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150毫米口径以上的大炮吧!”放下了手里的望远镜,伦德施泰特元帅感觉自己真的手握乾坤了。
他距离莫斯科只有短短的20公里不到的距离了,这个地方对于欧洲来说,可能只有拿破仑到达过。
现在,他也到达了,到达了这个地方,并且准备用自己手中的军队,征服这个地方。
“让炮兵准备,问候一下斯大林,告诉他们我们这一次真的已经到了!”他指了指远处的莫斯科,对自己的组手说道。
然后他又想了想,然后开口嘱咐了一句:“一轮炮击就可以了,不要浪费补给物资。”
能够把炮弹从遥远的后方补给基地运输到莫斯科城下,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所以任何行动,都需要精打细算,这是一场会计的战争,是一场后勤部队的战争,前线的任何决策,都需要经过计算才能够进行下去。
“铃!铃铃!”电话响动了起来,刚刚布置好的炮兵阵地上,一名军官抓起了面前的电话,开口问道:“喂!这里是……对!明白了!长官!10分钟后,炮击就可以开始……是的!是的!我们弹药还算充足!遵命!”
放下了手里的电话之后,他就看向了自己身边的参谋长,开口说道:“集团军群的总司令部来电,要求我们开始炮击莫斯科。”
“本来空军十天前就可以对莫斯科进行轰炸了,可是元首却一直都没有下达攻击命令。”参谋长苦笑着说道。
然后他有些无奈的开口说出了很多人的想法:“大家都认为,元首要拿下一个完整的莫斯科,可是谁知道元首只是觉得用空军轰炸比较浪费……”
空军的轰炸机早就做好了准备,而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积攒,早就已经数量众多。
可惜的是即便如此,德国空军依旧是元首心目中的宝贝疙瘩,轻易不愿意拿出来消耗。
此时此刻的德国空军,可是拥有超过1万5000名飞行员,和8000飞行学徒的超级规模的空军体系了。
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此时此刻也没有办法在飞行员的人数上,超越培养体系完备的德国空军。
如果计算上王牌飞行员,还有战斗机的质量差距,那么德国空军在整体实力上,已经超过了美国陆军航空兵了。
并且,这支德国空军已经补充上了自己的短板,拥有了大量的远程轰炸机,成为了一支战略性的力量。
英国北部有两个和德国签订了生产合同的飞机制造工厂,专门为德国生产改进型的美国B-17轰炸机,也就是德国空军的JU-118轰炸机。
这里本来是英国兰开斯特的生产线,现在改装了一下,变成了JU-118的生产线,并且开始为德国的战争机器工作了。
其实德国人也不信任英国的公司,只不过他们实在是忙不过来,只能接受这样的飞机装备。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飞机被生产出来之后,不是飞到德国去的,而是用海船运到德国去的。
因为这些飞机只生产出机翼还有机身,内部的武器还有发动机,都是由德国安装上去的。
毕竟德国也不希望把自己的武器交给英国,因为英国人知道的越多,几乎也就说明美国人知道的越多了。
“让一号和二号阵地开火吧!打一轮之后休息一下,再打一轮之后挺火……”参谋长吐槽了一句之后,就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炮兵指挥官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让苏联的火炮先开火,毕竟他们的炮弹不多了。”
一路上,德国缴获了无数苏联人的大口径火炮。这些火炮携带的弹药众多,算是比较容易找到补给的类型。
苏军一开始的撤退非常混乱,所以来不及销毁掉这些火炮。而白俄罗斯的部队投降的时候,也交出了属于他们的支援型武器。
斯大林说炮兵是战争之神,所以苏联也大规模的普及了炮兵。论起火炮的应用,苏联的水平相当的高。
这也就意味着,一路上,德国缴获的苏联火炮,性能优良而且数量众多,最大的好处,是这些火炮已经运输到了半路上……
唯一的问题是,这些火炮的加工性能不好,精准度一般。而且德国炮兵没有使用过这类武器,操作并不方便。
但是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比如说重要的压制射击的时候,炮兵们就使用德国火炮开火,而消耗威慑吓唬人的时候,就用苏联大炮。
所以这一次,又是苏联的大炮先开火,口径还都是152毫米以上的火炮,他们对莫斯科郊区进行了覆盖,炮火非常的猛烈。
这一次,因为距离的关系,实际上不仅仅是前线的关系,就连莫斯科城内的主要街区,都听到了低沉的炮弹爆炸声。
德国炮兵把一枚接着一枚的152口径炮弹塞进火炮的药室之内,紧接着就用最远射程,向莫斯科的尖顶倾泻自己的炮弹。
当然,这些炮弹飞不到那么遥远,可是它们却可以在最靠近莫斯科市区内的地方爆炸。
看着远处爆炸腾起的黑烟,站在炮队镜后面的伦德施泰特满意的点了点头,挪开了自己的视线。
“古德里安在卡卢加附近的进攻,还算顺利吧?”他看着自己的参谋长,还有所在前线驻扎的部队的军长师长以及团长们,开口问道。
“古德里安将军的部队,现在已经绕过了卡卢加,正在向图拉附近推进……”参谋长给出了一个多小时之前的最新消息。
古德里安的装甲兵团,从卡卢加两翼渡河,杀向了莫斯科正南的图拉附近。
只要占领了图拉,莫斯科也就真的可以算是两面被合围了起来——这对苏联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压力,至少对驻守在莫斯科城市内的苏军来说,是一个灾难。
一旦德国再占领一个侧翼,那么莫斯科就三面被围起来,那时候只要不撤退的,都是准备和莫斯科这座城市真正共存亡的人了。
他距离莫斯科只有短短的20公里不到的距离了,这个地方对于欧洲来说,可能只有拿破仑到达过。
现在,他也到达了,到达了这个地方,并且准备用自己手中的军队,征服这个地方。
“让炮兵准备,问候一下斯大林,告诉他们我们这一次真的已经到了!”他指了指远处的莫斯科,对自己的组手说道。
然后他又想了想,然后开口嘱咐了一句:“一轮炮击就可以了,不要浪费补给物资。”
能够把炮弹从遥远的后方补给基地运输到莫斯科城下,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所以任何行动,都需要精打细算,这是一场会计的战争,是一场后勤部队的战争,前线的任何决策,都需要经过计算才能够进行下去。
“铃!铃铃!”电话响动了起来,刚刚布置好的炮兵阵地上,一名军官抓起了面前的电话,开口问道:“喂!这里是……对!明白了!长官!10分钟后,炮击就可以开始……是的!是的!我们弹药还算充足!遵命!”
