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南北分裂已久。
朝廷曾弥合多次,不得效果。
这是南北分裂几百年形成的后果。
事实上。
在中原皇朝吸纳胡人后,结果都不会太好。
汉时吸纳了南匈奴,强盛时兴许不显威胁。
可一点弱了下去,便出现了五胡乱华。
后来的天可汗统一了游牧与农耕文明。
让两者合为了一家。
可那个无比强盛的皇朝没落后。
南北再度分裂。
这次分裂的更加明显,足足持续了几百年。
如今的大庆,达成了形式上的统一。
却难以弥补北方持续了数百年的伤痕。
庆皇就算是名义上的皇帝,可在北方人的眼里,并不觉得朝廷有什么用。
这个伤痕,很难弥补。
“开朝后,历次平衡南北,却都没有得到好的效果。”
“也就老六在东北获得一次大胜利之后,庆人才真正的注意到北方。”
“也不怕去了北方,再经受战乱。”
“这次机会,朕与老大,万万得抓住了,不能有闪失了。”
秦标重重点头。
“儿臣懂得南北平衡的重要,若是失衡太久,大庆便难以长久。”
庆皇满脸赞赏。
“是啊,即便一次迁移数千万子民,靡费朝廷过重,让朕去年收敛的钱财基本全部耗尽,但这依旧要去做。”
“朕要的是天下万代之基,而非一时之利。”
庆皇的目光看的长远。
统一是必然的!
这天下,必须统一了,才不会出现新的战祸。
大家都在一个朝廷之下,就算有些地方出了问题,也能商量着来。
也许这个统一,只能持续个一百年、两百年。
但这也就足够了。
君子之泽,五代而斩。
庆皇觉得,到了三代后大庆不出乱子。
就已经相当厉害了。
不过有老六在,大庆就算出了些许乱子,也根本不是事儿。
“今年北方迁移百姓为重要之事。”
“此事儿太子全权负责。”
庆皇偏过头,认真询问着秦标。
“身体可还行?”
秦标拍了拍胸膛。
“父皇尽管放心,已经没事了。”
庆皇点头。
“你这次病后,精力已不如从前,况且也上了年纪,当好好保养身体。”
“若闲暇之际,也不要总看书,演习一些武艺,多晒一晒太阳,有好处。”
对于庆皇的嘱托,秦标躬身一拜。
“儿臣谢父皇挂念,定当谨记。”
庆皇点头。
“移民之事儿交给你,朕最为放心。”
“今年朕要重编北伐之军,老三统一军十万人,老六也当统帅一军十万人马。”
“这个权力,朕必须要先放一放,给他们统兵之权。”
“老二也当统兵十万。”
“徐达统兵十万、蓝田统兵十万。”
“这些皆为偏师。”
“剩下兵马,皆由朕来亲自统帅,到时太子为朕坐稳后方。”
秦标再度躬身。
“父皇尽管放心!”
“嗯。”
庆皇北伐前,必然重新编练军队。
三位实权藩王。
自然有统帅一路兵马的权利。
这个一军,便是十万人!
藩王属地,实际上要十万精兵,是有些难度的。
当年老五晋地能爆兵,完全是因为整个北方,就晋地人口多的缘故。
如今想要让三位藩王,统帅十万兵马。
自然要将大庆的一些卫所,调度给三王封地之内,让他们进行训练。
老三老六自然不用担心。
老二派几个稳重一些的老将,倒也不是问题。
只不过调遣卫所兵马之事,再度让庆皇有点犯难。
“老二老三的兵,全是卫所兵,再调卫所兵自无问题,训练也不会出事儿。”
“唯独老六那里,全都是营兵。”
庆皇闭上了眼睛。
卫所兵,与营兵,完全是两个性质。
唯有京都附近,有营兵!
