第三帝国的失败命运。
这一次,他要探讨的并非是登陆英国的问题,而是更加庞大的入侵苏联的作战计划。
整个计划命名为《巴巴罗萨计划》,元首对这个计划寄予厚望,希望可以凭借着这个计划,一举打垮苏联这个强劲的对手。
与以往德国的敌人不同,这个庞大的敌人拥有广袤无边的平原和纵深国土,这对德国的闪击战战术,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
什么叫做闪电战呢?简单一些说,就是充分利用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用机械化部队来快速切割敌军主力来达到预期效果。
而德军为什么能够在战争初期,使用闪电战呢?这就要从一战之后的德国军方反思,还有纳粹党上台之后的一系列政策说起了。
实际上,早在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执政时,他就开始了一个看上去很坚定,实际上非常模糊的计划。
这个计划就是实现德国人每一个家庭都有汽车,并且在生活和军事上,都实现机械化。
从振兴德国经济,并且扩大德国工业这方面来看,希特勒的这个计划绝对是有好处的,甚至是可以说是非常英明的。
类似扩大内需的经济振兴方案,在同时期的罗斯福新政上都有相同的体现。两个国家都在拼命的修建公路铁路,并且制造汽车等工业产品。
国社党从发家那个时候开始,就一直对汽车非常有好感。他们在自己的各种集会、检阅和示威游行中大量使用汽车,这一点从今天的宣传片内就可以看得出来。
有消息表明,希特勒自己也很喜欢汽车,甚至有情报显示他会让司机飙车来排解工作上的压力。当然这个说法究竟怎样已经不重要了,事实是他真的对汽车很有好感。
这种好感远远超出了一个国家元首的正常表现,因为汽车毕竟只是他的国家运输体系中的一种手段,而且不是最重要的手段。
德国在元首的带领下,开始建造世界上最多的高速公路,然后未来,这上面计划会跑满甲壳虫汽车!
戈培尔在那个时代拼命的宣传,把高速公路还有汽车当成了国家现代化的象征。这样的宣传使人信服,也证明了第三帝国的强大。
李乐当然也在拼命的扩大汽车生产,实际上他也只能依靠这个办法,来扩大针对苏联的攻击规模。
在获得了额外燃油的基础上,也就是在利比亚发现了油田的基础上,建造更多的汽车,来填补未来入侵苏联的时候,所要依赖的运输补给需求。
从德国陆军的观点来看,特别是从负责补给与运输的有关部门的观点来看,这种事态是既可喜,又可虑的。
可惜的是,德国陆军似乎根本就不可能停止对汽车的需求。永无止境的扩编,让产能无论扩大多少,都仿佛根本没有效果。
每个月为陆军提供1000辆新的汽车,也只能替换掉淘汰的老式汽车。报废损毁还有等待维修的汽车数量,在基数庞大的基础上,多到让人咂舌。
20万辆陆军使用的汽车里,设想其中有百分之二十处于维修护理或者故障状态——那就等于说有4万辆汽车是无法使用的。
那把20万辆这个基数扩大到40万辆的时候,就代表有8万辆汽车无法立刻使用或者面临淘汰更新。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二十一世纪每年汽车厂商都能卖出上百万辆汽车市场却几乎永远不会饱和。
因为在全球汽车庞大的保有量面前,生产出来的新车只是替换报废车辆罢了,甚至大多数地区,汽车的总数都没有增加……
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德国生产的汽车是过去半年生产汽车数量的总和,可依旧还是没有让陆军的汽车保有量提高多少。
更多的汽车意味着更多的油料消耗,还有更多的橡胶消耗。这些都是德国没有办法生产的,后续补充困难重重。
原本在这方面,希特勒是一个在专业领域并没有任何主观判断的门外汉,可现在接替了他的李乐,明显要懂得许多。
他在未来信息爆炸的年代,早就无数次的总结了元首的失败,究竟存在哪些可以避免的缺陷。
真正的那个元首经常犯的错误,比如说不重视行政上深入细致的安排,也没有耐性来实现长期的计划这些问题,李乐是不会存在的。
正好相反,李乐细致入微的给出自己的建议,然后一点点的缓和矛盾,把自己想要的东西最终贯彻下去。
