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508章 司马建言

小说:我父刘玄德 作者:网文老大爷 更新时间:2025-03-29 11:28:59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曹昂带着些许骄傲和自豪的神情,慷慨报道:“启禀父亲,去时您吩咐的三件事,孩儿已悉数办妥!”

  曹昂这边兴奋不已,可曹操听了却是心神剧震,险些没能维持住脸上的笑容。

  “这、这……”

  曹操压下心头强烈的疑惑,维持着强笑道:“我儿可速速详细道来。”

  “喏!”

  曹昂没能看出曹操的假装,只是将自己南下一行如实道来,尤其是和刘封交谈的部分,更是如数家珍的字字复述。

  听完之后,曹操脸色也重新恢复了平静,故意带着疑惑道:“左将军所求,仅仅只是这几座城邑?”

  “确实如此。”

  曹昂郑重的点了点头,同时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父亲,以孩儿之见,陈留残破,民生凋敝,若能以这几座空城换得左将军精兵来助,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

  曹昂口中的空城其实是有些过分了,如今的陈留,经过历任陈留郡守的苦心经营,也恢复了一些元气,陈留城中人口也有了一千六、七百户,近万人之多。整个陈留郡更是达到了七万余口,虽然和巅峰时期相比,可以是十不存一,但好歹也不是空城了。

  不过曹昂的话倒是提醒了曹操,若是真要做交易的话,却还可以把这些城中的百姓悉数迁走,反正刘封想要的也只是城池。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曹昂不经意的一句话,却是让曹操的拆迁之魂再度复苏。

  “诸君以为如何?”

  先前倾听曹昂汇报时,曹操就在思索刘封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这并非是曹操不识好歹,而是这三条建议中,其实只有前两条是他真心提议的,第三条不过是试探手段而已。

  如今对方直接把应手给接下来了,这让曹操如何能不疑神疑鬼。

  其实此刻堂上不仅仅是曹操多疑,就连荀彧、满宠等人,也是十分疑惑不解,想不出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可哪怕以夏侯惇的谋略,都觉得其中很可能有什么蹊跷,是他们没能看出来的。

  曹昂自然也看到了这一点,但这并不妨碍他全盘完成了曹操的任务,至于是否接受,他又没有直接答应下来,自然还是由父亲定夺的。

  一时之间,堂上陷入安静之中,众人皆是沉思起来。

  “左将军如此忠义,自当是一件好事。”

  思索了片刻后,刚刚奉命回到洛阳的曹仁竟然第一个开口道:“主公,其实此番之关键不在河内,而在陈留。”

  “哦?”

  曹操闻言,顿时来了兴趣:“子孝有何高见,还请教我。”

  曹仁感受着堂上众人的目光,挺起身体,拱手道:“臣的意思是,主公如今最需要考虑的是陈留那些城的价值。若是觉得它们高过援兵,那自当谢绝大将军之请。若是觉得它们不如援兵,那就应允大将军之请即可。”

  “子孝所言甚好。”

  曹操笑了起来,点头赞许道:“可谓是一针见血。”

  曹操看似嘉奖了曹仁,可实际上内心却并不如他脸上那般高兴。

  曹仁说的这个道理,他自然也是明白的,但在他看问题的高度上,却不能这么简单。以曹操、荀彧、满宠等人的智慧,本能的就会怀疑刘封欲求两沟水之地的深层目的。

  且即便是表面上来看,若是应允了刘封,他和兖州可就没法连成一片了。

  虽然不会有被切断联系的风险,可依旧让他十分忌惮犹疑。

  “主公,臣有一思,不知是否当讲。”

  曹操抬眼看去,只见一风仪峻整,有雄杰之表,身长七尺五寸的青年正位列末席。刚才说话之人,正是这位姿貌魁伟,骨相非常的青年。

  “不意仲达亦有高见,正当教我!”