但又不能完全算。
因为京都附近的兵马,其实也是各地方轮换来防卫的。
如此一来,方便天子亲近地方兵马。
能见到地方将领,与朝廷的疏离感,以免出现割据的情况。
封建皇朝发展了接近两千年,制度上其实已经无比完善了。
只不过问题都出现在执行上。
京都附近的兵马,除了庆皇的亲军,勉强算上营兵外。
其余上上下下,全是卫兵!
唯独老六那里,兵力虽然不多,却全部都是为了战斗而训练的职业士兵!
战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老六的兵制,已与朝廷走出了两条路。”
“甚至战力也因此比朝廷更强,若强行扭转,反倒不美。”
庆皇想了半天,最后写了一道圣旨。
“算了,北方诸多卫所兵马,任由老六挑选。”
“若觉得不行,老六私自招募也可,总之要凑够十万兵。”
庆皇觉得若细想的话。
这毫无疑问有很大的麻烦。
但将麻烦交给老六,那对于庆皇来说,就不是麻烦了。
三王加上两员大将。
每人十万将士,这才分出去五十万兵马。
而另外的五十万精兵,皆由庆皇统帅。
而这。
还没算后勤补给所用的人马。
单兵力。
就已百万之众!
当可谓用了举国之力。
这一击。
必要洗刷掉昔日的耻辱,彻底灭亡北胡!
当庆皇的旨意,以及山东总督的印绶送到辽王府时。
秦风多少有点傻眼了。
“父皇让本王组建多少兵马?”
秦风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十万。”
红鸾再度提醒一句,甚至将圣旨打开,指着上面的数字给秦风看了。
“秦王、宁王与王爷的兵力相同,都是十万!”
秦风和上了圣旨。
有些发懵。
“父皇让本王组十万兵马,那父皇还用组啥百万大军啊。”
秦风那叫一个郁闷。
给秦风十万兵马。
灭北胡还不是轻轻松松的。
都不用父皇动手。
他跟三哥合计合计,再给二哥拉上。
三十万兵马,辽兵当做主力。
灭北胡够够的。
……
朝廷曾弥合多次,不得效果。
这是南北分裂几百年形成的后果。
事实上。
在中原皇朝吸纳胡人后,结果都不会太好。
汉时吸纳了南匈奴,强盛时兴许不显威胁。
可一点弱了下去,便出现了五胡乱华。
后来的天可汗统一了游牧与农耕文明。
让两者合为了一家。
可那个无比强盛的皇朝没落后。
南北再度分裂。
这次分裂的更加明显,足足持续了几百年。
如今的大庆,达成了形式上的统一。
却难以弥补北方持续了数百年的伤痕。
庆皇就算是名义上的皇帝,可在北方人的眼里,并不觉得朝廷有什么用。
这个伤痕,很难弥补。
“开朝后,历次平衡南北,却都没有得到好的效果。”
“也就老六在东北获得一次大胜利之后,庆人才真正的注意到北方。”
“也不怕去了北方,再经受战乱。”
“这次机会,朕与老大,万万得抓住了,不能有闪失了。”
秦标重重点头。
“儿臣懂得南北平衡的重要,若是失衡太久,大庆便难以长久。”
庆皇满脸赞赏。
“是啊,即便一次迁移数千万子民,靡费朝廷过重,让朕去年收敛的钱财基本全部耗尽,但这依旧要去做。”
“朕要的是天下万代之基,而非一时之利。”
庆皇的目光看的长远。
统一是必然的!
这天下,必须统一了,才不会出现新的战祸。
大家都在一个朝廷之下,就算有些地方出了问题,也能商量着来。
也许这个统一,只能持续个一百年、两百年。
但这也就足够了。
君子之泽,五代而斩。
庆皇觉得,到了三代后大庆不出乱子。
就已经相当厉害了。
不过有老六在,大庆就算出了些许乱子,也根本不是事儿。
“今年北方迁移百姓为重要之事。”
“此事儿太子全权负责。”
庆皇偏过头,认真询问着秦标。
“身体可还行?”