组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化部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德国在这方面欠债太多,需要补交的学费也太多太多了。
为了建造更多的卡车,李乐降低了汽车的建造要求,采用了偷工减料的办法,尽可能的给现有的汽车型号简配。
即便是如此,二线部队装备的汽车还有各种各样的装备,依旧品种繁多无法计数。德国后勤部门混乱不堪,让人看一眼就头疼无比。
铁路部队使用的卡车完全取自于法国,即便是这样安排,他们依旧还是不能实现机械化推进。
俄国境内的铁路每一寸都需要改装,然后才能使用。这对于德国后勤部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难题,非常巨大的难题。
第三帝国境内那夸张到让人难以置信的铁路运输网,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同时在东西两线作战的基础。
正是因为有了铁路运输线,而且敌人无法破坏这些运输线,所以德国才能够迅速在两线之间转移兵力,取得军事上的一系列胜利。
可铁路在战争中也暴露出了自己的问题,那就是过于死板的线路,无法触及到前线变化无穷的末端。
希特勒和他的将领们找到了填补这个末端的办法,那就是汽车!所以一时间,公路的地位在德国被提到了与铁路并肩的高度。
今天,所有人都知道,要在战场上取得成功,机械化甚至信息化的部队,是必不可少的力量。
而在1935年前后,德国高层就已经意识到,要想要解决他们面对的困难,实现补给部队的摩托化的确是十分重要的。
但这种超前的想法,站在德国自身的战略条件上考量,却不是那么肯定的。1939年,当时的技术条件下,1600辆载重汽车的运载能力才抵得上一条双轨铁路——注意,这是运载能力罢了。
要想达到和火车运载能力一样,汽车运输在一切方面,包括燃料、人力、备件、维修等的消耗,都远远多于铁路运输。
也正因为如此,至少在运输距离超过200英里时,铁路仍然具有绝对优势。这就是说,从战役或战略这样高的视角上来分析,实现摩托化实有必要,但它的改善程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巨大。
即便是在今天,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公路运输也没有取代铁路运输,这就是实践出来的真理……
作为从二十一世纪穿越来的人,李乐当然了解未来的交通运输情况。他当然会重视公路,同时也不会轻易蔑视铁路的作用。
在李乐的强调下,1940年6月以来,德国既重视铁路的发展,又强调汽车的生产重要性。
可是困扰李乐的另一个尖锐的问题,就是德国那要命的产能了。尽管动用了女工,尽管动员了工人,实施加班制度,可德国依旧无法生产出足够多的需求品。
汽车工业的发展又不足以兼顾民用需要和新建立的摩托化军队的需要。1939年9月1日,在德国的公路上,各种类型的四轮汽车还不到100万辆,按人口平均计算,每70人才有一辆。
同一时期,美国的平均数量,是每10个人就有一辆汽车。这之间的差距,就不是简简单单能够追上的。
更要命的是,军队摩托化机械化,需要的不是德国拥有的煤和钢铁,而是德国所没有的橡胶和石油……这特么就尴尬了。
谁也无法预料,这种依赖进口原料的政策究竟是否明智。虽然对橡胶和石油都进行了人工合成,可产量从始至终就没有满足过需求。
与希特勒不同的是,李乐这一次有利比亚油田!至少在人工合成橡胶的原材料上,李乐拥有更大的优势。
而因为有利比亚更多的原油补充,德国装甲部队开动起来消耗的燃油就有了更多的保证——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所以,至少在目前看来,李乐现在执行的扩军计划,比当年希特勒搞得靠谱的多!
另一个致命的问题,是产能问题!这个问题李乐改进的时间还短,所以改善的效果并不明显。从德国开始重建武装的1933年到1939年,德国生产的武器,就从来没有够用过。
---------
又一更!
