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激光才出现几个月就提出这个设想,他们说一句天才并不为过,原本基本上是到1962年,花旗、老毛子、高卢鸡等国家才几乎同时意识到了并开始研究激光陀螺仪。

  当然,高振东这个天才,来得比较那啥一点儿就是了。

  防工委领导闻言笑道:“对,我们也是经过评估,觉得这个设想是切实可行的,才找来各位同志,希望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同志们呐,我们又不傻,当然知道这东西可行,不是吹牛逼,提出这個原理的同志在原理路线方面,在我们看来比你们还要靠谱,现在要的,是你们进一步的落地思路。

  当然,这话只能想想,是不方便说出来的。

  听见这话,原研所的两位专业人员想起一个事情来:“领导,这个思路是谁提出来的?如果方便的话,我们想见一见,毕竟这种转述的可能会丢失一些细节。”

  这个倒是没有什么值得隐瞒的,这也是他们接受这个课题之后,必然要走的一步,这个东西又不是特殊渠道搞来的,没法去找原作者亲口询问,这是自家人提出来的,开工之前,具体的负责人肯定是要去问问的。

  毕竟张总不是这个专业的,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专业人员亲自去沟通,才能效率最大化。

  领导和盘托出:“这个原理的提出者,是高振东同志。”

  “啊,是高老师!”两位原研所的同志又惊又喜。

  别人可能不知道高振东是谁,但是他们两怎么可能不知道,毕竟在激光器论文里,别人可能都记不住,但是这位的名字,那肯定是记得死死的。

  虽然此前并没有和高振东有过接触,但是这两位搞激光的同志还是很实在的先称了一声“高老师”。

  激光器发明者,激光应用的开创性原理提出者,这两者要不是同一个人,他们敢把自己的脑袋摘下来当球踢。

  这下子,他们对这个激光陀螺仪的信心更足了,人的名,树的影。

  作为激光器的发明者,高老师肯定对于激光的原理和应用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来的应用思路,肯定是深思熟虑,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和实现可能的。

  高老师可是在发明激光器之后,想了好几个月才提出来,好几个月啊!

  这个活儿,靠谱!两名研究人员对视一眼。

  “领导,这个任务,我们接了!只是请委里尽快安排一下,我们想和高老师见个面。”

  他们也是懂行的,这位高振东老师,恐怕等闲不太好见面。

  领导非常高兴:“嗯,好,这个任务,就交给二位了,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不用急,我们等得起。科研任务的客观困难,我们是有认识的,何况这种完全全新的领域,要有动力,但是不要有压力。高振东同志那边,我们会通知的。”

  事情是好事情,但是能不能成,只能说乐观,但是不一定能一蹴而就,先给减减压。

  两位研究人员连连点头:“好,我们尽我们的一切努力!我们这就先回去好好考虑考虑,做好准备,然后再去找高老师交流。”

  大家的时间都是很宝贵的,没有周全的准备,在能力极限上把想问的问题梳理出来,浪费时间,反而不美了。

  ——

  就在原研所的同志做准备的这几天间歇里,这天,高振东办公室里,正坐着一群人。

  说是一群,其实是两帮,一帮是运算所的,一帮是通信院的,两边合作之中,还带有那么一点点较劲的意思。

  其实是个喜事,高振东基于GB 8567-88搞的《软件开发文件编制指南》,正式评审通过了。

  本来高振东已经做得很完整了,两帮人的工作量其实都不大,之所以花了一些时间,主要还是花在标规局自己练兵上面去了。

  主动送上门的可不多,不好好练练,可惜了。

  可以说,此世标规局关于标准编制单位主动申报国家标准进行编制并评审、发布、过渡、生效的整套流程,不少第一手经验就是从这个标准上得来的。

  这里面也是有很多门道的,举个例子来说,看看标准的封面就知道,标准的发布日期到生效日期是有一个时间差的,发布在前,生效在后。

  那如果是一个已经有了的强制标准,发布了新版本,那在发布到生效这个时间段内,以什么为准?

