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小的试探等行为,朱允熥也根本不在意,这些也确实不算什么。

  皇位到底不一样,老朱就算是觉得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可是也是要稍微了解一下朱允熥的想法。有些时候也觉得朱允熥这孩子说话不老实,让身边的人来稍微的试探一下也正常。

  而朱允熥实际上也差不多,哪怕现在都觉得他这个储君的地位非常稳固。可是也不好表现的太着急等等,甚至在有些时候还要稍微的推脱一下,这是正常流程。

  亲耕礼也好、对任亨泰的正式贬官也罢,或者是工部征召一些工匠等等,这些事情都是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这些事情只要在大方向制定好了、只要老朱和朱允熥的意见达成了共识,那么很多的事情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大明的官员们执行能力还是非常出色的。

  日子就是这么一点点的在过,朱允熥也觉得现在很多事情都比较顺利,不用多操心。

  对于朱允熥来说,最近这段日子看起来也是比较顺心的。

  老朱更开心了,忙了一天之后也不见孙子过来吃饭。本来就打算恢复以往的模式,一个人吃饭对老朱来说也不算什么了。

  不过当看到朱允熥扶着徐妙锦走过来的时候,老朱连忙起身。

  “哎呀,妙锦现在就该多歇歇!”老朱就急了,有些跳脚了,“不要多走动,安心养着就好!”

  朱允熥就有些不以为意的说道,“妙锦这些天歇的也不好,也该稍微动一动。要不然也不好,只是安心静养哪行。”

  女子怀孕后就安心的静养,在如今这个年代也算是普遍的认知了,会觉得能不动就不动,这是最为安稳的办法。

  徐妙锦也笑着对老朱说道,“皇祖父,孙媳也想着走动走动,整天若是不动也乏的利害,吃的都少。”

  老朱一听顿时紧张,声音也温柔了好多,“妙锦啊,就是吃不下,也多压着吃两口。你现在有身孕,这可不是小事情。若是有什么想吃的就和允熥说,要不就去找宁妃。”

  徐妙锦自然不会缺少吃喝用品,东宫里的好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赏赐依然是不断的。

  朱允熥摸了摸脸,说道,“我听人说若是坐月子的时候能长胖,现如今看来不是这般。妙锦有了身孕,我都跟着吃胖了一点。”

  “你不胖,要咱说还是瘦了点!”老朱思考半天才说道,“你就是太好动不是享福的样,你看看你叔叔、兄弟,多半都是白白净净,就你喜欢舞刀弄枪的像个武夫。”

  这话朱允熥没办法反驳,白白胖胖的在这个年代不少人看来就是福相,能够吃成胖子起码也说明衣食无忧、家里条件比较好。

  哪怕现在比较忙,可是朱允熥有时间还是会稍微的活动活动、锻炼一下,要不然也会觉得身体跟生锈一般。

  而徐妙锦呢,朱允熥也知道他不是什么权威医生,他的一些话别人可能会考虑,不过也不见得就是完全认同。

  他只是基本每天都陪着徐妙锦稍微散散步,保持着一定的运动量,让她保持着愉悦的身心状况,这些看起来也就是他现在比较能做的极限了。

  “妙锦现在肚子都鼓了点,想想看我就欢喜。”朱允熥也不在意徐妙锦脸红,对老朱说道,“我思来想去,文垚也就是九月份的事了。”

  老朱一听更为开心,忙不迭的说道,“咱也算了日子,这就是咱家的孩子!”

  老朱的生日是九月十八、朱标是九月初五,朱雄英是十月二十七日,朱允熥则是十一月初九。

  这自然也都是指农历了,本来这一家三代的当家人的生日都是非常集中的。也就是现在‘人丁稀少’,所以看起来留下了些许空隙。

  朱允熥也笑着说道,“估计该是九月,那时候也算是比较好。不冷不热,妙锦坐月子也不用热着,文垚长大点才是冬天。”

  老朱更是眉飞色舞的说道,“真到了正旦、冬至,可不能把咱重孙给抱出来,得好好养着。等到开春了,咱再带着。”

  朱允熥就忽然问道,“真要是明年把文垚给您老人家带,朝廷的事情怎么办?”