和前线的士兵们相比,他现在也并不轻松——他要统合现有的一切,改变未来第三帝国的失败命运。
这一次,他要探讨的并非是登陆英国的问题,而是更加庞大的入侵苏联的作战计划。
整个计划命名为《巴巴罗萨计划》,元首对这个计划寄予厚望,希望可以凭借着这个计划,一举打垮苏联这个强劲的对手。
与以往德国的敌人不同,这个庞大的敌人拥有广袤无边的平原和纵深国土,这对德国的闪击战战术,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
什么叫做闪电战呢?简单一些说,就是充分利用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用机械化部队来快速切割敌军主力来达到预期效果。
而德军为什么能够在战争初期,使用闪电战呢?这就要从一战之后的德国军方反思,还有纳粹党上台之后的一系列政策说起了。
实际上,早在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执政时,他就开始了一个看上去很坚定,实际上非常模糊的计划。
这个计划就是实现德国人每一个家庭都有汽车,并且在生活和军事上,都实现机械化。
从振兴德国经济,并且扩大德国工业这方面来看,希特勒的这个计划绝对是有好处的,甚至是可以说是非常英明的。
类似扩大内需的经济振兴方案,在同时期的罗斯福新政上都有相同的体现。两个国家都在拼命的修建公路铁路,并且制造汽车等工业产品。
国社党从发家那个时候开始,就一直对汽车非常有好感。他们在自己的各种集会、检阅和示威游行中大量使用汽车,这一点从今天的宣传片内就可以看得出来。
有消息表明,希特勒自己也很喜欢汽车,甚至有情报显示他会让司机飙车来排解工作上的压力。当然这个说法究竟怎样已经不重要了,事实是他真的对汽车很有好感。
这种好感远远超出了一个国家元首的正常表现,因为汽车毕竟只是他的国家运输体系中的一种手段,而且不是最重要的手段。
德国在元首的带领下,开始建造世界上最多的高速公路,然后未来,这上面计划会跑满甲壳虫汽车!
戈培尔在那个时代拼命的宣传,把高速公路还有汽车当成了国家现代化的象征。这样的宣传使人信服,也证明了第三帝国的强大。
李乐当然也在拼命的扩大汽车生产,实际上他也只能依靠这个办法,来扩大针对苏联的攻击规模。
在获得了额外燃油的基础上,也就是在利比亚发现了油田的基础上,建造更多的汽车,来填补未来入侵苏联的时候,所要依赖的运输补给需求。
从德国陆军的观点来看,特别是从负责补给与运输的有关部门的观点来看,这种事态是既可喜,又可虑的。
可惜的是,德国陆军似乎根本就不可能停止对汽车的需求。永无止境的扩编,让产能无论扩大多少,都仿佛根本没有效果。
每个月为陆军提供1000辆新的汽车,也只能替换掉淘汰的老式汽车。报废损毁还有等待维修的汽车数量,在基数庞大的基础上,多到让人咂舌。
20万辆陆军使用的汽车里,设想其中有百分之二十处于维修护理或者故障状态——那就等于说有4万辆汽车是无法使用的。
那把20万辆这个基数扩大到40万辆的时候,就代表有8万辆汽车无法立刻使用或者面临淘汰更新。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二十一世纪每年汽车厂商都能卖出上百万辆汽车市场却几乎永远不会饱和。
因为在全球汽车庞大的保有量面前,生产出来的新车只是替换报废车辆罢了,甚至大多数地区,汽车的总数都没有增加……
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德国生产的汽车是过去半年生产汽车数量的总和,可依旧还是没有让陆军的汽车保有量提高多少。
更多的汽车意味着更多的油料消耗,还有更多的橡胶消耗。这些都是德国没有办法生产的,后续补充困难重重。
原本在这方面,希特勒是一个在专业领域并没有任何主观判断的门外汉,可现在接替了他的李乐,明显要懂得许多。
他在未来信息爆炸的年代,早就无数次的总结了元首的失败,究竟存在哪些可以避免的缺陷。
真正的那个元首经常犯的错误,比如说不重视行政上深入细致的安排,也没有耐性来实现长期的计划这些问题,李乐是不会存在的。
正好相反,李乐细致入微的给出自己的建议,然后一点点的缓和矛盾,把自己想要的东西最终贯彻下去。