  曹操认出了对方的身份,乃是他新招募的青年俊彦,河内名门司马氏的嫡系子弟,大将军府中属掾司马朗之弟司马懿。

  由于刘封引起的蝴蝶翅膀,使得曹操这边精英人才减少了许多,更重要的是,汝南以及小半个颍川没能如历史上那般落入曹操之手,反而成了刘备、刘封父子的地盘。

  如此一来,缺乏人才的曹操只能向关中、河内,河东等地寻找,同时也提升了麾下兖州人的待遇,以此来缓解人才匮乏的困境。其中司马朗、司马懿兄弟俩,就是他这两年里拔擢出最为出色的几人之一。

  听见曹操允许自己发言,司马懿依旧恭敬行礼,之后才缓缓开口道:“启禀大将军,以臣下之见,左将军恐有意于河内。”

  司马懿的声音不大,却如雷霆炸响在曹操的耳边,让他猛的醒觉过来。

  不过曹操神情却是丝毫不变,只是鼓励似的点了点头:“仲达可试言之。”

  司马懿露出受到鼓励的激动之色,继续说道:“两沟之地,断我东西之衔,纵观左将军做事,向来周全,此番如此贸然,所图必然不小。以臣下之见,唯有用兵于河内,方才值得如此开口。”

  曹操心中一喜,脸上却故作疑惑不解道:“仲达此言,我实不懂。方才子脩也言道,左将军欲以两沟之地,换其出精兵于河内助战,如此清楚,有何所图?”

  司马懿却是答道:“大将军,臣下的意思是,左将军欲用重兵于河内,其有此图,故未雨绸缪,想要保障粮道,才会提出这等要求。”

  曹操悚然一惊,司马懿说的这番话,他其实也想到了,但唯独没想到刘封要用重兵在河内。

  曹操原本想到的是,刘封可能担心那数千精锐部曲的安危,故而想要掌控一条能够随时增援,撤退的通道。他之所以没想到司马懿所说的这一层,并非是智谋不如司马懿,而是双方看问题的视角不同。

  曹操是诸侯,又是将军,自然最先考虑的是精锐部曲的安危。而司马懿却是士族子弟,而且还就是河内人,本能的会对河内的诸事更加在意,也会格外的看重河内。

  虽然觉得司马懿言之有物,可曹操却依然没有全信对方:“仲达可有证据?”

  这种事情,多半都是猜测揣度,哪里会有证据。

  可司马懿闻言,却是不慌不忙的答道:“臣有一计,可试真假。”

  曹操兴趣更浓,做了个邀请的手势:“仲达请言之。”

  司马懿抬手作揖还礼,随后道:“大将军可传信左将军,允其所请,却拒其增兵。”

  “允其所请,却拒其增兵?”

  堂上诸人都听呆了,这不是白白便宜了刘封吗?

  一时之间,堂上夏侯惇、曹洪等人都以一种看内奸的眼神紧盯着司马懿了。

  可曹操、荀彧、满宠等人却是回过味来了,不约而同的深深瞥了司马懿一眼。

  只见司马懿宠辱不惊,神情淡然的坐在原地,既没有因为夏侯惇、曹洪等人怀疑的目光而忐忑,也没有因为荀彧、满宠惊异的眼神而感到自矜。

  唯有曹操的反应,却是一直被司马懿暗中关注着。

  “好一个允其所请,却拒其增兵。”

  曹操哈哈大笑起来,显然是看出了这一试验手之妙。

  之前反复提到过,曹操领地其实相当尴尬,几乎沿着黄河一线排开,袁绍但凡南下,必定要和曹操大打出手,几乎没有回旋的余地。

  后来虽然拿下了关中,可情况并未有转变多少,毕竟关中依旧和曹操的原领地形成了一字长蛇阵,只是变得更长了。

  直到刘封攻荆,刘表出奔,这才让曹操捡到了一整个南阳盆地,至此,曹操才总算是有了战略纵深可言。

  再加上朝廷、天子俱在洛阳,以及兖州叛乱的前科,因此,洛阳、南阳、关中这个三角领地,已经成了曹操最为重视的核心领地,反倒是兖州,只是成了供应粮食物资,人力兵士的产出地了。

  只看曹操如今麾下文武班底,除了程昱、满宠等少数几个兖州人,其他哪里还有兖州人的影子。

  故而在关键时刻,如果让曹操选择的话,他必然会选择保留洛阳、南阳和关中。

  既然这样,那刘封现在索要陈留的这个请求不但不是挑衅,反而还是正中下怀了。

  一旦让出了陈留,两方作为盟友,刘封、刘备父子根本不会阻拦曹操东西领地的互通,反而还会被顶到第一线来承受袁绍的压力和攻击。

  事实上,原来时空的官渡之战中,袁绍选取的突破点就是在陈留郡,延津和白马津这两处大战之地,也都是陈留郡境内的重要渡口,需要配以重兵。

  最妙的是,刘封所求的仅仅只是两沟水沿线的几个县邑,陈留的大部分土地和太守名分依旧是属于曹操的,日后就是想要回来都师出有名,更别说还能据此试探刘封心中真正的目的了。