放下了手里的电话之后,他就看向了自己身边的参谋长,开口说道:“集团军群的总司令部来电,要求我们开始炮击莫斯科。”
“本来空军十天前就可以对莫斯科进行轰炸了,可是元首却一直都没有下达攻击命令。”参谋长苦笑着说道。
然后他有些无奈的开口说出了很多人的想法:“大家都认为,元首要拿下一个完整的莫斯科,可是谁知道元首只是觉得用空军轰炸比较浪费……”
空军的轰炸机早就做好了准备,而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积攒,早就已经数量众多。
可惜的是即便如此,德国空军依旧是元首心目中的宝贝疙瘩,轻易不愿意拿出来消耗。
此时此刻的德国空军,可是拥有超过1万5000名飞行员,和8000飞行学徒的超级规模的空军体系了。
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此时此刻也没有办法在飞行员的人数上,超越培养体系完备的德国空军。
如果计算上王牌飞行员,还有战斗机的质量差距,那么德国空军在整体实力上,已经超过了美国陆军航空兵了。
并且,这支德国空军已经补充上了自己的短板,拥有了大量的远程轰炸机,成为了一支战略性的力量。
英国北部有两个和德国签订了生产合同的飞机制造工厂,专门为德国生产改进型的美国B-17轰炸机,也就是德国空军的JU-118轰炸机。
这里本来是英国兰开斯特的生产线,现在改装了一下,变成了JU-118的生产线,并且开始为德国的战争机器工作了。
其实德国人也不信任英国的公司,只不过他们实在是忙不过来,只能接受这样的飞机装备。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飞机被生产出来之后,不是飞到德国去的,而是用海船运到德国去的。
因为这些飞机只生产出机翼还有机身,内部的武器还有发动机,都是由德国安装上去的。
毕竟德国也不希望把自己的武器交给英国,因为英国人知道的越多,几乎也就说明美国人知道的越多了。
“让一号和二号阵地开火吧!打一轮之后休息一下,再打一轮之后挺火……”参谋长吐槽了一句之后,就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炮兵指挥官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让苏联的火炮先开火,毕竟他们的炮弹不多了。”
一路上,德国缴获了无数苏联人的大口径火炮。这些火炮携带的弹药众多,算是比较容易找到补给的类型。
苏军一开始的撤退非常混乱,所以来不及销毁掉这些火炮。而白俄罗斯的部队投降的时候,也交出了属于他们的支援型武器。
斯大林说炮兵是战争之神,所以苏联也大规模的普及了炮兵。论起火炮的应用,苏联的水平相当的高。
这也就意味着,一路上,德国缴获的苏联火炮,性能优良而且数量众多,最大的好处,是这些火炮已经运输到了半路上……
唯一的问题是,这些火炮的加工性能不好,精准度一般。而且德国炮兵没有使用过这类武器,操作并不方便。
但是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比如说重要的压制射击的时候,炮兵们就使用德国火炮开火,而消耗威慑吓唬人的时候,就用苏联大炮。
所以这一次,又是苏联的大炮先开火,口径还都是152毫米以上的火炮,他们对莫斯科郊区进行了覆盖,炮火非常的猛烈。
这一次,因为距离的关系,实际上不仅仅是前线的关系,就连莫斯科城内的主要街区,都听到了低沉的炮弹爆炸声。
德国炮兵把一枚接着一枚的152口径炮弹塞进火炮的药室之内,紧接着就用最远射程,向莫斯科的尖顶倾泻自己的炮弹。
当然,这些炮弹飞不到那么遥远,可是它们却可以在最靠近莫斯科市区内的地方爆炸。
看着远处爆炸腾起的黑烟,站在炮队镜后面的伦德施泰特满意的点了点头,挪开了自己的视线。
“古德里安在卡卢加附近的进攻,还算顺利吧?”他看着自己的参谋长,还有所在前线驻扎的部队的军长师长以及团长们,开口问道。
“古德里安将军的部队,现在已经绕过了卡卢加,正在向图拉附近推进……”参谋长给出了一个多小时之前的最新消息。
古德里安的装甲兵团,从卡卢加两翼渡河,杀向了莫斯科正南的图拉附近。
只要占领了图拉,莫斯科也就真的可以算是两面被合围了起来——这对苏联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压力,至少对驻守在莫斯科城市内的苏军来说,是一个灾难。
一旦德国再占领一个侧翼,那么莫斯科就三面被围起来,那时候只要不撤退的,都是准备和莫斯科这座城市真正共存亡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