组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化部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德国在这方面欠债太多,需要补交的学费也太多太多了。
为了建造更多的卡车,李乐降低了汽车的建造要求,采用了偷工减料的办法,尽可能的给现有的汽车型号简配。
即便是如此,二线部队装备的汽车还有各种各样的装备,依旧品种繁多无法计数。德国后勤部门混乱不堪,让人看一眼就头疼无比。
铁路部队使用的卡车完全取自于法国,即便是这样安排,他们依旧还是不能实现机械化推进。
俄国境内的铁路每一寸都需要改装,然后才能使用。这对于德国后勤部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难题,非常巨大的难题。
第三帝国境内那夸张到让人难以置信的铁路运输网,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同时在东西两线作战的基础。
正是因为有了铁路运输线,而且敌人无法破坏这些运输线,所以德国才能够迅速在两线之间转移兵力,取得军事上的一系列胜利。
可铁路在战争中也暴露出了自己的问题,那就是过于死板的线路,无法触及到前线变化无穷的末端。
希特勒和他的将领们找到了填补这个末端的办法,那就是汽车!所以一时间,公路的地位在德国被提到了与铁路并肩的高度。
今天,所有人都知道,要在战场上取得成功,机械化甚至信息化的部队,是必不可少的力量。
而在1935年前后,德国高层就已经意识到,要想要解决他们面对的困难,实现补给部队的摩托化的确是十分重要的。
但这种超前的想法,站在德国自身的战略条件上考量,却不是那么肯定的。1939年,当时的技术条件下,1600辆载重汽车的运载能力才抵得上一条双轨铁路——注意,这是运载能力罢了。
要想达到和火车运载能力一样,汽车运输在一切方面,包括燃料、人力、备件、维修等的消耗,都远远多于铁路运输。
也正因为如此,至少在运输距离超过200英里时,铁路仍然具有绝对优势。这就是说,从战役或战略这样高的视角上来分析,实现摩托化实有必要,但它的改善程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巨大。
即便是在今天,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公路运输也没有取代铁路运输,这就是实践出来的真理……
作为从二十一世纪穿越来的人,李乐当然了解未来的交通运输情况。他当然会重视公路,同时也不会轻易蔑视铁路的作用。
在李乐的强调下,1940年6月以来,德国既重视铁路的发展,又强调汽车的生产重要性。
可是困扰李乐的另一个尖锐的问题,就是德国那要命的产能了。尽管动用了女工,尽管动员了工人,实施加班制度,可德国依旧无法生产出足够多的需求品。
汽车工业的发展又不足以兼顾民用需要和新建立的摩托化军队的需要。1939年9月1日,在德国的公路上,各种类型的四轮汽车还不到100万辆,按人口平均计算,每70人才有一辆。
同一时期,美国的平均数量,是每10个人就有一辆汽车。这之间的差距,就不是简简单单能够追上的。
更要命的是,军队摩托化机械化,需要的不是德国拥有的煤和钢铁,而是德国所没有的橡胶和石油……这特么就尴尬了。
谁也无法预料,这种依赖进口原料的政策究竟是否明智。虽然对橡胶和石油都进行了人工合成,可产量从始至终就没有满足过需求。
与希特勒不同的是,李乐这一次有利比亚油田!至少在人工合成橡胶的原材料上,李乐拥有更大的优势。
而因为有利比亚更多的原油补充,德国装甲部队开动起来消耗的燃油就有了更多的保证——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所以,至少在目前看来,李乐现在执行的扩军计划,比当年希特勒搞得靠谱的多!
另一个致命的问题,是产能问题!这个问题李乐改进的时间还短,所以改善的效果并不明显。从德国开始重建武装的1933年到1939年,德国生产的武器,就从来没有够用过。
---------
又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