  老朱就看了一眼朱允熥,说道,“你也别试探咱,明年文垚满周岁了,咱就退位。正好你也不用急着改元,到了年底就行。”

  历史上很多的皇帝喜欢该年号,一个皇帝有很多年号非常的正常。

  汉武帝用了十个年号、唐高宗用了十四个年号。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当然也有特殊的,李世民就只用贞观这一个年号。而大明现在基本上是定了规矩,皇帝只用一个年号。

  这也是历史上对于明清的皇帝直接用年号,比如说洪武皇帝、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等。而在明清之前,基本上都是称庙号,宋太祖、唐太宗等等。

  “那我年号怎么定?”朱允熥就仔细想了想,问道,“永乐怎么样?”

  老朱直接嫌弃说道,“永乐?俗,听着就不好。”

  这也没办法,历史上朱棣的年号被称为永乐,很多人都觉得是因为匆匆登基来不及考虑。所以以至于出现前凉张重华用的年号。最主要的是当时方腊起义,用的也是‘永乐’。

  其实年号撞车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只是能不撞车自然也就不要撞车,要不然也尴尬。

  朱允熥又问道,“嘉靖殷邦呢?”

  老朱愣了一下问道,“这是何意?”

  “出自《尚书·无逸》。”朱允熥就笑着说道,“我觉得这个还好,朝廷稳定、斯民小康,这得是一个盛世之相。”

  老朱仔细想了想又否决了,“不好,你有这志向是好。只是配不上咱孙儿,咱孙儿何等英豪!咱回头给你想想,你让咱抱重孙,咱让你当皇帝。”

  朱允熥就低头对着徐妙锦的腹部说道,“儿子,听到没!你出生了,你爹就能当皇帝,你就是太子了!”

  这么大逆不道的话,也就是张福生等人心惊肉跳的低着头,都恨自己现在长了耳朵。

  而老朱则是欢欢喜喜的,自家孙儿说的没错。文垚那孩子,只能是大明的太子。而允熥,就是大明的下一任皇帝!

  年号之类的事情不急,因为这看起来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老朱可以好好的思考,肯定也会有一些学识渊博的大学士等等也会给出足够的建议。

  朱允熥也心里非常清楚,他知道年号之类的事情轮不到他来操心。以老朱的性格,肯定是要将很多的事情给安排好,年号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情。

  不过想想看的话,大明很有可能也就是到洪武三十年就要开始换一个当家人了,而历史上的老朱是在洪武三十一年驾崩。

  徐妙锦看起来也是从容了不少,对于一些话题也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了。

  吃着饭,朱允熥说道,“祖父,这一次北征怕是很难有大胜,我也仔细想了想。这一趟可能也就是打几个小的部族,很难有大胜。”

  老朱好整以暇的问道,“哦?你一向也是没有多少武略,怎么就看出来了这些?”

  这话让朱允熥有些无语了,他本来还觉得自己是有着一些战略眼光的。本来觉得自己的一些大局观还是不错的,可是现在再看看,他的一些战略眼光在老朱的眼里也就是那么回事。

  不过朱允熥也实在是不好反驳,在其他人面前朱允熥可能还会在意一下面子。但是在老朱的面前,朱允熥的那点眼光真的不够看。

  “十七叔善谋,他所率三卫又多为胡骑,骁勇善战。”朱允熥就解释说道,“鞑子那边本就是在内乱,虽说这些年也是稍微恢复了点元气,只是也不敢大队人马南下。”

  老朱微微点头,对于十七子朱权,老朱还是比较满意的。这是一个非常有谋略的小子,要是放在开国之前,也是一个能独当一面的角色。

  朱允熥继续说道,“这一趟祖父派大军讨伐,怕是想着是要将鞑子的爪子给剁了。那些人内斗几年了,也是想着要立威,或者是想着要南下劫掠。先给他们来个狠的,免得这些人胆子变大!”