秦标拍了拍胸膛。
“父皇尽管放心,已经没事了。”
庆皇点头。
“你这次病后,精力已不如从前,况且也上了年纪,当好好保养身体。”
“若闲暇之际,也不要总看书,演习一些武艺,多晒一晒太阳,有好处。”
对于庆皇的嘱托,秦标躬身一拜。
“儿臣谢父皇挂念,定当谨记。”
庆皇点头。
“移民之事儿交给你,朕最为放心。”
“今年朕要重编北伐之军,老三统一军十万人,老六也当统帅一军十万人马。”
“这个权力,朕必须要先放一放,给他们统兵之权。”
“老二也当统兵十万。”
“徐达统兵十万、蓝田统兵十万。”
“这些皆为偏师。”
“剩下兵马,皆由朕来亲自统帅,到时太子为朕坐稳后方。”
秦标再度躬身。
“父皇尽管放心!”
“嗯。”
庆皇北伐前,必然重新编练军队。
三位实权藩王。
自然有统帅一路兵马的权利。
这个一军,便是十万人!
藩王属地,实际上要十万精兵,是有些难度的。
当年老五晋地能爆兵,完全是因为整个北方,就晋地人口多的缘故。
如今想要让三位藩王,统帅十万兵马。
自然要将大庆的一些卫所,调度给三王封地之内,让他们进行训练。
老三老六自然不用担心。
老二派几个稳重一些的老将,倒也不是问题。
只不过调遣卫所兵马之事,再度让庆皇有点犯难。
“老二老三的兵,全是卫所兵,再调卫所兵自无问题,训练也不会出事儿。”
“唯独老六那里,全都是营兵。”
庆皇闭上了眼睛。
卫所兵,与营兵,完全是两个性质。
唯有京都附近,有营兵!
但又不能完全算。
因为京都附近的兵马,其实也是各地方轮换来防卫的。
如此一来,方便天子亲近地方兵马。
能见到地方将领,与朝廷的疏离感,以免出现割据的情况。
封建皇朝发展了接近两千年,制度上其实已经无比完善了。
只不过问题都出现在执行上。
京都附近的兵马,除了庆皇的亲军,勉强算上营兵外。
其余上上下下,全是卫兵!
唯独老六那里,兵力虽然不多,却全部都是为了战斗而训练的职业士兵!
战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老六的兵制,已与朝廷走出了两条路。”
“甚至战力也因此比朝廷更强,若强行扭转,反倒不美。”
庆皇想了半天,最后写了一道圣旨。
“算了,北方诸多卫所兵马,任由老六挑选。”
“若觉得不行,老六私自招募也可,总之要凑够十万兵。”
庆皇觉得若细想的话。
这毫无疑问有很大的麻烦。
但将麻烦交给老六,那对于庆皇来说,就不是麻烦了。
三王加上两员大将。
每人十万将士,这才分出去五十万兵马。
而另外的五十万精兵,皆由庆皇统帅。
而这。
还没算后勤补给所用的人马。
单兵力。
就已百万之众!
当可谓用了举国之力。
这一击。
必要洗刷掉昔日的耻辱,彻底灭亡北胡!
当庆皇的旨意,以及山东总督的印绶送到辽王府时。
秦风多少有点傻眼了。
“父皇让本王组建多少兵马?”
秦风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十万。”
红鸾再度提醒一句,甚至将圣旨打开,指着上面的数字给秦风看了。
“秦王、宁王与王爷的兵力相同,都是十万!”
秦风和上了圣旨。
有些发懵。
“父皇让本王组十万兵马,那父皇还用组啥百万大军啊。”
秦风那叫一个郁闷。
给秦风十万兵马。
灭北胡还不是轻轻松松的。
都不用父皇动手。
他跟三哥合计合计,再给二哥拉上。
三十万兵马,辽兵当做主力。
灭北胡够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