  答案是两个都可以,在使用标准各方约定了版本号的时候,以指定的版本为准,在没有约定的时候,用哪个都行,如果发生争议,一般原则是从旧兼从轻。

  而这个标准的最终评审,标规局那边也学乖了,直接说明,你们来,主要是评格式,兼顾找错别字和疏漏,另外,高振东同志工作繁忙,不参会。

  这回找专家就顺利多了,高老师不参会,那就好办了。

  来的专家还都挺起劲的,给运算所和通信院指出了不少问题。

  对于这两家来说,毕竟有很多东西他们也是还没吃透的,当别人指出的问题己方难以回答,在确认不是错别字,而的的确确是高振东原文的时候,就只好虚空搬救兵了。

  “这句话,原作者原文如此。”

  “具体释义,我们会在后期补充标准使用指导文件中注明。”

  原作者是谁,高振东啊。

  大家一听这个解释,你们特么玩儿赖是吧。

  但是因为大家都不懂,想来高振东同志原文如此,那必定是有其意义的,只好就这么过去了,一切交给原作者吧,等标准使用指导文件出来了就明白了。

  没错,对于一些复杂、难懂、晦涩、专业性强的标准,是会出一本类似使用手册的书的。

  标准本身,是要求简洁、明了、无歧义,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标准就难免看不懂或者有疑问了,所以标准编制单位会出一本配套的使用手册,对于标准里的条文、使用方法、使用示例等等,进行详细的解释。

  不管怎么弄吧,总之这个标准的送审稿是评审通过了,而现在这两家要做的事情,就只剩两件了。

  一是来问高振东,那些不明白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意思,能在报批稿里面解释清楚的,在报批稿里解释清楚,不方便在报批稿里面解决的,那就在使用指导文件里面去解决。

  这里的送审稿是送上审查会的版本,而报批稿是审查会之后,根据审查意见,进行必要的修编之后,最终报上去等批复的版本。

  不过这种修编,也不一定所有的修改建议和意见都接受的,在有充分、合理理由的情况下,在意见响应汇总表这类文件里注明理由,可以不响应修改建议或意见。

  第二个,则是配合专业翻译人员,将这个标准翻译为英文版,准备送IEC,两个单位主要是负责内容的翻译和技术支持,而IEC那边的标准相关工作流程,由标规局去解决。

  至于另外一份准备送IEC的C语言标准,在送往花旗国发表的时候已经翻译过了,这次要做的工作不多。

  高振东听完他们的介绍,也挺高兴的,算是又搞完了一件事情,他很仔细的和两家单位一起,一一回答了他们的疑问。

  好在这种问题并不多,主要是一些新的定义、用词上的疑惑,其实真正专业的东西,他们还是基本都搞清楚了的。

  等到两个单位的人带着收获告辞离开的时候,高振东把通信院的总工留了一下。

  看着眼巴巴望着自己的冯总工,高振东笑道:“冯总,等你们把报批的事情弄完,咱们碰碰头。”

  冯总工眼睛亮了:“高总工,又有什么新课题了?”

  高振东点点头:“冯总,你准备一批电子方面的人员,还有计算机软件方面的也准备一点,我们这次搞个大的。”

  他准备上程控交换机了,他手上拿着上次四连抽出来的程控交换机的书,不用了怪可惜的。

  这东西,和通信院简直是天作之合。

  冯总闻言大喜,连高总工都说是大活儿的,那必定是好东西。

  前面一起搞的“电报数据化通信机”,还有这个软件开发的标准,在冯总看来已经不算小东西了,可是在高总嘴里,可从来都没混上“搞个大的”这个级别。

  “好,我回去就准备人员!高总工,方便透露一下是做什么方向么?”

  高振东指了指桌上的电话:“搞这个!”

  “搞电话?”这让冯总有些诧异了,在他看来,电话这东西,现在好像没什么好搞的,至少算不上“大活儿”。

  高振东点点头,又摇摇头:“不是电话,咱们搞电话交换!拜托你个事儿,在这段时间,总结搜集一下我们电话交换的现状,到时候用得着。”

  冯总毕竟是这行业的顶尖技术专家了,大概猜到了高振东的想法:“高总,你是想把电话从人工交换发展为自动交换?”

  高振东哈哈一笑:“对,我想搞用计算机程序控制的电话交换机,简称程控交换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最新章节,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