  司马懿此计,堪称一计多得。

  如果刘封没有这些想法,只是司马懿杞人忧天了,那即便损失了些许土地,能把陈留一线让给刘封所部防守,也减轻了自己的压力。

  如果刘封当真是要增重兵于河内,那自己可就要好好慎重考虑了。

  想通了这些问题后,曹操当即夸赞道:“仲达所言,我深喜之,且容我细思。”

  司马懿自然不敢有异议,事情就告一段落。

  等到众人离开之后,曹操将荀彧、满宠、夏侯惇、曹仁、曹洪这几个一等一的心腹重臣、爱将留了下来,显然是要开小会。

  “汝等以为司马仲达之言,可行否?”

  果然,曹操第一句话提的就是司马懿的计策,可见他对此相当重视。

  满宠率先点头称赞道:“司马仲达不愧是少年天才,自小聪慧机敏,其所判断,颇为可信,最后一计,宠以为可以一试。”

  满宠的表态,让曹操频频点头,但最后却是问道:“刘子升若是当真如司马仲达所言,意在河内,我当如何应之?”

  几个心腹齐齐陷入沉默,过了好一会儿,一个清亮的声音响了起来。

  “明公可应之。”

  说话之人正是荀彧。

  只听见荀彧继续说道:“如今天下三分,袁绍最强,刘备父子次之,明公最弱。当下唯有两强相争,明公方能从中渔利,否则,无论明公是助袁,还是助刘,都只会是马前卒,用来消耗对手罢了。”

  曹操脸色一正,荀彧这番话可说到他心坎里了,不由得聚精会神了起来。别说是曹操了,就是夏侯惇,曹仁也凝重了起来,迫切的想要听听荀彧对此有什么解决之法。

  荀彧接着说道:“虽如今不知其因,可左将军却有与袁绍决一雌雄之心。明公如今不但不该阻挠,反而应该顺水推舟,以厚左将军之意,方是上策。”

  曹操恍然,荀彧的意思是,如果刘封有意集重兵于河内,那必然是要同袁绍决战的。

  这其实相当好理解,河内距离邺城不过几十里地,就算包括被袁绍侵占的那部分,也不过才一百里地。

  这点距离,简直和卧榻旁边没有区别。

  只要刘封在河内布置下重兵,就算他不动手,袁绍也得主动过来逼他动手,否则,袁绍以及邺城上下睡觉都睡不安稳了。

  曹操缓缓颔首,心里十分赞同荀彧的意见,只要刘封敢调重兵入河内,后面的事可就由不得他了。

  到那时候,就算刘封有心罢手,或是控制交战规模也是不可得也。

  曹操捏着短须,确认道:“那以文若之见,我当竭力促成此事?”

  “不可。”

  荀彧却是摇头否决:“以彧之见,明公当欲拒还应。若我等所料无误,左将军自会主动行事。”

  “文若之见,尔等以为如何?”

  曹操没直接答应下来,而是问了问在场的夏侯惇、曹仁、满宠和曹昂。其他四人仔细想了想,觉得荀彧之见可谓上乘,并无什么不妥之处,先后点头表示认同。

  看见儿子和心腹们尽皆赞同,曹操也下定了决心:“既然如此,那就先按文若之意决定,若有其他情况,届时再议。”

  “喏!”

  众人纷纷行礼应下。

  等到众人尽数离开之后,曹操仍然坐在席位上,摸着短须思索着。

  他心里一直有一个念头,却没人提及。

  那就是河内若是为刘封重兵所驻,陈留又给刘封留了一条补给线路,那万一让刘封顺利站住脚跟后,河内还有他曹操的份吗?

  而且一旦河内有失,曹操的西部领地可就同袁绍彻底断绝联系了,眼下看是好事,可若是日后出现了变化,诸如曹刘翻脸了的话,那可就未必是好事情了。

  可偏偏在座诸人都没有提到这一点,夏侯惇,曹仁他们看不见可能是真,可你说荀彧、满宠、司马懿这些人也尽数看不到,曹操如何肯信?

  曹操目光幽幽,良久之后,方才起身离开了大殿。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父刘玄德,我父刘玄德最新章节,我父刘玄德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