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书院”数年间的不断发展扩大,入学的平民学子占比在不断放大;

  刘备的名声以及“仁德书院”的支持,也让刘备渐渐摆脱了必须借助世家子弟治理地方的窘境;

  此前重新丈量吴郡、会稽郡土地,更是收回了大量世家没有在官府中登记的土地……

  这一件件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事情,无疑都是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削弱了世家的影响力。

  而在众人还在衡量之时,一个坐在下方的老者缓缓开口道。

  “子布、子纲,盟军于虎牢关下攻势遇阻,此无疑是喜事也。否则让那些外来之人继续立下大功,恐怕用不了三年五载,吴郡再无我等江东世家的容身之地。”

  此言一出,点头出声附和者却是不在少数。

  “或此言有些刺耳,但刘玄德若不在虎牢关战败,恐怕无有重用我等之日。”

  “怕就怕,倘若真让刘玄德成功讨董,只会更加重用那些外来者。”

  “多说无益,眼下关键还是在于如何让刘玄德明白想要掌控吴郡,是万万离不开了我等的……”

  “依我看,还是断了刘玄德粮草,然后将罪责推到糜竺身上。”

  “你疯了吗?若当真直接断了刘玄德粮草,纵使刘玄德以仁德为怀,回来定然也会大开杀戒的,多少个人头够砍?”

  逼迫得这些世家抱团的,无疑正是刘备麾下以着李基为首的非扬州的文臣武将。

  一般而言,本土派系与外来派系的冲突,都会是本土派系占优。

  只是在刘备治下,却是本土派系被压得快喘不过气来,只能如此抱团求生。

  那一句句议论之声,同样也在不断地传入到了张昭、张纮的耳中。

  “诸位,且听吾一言。”

  张昭叩了叩桌案,随着屋内的声音渐渐静下来后,开口道。

  “主公被李基所蒙蔽,一意孤行而率军远赴千里讨董,何其劳民伤财也?其中固然有李基善于蛊惑。”

  “但深究到底,关键无疑在于李基乃随主公起势之人,与主公所依仗的将领赵子龙、关云长、张翼德等私交甚密。”

  “兵权,方是重中之重!”

  此乃张昭一番痛定思痛下,所得出的定论所在。

  常理而言,“制衡之道”方是驭下王道,可刘备麾下却是呈现着李基同时手握军政大权,这合理吗?

  很不合理!

  最终,张昭渐渐明白了为何主公会任由李基如此手握重权而不加以制衡,甚至张昭主动摆明与李基敌对,刘备却完全没有扶持的原因所在。

  关键在于……兵权!

  张昭仅在政务上有所作为,如何能制衡得了被刘备麾下将领们视为神人的李基?

  而在场众人听闻张昭之言,神色亦是为之一惊。

  张纮更是皱着眉地开口问道。

  “子布,主公离开吴郡之前将虎符交托给夏侯博所掌管,夏侯博又岂会助我等江东世家?没有虎符,如何掌握兵权?”

  张昭起身缓缓度步,走到了一烛光面前,沉声道。“常理自然不行,所以需要一个非常理的状况出现……”

  “若是有外敌进犯吴郡,夏侯博不过是一莽夫游侠,指挥几百人尚且可以,如何懂得用兵列阵?”

  “顾元叹亦是不擅谋略,糜竺、简雍、孙乾皆乃中人之姿……”

  听着张昭说到这里之时,张纮不忘开口提醒道。“子布,可勿忘了还有贾文和,此人能被李基托付为代郡丞,料想会有一二分本事。”

  “呵~”

  张昭直接笑出了声,摆了摆手,道。“贾文和其人,吾早就探查清楚了,其不过是一溜须拍马之徒,不足为虑。”

  “哦?可其人既能与李基为友,不应是无能之徒。”张纮谨慎地提醒道。

  “李基之所以看重贾文和,不过是幼年之时曾被贾文和相救,且亦是此原由,贾文和方才被李基向主公荐才……”