  听着朱允熥的话,老朱也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也确实是他的基本战略构想之一。

  这一次确实很难有太多的蒙古鞑子南下,哪怕朱权在大宁发现了一些鞑子的衣甲。但是那更多的就是小股游哨,实在是成不了什么气候。

  更何况也别觉得大明对于草原上的情况一点都不清楚,大明还是知道瓦剌、鞑靼在争斗,这两大部族在争夺正统汗位。

  而鞑靼、瓦剌内部,各个部族也是在互相的争权夺利,弑君之类的事情也是屡有发生。

  “是该给他们好好的打一打,这些年还是对他们好了些。”老朱就嘲笑的说道,“这些人就是癞皮狗,你凶了他们才知道怕!给他们打疼了,他们就哆哆嗦嗦的躲着不敢龇牙!”

  这么说好像也没有特别大的问题,因为现在的蒙古早就分裂了,这么些年面对大明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在不断的战败,早就没有了当初的心里优势。

  “鞑子现在不老实了,估计是他们内斗就要杀出来了一个狠人。”老朱颇为担心的说道,“北边,咱大明的心腹大患还是在北边。”

  对于老朱的这个观点,朱允熥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反驳的,这基本上也就是等同于事实了。

  朱棣数次北征,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宣府等地屡次遭到鞑子的劫掠等等,这些也都是历史上会发生的事情。

  中央王朝的外患目前来看基本上都是来自北边,这个事情不只是老朱的认知,这也是这个年代稍微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的情况。

  包括女真,这也都是从白山黑水间发展起来。哪怕有各种因素,他们也确实是从北边南下入关的。

  老朱继续说道,“咱也想过,铁木真那样的人千百年难出一个。只是那些鞑子里也不能小觑,完颜阿骨打、耶律阿保机,也都是一世豪杰。”

  朱允熥也认可这些,说道,“这些鞑子真要是壮大起来,那也不能小觑。”

  这个说法自然是比较委婉的,不管是契丹也好,还是女真也罢,都曾经将汉人王朝打的非常凄惨,留下了不少悲惨的记忆。

  “草原上不能有个强大的部族,得时不时的敲打。”老朱就说道,“哪个出头了,咱就给他打压下去。”

  这话好像也没什么问题,草原上可以有几个还算强大的部族,但是绝对不能是有一个部族完成了对草原的统一,要不然大明的压力就瞬间增加。

  这一次一些鞑子想要南下作为试探,想要将势力范围再次延伸到漠南区域,大明自然也就不能坐视不理了。

  这时候就必须要强硬的回应,鞑子既然敢伸爪子,那么就将这个爪子给剁掉,让这些鞑子知道害怕、缩回去,这就是最好不过的办法了。

  只要鞑子龟缩在更为苦寒的漠北,他们就很难真正的壮大起来,大明就可以更好的控制漠南这片水草丰美的草原。

  大宁等区域对于大明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这就是控制住草原的前沿点。

  这里必须要守住,大明的军将也必须要在这些区域扎下根,要不然的话就有可能造成鞑子可以直接威胁到长城了。

  老朱看着朱允熥,说道,“咱想了想,锦衣卫的一些人也是该交给你了。”

  朱允熥就开玩笑说道,“是该给我,现在到底有多少人、多少事,我还不知道。”

  老朱几乎是将大部分的权力都交给了朱允熥,也从不限制。可是老朱的手里头还有一些底牌,这一点朱允熥也心里清楚,这些秘密武器也非常重要。

  老朱倒也干脆,“这些人啊,也就是留个后路、多双眼睛。你都是要当皇帝的人了,咱也是该给你。真要是咱哪天没起来,这事情就不好了。”

  “都说了带文垚带到十岁。”朱允熥就说道,“我自小纨绔,妙锦也聪颖无双,我想文垚肯定不好带。到时候有闹的时候,反正我是不打算带。”

  老朱眉开眼笑,“闹才好,男娃不皮没出息!你忙朝政,咱带孩子!”(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我才是皇太孙,大明:我才是皇太孙最新章节,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