  顿了顿,张昭如数家珍般地说了起来。

  “贾文和如今之所以能在府衙中身居高位,对此吾早就打探清楚乃是李基屡屡假公济私,由贾文和去领了功劳。”

  “主公抵达吴郡上任前,李基指派贾诩率先前来探路,结果郡中盗贼四起,贾文和却是龟缩城中毫无作为;”

  “中平二年,中原大灾,流民大肆南下,李基派遣贾文和前去督察粮草,结果险些由于砂石混于稀粥而险些致使流民暴动,幸得主公及时前往安抚……”

  “可纵使如此,李基依然一力保住贾文和,又以借粮与分置流民为由,派遣贾文和到扬州各郡为使,结果又引发了会稽郡郭异领兵进犯钱唐县。”

  “而后,李基为了保住贾文和,不惜让贾文和托病一年有余不现身于他人面前,直至率军前往瀛洲,方才连忙带着贾文和陪同随军分润功劳。”

  “如上种种,尙不能说明那贾文和不过是个溜须拍马的无能之徒乎?”

  这一桩桩的事件被张昭说出来,无论是张纮还是其余世家家主,除了点头赞同之外,便是想找个借口反驳也难寻一丝依据。

  主要是贾诩所负责的每一件事,似乎都有着李基的影子。

  甚至于不少爆发出来的问题,贾诩在其中还仿佛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除此之外,贾诩平日里那温和无害的丰满君子仪态,也确实是让人难以提起丝毫的戒心。

  不过随着张昭分析完毕后,在场众人除了鄙夷轻蔑贾诩外,更是有着不少人对贾诩产生了一阵羡慕嫉妒恨的感觉。

  多少江东世家希望能够占据贾诩那个位置,为之暗中不知道耗费了多少资源与努力。

  然而,对于贾诩而言,每天就是吃吃喝喝,心宽体胖地躺平就混到了这个地位。

  一些世家家主大感不忿,开口斥责道。“李子坤,毒瘤也!如此假公济私,早晚必会害了刘府君……”

  “为了刘府君的大业,为了吴郡的发展,断然也不能让李基如此肆意妄为,任人唯亲!”

  “可惜啊!若是李基愿以吾女为平妻,那贾诩的位置说不得就是老夫的了……”

  忽然,在一阵声讨李基的声音中,不知是谁道出了一句相当不和谐的声音,让屋内讨论的声音为之一滞。

  这一句话,无疑是为在场的世家们打开了一条新思路,让原本团结的心思似乎开始发散了起来。

  只要李基成为自己人,那么原本被江东世家所声讨的任人唯亲、独掌大权、肆意妄为,那无疑就是赤裸裸的优点!

  眼看着一些世家家主的目光开始游离了起来,张纮声音略微一沉,道。

  “影响团结的话就不要再提了,若是李基有意与我等和谐共处,诸位难道以为李基会想不到联姻的这个法子吗?”

  “没错……”

  张昭亦是发出了一声轻蔑的笑声,道。“李基明显从来没有正视过诸位,诸位主动凑上去除了自取其辱外,毫无意义。”

  这两句平淡的话语,也彻底打破了一些世家家主刚刚在心中升起的幻想。

  一位世家家主向着张昭问道。“这么说来,子布胸中已有韬略?”

  “自然。”

  张昭流露出了一个沉稳的笑容,道。

  “外敌进犯吴郡,夏侯博、贾诩、顾雍不能抵挡,危难之际,我等世家力挽狂澜,兵权自然而然便会暂由我等所掌握。”

  “届时,我等既能趁机往其中安插亲信,扶持将领,亦能使主公知吴郡兵危,迅速退兵返回吴郡。”

  “此消彼长之下,一力支持讨董的李基威信大降,而我等则是恰恰相反,正合制衡之道,主公亦必知世家支持不可或缺也。”(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最新章节,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